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外基因加持的3D视觉厂商如何在国内市场生存?

罗艳 高工机器人 2023-06-29

加入高工机器人专业行业群,加微信:13590381326,出示名片,仅限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链相关企业。


*本文共约 3051 字,阅读完成需 7 分钟。


撰文 | 罗艳


敬请关注


倒计时 12 天


7月28日-29日,由「越疆科技」总冠名的2021(第四届)高工机器人集成商大会暨十佳集成商颁奖典礼将在深圳机场凯悦酒店举行,本次大会以“新拐点 新业态”为主题。届时,超500位来自机器人本体、系统集成、终端应用等智能制造产业链的高层将汇聚一堂,共探智能制造国产化周期新拐点之下国产机器人产业的新征程。


受益于制造业总体规模持续扩大、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国家政策利好等因素,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研报表明,2021年机器视觉热度延续,并将以20%-30%的速度持续增长,到2023年机器视觉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5.6亿元。

 

视科普销售总监余舒帆在接受【高工机器人】采访时表示,目前,3D视觉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市场热度比较高,上游零部件企业的参与度与资本的活跃度相较于去年,均有明显变化。“随着涌入3D视觉赛道的玩家越来越多,会加剧头部企业的形成。同时,关于3D视觉的市场规模和行业应用会实现进一步突破。”

 

事实上,自3D视觉问世以来,已在部分领域实现了批量应用,如在汽车生产及零部件加工领域,3D视觉结合机器人被应用于定位引导、零件操作(料箱抓取、机床上下料、轨迹修正、拆码垛、包装、装配等);而在3C、新能源、食品饮料、医疗等领域,3D视觉正在逐步渗透至质量控制、检测等环节中。

 

现如今,这支“潜力股”正迎来资本的竞相追逐。据【高工机器人】不完全统计,2021年上半年3D视觉领域发生融资事件14起,其中过亿融资达到6起。

 

面对资本的热情,余舒帆认为,资本的频繁进入可以为行业带来较高的关注度,从而促进技术的革新,项目的研发与落地。某种程度而言,3D视觉市场现在仍处于“拓荒”阶段,资本能够为企业提供技术路线试错的机会与成本。

 

对于成立15年且拥有国外基因的视科普而言,如何加快在国内市场的开拓,视科普有着自身的商业逻辑。



视科普的国内外商业融合

 

此前万讯自控发布公告,根据公司参股子公司Scape Technologies A/S(“Scape”)的产品开发进展情况及资金需求,结合公司战略发展规划,拟由公司全资子公司香港万讯有限公司(“香港万讯”)向Scape增资1000万丹麦克朗(按即期汇率则算约为人民币1030万元),这已是近一年来第三次增资。



余舒帆表示,欧洲和中国是视科普的两大主战场。当前,针对国内市场,集团的研发投入全面转向国内,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于视科普在市场端、决策端、资本端的需求满足。

 

余舒帆认为,国外企业要进入中国市场,并在中国落地生根,在当地建立合资公司是为数不多的快速融入本地市场、适应本地市场的方法。余舒帆进一步指出,国内厂家注重场景快速落地,特定应用场景,快速迭代满足客户,服务和响应速度是优势。而外资企业的优势则体现在技术上沉淀,落地精准,产品稳定,具有一定先发优势。

 

“国外企业讲究精而细,国内企业讲究大而全,国内市场虽然大但不一定完全适用外资企业的打法。”余舒帆如是说。

 

基于此,兼具海内外基因的视科普,将充分融合海外深厚的3D视觉、机器人技术与本体化服务能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寻找差异化细分场景,加快技术落地,满足客户柔性、智能的生产需求。

 

“多年来,我们开发并不断改进了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其核心是可扩展、灵活与可靠。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解决了欧洲和中国的客户一系列高要求任务。自第一次为客户搭载系统后,我们意识到,解决方案的可靠性不单指3D扫描。因此,我们正在帮助我们的客户达成一个完整的、全天候的解决方案,达到客户的期望和严格要求,帮助我们获得更加宝贵的知识和经验,占领更多、更优质的市场。”

 



工业、物流领域的选择逻辑


可以说,一项新技术从萌芽到开花的路上,总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快速找到对应的应用场景,无疑是抢滩3D视觉技术市场的关键。同时,由于机器人智能化已经是业内普遍认识,作为机器人的眼睛,3D视觉将获得更多的可能性。

