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一代代江门人久久为功,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加快生态文明改革,着力补齐生态环保短板,不懈追求天蓝、水清、地净、景美的绿色梦想。


    如今江门四季常绿、处处皆景、是全国文明城市、生态宜居之城,生态文明之美已成为江门最亮丽的底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江门有着最为生动的实践。


    不断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西江河畔,波光荡漾,两岸芳草萋萋,成群起舞的白鹭扇动着洁白的翅膀,水天一色,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景,不禁让人驻足观赏。

    △ 西江夕照。吴兆民摄


    南海之滨,蓝天、碧海连成一线,

    沙滩金光闪烁,

    与海面上的点点渔船遥相呼应,

    迷人的江门海滨风光吸引着各地游客流连忘返。


    △ 彭伟宗摄


    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坚定立场,用实际行动绘就江门发展蓝图,高起点规划侨乡建设,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作为江门发展的首选目标。


    △ 古劳水乡鹭鸟飞翔。李冠宁摄


    近年来,江门市委、市政府坚定遵循发展规律、守护绿水青山,不断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突出位置”,在全社会逐渐形成共识,化作自觉行动。


    △ 彭伟宗摄


    为推进江门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体系,2017年8月,市委、市政府高规格成立江门市环境保护委员会,市委书记林应武,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毅共同挂帅担任“双主任”。


    △ 我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大规模水利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事实笃、道路清、方向明。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完善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我市完成《江门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编制。


    并在全省率先出台《江门市潭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办法》,建立与区域发展定位相适应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制定《江门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高标准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通过健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持久战提供了坚实的体制机制保障。


    △ 彭伟宗摄


    向污染环境行为“亮剑”



    △ 彭伟宗摄


    打好打赢七个标志性战役——蓝天保卫战、水源地保护、潭江流域水环境改善攻坚、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高污染高排放行业企业淘汰、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柴油货车污染治理。


    △ 彭伟宗摄


    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铁腕治污百日行动”、“清废除患”专项行动、“尖兵”系列专项行动、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行动、潭江牛湾国考断面环境专项执法行动及“蓝剑1号”专项执法行动。


    △ 彭伟宗摄


    严格实施问责制度——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工作任务实施“双公开”;发布33期“环保红黑榜”,公开“黑榜”问题245个;153人因涉及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被约谈或追责问责。


    △ 彭伟宗摄


    保持高压姿势——2018年以来全市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346宗,罚款1.63亿元,列入省“散乱污”综合整治清单的3793家工业企业(场所),已全部完成综合整治工作。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抓出了实实在在的环境治理成果。


    △ 彭伟宗摄


    今年上半年,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5.6%,优于88%的年度考核目标;9个省考核断面均值水质优良比例为88.9%,优于77.8%的年度考核目标。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位居第14位,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 彭伟宗摄


    污染防治攻坚战成绩斐然


    1

    天更蓝了

    随着北街(联营)发电厂、新会粤新热电联供有限公司燃煤锅炉的关停并改燃清洁能源,这标志着我市主城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燃煤设施已全部停止使用高污染燃料,彻底告别了燃煤锅炉时代。


    △ 彭伟宗摄


    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我市完成淘汰禁燃区燃煤锅炉31台、整治燃用生物质燃料锅炉776台和挥发性有机物省级重点监管企业60家。


    △ 彭伟宗摄


    与此同时,全市天然气消费量达到4.64亿立方米,蓬江江沙分布式能源站、粤电新会电厂热电联产等集中供热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数据一升一降间,印证的是我市为蓝天白云保驾护航,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决心。


    △ 欧蕊荣摄


    如今,3793家“散乱污”企业整治任务已全部完成;主城区内159家化工、玻璃、制革、造纸、陶瓷生产企业完成关停搬迁工作;新增纯电动公交446辆,纯电动公交车占比达到73.0%;划定市区第一阶段低排放控制区约128平方公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


    △ 彭伟宗摄


    我市还建立了大气污染防控网格化管理体系,加强网格化监控平台建设,在市区布设了98套环境监测微型站,综合运用网格化环境监测微型站、VOCs走航监测技术等科技手段推进精准治气。



    另外,市区100家重点餐饮企业已完成油烟在线监控系统建设,餐饮业油烟污染治理也不断深化。同时,建立了县(区)、镇(街)、村三级露天禁烧管理责任制。

     

