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侨都 院士之乡② | 他是中国第一代“驯火人”!这些五邑籍航天功臣,敢上九天揽月!

o1 江门日报 2021-12-11


中国侨都 院士之乡②


江门五邑是院士之乡,
以不到全国千分之一的面积
孕育了34位院士,
在全国名列前茅、广东第一!


今天,小编为大家奉上“中国侨都 院士之乡”系列报道之“‘航’程万里”篇,敬请关注!

制图/方艺


在34位五邑籍院士中,有3位为航天领域院士——火箭系统控制专家梁思礼、抗战烈士之子李椿萱、飞行器导航控制专家冯培德,他们为实现航天梦,不畏困难,勇攀知识高峰,敢上九天揽月!


梁思礼院士:
苟利国家生死以 情怀桑梓赤子心





梁思礼档案

梁思礼(1924年8月24日—2016年4月14日),广东新会人,梁启超之子,导弹控制专家,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导弹控制系统研制创始人之一,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梁思礼


1949年,梁思礼学成回国。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他主持和参与了我国近程、中近程和远程战略导弹及运载火箭的研制试验工作。曾担任长征三号火箭控制系统技术负责人、长征二号火箭型号副总设计师,为我国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技术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老人的人生格言。梁启超为振兴中华奔走疾呼,梁公最疼爱的小儿子梁思礼为中国航天事业鞠躬尽瘁。斯人虽逝,但其爱国爱乡情怀犹在、无私奉献精神永存。


继承父亲最宝贵的爱国精神






1949年9月的一天,“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一如往常,驶出旧金山港,船上的梁思礼,刚从辛辛那提大学获得自动控制专业博士学位。和船上同样学成归国的20多位留学生一样,游子心念,归心似箭,千里之遥,快马一鞭。




天津的码头上,阔别八年、白发苍苍、眼角噙泪的老母亲迎接自己,正如饱受苦难的祖国张开双臂欢迎海外游子的归来。


几个月后,著名航天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元勋王希季乘坐“克利夫兰总统号”回国。6年后,钱学森回国,乘坐的也是这艘船。有人说,“克利夫兰总统号”为中国的“驯火史”带来了最初的火种。



△1948年在美国留学期间的梁思礼。


火箭如喷着火舌的莽兽巨龙,梁思礼这些第一代中国“驯火人”就要为这头巨兽套上笼头,绑上马鞍,驾着它从战争的废墟驰向航天的大门。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第一艘神舟飞船,他回国后和第一代航天战士一起,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创建起完整坚实的中国航天事业,使中国居于世界航天强国之列。



有人曾经问梁思礼,你从你父亲那里继承下来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他回答说:“爱国。”


“爱国救国”几乎是梁家九子女的胎记。梁思礼在回忆说,“父亲对我的直接影响较少,几个哥哥姐姐都受过父亲言传身教,国学功底属我最弱,但‘爱国’这一课,我不曾落下半节。”




回首往事,梁思礼曾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发奋图强的精神就不会干出什么大事。“20世纪60年代美国、苏联封锁我们,卡我们的脖子。我们发奋图强,人家不让我们搞导弹,我们非搞出个样子给你看看。就是这股子劲头促使我们奋发向上,百折不挠。就是靠这种发奋图强的爱国主义精神,使我们的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我们这一代人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把个人的事业和发展与国家的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融为一体,其核心思想就是爱国主义。”


