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开应试教育的一帘幽梦 - 战术上的勤奋掩盖了战略上的懒惰
题图:里面最小那个是作者好友雯雯 (右二),来自作者。
这是奴隶社会第438篇原创文章。未经授权,本文不欢迎其他公众号转载。
研究生期间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前一段时间连接读了《特别狠心特别爱》和《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再加上这几年持续的对处于应试教育下自身成长历程的自省和思考,特别想聊一个两本书都点到了又像是一层窗户纸捅破却并没有撕裂的一个话题。
首先说明一点的是,我没有像沙拉女士一样培养出一个亿万富翁的儿子,也没有像尹老师一样培养出一个常青藤毕业的女儿,我连个孩子也没有,所以我绝对不是什么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也是个很神奇的话题,回头又可以写一篇文章了),以下的观点只是我独立思考之后的一点浅薄的看法,呈现给各位看官一个看问题的角度。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年龄,一个是生理年龄,也就是所谓的1岁、2岁、20岁……,还有一个心理年龄,也就是所谓的心理成熟度。我们大多数人对心理年龄这个词并不陌生,不陌生的原因并不是我们对其持续的关注,而是因为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无聊的测试题,答完一堆烂题目之后显示一个答案告诉你“你的心理年龄是X岁”。
我们当下的应试教育体系里最为忽略的恰恰就是对心理年龄的关注和培养。大部分人的无意识里都有一个潜在的假设前提,这个假设前提就是“心理年龄会随着生理年龄的自然生长而生长”。问题就在这里,心理年龄的成长是另一套复杂的系统,除了需要自身禀赋外,还需要经历挫折、经历需求得不到满足,阅读旅行开阔视野、经事后大人的点拨等等,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工程,它与生理年龄自然的随着生命年轮一年一年的成长有很大的不同。
“虎父无犬子”的古话背后隐藏的教育深意想必大家都体会得出来。作为学校来说,有着太多的考核指标,对待孩子像机械化地操作一样,手起刀落整齐划一,所以对心理年龄的培养和教导其实是责无旁贷的落在了家长身上。而有些家长也是在有了孩子以后才开始学习如何做父母,而孩子的成长像时光一样是个不可逆的过程,又有多少家长认真、系统的思考过在孩子从出生到成年的人生旅程中各个阶段该给予孩子什么样的教育,要让孩子习得什么样的能力。
工作中我们都会常常思考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做个项目还会有业务蓝图、创业也有项目计划书,企业更有年度工作目标和业务发展战略,而唯独对我们每个家庭最为重要的孩子的培养这件事情上,多少人是看似用力实则却漫不经心。说到这里也许一堆人要朝我扔砖头,“看,我自己发展的也不错”,“我也是这样长大的,挺好的”……我无意争辩,只是想探讨如何做的更好。
第一次给我非常大的触动是研三那年,我们系一位老教授给本科大一新生上全校公选课,我去给他做助教,那些学生在课堂此起彼伏的发言中对一些问题的见解和认识的深度让我大吃一惊。对比自己,别说大一就是研一也没有,那个时候才知道高考的时候究竟是被一群什么样的人干掉了,我还来不及细想背后的原因就毕业工作了。但这个问题在随后的这几年里却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通过阅读、观察、思考、自省与交流答案才慢慢的在我脑海里形成体系。
人类跟别的动物不同,孩子出生时只是一个胚胎,还不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虽然我们也经历了这样的成长阶段,但记忆有遗忘功能,隔着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人生时光还有巨大的时代变迁和各自的人生烙印,我们并不能时时刻刻记住自己处于胚胎阶段、经历孩童时代的想法和感受。
到现在为止,我一期没拉的看了差不多有两年的韩国版《爸爸去哪儿》,当然最开始纯属因为节目比较幽默搞笑,后来我的动机发生了异化,更感兴趣孩子在与大人互动过程中的行为反应。虽然中国的《爸爸去哪儿》是原样买了版权,但是其中还是有些许细微差别,韩国版更淡化比赛、名次这样的字眼,而更注重与孩子的互动与沟通,启发与提点,而这些正是培养孩子心理成熟度的关键所在。(当然我们要从好的方面看问题,湖南卫视还是很厉害的,有比没有好,之后就是好和更好之间的追赶了。)
现在随处可见很多心智晚熟的孩子,有些家长还时常郁闷孩子的不懂事,没有自制力,只爱玩。也许深层次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年家长一直忙于辛苦工作赚钱养家、忙于关注孩子的成绩和技能而忽略或者未曾真正用心培养孩子的心理成熟度。想想看一个18岁的高中生,可能心理年龄只像13岁的小学生,让一个小学生去做高中生的事情,当然孩子会觉得难,会觉得崩溃,会很想逃避,可这怪孩子吗?生活中遭遇挫折一蹶不振,所谓的想不开抑郁啥的,也跟心理成熟度有关,无非就是经历的事情超过了自身认知能力和心理成熟度能够解释、理解和接受的范围。
现如今家长们对孩子的呵护教育太多了,有些孩子只读书,只工作,即使到了30岁,心理依然不成熟,所以各种王子病、公主病,妈宝男、妈宝女满大街。就像除了需要呵护以外,孩子往往还需要一堂或几堂伤害教育,催化他们成长并成熟,这堂课家长给是打个预防的疫苗,反正如果家长不给,生活早早晚晚也会给,而且给起来往往就是直接的背后一刀。
