被尼日尔武装分子歼灭的美国特种兵,战术水平真让人大跌眼镜

2018-03-13 云石 云石



前几天,“美国特种兵尼日尔遇袭视频”(事件发生在2017年10月)忽然在网络上大火特火起来,一时间,涌现出无数评论文章。


库叔粗粗看了一些,不禁吐槽:这些文章大都是有问题的——


第一,没经详细思考和辩证;


第二,凡是涉及到“战术”的,基本是瞎扯。


那么,战场的实际情况如何?美军这场战斗打得是好是坏?怎样的战术才得当?


文 | 王正兴 瞭望智库特约军事观察员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ID: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1


遇袭美军是支什么样的部队?





这次作战的美军总共12人,这是一支特种作战连里面的A类特遣分队(简称ODA)的标准编制,属于非洲司令部麾下的第三特种大队。


一般,美军一个特种作战连包含6个A类特遣分队和1个B类特遣分队(支援分队,ODB)。


一个A类特遣分队包括12名官兵:有一名18A(分队长)——通常是上尉,和一名180A(副队长)——通常是一级或二级准尉指挥;另外包括一名18Z(作战中士)——通常为军士长,一名18F(助理作战和情报中士)——通常为上士,另有18B(枪械中士)、18C(工程兵)、18D(医务兵)及18E(通讯兵)各两名,均为中士。


美军特种兵选拔训练课目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不要看兵种(工程、通信、医务、枪械)就以为这些人只是单纯的技术人员,他们都是经过严酷的选拔和训练才能成为特种兵的,是百里挑一的战斗机器。


在2001年之前,只有现役军人才有资格参加特种兵选拔,士官要求中士以上,军官要求上尉以上。


2001年之后,新兵也可以参加,但其中很多参选者其实是以前退役的特种兵。


一经中选,入选者要经过67周至100周不等的特种部队资格课程(SFQC),之后才可以毕业,进入特种部队。


在24天的选拔过程中,参选者会经历强度极高的残酷训练,一般只有一半能通过,而最终能顺利毕业、进入部队的通常只有1/10。


注:有报道称,这次作战中的12名美军是是8名特战兵和4名支援人员。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个分队似乎就并不是整建制行动。笔者对这种配置表示费解,本文仍视其为完整的建制来讨论。


2


媒体描述中的战况





根据报道,2017年10月4日清晨,这支美军A类特遣分队带领由30名尼日尔士兵和翻译组成的联合巡逻队执行完一项例行性巡逻任务后,准备离开尼日尔边境的东戈东戈村。


然而,当地居民以有人需要医疗为由,留住了这个巡逻队,并通知了武装分子。


注:当时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关联的当地武装宣称制造了这起袭击,美国声称为“恐怖分子”,严谨起见,本文使用“武装分子”一词。


战斗发生前,12名美国兵与30名尼日尔士兵和翻译分乘8辆汽车。其中,美军特种兵乘坐两辆皮卡车和一辆黑色SUV越野车,而尼日尔士兵则乘坐五辆皮卡车。


巡逻队的随行装备有安装在汽车上的7.62毫米口径机枪,而美国特种兵所携带的则是配备有瞄准镜的M4卡宾枪,个别人还装配有单发榴弹发射器。


离开村庄大约150米,他们突然遭到了一伙武装分子的伏击。双方交战的距离约为150米。


据外媒报道,这伙武装分子大约有50人,装备有突击步枪和便携式反坦克武器。


还有报道称,武装分子乘坐10辆皮卡,每辆车上有大口径机枪一挺;另有20多辆摩托,每个摩托手有RPG火箭筒一具。


注:另有消息称,伏击战开始时武装分子约20人,在其后才陆续有增援人员赶到战场。


在同美军指挥部的第一次无线电联络中,美军特种兵声称:已同武装分子进行交火。但是战斗持续了一个小时他们也没有呼叫支援,其中原因尚不清楚。


在伏击中,车队中有两辆汽车被敌人摧毁,5名尼日尔士兵被杀,其余人员吓得四处逃散,这其中包括4名美军。


剩余的8名美军特种兵依托一黑一白两辆汽车,与武装分子继续交火,其中枪法较好的1人(就是下图中的黑人士兵D·约翰逊)去侧翼建立了一个射击阵地。

 阵亡的4名美军


随后,白色皮卡车与其中的4名美军特种兵逃离了伏击,具体原因不明,总之,再也没有返回战场。另3名美军特种兵(陆军军士J·约翰逊、莱特、布莱克)在黑色汽车后面继续作战,以汽车为掩护向红色烟幕弹位置前进。