鼓励新会借鉴梁启超思想创新转型







梁思礼生前曾说:“新会是个根,是我们的老根,生不于此,但根在于此!”正因为这一份乡情,让梁思礼始终牵挂家乡的发展,并为此作出很大贡献。




△1925年,梁思礼一岁时在天津“饮冰室”前。


梁思礼最喜欢父亲给自己起的昵称——“老白鼻”。这是风趣的梁启超将英语Baby(宝贝)一词汉化所得,这三个字成为梁思礼对父亲特有的幸福记忆。



△童年时期的梁思礼。


2013年6月,梁思礼又回到家乡参加梁启超诞辰140周年纪念活动。在这次活动上,梁启超1914年创作的《欧洲战役史论》手稿及其楷书四屏书法作品也回到了家乡,由市博物馆和新会区博物馆永久收藏。当时,亲眼看见父亲留下的文物,梁思礼戴上了老花镜,一边仔细地观看,一边点头赞许:“爸爸的手稿回来了,我很高兴,谢谢政府和侨胞的努力。”


△梁思礼回家乡新会参观,与父亲梁启超的雕像合影。


在梁启超的后人中,梁思礼回乡的次数最多,他说,自己每次回到梁启超故居,都觉得像回到自己的家一样温馨。2012年、2013年、2014年,梁思礼都回了家乡。



△2013年,梁思礼参加新会梁启超中学毕业典礼赠书。


2014年11月初,梁思礼到茶坑学校与学生互动交流。他建议学生们在选择专业时以“兴趣第一”为原则,他表示,兴趣可以有很多方面,要充分发掘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梁思礼还称父亲梁启超与他都主张独立的人格和思想,按照自己的想法规划人生,不人云亦云,亦不要过分固执。


不仅如此,梁老对家乡的文化事业也非常重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茅龙笔传承人张瑞亨回忆道,“11年前,梁院士回家乡,知道家乡的茅龙笔是陈白沙先生独创的,他非常喜欢,不仅自己了解茅龙笔,学习用茅龙笔写字,而且回京后多次把它推荐给大学的老师、朋友。”


当他得知南车项目落户新会后,高兴地说,“我们要从过去劳动密集型转型,要创新,要赶上时代,所以我觉得对新会来说,我们要借鉴梁启超思想的前瞻性,新会也要赶上去,要超前、要创新。”


时刻惦记着江门的航天育种事业






梁思礼亲手创建起完整坚实的中国航天事业,使中国居世界航天强国之列。与此同时,他不忘把父亲“工业救国,技术救国”的思想反哺故乡,亲力亲为将航天育种基地带到了江门恩平。


2014年,恩平市蓝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在恩平市马龙塘村设立航天育种基地,已经90岁高龄的梁思礼边走边听介绍,坚持步行参观了该基地。


当他看着培育出来的一株株太空蔬菜种苗,高兴地称赞该公司总经理黄海燕是“敢吃螃蟹的第一人”。当工作人员将基地刚刚收获的航天茄瓜和航天豆角呈给梁思礼时,他脸上更是乐开了花,连声赞叹:“这(豆角)可比我们平时吃的长得多!很好,特别漂亮!”


△梁思礼实地视察恩平市航天育种基地。


在谈话中,梁思礼特别关心航天蔬菜推广种植的问题。他认为,粮食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并表示其愿望和期望就是将来老百姓在大田里种植航天蔬菜。他甚至还直接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领导通电话,希望该公司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帮助基地做大做强。


梁思礼关心家乡纪事


梁思礼十分关心家乡的经济社会建设,生前多次回到江门参观考察。


1981年,梁思礼第一次回到家乡。“记得我第一次回家乡是1981年,我们梁家组成一个‘还乡团’。三姐、三嫂、五姐、堂弟、我和秀琼(梁思礼太太)首次回乡。”此前接受江门日报记者专访时,梁思礼曾回忆道。


2003年11月,梁思礼回乡参加2003中国(江门)侨乡旅游节开幕仪式,并代表21位五邑籍两院院士为“星光大道”(现在的院士路)牌匾揭幕。参观了梁启超故居和周恩来视察新会图片展览馆。他向梁启超故居赠送了他的著作《向太空的长征》一书,并为学生作航天主题演讲。梁思礼为故乡的发展变化而欣慰,他欣然挥毫题写了“故乡好”三个字。