若真如那位犹太母亲沙拉所言,犹太人12岁成人,正式参与成人世界的活动,那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两个同龄人之间,心理年龄有10年以上的差距,这不就是被别人摆了一个再明显不过的田忌赛马棋局吗?人家能不优秀吗?不优秀就不符合天道。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不知道多少家长会反思自己,或者用心去学习如何培养一个孩子,如何做一名称职的父亲或母亲,有了自省意识之后孩子已然长大,而有些问题早已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这里就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几十年的应试教育给我们造成的幻觉是毕业了就不用学习了,直接进入赚钱模式,这本身没有什么错,但是对于丰盈的人生而言,二者的定义太过于简单粗暴和狭隘局限。生而为人一世,看看过去望望未来刷刷存在感、通透理解本职工作行业大势、家庭亲情爱的能力、生活品味个人爱好审美情趣等等这一系列就像空气一样,其实是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地需要我们不断的去习得的。人生又何尝不是时时都处于创业的状态中,我们不断的进行内在革命、自我颠覆和自我迭代,而培养孩子更是我们人生中最大的创业。
关于创业雷军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你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扪心自问,别说孩子的培养了,就说我们自身的成长,有多少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了战略上的懒惰的。其实看看路边的丛树,也是这样一年四季的轮换换装,他们变化的除了外在的风景以外,还有内里的年轮。生命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积累过程,在这之前的前提条件是“We are all learners in the journey of life”。
孩子在成长,我们也是,相对于百岁老人,我们亦是孩子,所以蹲下还没有起飞的也不必气馁,假设人生活到80岁,30或40岁就说自己是一个Loser,是否未免也太自暴自弃了?只是我们得学会边走边进行心灵的蜕变,形象的说成长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而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成长的表现形态,既不是直线式,也不是循环式,而是波浪式或如列宁所说的螺旋式。最后这句话读着很熟悉是吗?
对,它来自我们每个人都背得滚瓜乱熟的马克思哲学原理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出现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周期。事物的这种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说不定过几年再看看这篇文章,我会有一些新的认识,相信而各位更会有,毕竟有些是实践出真知。
题图:我的好朋友雯雯。我和她之间有很多美好的回忆,从烟台做完项目离开的那天早上去她家跟她告别,表姐穿着衣服准备开车送我去机场,我说我自己打车走就可以了。表姐说是雯雯要坚持去机场送我。我翻遍所有的包只找到一支她可以玩的荧光笔,我们俩在后座开心地乱画了一路,到了机场她就把头扭到一边,不再跟我讲话了,我跟她说再见,她也没有回头,我想她大概难过分别吧,只是长大了以后学会了克制自己的情感,而不像小时候哇哇大哭。我没再说什么,下车拖着行李走了。只是每每想起她扭头转身的样子,我就莫名的感动。从四岁就努力又勤奋地学小提琴,现在她俨然已经是我的人生偶像了。
推荐阅读:发送 QQ 阅读作者的其它文章,说明一下,返回的所有文章里面有一篇有关耶鲁大学的来自另外一个作者QQ。
后记 (又是华章):一诺出差啦,所以最近都是我来写后记。
今天细读这篇文章,还是很有几点感触的。我们当下盲目鼓励大学生创业,我认为是个很大的误区,居然还真有不少大学生,张嘴必比尔盖茨扎克伯格而且一片雄心壮志要复制他们的成功,在我看来都是虚妄。创业 (不仅仅是创业,也包括人生) 比拼的都是综合素质,其中心理年龄占了很大的比例。美国的教育更多的是要培养一个人,而不仅仅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机器,所以他们有大量在高中或者大学阶段就很成熟的人,他们都有能力或潜力去解决创业过程中错综复杂的问题。在我们这个问题得到本质改善之前,不应该鼓励大学生创业,特别是那些没有多少试错成本的大学生。不过我也遇到一些很优秀的年轻创业者,无一例外都是情商和成熟度很高的人,只是比例仍然非常低罢了。
另一点感触就是平衡。可能是我们这代人的童年少年时代承受了太多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以至于我们一旦做了家长,都会想尽全力保护孩子,什么事情都轻声细语,尽量顺着他们的意思来,容不得他们心理上受一点点伤害。我以前说过,人生是个不断受伤害的过程,各种小伤害多了,大伤害来了才不会太痛,因为早晚会来。当然我也不是说要大家天天当虎爸虎妈,具体平衡大家自己掌握。
在成长的道路上永远不晚,螺旋上升,波浪前进,加油!
奴隶社会一周年精选文集《女神经过》应该已经上线当当、亚马逊等网店。文末阅读原文链接可以购书。
没读经典老文章,你知道你错过了什么吗?发送 m 或者点下面的菜单。有感悟想和大家分享请回复「投稿」。
关注我们 (搜索 奴隶社会 或者 nulishehui):
觉得还不错?欢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