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三个平凡人的故事

2018-01-05 林红 奴隶社会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1345 篇文章

题图:作者演讲的现场照。

作者:林红,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计算机硕士,曾在硅谷互联网创业公司工作,后在微软等计算机公司任项目经理,2010年加入南都基金会任项目总监,曾负责南都整体项目规划和执行。现任银杏基金会秘书长。本文来自益微青年(ID:evlife),是作者在第三届益微论坛现场录音整理而成。

我想大家可能跟我有一样的感受,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伟大的时代,作为人类来说,我们得到了空前的繁荣稳定。


但是从另一方面,在社会结构内部来说,我们也遇到了非常大的挑战,包括文明的冲突、环境的冲突等等,科技AI对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人性到底是什么?


很多事情让我们非常的无力,孩子失学、垃圾围城、安全事故频发、大量的人背井离乡,在面对这些的时候,我们感到巨大的无奈、无助、焦虑和不安全。


有一些人非常特别,看到这些事情的时候,他们没有办法转过身去继续走自己的路,他们选择采取立即行动,而且百折不挠,他们试图用更创新的方法更系统地去解决这些问题。


大家可能会想到这样一些人,因为他们是我们心目中精英的形象。但是我今天想说的是另外的一些人,他们可能看起来非常的普通和平凡。


他叫秦发源,这个相片上的孩子是两年以前从黑龙江流浪到广西社区的一个孤儿。前几天秦发源非常开心地告诉我,经过各种努力,包括心理创伤上的辅导,突破了重重的制度性的障碍,这个孩子终于能够去公立小学上一年级了。



秦发源是一个学医科的大学生,他在一家国际NGO做了十年的儿童发展和保护工作。在他最后一个岗位上,他每天要在办公室里写很多很多的文书,只有晚上才有机会到他所服务的社区里面去。


有一天晚上他看见一个孩子因为没有写作业,被劳累了一天的父亲粗暴地拖到街上去打,他还听说社区里有几个孩子被拐卖失踪了。他非常痛心地感到,这种远离社区做项目的方法,不能够回应社区里最真实最紧迫的问题。


所以他辞职了,在没有任何资助的情况下,开办了一间儿童活动中心。当时我坐到那个小小的房间里,心情非常复杂。他跟我说他看到社区里很多的问题,他要影响更多的人 — 教师、校长、家长,但是我当时觉得这条路太难走了,我担心他很快就会回到原来的职业轨道上去。


但是我错了,一直到今天他还在做这件事情。


他从一个人一间小房间服务十几个儿童,到现在他有将近20位同事在四个社区开展工作,服务的流动儿童超过两万人。他还发起和支持了广西儿童阅读推广联盟、广西儿童保护联盟,有一百多家社会组织参与其中。


很多人问他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他说有可能是因为他之前是一个留守儿童,也有可能是因为他忘不了困境中儿童一张一张鲜活的笑脸,也有可能只是因为他是一个很简单的人,做了一件事就没有想去做第二件事。


有很多人曾经问我,中国据说有3400万的流动儿童,两万多仍然是杯水车薪,又有什么用呢?


但是我想说的是,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想这个问题,如果没有一个人去像秦发源这样关注这些儿童又会怎么样呢?如果今年冬天的北京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学生,没有一个企业去帮助那些搬家的人,那么又会怎么样呢?


所以我想和大家说的是,我们面对的永远不是3400万这样的数字,我们面对的永远是一个一个人、一个一个社区和一个一个在社区里创业的人。



她的名字叫王艳蕊,她是做社区养老服务的,认识她的时候其实我很好奇,我以为养老只能去养老院,怎么可能在家里面或者在家门口呢?当时也有人给她指出,她的模式是行不通的,因为服务低收入社区的养老服务,你是赚不到钱,你会把自己做死的。



但是我参观了她的服务中心,她给我讲了她的故事,她小的时候看着妈妈去照顾瘫痪在床的姥姥和姥爷。后来,她在日本看到老人能得到非常精心的照顾,但是她自己社区的老人没有儿女,在用低保,连自己洗澡都非常困难,于是她发誓要让中国的老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当她辞去公职去做这样一件事情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说她疯了。但是在那个下午我理解了她的选择。


在你发不出员工工资的前一天的晚上;在你装修好了场地,但是要被迫要搬家的时候;当你全心全意地奉献,但是老人的家属却扬言要告你的时候;当你劳累了一天下班回家,你的女儿已经失望地睡着的时候……能够支持你走下去的就是那一点点执念,因为你在做一件如果你不做这些老人就得不到服务的事情。


前几天我见到艳蕊的时候,她非常高兴地告诉我,北京现在已经开始注意并开始重视这个事情了,而且邀请他们参与了相关服务标准的制定。同时由于社区购买服务的落实,有更多的商业机构开始进入了社区。


我想这就是NGO的价值,在商业和政府还没有来关注问题的时候,敏锐地发现了这些问题,并且动手去解决,不但在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同时在尝试创新模式。


11年她走过了很多的弯路,但是她也看到了一点点的曙光。


当年艳蕊在政法大学入学的时候,江平教授带着他们读了一段誓词,到今天艳蕊还可以流利地背诵,“以法律之利剑,守正义之天平,除人间之邪恶,守政法之圣洁。”我想她虽然没有做法律相关的工作,但是她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守护公平正义以及人性的光辉。



她叫王奕鸥,她是一个瓷娃娃,也就是成骨不全症患者。



她小学的时候骨折过六次,在12岁的时候她还长得像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一样的矮小,她得到了一张残疾人证,她放声大哭,因为她觉得她跟别人没有什么不一样。


在大学的时候她创立了玻璃之城网站,让更多的瓷娃娃得到医疗信息。之后她在律所工作,开始和小伙伴一起创立了瓷娃娃关怀协会。


2014年的时候,他们接受了冰桶挑战,作为项目方去支持小额捐款、咨询和各方协调的工作。


2016年,他们又成立了病痛挑战基金会,服务整个罕见病群体,让他们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并被别人听见,能够自立自强。


奕鸥他们有一首歌唱的是,如果看不见阳光就去看星光,如果如果不能被听见就大声歌唱。


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她说的一句话,她说我很幸运,因为我的病情比较轻,没有生命危险,所以我需要站出来替更多的罕见病患者发声。


这些就是我们称之为社会创业家的人们,银杏基金会的使命就是支持他们实现自己的使命,让更多的人能看到他们。


最后我想说的是,很多人会问:“这个世界会好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是一种判断和理由,但是它更可以是一种信仰和行动。



在后台发送“公益”,即可看到更多公益伙伴的故事。

-  END  -

推荐阅读

作者:那些公益教我的事

当大多数人不知道你在做什么的时候,

你可能正在创新

打捞遗失的繁星

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人生

2017,他们为中国做了什么?

你读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读经典老文章,点击菜单或发送 m 至后台。


有感悟想和大家分享,

请给邮箱 nlsh88@163.com 投稿吧。


欢迎转发分享,未经作者授权不欢迎其它公众号转载。文内图片来自作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