2005年6月15日,梁思礼委托新会区驻北京联络处主任向家乡学子赠送航天著作,勉励学子们勤奋学习,争取在科学道路上有所作为。


2006年8月,梁思礼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内为新会公安子弟夏令营的同学们作了一场“中国航天精神”的专题讲座,他勉励家乡公安子弟“发奋图强、自强不息”。


2012年5月17日至18日,梁思礼回乡探访,带着好友——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履谦一同回家参观梁启超故居,同时他还参观了新会四中。


2013年6月11日,梁思礼伉俪到访开平,先后参观了开平市博健小学、开侨中学,并寄语中学师生实现中国梦。


2013年6月13日,梁思礼伉俪莅临新会一中视察,向新会一中赠送了他编著的《向太空的长征》、《一个火箭设计师的故事》两本书籍。另外,梁思礼院士还十分高兴地为新会教育题词——“启迪知行,超越梦想”。


2013年6月15日,梁思礼伉俪参加新会梁启超纪念中学毕业典礼,寄语学子秉承梁启超精神,践行梁启超思想。


2014年6月14日,梁思礼携家人参加纪念梁启超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并参观梁启超纪念馆和梁启超故居。梁思礼深情讲述了与父亲梁启超生活中的点滴,畅谈他的爱国思想、学术成就和独立之精神。并希望这些思想、学说、精神和理念,对实现“中国梦”有所启发和帮助。


2014年10月29日,梁思礼携夫人赵菁等亲人,分别来到了梁启超纪念中学和新会尚雅学校,与广大学子亲切交谈,勉励学生要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梁思礼还到茶坑学校与该校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2014年10月31日,梁思礼到恩平牛江镇蓝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地参观调研航天育种项目开展情况。


2014年11月3日,梁思礼及家人到访江门一中,为该校梁启超铜像揭幕,并受邀担任江门一中荣誉校长。


2015年11月10日,首届“梁思成杯”全球侨乡建筑设计大赛新闻发布会在新会区梁启超故居纪念馆举行。梁思礼寄语大赛,一要将大赛打造成有价值、有意义、有连续性的品牌,更进一步推动建筑文化的发展,延续梁思成先生对建筑设计业与建筑文化的热忱与投入。二是大赛要去除浮躁之气,不能有铜臭味,要有质量、有品味、有内涵。


李椿萱院士:
“无问西东”的飞行器设计“先行官”





李椿萱档案

李椿萱1939年出生,原籍广东新会,生于云南昆明。空气动力学、航空航天飞行器设计、高速碰撞力学专家。


△李椿萱院士有广阔的知识面,从基础理论到工程研究,甚至数学、物理都在行。


李椿萱早年参与美国航天飞机、导弹等型号及相关预研工作,并涉及超高速碰撞力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1980年回国后,李椿萱主要从事飞行器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工作,在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气动力、热特性、飞行器/推进系统一体化气体热动力,以及飞行器动态特性等研究中取得了一批成果。
1987—1989年在“863计划”航天领域主题专家组成员及专题组组长任期内组织实施了气动力、热关键技术预研项目与地面模拟试验设备的研制和改造,并承担了数值模拟实验室的筹组建任务。所取得的成果已在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盼归的“共产主义战士”





1939年,在昆明诞生了一名遗腹子,后起名李椿萱。他的父亲正是在抗战中去世不久的梁慷荣。
若干年后,其母亲改嫁印尼华侨李新客。继父也是一名爱国主义人士,抗战期间回国参加南侨机工滇缅公路运输队。抗战胜利后李椿萱随继父回侨居地印尼生活。为了不忘祖国,父母把孩子们都送到华侨学校就读,最后,毅然举家迁往中国台湾。
在儿时的印象中,辗转昆明、都匀、重庆、南京……李椿萱学过很多遍中国近现代史,民族的屈辱与苦难深深地印刻在他心中。在印尼华侨学校上学期间,他通过大量阅读国内文学作品和社会科学书籍,对社会主义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向往。
迁居台湾后,家庭生活日渐窘迫。在台湾完成本科学业、短暂工作之后,他来到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去美国留学,看起来是“烧钱”的举动,实际上李椿萱的初衷之一是“为了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在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奖、助学金中“每个月可以寄回家近100美元,相当于我在台湾两个月的工资”。


