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干货!江门如何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未来将这么干!

Z7 江门日报 2021-12-11




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召开













昨日,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总结我市科技工作,研究部署新发展阶段科技创新重点任务,对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岸明出席会议并讲话,省科技厅副厅长杨军出席会议,市长吴晓晖主持会议。


△昨日,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召开。江门日报记者 周华东 摄
    
杨军宣读了省政府关于省级高新区的批复文件,并为江门翠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门鹤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颁发省级高新区牌匾。杨军对我市高新区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江门要坚持以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着力打造一流的产业发展生态和创新创业环境,努力把高新区打造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新兴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引领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一要进一步深化对科技创新工作重要地位的认识。二要深入推进高新区的放管服改革。三要持续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四要促进高新区的产城融合发展。

△彭伟宗 摄

陈岸明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他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科技创新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要胸怀“国之大者”,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位置,全力以赴做好创新工作。要深刻认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目标”,科技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引擎;深刻认识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深刻认识抢抓“双区”建设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大机遇”,科技创新是发挥江门所长的硬核力量;深刻认识推动人民高品质生活实现“大突破”,科技创新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要支撑。
    
陈岸明强调,要深入推进“科技引领”工程,积极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努力开创我市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
  • 一要突出平台建设,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要夯实战略科技基础力量,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推动高水平理工科大学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推动珠西创谷创建国家级孵化器。

  • 二要培育创新主体,构建协同高效创新格局。要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加快创新协同合作,大力培育“双创”主体。

  • 三要厚植产业基础,强化主导产业集群的科技支撑,加快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 四要着力创新惠民,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要推动医疗卫生领域科技创新和绿色低碳技术发展,强化乡村振兴科技支撑,提升科技创新社会治理效能。

  • 五要坚持人才优先,建设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要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搭建人才成长和事业发展大平台,营造引才留才好环境。

  • 六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科技管理、科技投入引导、科技评价三大机制,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陈岸明强调,要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形成推进科技创新强大合力,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科技支撑。
  •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加强整体谋划,推动资源向科技创新集中集聚。

  • 二要强化政策支撑。高质量编制实施我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围绕创新链完善政策链,研究出台针对性更强、含金量更高、获得感更强的好政策。

  • 三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大科技领域财政投入,确保其增长速度高于同期财政支出增长速度。积极建立科技发展风险投资机制,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化科技投入格局。

  • 四要营造浓厚氛围。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着力形成高看科技、崇尚创新的氛围。研究设立江门市科普集团,加强科学普及和创新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质。

△李振江摄

吴晓晖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及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上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全力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统筹引领,加快构建“原始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创新链条,增强科技创新对打造战略性产业集群的支撑引领,全面塑造江门产业发展新优势,为建设科技创新强市、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向我市获得省重点实验室、省大学科技园、2020年度省科技奖的单位和个人颁发牌匾、证书。江门日报记者 周华东摄
    
大会通报了我市2020年创新驱动发展工作情况,及我市获得省重点实验室、省大学科技园、2020年度省科技奖等情况,向我市获得省重点实验室、省大学科技园、2020年度省科技奖的单位和个人颁发了牌匾、证书。
    
市领导张元醒、刘杰、郑晓毅出席会议。


江门市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生物物理研究所

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昨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岸明,市长吴晓晖会见中国科学院院士、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科技处处长孙哲一行,就推进江门市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深入合作开展座谈交流,共同见证市政府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

△市政府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江门日报记者 周华东 摄

陈岸明代表江门市委、市政府向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生物物理研究所长期以来对江门科技事业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当前,江门正抢抓“双区”建设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全力谋划建设大型产业园区,将迎来新一轮大发展。江门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希望通过这次签约,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进一步深化合作,大大提升江门科技创新能力和城市影响力。我市将全力做好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各项服务保障工作,推动该项目如期建成运行,发挥高能物理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科研力量、人才团队、成果转化和产业服务优势,深化政产学研交流合作,携手共建科创平台和产业园区,推动江门高质量发展。

△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建设场地全貌


王贻芳对江门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大力支持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建设表示感谢。他表示,江门中微子实验站自选址至今近十年时间,在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的支持配合下,项目最为艰难的土建工程已基本完成。接下来将继续做好项目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积极推动实验站建成运行,全力推进基础研究、源头创新,努力取得更多创新成果。同时,充分发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科研优势,加强与五邑大学合作,打造江门科普品牌,提升江门城市影响力,助力江门加快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


孙哲表示,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将在原有的合作基础上,进一步在生物医药科研攻关、人才引育、成果转化应用、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拓展与江门的合作空间,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根据协议,江门市将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进一步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江门中微子实验站集聚效应,促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深化政产学研交流合作,推动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链做强做大。


市领导张元醒、刘杰、郑晓毅参加活动。



我市出台

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




至2023年,江门市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地区GDP比重达到2.5%,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2200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78件,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数量达到550家,高层次人才总量达到8500人……


△江门日报记者 郭永乐 摄


我市紧紧扭住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以粤港澳大湾区和珠三角(江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于近日出台了《江门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2021—2023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五大任务”,实施“八大工程”,重点抓好24项工作,用三年时间,把江门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和人才高地,全面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明确“路线图”“施工图”


江门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是珠三角连接粤西乃至大西南腹地的重要纽带,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良好。


当前,江门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深入推进珠三角(江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珠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此次《实施方案》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江门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路线图”“施工图”,聚焦“五大任务”,实施“八大工程”。