 

余舒帆认为,机器人与3D视觉的结合将是行业的趋势。

 

在工业领域,机器人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加装视觉进行辅助操作并不需要对原有产线进行过多改造,更多的要求是定制化,这就完美契合了当下的国内3D视觉厂商立足国内市场的优势。

 

视科普历经15年的风雨,深谙应用场景的重要性,便以工业场景作为进入3D市场的目标“耕耘地”。

 

以标准化工业解决方案——“SCAPE Bin-Picking解决方案”为例,可实现识别、运动路径规划、抓取、精准放置等一系列流程。



余舒帆表示,视科普的核心方案主要来源于视觉算法、运动轨迹的控制、还有整体的解决方案。

 

具体来看,在工业场景中,工艺流程繁多复杂,视科普产品在设计的每个阶段都牢记以下核心理念:

 

•必须能处理系统的基础性问题;

• SCAPE系统必须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 SCAPE系统必须易于使用;

• SCAPE系统必须可以用于多种品牌的机器人;

• SCAPE系统必须可重新配置,以便应对大多数需求;

• SCAPE系统必须是通用的;



在2021年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览会上,视科普展现了SCAPE Bin-Picking解决方案在汽车行业中的钣金加工环节和转向支架机床上下料的案例应用。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宝马、奔驰、奥迪、本田、特斯拉等多家汽车产业巨头。



与此同时,由于3D视觉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大,衍生出了与工业截然不同的应用领域——物流场景。



在物流领域,除节省人力成本外,其还面临着仓储、搬运、分拣等问题,而3D视觉技术就是应用在分拣环节,市场相对来说还有广阔空间。目前,机器人加视觉系统在物流中属于单站优化系统,能做到的就是节省人力成本。只有从工艺,流程真正高效的引入视觉,才有3D视觉的更多的发展机会。

 

基于此,视科普结合SCAPE AI+3D 视觉+机器人核心技术,开发出了拆码垛、物料供包、物料分拣、物料配餐等多个应用场景。

 

“视科普利用技术的优势,世界领先的解决方案,满足工业体系用户和物流体系用户需求,这是视科普的价值所在,也是我们有底气的承诺。”余舒帆如是说。

 

余舒帆表示,与机器人在终端部分的技术壁垒相比,3D视觉的技术壁垒不高,难度相对容易,因此参与的玩家会越来越多。余舒帆强调,3D视觉市场呈现朝阳之势鼓励更多的玩家参与其中,加速行业突破短暂瓶颈。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3D视觉在工业和物流领域的运用较为广泛,但由于行业特性不同,3D视觉的渗透率也不尽相同。

“目前来说,工业的3D视觉渗透率大于物流的3D视觉渗透率,这与两者的发展程度有关。”

 

余舒帆进一步解释道,工业的发展较为漫长,许多问题已经在发展过程中得到解决,剩下的小部分问题,在如今已有的方案中,除传统机械结构外,还有视觉及其他柔性的解决方案;反观物流行业,目前可能还存在与人工竞争的问题,在效率和价格方面能否渗透还需要时间的考验。在这样的情况下,工业的渗透率自然大于物流的渗透率。

 

目前3D视觉领域还处在卡位阶段,尚未有头部企业的产生,价格内卷斗争频频上演,搅乱着3D视觉的湖水。在余舒帆看来,当3D视觉的量变到质变,规模化效应显现时,更多的玩家会向细分市场进军。产业上下游也会更加清晰。

 

余舒帆相信,“未来,将会涌现更多、更新、更适合的技术来帮助重塑3D视觉的市场格局,逐步进入新的质变阶段。”

 

 



END


招募作者


高工机器人正在招募兼职内容创作者和专栏作家,请将简历和原创作品投至邮箱:my.pan@gaogong123.com 

我们对职业、所在地等没有要求,欢迎有兴趣有能力的朋友加入!


斯坦德昆山数字物流示范工厂正式开业

探寻新能源行业之机器人应用“新机遇”

海康机器人西安研发分公司成立

 小米二期智能工厂动工,规划年产1000万台智能手机

“阅读原文”报名第四届集成商大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