1972年博士刚毕业,李椿萱就迫不及待从加拿大申请回国,由于特殊的政治环境,一直未得到批准。从那时起,他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与准备,而这一切的等待与准备最终证明都是有意义的。
在等待回国的日子里,他先后在纽约州立大学流体和热科学实验室与加州理工学院费尔斯通飞行科学实验室从事计算流体力学及非线性稳定性理论研究。但他同时也了解到,国家更需要的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因此,他把握住机会,到军用机械生产商洛克希德导弹及空间公司从事飞行器设计与空气动力学研究,参与了航天飞机,战略、战术导弹型号预研工作。


        

在美国,李椿萱两周的工资可抵国内一年,但他时刻不忘报效祖国的初心。
1980年,祖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大洋彼岸时,留学海外的中国人纷纷回国报效祖国。这年春天,等待了8年之久的李椿萱终于获准回到祖国。


参加载人航天飞船研究






回国后,李椿萱被分派在北京航空学院5系,主要从事飞行器空气动力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李椿萱在北航的办公室是一幢不起眼的小白楼,一进门,墙上的标语格外显眼——“没有保密的工作就是白干。”从事航天科研工作,李椿萱经常要“坐冷板凳”,与寂寞相随,但他却一点也不觉得是问题。“这已经成为习惯,就跟平常一样,安静的生活。”

       

对于飞机设计来说,空气动力学计算可以说是飞行器设计的“先行官”。通过空气动力学特性的计算定出飞行器的基本外形后,才能对飞行器进行结构强度设计。

       

△课堂上的李椿萱院士。


他对飞行器进行一体化研究,使材料选用、外表结构、发动机设计等综合协调发展,实现总体达到最优值。他在计算空气动力学、高速碰撞力学和粒子束与材料相互作用等方面也开展了重要的研究工作,并积极致力于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研制开发,使飞机设计人员用其在计算机上进行数字模拟平衡考虑设计的发展方向。他的有关高速等离子束用于材料表面改性的研究在国内具有开创意义。

        

1987-1997年,李椿萱先后任国家863航天技术领域第一届专家委员会大型运载火箭及天地往返运输系统主题专家组成员,及第二届气动力、热专题组组长,参与了我国大型运载火箭及天地往返系统的发展规划与概念研究,任期内组织实施了气动力、热关键技术预研项目与地面模拟试验设备的研制和改造,并承担了数值模拟实验室的筹组建任务。


△李椿萱院士在办公室。


此后,李椿萱更参与了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研究工作,可谓是神舟飞船的背后功臣之一。由于他早年在台湾求学的经历,台湾媒体对他在神舟飞船项目中的参与与贡献也十分关注,称其“令一些真正在台湾打拼的航天专家感到不可思议”。


老院士不忘乡土情






父亲早逝,少小离家,李椿萱从父亲那里获得的江门的信息很少。但作为一名原籍江门市新会区的科学家,李椿萱十分关心家乡的发展,


2003年11月22日,江门市人民政府聘请李椿萱等21名院士任首批科技顾问,李椿萱欣然应允。同年举办的侨乡旅游节,李椿萱作为嘉宾参加旅游节开幕式。

        

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回家乡,李椿萱参观了小鸟天堂、梁启超故居和新会劳动大学,家乡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和自然风景让他迷恋,江门干净优美的市容市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谈到对家乡的印象,李椿萱觉得江门是个适合生活的城市,在此居住一定会很幸福,以后有空他会多回来看看。

        

2008年,李椿萱又专程从北京来到江门参与侨乡华人华侨嘉年华活动,并接受了江门市职业技术学院的邀请,担任该院顾问,为学院写下了“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的技术专家”的题词。期间,李椿萱还参加了“2008江门科技信息沙龙”,对江门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自己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备受重视。

        

△2014年,新会侨报社采访团专访李椿萱院士。


李椿萱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他从没忘记江门是他的故乡。虽然工作很忙,但回家乡看看,也很重要。“是这份乡情驱使我来的!”


