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实现色彩管理长效运行,这种手段必不可少!
色彩管理经过近10~20年的发展并经受市场考验,获得了众多品牌商和印刷企业的认可和青睐。尽管目前色彩管理仍有局限性,但大家已经逐渐接受,因为色彩管理着实为企业带来了益处,比如不少品牌商(尤其是国外品牌商或为国外代加工的本土品牌商)、出版社等印刷买家已经认可数码样,不再要求上机打样;印刷企业按标准印刷,能够很快完成追色,使得印刷更加顺畅,效率提高,损耗降低。这些益处的背后,是每一个色彩管理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他们在前期应用时反复试错和优化,让技术入乡随俗,符合本企业要求,再在企业落地生根。
近年来,随着色彩管理技术人员的流动和印刷市场的发展,色彩管理逐步推广开来,不仅行业头部企业在应用,很多中小型企业也开始引进色彩管理技术。从笔者近十年的从业经验来看,真正令色彩管理发挥价值的企业并不多,原因一方面在于色彩管理技术人员流动,导致色彩管理技术流失;另一方面在于企业员工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对色彩管理的理解不透彻,很难发挥其价值。
色彩管理的理解
对于色彩管理的概念,大家并不陌生。学术界从广义上定义的色彩管理,即从颜色定义、颜色传递、颜色复制到颜色一致性评价整个流程的颜色管理,如图1所示;生产中大多数人所理解的狭义上的色彩管理,即印前屏幕软打样、数码打样与印刷颜色的匹配;更有甚者将油墨预置技术也叫做色彩管理,即把各色组各墨键油墨信息传递到胶印机,替代人工抓墨。
图1 广义上的色彩管理流程图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更愿意把广义上的色彩管理理念传递给品牌商,让品牌商与印刷企业之间形成数字化管控颜色的共识;把狭义上的色彩管理技术和油墨预置技术应用到印刷企业,使之更行之有效地减少损耗,为企业带来价值。下文所提到的色彩管理更多侧重于狭义上的色彩管理。
色彩管理的影响因素
一次色彩管理的应用和实施,现场效果是明显的,然而很难长期稳定有效运行。因为色彩管理的效果是很多因素的集合体现,比如人、机、料、环、法、测等,如图2所示。当这些条件发生变化时,特别是车间环境温湿度、胶印机状态、纸张油墨特性,不仅之前所做的色彩管理工作全部白费,甚至会形成误导,进而造成极大浪费。
图2 鱼刺图——影响色彩管理长效运行的因素
因此要想色彩管理发挥作用,基础是有一个稳定的生产系统,这点从G7、PSO、C9、GMI等认证体系和其培训中可以得到佐证。在车间环境温湿度、纸张油墨特性相对稳定的基础上,胶印机状态对于色彩管理就尤为重要。下面就从胶印机状态的角度来探讨如何使用数字化手段保障色彩管理的长效运行。
胶印机状态的稳定
要想保证胶印机状态稳定,定期保养必不可少,比如打润滑油,这是维持胶印机正常运行的基本操作;做到“六平”,即墨键放墨平、墨辊压力平、水辊压力平、水箱数据平稳、叼牙叼力平、印刷压力平;并做到水墨平衡状态相对稳定。
对于大多数印刷企业来说,胶印机保养项目中大多包含调整“六平”,但是任务布置下去,机台人员有没有做,做得是否到位,并没有特定的方式方法来验证。
通常,色彩管理技术人员会通过印刷水墨平衡版的方法来确认“六平”是否调整到位,并根据测试数据来调整胶印机的状态。
水墨平衡版的应用
(1)在“六平”调整的基础上,上机印刷水墨平衡版(图3),来验证“六平”是否调整到位。
图3 水墨平衡版
(2)操作台同一色组单元设定一致开度或直接使用油墨预置软件调用墨键墨量信息数据进行放墨。
(3)用最小的水量(不干版的情况下)印刷水墨平衡版,使四色密度基本能达到标准:K为1.70,C、M为1.40~1.50,Y为1.00。
(4)使用测量仪器,如手持密度仪、轨道式扫描仪等测量样张上的测控条,分析以下3个数据。
①横向密度差:“六平”调整到位的基础上,横向各墨区的密度差应在0.05以下(精细产品),可以根据产品要求或机器状态,将标准放宽至0.08或0.10。
如果各墨区的密度出现明显变化趋势,如图4,C密度左低右高,Y密度左高右低,M密度明显中间高、两边低,说明下墨不平,建议调整墨辊压力或者更换墨辊。
图4 水墨平衡版测试数据
②纵向密度差:纵向同一墨区的密度差应在0.05以下(精细产品),可以根据生产的产品或机器状态,将标准放宽至0.08或0.10。
如果同一墨区,前后密度差异较大,也就是生产上常说的前深后淡或前淡后深,原因有可能是着墨辊表面老化,导致带墨能力下降;着墨辊直径偏小;胶辊老化,导致传墨能力下降等。
③网点增大:通常情况下,“六平”调整到位后,铜版纸上各色50%的网点增大基本能达到15%左右,可以达到ISO 12647-2标准的要求。
印刷企业通过定期印刷水墨平衡版来检查胶印机状态是否稳定,并根据测评数据精准定位问题,为解决问题提供正确导向,同时也对维修保养工作做出评价。
管理的平衡
胶印机如果没有经过定期、有计划、有效的保养,长期下去不仅会影响使用寿命,而且会导致状态不稳定,颜色质量也无法保障。即便是印刷客户要加印的活件,追自己印过的样张,都要反复调整,甚至下版调图,造成胶印机长时间停机,从而降低胶印机的利用率,减少产量,如图5所示。
图5 一次异常停机的损耗预估
对于保养落实到位的胶印机,虽然保养占用了一部分生产时间,但其稳定的状态能大幅降低异常停机时间,使开机更顺畅、有效生产时间更长、效率和产量更高!同时安全隐患也会在维保过程中被排除,更能减少甚至杜绝事故的发生,避免更大的浪费。
印刷企业的管理者们需要平衡好产量、效率和成本的关系,将周期性保养形成制度,列入生产计划,并以数据化方式督促机台人员落实保养计划,以达到稳定胶印机状态的目的。
对于印刷企业来说,色彩管理只是一些概念、相关软件操作和数据分析应用,却被蒙上了一层纱,让人感觉高大上、触不可及。
其实色彩管理并不难,只不过是一些色彩技术的应用,而色彩技术的应用是能够共享的,难点在于管理。如何通过管理的手段确保胶印机状态、物料性能的稳定,是色彩管理实施的基础和核心!
印刷企业应采用数字化手段,验证周期性保养的结果,优化保养计划的落实,来保障胶印机状态的相对稳定,从而让色彩管理长期有效运行,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