一名美军特种兵(据推测为J·约翰逊)头盔摄像头拍摄的战况视频截图


注:有消息称,7名美军发现侧翼射击阵地的D·约翰逊掉队,于是白车的4人前去搜救。另一种说法是,黑车的3人前去搜救。


在红色烟雾弹处,1名美军被武装分子击毙,随后其余2人落荒而逃,先后被击毙。


在这场伏击战打响后大约两个小时,来自法国军方的幻影战斗机才赶来展开空中支援。随后,载有美国驻马里特种部队的法国直升机也赶到现场,带着其他成员返回安全区域。


当天晚上,前来支援的美军特种兵带回了倒在黑色汽车附近3名美军特种兵的尸体。


10月7日,美军非洲司令部宣布从袭击现场找回第4具美军士兵遗体,就是那个区侧翼的D·约翰逊。


这就是根据媒体报道构建出的作战全过程。



国外网友根据美军头盔摄像头拍摄的视频和新闻报道复原的战况简介视频


3


这里边疑点很多





上述情况完全符合事实吗?


结合美军阵亡士兵头盔摄像头拍摄的现场视频,可以发现,报道似乎疑点多多。


1、报道称武装分子有50人,其中21人被击毙。


在视频中,武装分子的伤亡情况并没有体现,而且留在现场的4名美军全部阵亡,其余人全逃跑了。


因此,这个战果是谁统计的呢?很奇怪。


武装分子


2.报道称武装分子有20多具RPG火箭筒。


这点在视频中也没有体现,从美军躲在车后的行为来看,他们根本不怕对方有火箭筒——要知道,RPG可以轻易击穿美军的车辆、穿透车后的美军。

从交战情况看,对方最初似乎是有火箭筒的,但在视频显示的交战中,没有火箭筒投入作战的痕迹。


火箭筒破甲弹击中丰田车造成的伤害


3.报道称武装分子有10挺大口径机枪。


如果拥有这么强大的火力,对方可以轻易压制只有M4步枪的美军,把整个车身打烂也不在话下。


从视频情况来看,美军根本不畏惧对方的火力,而且没有被对方火力压制。

由此可见,新闻报道未必完全真实。若按照这些新闻报道解析这场战斗,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在视频显示的战斗中,可以肯定,对面的武装分子并没有强大的重火力装备,而且轻武器也没有形成数量上的绝对优势。美军基本行动自如,而且他们所依托的黑色汽车有很长一段的慢速横向移动,这是敌人火力不足的证明。


这说明,哪怕战场上真有50个武装分子,也未必都在和这3名美军交火,有一部分人可能去追杀逃命的部队了。


4


理想战术什么样?





网上讨论美军特种兵此战“战术”优劣的文章很多,大体走向两个极端:

一种说美军特种兵战术素养极高;


另一种说美军战术素养极差。


分析当时的战场条件、敌我状况等基本信息,我们才能明白这场战斗中理想的战术布置应该是怎样的。


1.武装分子的训练水平肯定比不上美军特种兵。


美军虽然在人数上处于劣势,但如果使用合理的战术,凭借他们优秀的射击技术,是有能力击败对手的。


2.需要考虑地形、土质和交通状况。


这是一片空旷、平坦的开阔沙地,几乎没有坡度,有一些树木和灌木。当然,开阔这不意味着交通情况良好,相反,在非洲,这种地形上到处都是小坎小沟,车辆时速很难超过40公里。而且,在这种沙地上,随时都可能发生陷车状况。



远景平坦的沙地,其实是坑坑洼洼,并不利于美军车辆的快速行驶


唯一的天然掩护——树木和灌木丛被敌人占据,美军没有可以利用的地形地物,并且,沙质地也无法构筑有效的掩体。因此,被盯住的目标除非第一时间脱逃,否则,很难利用车辆机动摆脱对手。


