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偶尔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好

2015-06-08 邢军 奴隶社会

题图:流泪,来自网络。

这是奴隶社会第448篇原创文章。未经授权,本文不欢迎其他公众号转载。。今天文章的作者是邢军,回复“邢军“看她以前的文章。文末有一诺后记。

周末细读了Facebook首席运营官Sheryl Sandberg写的纪念丈夫过世一个月的追悼文,更加钦佩这位伟大的女性。

既会做,又能写的高管,Sheryl堪称典范。她的著作Lean in中文译为《向前一步》,是唯一的一本英文原著及中文译本都被我读过的书。以前读别的译著,往往都读不了几页,便觉得与原著水平相去甚远而弃之半路。一年多前,媒体的朋友寄给了我《向前一步》中文译著时,我还沉浸在原著的余香当中。在打开中文译著前两页挑刺儿未果的前提下,我带着十足的再学一遍的态度把中文又从头读到尾,心底的共鸣屡屡跃然纸上。


如果说《向前一步》是Sheryl成功时的春风得意之作而令人振奋的话,那么在心爱的丈夫意外身亡三十天后写就的这篇追悼文,则更加让人心灵震撼。因为她在自己情绪处于绝境之时,尚不吝透支正能量,去感染去启发更多的人,确实是真正内心强大的人和真正的有胸怀的人。我记起了俞敏洪说过的一句话:“胸怀就是在得失之间看出来的,一个人在得到的时候是不需要胸怀的,只有失去的时候胸怀才体现出来”。此刻,此言正应此景。

Sheryl的文字之所以震撼,最重要的,是字里行间流淌的真情实感。这真实之首当其冲的,是她勇于承认自己的脆弱。有成就的女性管理者,很容易走入的误区,是时时事事的逞强,也许因为成功已经成为习惯,所以无意中把自己由里到外用坚强的基因从骨头里一直武装到外衣上,无论遇到多大的打击,也要强做出百毒不侵的样子。真实的Sheryl,承认自己失去挚爱后的崩溃空虚,承认自己在同事面前的不知所措,甚至承认参加家长会时不敢与任何人进行目光交流的失态,这些示弱不仅没有损害她在我们心中的高大形象,相反,因为真实,因为更接近常人行为,反而让我们觉得这位女性经历苦难之后勇于检视自己,勇于剖析自己,恰是内心强大的表现。

Sheryl的真实,还在于她敢于表达她对那些让他添堵的外交辞令式的安慰及问候的不满。诸如她说当有人对她说it will be OK时她内心深处的反抗。的确,这些没经过思考的苍白话语还真不如不说。未经丧夫之痛,别人怎么会站着说话不腰疼就那么确信地说it will be OK? 这不痛不痒的话,还真不如一个结实的拥抱,一个重重的握手传达的安慰更多。

遭遇重大灾难的人无论外表多么强大,内心都有极度脆弱的角落,如果我们真想给人安慰,请放低姿态,有针对性地就事论事给予具体安慰,而不是空说it will be OK时自己都不值it指的是啥。真正的同理心,是在别人陷入困境时认可状况很差,但行动上主动帮助挑些担子解决问题一二三。管理学上讲表扬时要既表扬人又表扬事,批评时只批评事,同样的逻辑用到安慰上,则是安慰得越具体越有帮助,用眼神用身体语言用思考过的口头或书面文字,最重要的,用行动。

Sheryl的真实,还在于她敢爱敢恨以及勇于表的她的爱和恨。从文中不难看出,虽然她已经在口气上极力克制,但是还是明显地可以看出她对丈夫出事所在地的墨西哥当地人的极度不满。她毫不掩饰地说:“我还在恨那些没有给我丈夫救护车让路的车,我还在恨那些不肯给我们让路的人”。