    1

    水更清了


    △ 恩平市城区锦江河水碧波荡漾。李渊深摄


    全市落实四级河长2240名,并创新全面设立和落实河道警长526名、民间河长594名,构建了“河长+河道警长+民间河长”的全方位管水护水体系。发布了第1号总河长令,全面部署攻坚西江、潭江流域41条重点支流(水系)综合治理工作,在全省率先开展“五清”行动,实施“让五邑河更美”行动。


    △ 彭伟宗摄


    伴随着“轰隆”一声巨响,赤坎镇芦阳片区一排违建物轰然倒下……在今年6月河道“四乱”专项整治行动中,赤坎镇在潭江河南楼段拆除违法临时建筑物面积约2500平方米,对非法侵占河道等问题进行了清理,确保河道生态健康。


    △ 彭伟宗摄

    △ 彭伟宗摄


    几年前,天沙河曾是“污水横流、散发恶臭”,人人避而远之的臭水河。经过近年环境综合治理,摇身一变成为绿水秀美的滨水长廊。


    △天沙河两岸。彭伟宗 摄


    天沙河、杜阮河、麻园河、会城河、紫水河等多条黑臭水体治理实现的“蝶变”,是我市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扎实践行。


    △ 美丽清澈的大沙河水库。林慕恒摄


    此外,全市61个建制镇中,

    已有60个镇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

    基本实现了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建成配套污水管网226公里。


    △ 环保绿色的文昌沙水质净化厂。李剑池摄


    蓝天常在、绿水长流、鱼翔浅底、繁星闪烁……如今,这样的美好愿景正在侨乡大地上逐渐成为现实。


    1

    地更干净了

    近年来,我市深入开展“清废除患”专项行动,持续开展危险废物、医疗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污泥等各类固体废物及非法堆存倾倒点的排查整治。



    2018年,我市已全面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并全面启动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状况基础信息调查工作;2019年,制定出台了《2019年江门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建立了2019年度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


    △ 彭伟宗摄


    农村人居环境也在不断提升,全市2315条自然村实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建设配套污水管网超过500公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超过3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2%,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86%。


    △ 彭伟宗摄


    优良的生态环境,成为400多万侨乡人们生活幸福的乐土家园。生态环境建设的征途还在继续,在厚植生态经济发展的优势上,我市步履愈加坚定、思路愈加清晰,在阔步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中,气势恢宏的绿色发展画卷正铺展得更加广阔、更加灵动。


    生态文明 绿色侨乡


    1958年的那天,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山头、田野,勤劳的人们用双手挖湖修路、绿化造园,开启了一座园与一座城半个多世纪的“美丽邂逅”。


    △ 上世纪建园初期的东湖公园。市档案馆供图。


    2019年的今日,这里已是繁华闹市里的“百花园”,市民休闲的“游乐场”,平静的湖面倒映着斑驳的树影,蜿蜒的园路穿越了飘香的花丛,成为江门公园城市的名片。


    △ 东湖公园始建于1958年,1963年建成开放,2014年7月1日开始免费开放。周华东摄


    东湖公园60余年筑园之路,既是一座园成长的印迹,更是一座城蜕变的见证。园在城中,城在园中,东湖公园只是点缀这座公园城市的逾千座公园之一。


    △ 恩平中山公园始建于1957年,是恩平最早的公园。江门日报特约摄影师 陈立武摄


    2012年,江门启动森林城市建设,拉开“森林围城、树林进城”绿色大行动序幕;2015年,江门提出全域公园城市建设理念,公园城市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龙头公园、综合性公园,到镇街、村居公园,时至今日,已有逾千座各级各类公园点缀着五邑城乡。


     △ 鹤山人民公园。江门日报特约摄影师 陈立武摄


    △ 2017年12月31日,台山镇海湾成为广东省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周华东摄


    2019年是江门公园城市建设第四年。今年上半年,江海陈少白广场、新会石涧公园、南坦葵林生态公园、台山金星湖公园、开平凤鹤湾湿地公园、镇海湾红树林湿地公园等一批公园项目进展顺利,还有12个镇村公园完成建设,119个按计划推进。


    △ 三角塘公园是江门市区最早建设的公园。江门日报记者 周华东摄


    “侨乡人文名邑、山水宜居城市”

    一幅展现未来江门的城市“风景画”

    已在眼前徐徐铺展


    来源:综合整理自江门日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