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和孩子一起做行动者 - 请转给周围的家长

2014-03-28 王甘 奴隶社会

2001年,我刚到美国一年,开始接受美国的研究生教育。 同一年,一个美国人类学的博士,一个小男孩的妈妈,在北京一个破旧的公立幼儿园的基础上,开办了一所民办幼儿园。2012年,我把我的小男孩送进了这所幼儿园。 这所幼儿园就是小橡树;这个妈妈,就是王甘老师。由于甘老师在十多年前的这个行动和一直的坚持,使我有幸在十多年后,和很多其他的爸爸妈妈和孩子们,成了受益者。

每年六月份,小橡树会在北京蟒山举行毕业典礼,王甘老师的致辞是每年毕业典礼的「经典节目」。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王甘老师在2013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 和孩子一起做行动者。 


今天,我们再聚蟒山脚下,庆祝2013届的孩子们从小橡树毕业。这是小橡树多年的传统。而我代表小橡树幼儿园,为毕业生致辞,也是一个传统。大概几周前,就有一些妈妈爸爸们在论坛里猜测,今年,王老师要说什么呢?

因为一周来,天气预报一直在说,今天要下雨,所以有妈妈建议,实在来不了蟒山,我就应该在小橡树的天井里,讲讲随遇而安。幸运的是,我们成行了,今天,我们按照计划,来到蟒山脚下,举办毕业典礼。我们对老天的帮忙,表示深深的感谢。

每年都会有临别赠言,而今年,我想送给2013届家庭的临别赠言是两个字——行动。

今天的中国人,生活在一个令人不满意的世界里。我们的空气令人不满意,我们的水令人不满意,我们的交通令人不满意,我们的食品也令人不满意。当然,排在这个名单上的,还有很多,包括我们的工资单、住房、运动场和学校。

当诸多的不满意充斥我们周围时,我们首先做的,往往是发声。近些年,我们看到如此之多的嘲讽文字,在发泄着我们的不满。诗词曲赋,无所不有,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才华和中国文字的犀利。传播途径则日益翻新,从短信,到QQ,到微信。以至于每一个人的手机里,都有几十上百条段子。

但是在发声之后呢?到底应该由谁来采取行动,来改变这些不满意?从小生活在被家长、被老师、被上级、被政府安排一切的环境中的我们,自然而然地觉得,我们要做的,只是发声,而采取行动的,应该是政府,是领导,是其他人。

我有时候想,正是这样的一种心态,才导致我们周围,有如此之多的令人不满意。

幸运的是,今天的孩子们,他们的成长环境,已经有所改变,他们将与我们不同。

今年三月,我带着我的儿子,九年前毕业的小橡树校友,参加了一个公益组织参访之旅,他正放春假,在我们这个团里志愿服务,做一个小翻译。因为要完成翻译任务,他拿着笔记本,仔细地听了很多个社会组织的创办者的故事,边听边记。旅行的最后一天,他突然对我说,妈妈,感谢你这次带我旅行,我发现,当你有不满意的时候,如果你有一个主意,就可以立即采取行动!没那么复杂,非常简单。我回到学校,就要去采取行动,解决我的不满意!

当妈妈从孩子那里听到感谢二字的时候,大家一定理解,我会是多么的心潮澎湃。而后来,当我看到其他同学已经放松休息的时候,他还在加班加点,拼命付出,去推动他希望促成的改变时,更是感动不已。

孩子们需要看到行动者,了解他们的行动过程,今后,才能在面对不满意时,不再仅仅止步于发声。我相信小橡树的孩子,将来会成为更好的行动者,因为他们看到了,他们的父母在面对不满意时,没有止步于抱怨,她们采取行动,把他们的学费,交给他们信赖的学校,哪怕这个学校的房子很破;把他们购买食品的钱,交给更安全的生产者,哪怕这个数字更高;当道路拥堵的时候,冬天的早晨站在寒风中帮助老师送孩子们上车外出;把紧张的工作推到夜里,白天东奔西走,为孩子们寻找更多的学习机会……她们自己在努力,在付出,to make things happen,促成自己希望看到的改变,把生活变得更令人满意。

当然,采取行动,没有那么容易。作为个体去采取行动,甚至影响他人,去共同行动时,我们会遇到很多新课题。例如,付出的时候,听到误解的声音,如何派遣心中的委屈;倡导的时候,如何拿捏好带动他人的度,既促成改变,又给他人心理空间;行动的时候,如何协调好自己担当的各个角色;成功的时候,如何不被个人成就感冲昏头脑,给更多的人舞台……

感谢2013届和小橡树所有的家庭,感谢他们作为行动者付出的全部努力。你们的努力不仅在今天开花,还将在未来结果。在这种努力中长大的孩子们,将来会成为更好的行动者,当他们看到不满意的时候,会立刻想到,我可以做点什么,去促成改变。他们也会成为比我们更勇敢、更成熟、更老练的行动者。他们不仅会有这样的判断力,说,王老师,你什么时候办小学?他们还会有这样的行动力,说,王老师,我要自己办一个学校!他们甚至还有这样的平常心,说,我将来,要到小橡树来当老师!孩子们,我们欢迎你们!

祝愿2013届和我们所有的孩子和他们的家庭,在离开小橡树之后,保持行动的热情,有勇有谋,去带动更多的人采取行动,去促成我们希望看到的改变。

题图:跳起来,来自网络。

后记:第一次去小橡树,就觉得这是一个特别用心的地方。记得那时候是冬天,楼里打扫卫生的阿姨正在用拧成条的抹布一道挨一道地仔细擦暖气片的缝隙;老旧的二层楼里的每一个孩子目光可及的地方都是用了心的装饰- 下水管道变成了可爱的蟒蛇,天花板上结满了水果;打开水龙头,是调成37度的温水,走廊上转角里,是孩子们的艺术品。那时候我就在想, 这幼儿园的创办者和管理者是一群怎样的人啊。

第一次见到王甘老师,是我在幼儿园门口接孩子,甘老师从幼儿园往外走,瘦瘦高高的,一脸孩子般的笑容。我旁边的家长小声给另一个妈妈说,这就是王甘老师,我才知道。当时满心的崇敬,在家长的人堆里偷偷地仔细地盯着王老师看。那心情,就像年轻的时候看到了自己光芒四射的偶像,很兴奋,又很有些不好意思。为啥不好意思呢?年轻的时候是觉得偶像太帅,自己太差;现在其实有点类似 - 一方面觉得王老师和另外几个幼儿园的管理者真的是伟大的人,能在很艰苦的物质条件上创立和坚持运作这么一片孩子的乐园。一方面又觉得我们除了把孩子送进来,对幼儿园木有做啥贡献。当然可以有很多解释得通的理由,我们工作忙啊之类的,不过总还觉得有点象捡了个金元宝,自己偷摸藏了怀里的心情。今天借奴隶社会,做点小贡献,把甘老师的这篇文章推送给大家,把金元宝拿出来让更多的人看到,让更多的人和甘老师一起,成为行动派。今后我们也会把小橡树的更多金子,在合适的时候和大家分享。


奴隶社会所有原创文章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请联系我们。

加入奴隶社会,这里都是不端不装有梦有趣的人,和不正经不鸡汤的原创文字。转发就可抽奖,了解详情回复 J,热文回复数字 0 至 9,或回复 M 获得目录。

欢迎臭味相投的朋友投稿至 hzshen[AT]icloud.com,了解更多,请回复「投稿」。

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