冯培德院士:
执著惯导 情系航空





冯培德档案

冯培德1941年出生于天津,祖籍恩平市牛江镇莲塘村。作为飞行器导航、制导与控制学家,冯培德长期担任航空惯性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曾主持国家专项研制工作,填补了国内空白


△冯培德院士  冯培德与我国航空界的先行者冯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两人都是恩平市牛江镇莲塘村人,而且还是同村同族人,按辈份,冯如比冯培德高一辈。曾经有人称冯培德为冯如的后人,但是冯培德却认真地纠正说:“准确来说我是后来人。”现实生活中,冯培德就是这样一个踏实而老实的人。


在中国惯导领域奋斗数十年






1957年,16岁的冯培德以优异成绩考取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大学期间的冯培德忙碌而充实,他在各科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为名副其实的高材生。

    

在北大读书期间,冯培德被挑选参加一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从此他就迷恋上了航空惯性导航技术(简称“惯导”)。他一边到北航听课,一边用自学的办法大量阅读了有关惯导的书籍和资料,掌握了很多惯导的相关知识,写出了《陀螺章动漂移研究》的优秀毕业论文。

    

1963年,冯培德考取南京航空学院的研究生。这期间他在导师杨长仁教授的指导下弥补了机械、电气、电子和工艺方面的不足,又在天津707所实习期间接触了当时最先进的导航仪器,开阔了眼界,提升了兴趣。

    

1967年研究生毕业后,冯培德怀着满腔热情响应国家号召去了航空工业部第618所研究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当时位于陕西户县,住的是大草棚。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他和他的同事们全力以赴地投入了我国第一代航空惯导的研发工作。

    

在618所工作的日子里,冯培德时刻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初始对准技术是惯导最重要的关键技术之一,上世纪70年代初,冯培德提出了计算罗经法的新方案,大大提高了系统精度并缩短了系统准备时间,该项创新使618所在该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十几年后发现美国、法国也采用的是类似方案。

    

△冯培德(左一)在618所研究室和技术人员一起攻关。


1981年,冯培德作为访问学者到美国田纳西大学进修两年。当时。他有机会留美工作,可他还是怀着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回到618所继续从事他所热爱的航空惯导的研究工作。

    

在冯培德的主持下618所研制出采用挠性惯性器件的第二代惯导——563惯导系统,该系统设计定型后使我军国产战机第一次装备了惯导,该系统随空中加油工程加/受油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冯培德在获奖名单之中。冯培德还带领科技人员夜以继日地工作,赶在“飞豹”首飞之前研制成功了563A惯导系统,使该惯导系统由备份转成正式列装设备。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他又担任573惯导系统的总设计师和现场总指挥,该项目是当时两个由国家计委、总参谋部、国防科工委批准立项的机载设备国家专项之一,要求研制出与美军装机水平相当的惯导,由于技术难度大,有关部门同意引进部分关键技术,但与西方国家的两年多谈判告吹,这使他们再次认识到像航空发动机、机载雷达和机载惯导这样的关键技术确实是花钱也买不到的,只能横下一条心自主研发。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奋力拼搏终于取得了成功,还抢回了外事谈判耽误的两年多时间,从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该型惯导陆续配装新型战机,长了国人的志气。

    

2001年,冯培德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航空工业系统从事机载设备研究的第一位院士。


