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莫名其妙感到头晕恶心?这病很常见!医生提醒→

F4 江门日报 2023-10-14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出现过眩晕的症状。情况较轻的人,闭上眼睛休息一下就能缓解。情况严重的人,坐立难安、晕头转向,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


医生为眩晕患者把脉问诊。


眩晕常反反复复

让人痛苦不堪

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

那么

 眩晕到底是什么病呢?

 应对眩晕有什么妙招?

日前

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脑病科二区主任

吕小亮


1

 病情复杂且各不相同 】

吕小亮介绍,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由脑部疾病或其他多种疾病引起,特别在老年人中,其发病率高达50%。发病时,眩晕患者感觉自身或外界物体旋转或摇晃,可伴有头痛、头昏、记忆力下降、视物旋转、恶心呕吐等多种症状。

    

人们常常认为,眩晕多由脑供血不足或颈椎病引起。吕小亮表示,眩晕的原因非常复杂,大致分为系统性眩晕和非系统性眩晕,可由多种病因引起,比如脑供血不足、脑梗、癫痫、代谢性疾病、退行性疾病、脑外伤、中耳炎、耳石症等。具体情况则需要借助检查手段,由专科医生做出专业诊断。

    

在该科接诊的眩晕患者中,大多病情复杂且各不相同。有的病程长,反复发作,久治不好。有的突然发作,症状明显,难以行走及活动。有的以眩晕为首发症状,后被证实为脑梗或脑炎等。

    

“由于眩晕涉及的病种多,伴随症状各不相同,因此临床诊断有时并不明朗,治疗方法针对性不强,患者眩晕反复发作,或病情恶化加重,这些问题成为病人最大的困扰。”吕小亮表示,首先明确诊断,做好定性定位分析,然后选对方法用对药,给予患者对症治疗,才是解决眩晕的关键。


2

 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

来自江门的陆奶奶今年60岁。前不久,她因“口角歪斜,右耳疱疹10天,头晕2天”入住该院脑病科二区。家属告诉医生,陆奶奶右侧面部瘫痪,口角左歪,右耳内廓疱疹红肿疼痛,曾在其他医院治疗,病情没有明显好转。后来,陆奶奶在家突发眩晕,视物旋转,恶心欲呕,站立不稳,精神疲倦。    收治入院后,医生为陆奶奶查体,发现其右侧眼睑闭合不全,口角左歪,右耳疱疹,颈项僵硬。中医诊断为口僻(痰瘀阻络型),西医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该科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治疗上,以天麻止痉散合散偏汤为方煎服,加上艾灸增强效果。西医治疗上,以阿昔洛韦药物为主。经过10天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陆奶奶病情明显好转,可出院在门诊治疗,目前随访已痊愈。“可以看出,眩晕也可由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引起,详细告知病史、重视体格检查很重要,不可轻视或者大意。”吕小亮提醒道。    与陆奶奶突发眩晕不同,61的冯奶奶反复头晕6年多,加重伴双下肢乏力2个月。颈椎X片提示椎间隙变窄,中医诊断为眩晕(气血不足型),西医诊断为混合型颈椎病。中医治疗上,给予正骨手法及针灸治疗,开具黄芪桂枝五物汤中药煎服。冯奶奶第二天便觉得症状减轻,第四天便好转出院。


3

 出现症状要及时就医 】

“眩晕还可由颈椎病变所致,不少患者早期诊断不明确,治疗针对性不强,所以疗效不好,反复迁延数年。”吕小亮表示,只有明确病因,及早对症治疗,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如果眩晕发作持续不减,超过3小时,循环梗死的概率大。有着20余年临床经验的吕小亮提醒,眩晕并非小事,需要及时处理。“不要忽视眩晕的伴随症状,这些伴随症状对于定性及定位诊断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此外,眩晕治疗不能只求症状缓解,而忽略病因探查;眩晕治疗不可只补气血,需要辨证论治。”吕小亮说。    对于眩晕患者,一方面,该科按照西医定性,定位诊断要求,完善相关检查,给予相应的治疗。另一方面,该科发扬中医药特色疗法,比如针灸、推拿、贴敷、正骨、汤药等,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辨证论治。临床效果证明,双管齐下治疗眩晕效果好,同时获得了一批批患者的认可。    对于自觉眩晕症状严重,或眩晕长期反复发作者,吕小亮建议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日常生活中,应保持适当运动、按时作息、控制血糖及血压、避免长时间低头、避免长时间剧烈活动、积极治疗基础病等,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眩晕发作。
延伸阅读

中医应对眩晕有妙招

中医认为眩晕由于日常饮食不当、情志管理不当、肾虚、气血虚弱所致的,眩晕的发病原理跟风、火、痰、瘀扰乱清窍有关,也可能是气血虚弱导致清窍失养。中医通常将眩晕辨证分为5个证型:气血亏虚证、肾精不足证、痰湿中阻证、肝阳上亢证、瘀血阻窍证。


穴位按摩是刺激人体特定穴位,刺激经络,可以让经脉活络、淤血散去,祛除邪气。对于居家的眩晕患者,吕小亮建议,可选择太阳穴、百会穴、印堂穴等,每次按摩20分钟,每晚睡前1次。


另外,耳穴压豆是通过王不留行籽、磁珠等丸状物贴压刺激耳穴的一种操作,通过刺激耳穴调治脏腑、调节气血,继而改善眩晕,可选用皮质下、交感、神门等耳穴。每日按压2—3次,每次1—2分钟,隔日1次,双耳交替。


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适当选择舌操、降压操、眩晕康复操等进行功能锻炼,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锻炼一定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以活动后不感到疲倦为宜。


吕小亮提醒,对于眩晕的防治,日常要注意预防与调摄,首先,保持心情舒畅,防止七情过激;其次,饮食宜清淡,定时定量,戒烟限酒,避免暴饮暴食;第三,生活起居有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第四,注意保暖,科学运动,避免突然或强烈的头部运动。


 医 学 指 导 

吕小亮: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脑病科副主任、脑病科二区主任,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广东省杰出青年中医药人才,岭南名医。师从国医大师熊继柏教授、省名中医沈英森教授、省名中医范德辉教授、省名中医余尚贞教授,熟谙中医经典,学术功底深厚,临床经验丰富,熟用中医经方,临床疗效显著。擅长头痛头晕、中风偏瘫、腰腿痛麻、失眠心烦、虚劳神疲、咳嗽气促、腹痛腹胀、纳差便秘、痛经不调、肿瘤放化疗术后、脊柱病变神经症状中医正骨等中医治疗,以及擅长内、外、妇、儿科各种疑难杂症中医治疗。



来源: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梁爽 通讯员 赵晓东 刘森

责任编辑:张宽

爱了!这里的“双节”盛宴不容错过→人防知多少 | 30秒动画带你分辨三种防空警报男子查出3种癌,罪魁祸首是它!医生痛心:真的别碰了江门这个景区的2个停车场即将收费!收费标准→

鼓励一下

赞完再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