△江门日报记者 周华东 摄


其中,“五大任务”包括:


推进产业提质增效,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企业融通创新,培育壮大发展动能;加速创新资源聚集,开拓合作共赢局面;优化创新服务环境,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增强科技支撑能力,实现科技惠及民生。


“八大工程”主要是:


产业发展创新工程、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创新人才汇聚工程、开放合作共赢工程、创新服务优化工程、创新环境营造工程、科技惠民支撑工程。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3年,全社会科技投入、创新能力、创新产出、产业规模、科技支撑城市发展能力大幅提升,体制机制、创新环境、社会民生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形成创新型经济体系和创新发展模式,构建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和产业体系,不断提升城市创新力与竞争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和人才高地,全面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加快布局未来产业


《实施方案》指出,突出产业先导,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强产业规划布局,大力引进优质创新资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发挥产业基础优势,做大重点产业集群,培育科技型龙头企业,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构建面向未来、充满活力、富有侨乡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江门日报记者 周华东 摄


聚焦实体经济,江门将大力实施产业发展创新工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方面,通过强化产业链招商,提升龙头企业协同创新能力,培育壮大制造基础行业,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健康、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等五大新兴产业;另一方面,支持金属制品、造纸和印刷、纺织服装、家电、摩托车及零部件等传统优势产业开展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开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发展服务型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新业态,推动传统产业向产业链高端跃升。


《实施方案》还提出,江门将加快布局未来产业,积极探索前沿新材料、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区块链与量子信息等前沿未来领域,搭建前沿技术现实应用模拟场景,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


现代产业的核心在技术,技术创新的主体在企业。据统计,截至去年,江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达1845家,五年来年均增速居全省第一;预计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219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0%;在大健康、汽车零部件、水性环保涂料、绿色照明等产业领域突破了一批核心关键技术。


通过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江门将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提质增量行动,强化企业在战略性集群培育中的主体地位,完善科技孵化育成体系,打造“科技企业孵化器入孵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度发展的科技型企业培育体系。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承担科技产业计划,深化产学研协同合作,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大力引进创新人才


江门现已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多层次、全链条、广覆盖的科技创新体系。截至2020年底,已建成国家级科研平台6家,省级科研平台47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61%,居全省第一。


△司徒俊杰 摄


通过实施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夯实战略科技基础力量,加快江门中微子试验站建设和运行,致力将其打造成为研发与创新中心、科普中心和国际科技交流中心,探索延伸试验站对五邑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产业技术升级、乡村振兴等区域创新发展的科学支撑。同时,加快建设华南生物医药大动物模型研究院(江门),打造“科学研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企业孵化—产业升级”五位一体的大型区域研发与创新中心,支撑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


江门还将实施新型研发机构能力提升计划,建设完善实验室创新体系,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打造五邑大学创新极点,构建与江门产业发展联动创新格局等。


人才是创新第一资源。依托平台载体,江门将实施创新人才汇聚工程,发挥江门人才岛招才引智作用、“侨梦苑”国家级平台优势等,大力引进创新人才,同时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人才服务保障等,为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支撑。


《实施方案》还围绕开放合作、创新服务、创新环境、科技惠民等提出了系列举措。



评论:

聚力科技创新 抢抓发展机遇




本报评论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昨日,江门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全力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统筹引领,加快构建原始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的创新链条,增强科技创新对打造战略性产业集群的支撑力度,建设科技创新强市,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


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号角已经吹响。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科技竞争越来越成为大国博弈的胜负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具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江门处于科技竞争的最前线。长期以来,江门市委市政府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奋力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当前,“双区”建设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为江门加快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迈入了关键的发展窗口期、上升期、黄金期。如何抓好科技创新工作,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至关重要。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全市科技创新大会的召开,为江门接下来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科技创新工作,打造国家创新型城市,画好了“路线图”、绘好了“施工图”、定好了“时间表”。按照大会部署,江门将从六方面着力:突出平台建设,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培育创新主体,构建协同高效创新格局;厚植产业基础,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着力创新惠民,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坚持人才优先,建设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江门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制造强市”之路,科技创新是做强产业的“硬核力量”。如今,我们迎来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建设科技创新强市,要突出平台建设,推动科创平台与产业链发展深度融合,强化主导产业集群的科技支撑;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平台建设力度,加强产学研协同合作,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工程,培育一批“独角兽”“隐形冠军”企业。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驱动实际上是人才驱动。江门始终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契机,接下来,将进一步发挥江门作为“中国侨都”的优势,积极对接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深入推进人才计划,打造好人才岛等重要平台,搭建人才成长和事业发展大平台,努力营造拴心留才好环境,汇聚更多国内和全球创新人才等优质资源。


实践证明,伟大事业都基于创新,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我们必须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持续释放创新驱动的原动力,让创新成为发展基点,拓展发展新空间,创造发展新机遇,打造发展新引擎,把江门打造成为大湾区国际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和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城市,为全国全省科技创新发展扛起“江门担当”、展现“江门作为”。



来源:江门日报(记者/赵可义 通讯员/莫小青;记者/张浩洋 唐达)

责任编辑:刘佼

干货满满!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市政协“委员议事厅”来支招!

国、省赛评委现场“教学”!专项提升“课堂”为30家晋级企业“赋能”

事关上下学!广东疾控重要提醒→

全城盛事!江门年度首演,顶级交响乐团9.15奏响城市华章!


转发一下

点赞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