这个环境唯一有利的是有良好的观察视线和射界,但对敌人来说也是如此。


美军最好的掩体就是车辆,应依托车头和车轮(这两个部位是最安全的——子弹打不透发动机,橡胶的轮胎不会造成跳弹)进行抗击,这是战场上的基本素养,美军也是这么做的。


3.对敌情做出分析判断。


视频里没有展现武装分子的具体情况,但从美军的行为动作看,敌情威胁不算非常严重。


美军在视频里的表现是要交战而不是逃跑,那么:


一要明确作战地域和关心地域。

在此地,作战地域就是车辆前方这一片,关心地域就是侧翼和后方。


二要进行合理编组。

美军特种兵部队派出了1名狙击手在侧翼建立了阵地,那么剩下的7个人,至少要占领以下位置——4人分别占领两辆车的车头和车尾轮胎处,以跪姿或立姿向前瞄准射击,至少1人选择一个便于观察前方情况的位置,其余2人负责警戒侧方和后方。


要特别注意观察侧翼,敌人很可能会利用灌木掩护进行迂回包抄,来避开车辆掩体。最后2名美军就死于敌人这样的战术行动。



作者以战况简介视频截图为底图制作的美军理想战术布局示意图


4、下一步就是控制火力的问题


因为必须以车辆为掩护,4名负责前方的美军射界是存在阻碍的,分别只能射击自己左前方和右前方的目标,这就对火力协同造成了困难,需要由负责观察的美军进行火力协同。


如上图所示,以黑车车尾为1号射手,车头为2号射手,白车车尾为3号射手,车头为4号射手。


另外两人分别为5号和6号,在必要时以卧姿在车身底部加入战斗。


1、3号射手打击同一目标,2、4射手打击同一目标,5、6号射手按指挥协助1、3号或2、4号打击相应目标。


这样,才能有效节约弹药、集火逐个消灭敌人、削弱敌人的战斗力,避免出现分散火力导致的射击无效。


注:也可以设置2名观察员,既观察也战斗,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布置,以上只是示例。


另外,这一战斗中的火力控制,完全可以采取语音命令的方法。


还有,设置1名狙击手在侧翼占领阵地的方案,在这个地形未必明智——缺乏地貌地物掩护的他,打几下就会暴露自己,成为敌方集火的目标,而他又难以变换阵地。


5


美军实际表现如何?





以上所说的理想战术设计,美军并没有做到。


第一,白车和4名美军逃离了战斗。


不管是什么原因,正是因为他们脱离战斗,导致剩余人员孤立无援。侧翼的人员(D·约翰逊)此时生死未卜,剩余的3人依托一辆汽车,射界受阻,已经无法有效控制自己的射击区域。


现场视频截图,此时白车还在战场上


注:1名美军驾驶白车莫名其妙地开了一小段距离,下车后还进行了不必要的盲射;

值得注意的是,美军是左手持枪射击,体现了双手射击的能力;


请关注那棵高树的位置,与下图对比。


此时白车已经逃掉了,只剩黑车


注:注意之前那棵树的位置,这说明白车逃掉时,黑车未移动。


第二,当白车从战场消失后,黑车开始了横向移动。


有观点认为,这种横向移动是错误的。其实,这种说法既对,也不对。


在敌人火力威胁下进行这样的慢速横向移动自然是不可取的。但是他们移动的方式没有问题——以车辆为掩护,1人在车头1人在车尾移动,这种移动当敌方没有重火力压制的情况下是可行的。


黑车开始横向移动


但他们的错误也是显然的。


首先,他们移动的目的地是红色烟雾标记的位置,与出发的距离并不远,有必要这样移动吗?如果那是标识自己位置、用来求援的信号,差这么点距离并不会影响援军对位置的判断。而且敌情并不十分明朗,移动到位后的状况如何?他们未必知道。


其次,在移动过程中,车尾的美军进行了压制射击,驾驶车辆的美军还发了一枚榴弹。这时交战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剩余的弹药不会太多。遭遇这类伏击战后固守待援,节约弹药非常关键,一定要看准了再打。


没必要的压制射击,还浪费一枚榴弹


第三,当移动到红色烟雾位置后,车头1名美军向前搜索敌人,结果中弹倒地。


这充分说明此次移动没有意义。敌在暗,我在明,贸然脱离车辆的遮蔽肯定会挨打。


移动到红色烟幕弹位置的视线情况


一名美军贸然离开车辆遮蔽去搜索


向前搜索的美军特种兵被敌人击毙


第四,这名美军被击倒后,剩余2人似乎并不知道子弹从何方向来。他们一直注意左前方,缺少对右前方的观察,这也很要命,至少也要一个人管一个方向吧,他们在横向移动,敌人难道不会动吗?