为中国航空科技培养人才






1991年,冯培德获得了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1994年,他又获得了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成为618所历史上第一位硕士、博士生导师。从此之后,他对培养国家急需的新一代航空科技人才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2003年,冯培德担任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组建了惯性技术与组合导航实验室,加大了培养人才的力度,他希望此生能培养100名研究生。到现在为止,他先后在618所、西工大、南航、北航、海工大等院校陆续培养了80多名研究生。

    

△冯培德(左)与试飞员合影。


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冯培德一直坚持对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现在的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计算机好、外语好,但解决实际问题的锻炼和能力欠缺。”冯培德说,“但在工作单位,往往最看重的就是你的分析、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要有真本事。”冯培德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努力为研究生搭建实践的舞台,让他们真刀真枪地干,在实践中增长解决实际问题的才干和培养创新精神,不少学生还到研究所参观实习和参与技术攻关,与研究所联合研制的样机装船做海上实验时,几个博士生起了挑大梁的作用,这些学生都感到责任重大,难得的实践机会终生难忘。

   

冯培德不仅向他的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视对他们人格品德的教育。为了使更多青年学生健康成长,他还多次受邀到多所知名大学作报告。“冯院士像一位平实而坦诚的老朋友,和我们畅谈国家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一位听报告的学生如是说。

   

△2012年4月,冯培德院士接受《江门日报》采访。

 

冯培德还强调团队精神,他说,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团结,讲究合作,学会被人领导,也要会领导别人。“其实科学研究是一群人的工作,所以你要学会如何融入这一群人里面,才能一起做好研究。”


多次回乡为恩平发展“出点子”






一直以来,冯培德十分关心家乡江门恩平的经济社会建设。2004年,冯培德踏上故乡的土地。“父亲70多年前就离开恩平,我虽出生在天津,但父亲时常告诉我,我们的根就在江门五邑。”冯培德说。谈到回家乡江门恩平,冯培德心里最大的感触是在家乡处处都能体会到浓浓的乡情。
近年来,冯培德多次回到家乡恩平,就家乡发展、弘扬冯如文化、打响冯如品牌等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意见。
2016年6月23日,冯培德回到家乡恩平,就弘扬冯如文化、打造冯如品牌、建设低空通用机场以及打造航空小镇等方面与恩平市相关负责人进行交谈。
“冯如不仅是恩平的,还是全国的。”冯培德期盼,恩平市委市政府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弘扬冯如精神,为国家的崛起、航空的发展、后代的培养,以及恩平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作出新贡献。
△冯培德回到家乡恩平参加活动。
2018年1月,冯培德回到家乡恩平调研。冯培德表示,他一直十分关心家乡恩平的发展,特别是教育事业的发展,他也会积极搭建桥梁,加强家乡与北航等航天航空院校的合作,让冯如故里培养出更多航空航天方面的优秀学子。
2019年9月,冯培德回到家乡恩平,参加冯如飞天110周年纪念大会。“恩平作为中国航空之乡,举办这样一个活动,我觉得对于我们国家的复兴和崛起都非常有意义。特别看到很多中小学生都积极参加这个活动,本地政府和领导非常重视科技创新,我觉得未来非常有希望,很受鼓舞!”言语中流露出冯培德对于家乡浓浓的关爱。


接下来,日报还将按照“‘化’龙点睛”“‘生‘生不息”“‘材’高八斗”“‘文’以载道”等篇章展开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往期回顾


中国侨都 院士之乡① | 孕育34位院士!在全国名列前茅、广东第一!江门为啥这么牛?



来源:江门发布综合整理自江门日报、科技日报、新会发布、新会侨报社、恩平发布等

责任编辑:伍诗璐

江门市战略性产业新观察① | 中国第一台全自动洗衣机产自江门!如今侨乡“老家电”焕发智能第二春!

别让黄褐斑成为爱美人士的“梦魇”!皮肤专家为你来支招~

推进“双减”落地!江门此地发大招,严查这些违规行为!

@各位打工人,你期盼的放假通知来啦!


转发一下

点赞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