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斯达 | 风向】圆桌对话:智能装备国产化道路上的问题与答案
今日推荐
高工机器人CEO圈群招募中,欢迎感兴趣的朋友们加微信号:13632944360入群;添加微信时请备注单位-姓名-职务,通过审核后我们将邀请进群。
本文总计
1585
字
读完共需
4
分钟
国产机器人到底肩负了什么样的历史任务又该如何去实现?这是个难以总结的话题。不可否认,当前的资本和行业始终还存有些许浮躁的心态。因此,在智能装备国产化的道路上,国产机器人企业究竟该如何提升自身实力,切实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任务?
围绕这一话题,埃斯顿执行总裁诸春华,苏州大学孙立宁教授,与德通讯副总裁曾令江、利元亨研究院院长杜义贤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赵杰教授展开了论述。话题从两个层面展开,其一是“国产机器人如何获取先进技术”,另一个则是“机器人产品性能如何提升,才能更好的与国外PK”。
孙立宁教授称,过去高校的技术主要通过各自创业或者买断专利这种常规的模式,或者大企业通过合作,进行自主创新。而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做一些产学研平台,目的就是在政府跟企业之间打造一条纽带,这些效果都不错。“但是从转移的速度来看,我个人认为未来是以资本为纽带,把技术转移到企业中来,这个应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
“在智能制造国产化的进程中,我也在关注国外的发展,未来国产企业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孙教授说,充分发挥我们的国情,这一点是我们的优势,包括加强对服务、工艺方面的研发和价格优势,但从长期发展来看必须有自己特色。
诸春华说,从技术层面来讲,作为民营企业,首先要有自身的创新,要引进一些高端的人才,包括应用型人才和研发型人才,还有高校。“这是我们这么多年来的经验,通过培养人才,然后技术再提升。”另一个途径则是技术引进,“埃斯顿这么多年来国际化一直做得比较好,所以我们通过资本市场的一些合作,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把别人的技术引进过来,此外还在海外成立研发中心,从这几个层面来缩小我们跟国际公司的差距,保持我们在行业里的领先地位。”
“如果不想在技术上面投入或者没有核心技术,想做一个高性能或者高精度的好产品可能性微乎其微。”诸春华说。
曾令江则明确表示,自己的产线会使用国产智能设备。但他同时也说到:“很多厂家都是卖设备,设备拿来以后我们也不一定能用,还要对每一个环节进行测试,测试完的数据要上MES系统,所以我们企业会自己主导产线的规划,引进一些第三方的本体厂家和集成厂家服务,最后接入自己的系统,这种方式现在来看是比较现实的。”
曾令江表示,自己的工厂内部培养了一批精通系统集成的技术人员,“这样速度会比较快,而且会更加接地气一点。对于国产大部分机器人厂家来讲,这是一种比较好的介入形式。”
他说,“手机领域自动化设备的用量比较大,但是为什么还有很多人不愿意做呢?是因为手机的产线切换太快了,如果柔性不是很好的话,切换起来很麻烦。”
利元亨的杜院长则分享了自身在实践过程中的经验,他说:我们是集成商,也是做定制化服务的,我们核心的技术是服务。要做设备一定是了解它的产品、工艺,并积极向客户学习,如果作为集成商不了解机器人核心技术在哪里,会造成技术的不对称。
“我们现在是向海外学习,向行业的龙头企业学习,所以我们利元亨的战略是多元化的海外战略和做行业的龙头企业。”杜义贤说。
最后,赵杰教授总结说,低端设备已经交给市场来做了,“但是如何高端的发展,这应该不是一个企业自身的问题,尽管最后体现在企业自身,这是多层次大家共同努力的东西。我们看到很多的智能机器人的专项指南,大量都是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在一起,都是帮企业做事情,国家拿钱,企业也出一部分钱,能够使得我们中高端得以发展,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现在也在制定各种政策,鼓励我们的用户,鼓励中高端用户要用国产机器人,这个力度是非常大的,而且马上会出台一些政策。因此,我们企业自身要练内功,把产品性能做上去,同时也鼓励用户去用国产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升自己。”赵教授说,“对于国产机器人来说,如果不走向中高端的话我们可能会过得越来越差,为什么?因为当中高端被人占领以后,低端市场也会逐渐丧失。”
2018高工机器人年会
2018利元亨▪高工机器人年会暨阿童木机器人▪高工金球奖颁奖典礼
时 间:2018年12月16-18日
地 点:广东省深圳市宝安维纳斯皇家酒店
联系人:
宋女士:13590252540
罗女士:13632944360
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查看现场直播
往期推荐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