从他们的视角,显然并不能完全观察到对面灌木丛里的情况,敌人的移动相对隐蔽。


战友阵亡后,美军才开始才观察右前方


发现情况不对,起身逃命


我们可以看到,当黑车到达红色烟雾处后,周围的树木和灌木更茂密了。这意味着,敌人要接近他们,有更多的隐蔽。


之前在空旷处,美军似乎是被动挨打。实际上,敌人缺乏摧毁车辆的重火器,要接近他们需要经过很长一段开阔地带,美军当时的位置比红色烟雾处更优。


到达红色烟雾处后左边的视线


右边的视线同样糟糕


最后两名美军在车后待了一会,突然弃车狂奔,正说明敌人利用美军受限的视角和茂密灌木的掩护已经逼近他们了,而且人数不会太少,对他们产生了致命的威胁。

选择移动到这个不利于自己观察的位置就已经错了,他们只注意观察左前方的举动又犯下大错,而在1名战友中弹倒下后,美军失去了对全局的观察,又造成了进一步的失误。


奔逃


最后,更重要的一点,当发现敌人逼近时,他们已经丧失了战斗的勇气,转身逃命。而他们逃命的方向只能是背后,树木稀疏、缺乏遮蔽,结果可想而知,肯定是被敌人消灭。


在这种情况下,逃命不如拼死一搏。


被击毙


有观点称,美军逃跑时应该交替掩护,其实也不怎么对,那样跑说明敌人逼得很近了。实施掩护的那个很快就会被杀死,另一个自然也跑不掉,只是能多获得几秒的生存时间罢了。


6


总结





通过这场战斗,我们可以观察到美军特种兵的真实战术水平:既不像有些观点说的那么不堪,也不像美国大片里表现的那样英勇无畏、战术娴熟:


一是上级情报和指挥都比较混乱。

这些人原计划是到尼日尔民众中送温暖,顺便侦察巡逻搜集情报,不是出门打仗的。根据上级指令,行动目标被变更多次,情报比较混乱。


二是敌情观念不强。

这支部队轻易被村里人迷惑,中了缓兵之计,在村子里停留了一夜,给了武装分子充足的时间来集结人员、设下埋伏。

他们在村子晚间宿营时有没有派出观察哨、巡逻哨?恐怕是没有,因为敌人就设伏在村外150米处,他们居然没有预先发现。


三是准备不足,把行动当成出游。

第二天清晨,8辆骑车挤在一起大摇大摆地出发了,既没有侦察搜索,也没有布置尖兵、侧卫,所有人直接进了伏击圈。


四是遇袭后惊慌失措。

尼日尔兵全部跑光也就罢了,4名美军特种兵也跟着一起跑了。如果这是一支标准的A类分队,那么,说明两名军官在战斗一开始就跑了。


五是应对不力,缺乏战斗意志。

这种遭遇伏击的战斗,通常有两个处置方法:直接脱离战斗、利用车辆机动高速逃离,或者就地组织抗击、呼叫支援。


然而,4个人先跑了,这是极恶劣的抛弃战友的行为;剩余人员对于是战是逃犹豫不决,又有4人抛弃战友、逃离现场;没有及时呼叫支援,剩余最后3人移动到不利的地形......


处于这种地形,当敌人火力不足以摧毁车辆时,待在一个空旷的开阔地是个有利选择——如果敌人想要击杀他们,将迫使敌人必须从暗处走到明处,将成为美军的靶子。因此,敌人不敢跃进冲击。


对射的话,车辆又是该环境中最强有力的遮蔽物,很难精准击中美军。并且,时间消耗越久美军得到增援的希望就越大。


实际上,这种以寡击众遭遇袭击的战斗,如果要打,能够清楚观察敌人行动最要紧的。不必太过强调火力,够用就行。


视频所示的武装分子埋伏位置


前面逃掉8个不再多说,最后2名士兵发现敌人逼近后,完全丧失了斗志。


被置之死地都没有搏命的勇气,这样的兵,不配被称为战士。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这才是战争”原创发布,未经作者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这才是战争微信ID:xiaoxiongchumo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