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物流:下一个蓝海争夺战
2019年12月11-13日,“利元亨•2019高工机器人年会”将在深圳机场凯悦酒店举行,同期还将举行勃肯特•2019高工机器人金球奖颁奖典礼,目前2019高工金球奖已进入网络投票评选阶段,赶紧来投票吧!
每年的双十一前后,“智能仓储物流”都是一个热点词汇。确实随着近年AI与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提升生产服务体验的关键措施,仓储智能化、无人化日渐被提上议程。
从电商到产线,“智能仓储物流”都是必经之路,这将是下一个蓝海争夺战。
局部地区的繁荣
先富带后富,共同致富。
今年,京东宣布位于成都亚洲一号和武汉亚洲一号的两个超大型分拣中心正式投用,两大智能分拣中心日订单处理能力均达到100万以上;申通、圆通、韵达等主力快递企业纷纷宣布投用智能分拣设备。
的确,在一些分拣转运中心,少量的工作人员操作着巨大的智能分拣系统,并没有看到想象中的人山人海、快递“成山”,似乎智能分拣时代已经全面到来。然而现实是,智能分拣还处于普及初期,人力分拣依然是主流。
同样,虽然申通的“小黄人”前几年就已经投入运用,菜鸟的“小蓝人”也频频见诸报端,但是这些分拣机器人的购买、运营、维护成本并不低。此外,还需要为分拣机器人的应用打造一个专门的分拣中心,并配备相关技术人员。因而,考虑到投入产出成本,即便是头部物流快递企业,目前也只是进行了局部部署。
至于大型智能分拣中心,其投入也不可谓不大,无论是土地、人力成本,还是设备、运营成本,都必须符合企业实际利益。所以,即使智能分拣中心和分拣机器人在持续上马,智慧物流也在不断推出,但这只是“主干”,而很多的“枝叶”,也就是中小型分拣仓库,以及很多中小型物流企业,依旧需要庞大的人力来从事分拣工作,特别是在“双十一”等特殊节点。
究其原因,不外乎成本二字。
电商薄利多销的本质对于AGV这种自动化设备来讲是冲突的,让毛利这么低的电商仓储来投资无人仓储,衍生出来的投资回报只能是中间商赚差价,厂家在消费者的现金流和设备厂商的长周期之间进行投资。
所以,更多人将目光由电商转入工业领域。
然而,任凭业内专家及大咖为智能仓储行业站台叫好,制造企业却迟迟未有动作,双方什么时候能真正站在同一层面思考问题,或许将是智能仓储系统真正的爆发时间。
首先,一个完整的智能仓储系统应该是由分拣系统、物流运输、立体仓储等硬件设备再加上软件方面设备的调度系统、整厂MES系统等搭配在一起完成的。这些东西缺一不可。
分拣系统柔性化
实现物流系统柔性化是如今物流装备行业非常明显的一个发展趋势,具体到输送分拣系统这个细分领域,主要体现在生产设计模块化等方面。
为实现这一领域,需要模块化的产品和定制化的服务,这样不仅能满足多种多样快速、便捷安装的要求,更能够缩短项目规划和安装的时间,即插即用,标准化的组件更方便安装和后期的维护保养,柔性化的设计更能让客户灵活地根据场地、实际需要来进行改造。在实现柔性化同时,在仓储中的运用也能竭尽所能,发挥其应有的动能。
力生智能总经理李恒表示,“在电商行业,因为包裹SKU量大,传送节拍速度快,所以在前端上料和包裹翻面这两块还未能实现完全的自动化,主要原因则在于目前机器人在视觉系统和算法层次还未能完全达到标准。”
“双轨双车”和“直线分解”技术是力生智能专门为国内电商物流行业设计的自动分拣传送技术,标准作业下每天处理包裹33万件,客户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拆,单轨单车、单轨双车均可。
AGV技术升级换代
AGV在时代发展中已经逐渐清晰了它的应用方向,近几年,它在电商、仓储物流等平台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过去的几年中,使用频率增幅较大的行业主要有如电商、快递、新能源、医疗等的市场需求持续释放,大幅度采用电商、物流仓储AGV及AGC产品。
在仓储物流领域中,AGV技术也发挥了其重要的作用,在现有仓储效率统计中,近几年都呈现持续上升状态,这一切也有AGV技术的功劳。
GGII数据显示,2018年AGV销量2.35万台,同比增长49.65%,2018年AGV市场规模34.81亿元,同比增长36.38%。
移动创造价值,AGV取代的是人的双脚,所以理论上AGV与机械臂的市场容量相差无几,机械臂都能诞生出一大批的巨头企业,AGV没有理由一片空白。所以整体来说AGV的市场还处于成长期,很多行业其实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应用。
蓝芯科技副总裁刘志伟表示:“对于仓库和工厂来说,他们引进AGV的本意是想节省成本,提升效率,但因为技术不成熟,有时候引进AGV反而还会提高成本。这是其一。”