我欣赏Sheryl把真实想法公诸于众的同时,并不欣赏这全文中唯一的负能量段落。“恨”是这世界上最负面的情绪,它会排山倒海般地抵消无数的爱,它若泛滥,会失去理性地把矛盾扩大化。也许因为Sheryl一直生长在文明秩序已经高度发达的美国,无从体会在许多生存温饱还是人们的第一要务的落后国家,当人们生活贫穷衣食不周时,精神荒蛮是必然的副产品。当任何资源都有限时,人们从骨子里充满了忧患意识,争抢意识,恭敬礼让这时是当然的奢侈品。中国有句老话,叫“仓廪实而知礼仪”,我们可以不断地呼吁文明,不断地提倡道德,我想这也是Sheryl 写这一段想做的。不过我想说,别恨那些没有按照自己心目中的文明及道德章程做事的人,因为恨只会把自己已经不好的心情搞得更差,而且恨改变不了任何状况,是纯粹的无用功。

感谢Sheryl的勇敢,她的这篇文字,不仅给她自己提供了压力出口;还引导我们思考该怎样去应对生活中不请自到的灾难与不幸;更敦促我们珍惜每一个已经到手的幸福与快乐。幸福,多数时候很朴素, 如同不起眼的白棉被,在既无风雨又无晴的所谓没意思的日子里,温暖地包裹着我们,包得那么妥帖,以至于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它就该包着我们,不包我们它包谁!直到有一天,暴风不期而至,裹挟温暖而去,我们才切肤体会到极寒。怎么办?站在寒冷里反复品尝痛苦可以理解,却不是长期可持续方案。如果冻病了,身心俱挫,后患更大。痛定思痛之后,我们得以最快的速度去找火取暖,庇佑老的保护小的。家里的半边天已经倒了,另半边天不仅必须撑住,还得当好整个天。

为表达对Sheryl的敬意和支持,今天我决定做两件事。一是借此文力荐她的著作《向前一步》,二是今晚三小时把工作统统放下,和家人玩游戏,享受天伦静暖。

我们大家一起,在这个偶尔薄情的世界上深情地活好。

后记 (一诺):我看Sheryl的文章,忍不住的眼泪。丈夫永远的离去,是无法弥合的伤痛。我设身处地把自己放在她的处境,她描写的所有的情绪都感同身受。事情也许会好起来,但永远不会再一样。记得看过2008年的一个纪录片 Food Inc,里面有一个两岁儿子因为吃汉堡得了细菌感染而死去的中年女人。拍片子的时候她的儿子已经去世几年,她一直在为和食品安全相关的事情奔走。采访她的时候她说,失去儿子,“you will never be okay, you just find a new norm”。这么多年,那句话我一直记得。人对永失所爱,能做到的,无非是“find a new norm”。


我看这篇文章的另一个感觉是挺心疼的。人在经历了巨大的创伤的时候,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悲伤和疗伤。Sheryl 写这篇文章,要清醒,有逻辑,作为名人,文章发之前肯定也有各种考虑。这些我都觉得是占有了她作为一个丧夫的普通女人悲伤的时间。有的时候人写东西也是为了自己,给自己力量。从这个角度想希望 Sheryl 在写这些的时候也是对自己情绪的发泄和一种疗愈吧。不过悲伤的力量是绵长和巨大的,30天感觉是永远,今后肯定还会有很多起起伏伏,悲伤绝望会一次一次侵袭,来路很长,希望 Sheryl 坚持,保重。

另外对姐们邢军上面写的”恨“这一点,我是不赞同的。恨并不是最负面的情绪,我觉得只要不伤害到个人,用好这情绪,恨是可以带来变化和很多正面的结果的。我想也是因为我自己是一个有局限的会“恨”的人,离开悟的境界还远。最近在看《当下的力量》,讲开悟,受益匪浅。推荐给大家。



奴隶社会一周年精选文集《女神经过》已经上线当当、亚马逊等网店。文末阅读原文链接可以购书。

你读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读经典老文章,发送 m 或者点下面的菜单。有感悟想和大家分享请回复「投稿」。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们: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