“其次,大部分AGV厂商要么只做算法,要么只做设备,很少有兼顾的企业。这样虽然可以做到专精,但缺点是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一旦其中有个环节出错,整个研发过程都会慢下来。”
立体自动化仓库差距依然大
仓库作业自动化是物流高效运行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物流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趋势。它衍生出的一个新概念是自动化立体仓库,其中就包括了货架、巷道式堆垛起重机、出入库工作台和自动运进(出)及操作控制系统组成。
我国在1963年研制成第一台桥式堆垛起重机,1973年开始研制中国第一座由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立体仓库(高15米),1980年投入运行。可以说,我们的自动化智能仓储的技术与美国等发达国家起步已经晚了10年。
以堆垛机为例,目前国产堆垛机设备运行速度在2m/s,欧美设备已经可以达到5m/s,而且国产设备运行在2m/s的时候,设备噪音会很大,而欧美设备运行到5m/s的时候,依旧是低噪音甚至都听不到设备运行到的声音。同样的系统,国产设备运行中出故障的概率要比欧美的设备故障率大很多。
艾吉威副总经理周汝壮表示:“设备一旦出故障导致不能正常按要求出入库,那带来的损失是难以估计的,比如大型电商行业,用户下单,自动仓库需要快速能够出库,如果设备停止运行,将直接影响电商的物流效果,购物体验将会大打折扣。”
目前,国外品牌依然把持着产业链的话语权,比如堆垛机的行走电机通常是德国SEW、德马格等等,变频器采用西门子、安川、三菱等等;各种传感器包括德国Sick、Banner、Lenze、siemens等等;堆垛机上的核心机械模块货叉,厂家也尽量选择德国的比如Mias、AFB等等。
软件系统的掣肘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2017年中国与物流相关的年总支出为19000亿元人民币,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0%左右。这一方面说明我国企业的物流支出成本过高、管理水平落后;另一方面也显示了物流管理软件市场的巨大应用前景。
整体来看,国内物流管理软件市场呈现“厂商多、品牌杂”的特点。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能够提供物流管理软件服务的厂商已有不下500家,其中,有能力提供物流管理软件产品的企业有近100家。从厂商类型上看,首先是ERP和企业管理软件厂商。
从ERP行业来看,大陆的ERP软件发展了20多年的历史,目前已经步入成熟期,大部分企业都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ERP系统。
但牵扯到厂外物流,还稍显稚嫩。怡亚通物流负责人高峰表示:“智慧物流成为近年来怡亚通发展的重点方向,TMS、WMS等系统陆续上线,路径优化系统ROS也已经启动,但是整体还是和期望中的有所差距。”
这些厂商对企业的物流过程、业务特点较为了解,可根据不同规模的企业和不同的行业对物流管理软件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定制产品,在产品技术和经验上有较大的优势。
其次是国外品牌,具有精湛的开发技术和雄厚的资金作后盾,但对国内企业的物流过程中的复杂关系不够了解,对国内物流的现状也不熟悉,因此在软件的支持和开发上缺乏本土化优势、缺乏全程的服务。
最后还有一类厂商,即从用户转变而来,这一类厂商往往更了解国内企业的管理现状,对整个物流过程相当熟悉,也熟知物流管理软件应当解决的最迫切问题,但他们却缺乏技术及品牌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12月11-13日,由高工机器人举办的“利元亨•2019高工机器人年会”将在深圳机场凯悦酒店举行,大会设有仓储物流专场,同时艾吉威、极智嘉、迦智科技、蓝芯科技、斯坦德、海康机器人等仓储物流企业将会从市场变迁、未来趋势、智慧物流等角度出发,讲述仓储行业的未来生态变化。期待您的莅临。
招募作者
高工机器人正在招募兼职内容创作者和专栏作家,请将简历和原创作品投至邮箱:my.pan@gaogong123.com
我们对职业、所在地等没有要求,欢迎有兴趣有能力的朋友加入!
往期推荐
▪ 系统集成商求变 风向何方?▪ 5款末端执行器正面PK,角逐最高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