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想和你说再见

2016-03-28 蓉蓉 奴隶社会

题图:雨中告别,来自网络。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712篇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未经作者授权,不欢迎其他公众号转载。


序:

最早认识蓉蓉是在多年前还在麦肯锡的日子里。 蓉蓉从德国的项目归来一头就扎进了我在深圳的项目上。 大家在那儿一蹲就是好几个月,同吃同睡,每天十几个小时混在一起。 蓉蓉外表是一个标准的江南女子,温柔婉约,尤其是一笑起来,眼睛就变成了月牙儿,让人感觉如春风拂面。 就是这样一个女子,当初最固执最难沟通的客户成员她却能搞定。 蓉蓉总是充满耐心的摆事实讲道理,动之于情,晓之于理,一点一滴地渗透和改变着周围的人。

这几年一路走来,看着她从少女嫁为人妇又成为母亲,看着她离开麦肯锡加入L公司成为其全球化的中坚力量,看着她在试图改革遇到阻力时的逆流而上,看着她因为L的转型乏力而挣扎痛苦,又终于看着她纠结地做出了离开L公司的决定。 

她的经历是中国企业国际化历程的坚韧缩影,也是传统企业遭受互联网冲击后的惊慌无措和奋力挽澜

我本试图将她的这篇给L公司的告别文章梳理地更有逻辑条理,但是改到最后我的眼睛湿润了。她是一个感性的人,用的是心。 她对L公司的情感既有溺爱又是恨铁不成钢。管她选择离开的原因到底是变革过程中的心力交瘁、还是对公司的失望、还是无奈下的暂时伏枥。反正她为信念付出过,为理想耕耘过,谁说每个问题都有答案,每个章节都能完美? 没经过大风大浪,做不了好的船长。

祝蓉蓉在她新的征程里找到成长的营养与更高的平台,也祝她和L公司再相逢时各自强大。最后也希望中国众多的企业在转型浪潮中能大刀阔斧,少让像蓉蓉这样的员工失望离开。

-- by JT


2月29日,是个四年一遇的好日子,选在这天和自己7年的L公司生涯做个特殊的告别。 望着我的小天使甜美的睡颜,今夜的我拾起笔,静静的回顾这走来的一路,和自己进行一次坦诚的对话。

我的国际化旅程

来到L公司个偶然中的必然吧。 当我身心疲惫的从麦府出来,找个地方休养生息一段日子。 离家近的L公司也就成为第一选择,可是没想到第一年就被扔到美国,每个月从北京要飞东海岸,还是经济舱,单程都是20+个小时,后来搞到一上飞机就吐,连美国海关都问为何这么频繁的进出,考虑让我交税了。

住着家庭式酒店,也能生生从普通卡积成白金卡。这对一个一直飞商务舱、住五星酒店的人而言,落差太大了…… 偶尔在北京办公室出现,遇到美国同事,他们都问我啥时候回去。 忍不住抱怨,我是回国定居,为啥搞得像发配边疆?

这样的生活持续差不多3年,是什么支撑我坚持下去?大概是L公司的国际化梦想吧。作为一个中国人,在一个全球化公司的总部,我们可以设计公司核心运作体系,再造业务流程,并向全球发布。说个印象比较深的一段吧。并购初期L公司海外业务只是刚起步,业务支撑系统仅有的不过是新兴市场的一些独立的小工具。我们希望建立一套覆盖全球的营销系统,特别服务于那些成熟市场的财富500强的大客户。 刚开始一堆海外专家说“你们做不出来,就继续沿用原来的系统吧”; 海外分公司的运作人员也说这个迁移成本高,风险大,一个不好就会对品牌有负面的冲击。我们却坚定地相信我们能行,因为核心的业务能力一定要自己掌控,不能依赖于别人的系统和服务。

我们各处取经,整个团队全世界的飞,所有人包括高管们都挽起袖子,奋力苦干。经常是刚结束20多个小时的飞行就一头扎到当地办公室,和CXO和咨询顾问们开始讨论方案。有一次,我走出办公室时,东方已微白,虽然身体疲惫,但精神亢奋。 就这样,我们攻坚拔寨,终于一个系统接着一个地部署,一个国家接着一个地上线,不仅把海外这个庞大的“象”给消化下来,还在这个过程中把L真正全球化的新业务模式设计和建立了起来。 身在这样的公司中,这份荣誉感和成就感,是其它工作机会很难提供的。

对于我个人来讲,从客户管理,到营销整合,订单管理,供应链管理,到成本控制,端到端都学了个遍。作为一个没有任何技术背景的人,在一家高科技公司做着信息系统的业务梳理,流程优化,不仅survive (活下来) 还perform well (表现不错),有时想想还是很佩服自己的☺。 

我的家庭生活也翻开了新篇章,经历些辛苦,终于赢来了可爱的龙宝宝。终于结束了国际飞人的生活,开始转战中国区。 中国的工作环境和习惯对我是陌生的。方法论得从头开始教,开口不能总是蹦英文,大把文档需要中文沟通,国际的战略平台不能照搬,要兼顾本地化的系统建设…… 可是,洋学究和土专家居然合作地异常和谐。公司各方团队在共同的决心和目标下,共同演绎了洋为中用发扬光大的真实写照。项目进行的非常顺利,老板们多次Review (审核) 之后,表示了担心,“太顺利了,你们别报喜不报忧”。事实会说话,我们终是不负众望!

5年的项目生涯相当的充实,按着既定的目标,一步一步地往前走。那时根本没有考虑收入回报的问题,内心的这份满足感就够了。 

痛苦的开端

痛苦的开始是在公司国际化及中国区重建的既定目标完成之后。喜欢思考的人总是会比较敏感,那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无助让我抓狂。隐隐的感觉公司做事情的方法可能出了问题,应该有更快、更省力的方案,技术创新也应该更开放,而不是拘泥于传统的架构。

但是改变是困难的。多少次精心准备的改革方案一提出,就受到质疑。被抨击的不是方案本身,而是为什么是我来提改进意见、我有什么资格来评价他人的工作方式。原本一同作战的伙伴一下子就坐在了不同阵营。 挫败感丛生,也开始萌生退意。

一年后,我又接受了公司内部的一个新职位,它能让我看得更远,想得更深。这是一段痛并快乐着的时光。痛苦的是思考需要更深刻,随时待命,即时行动;还得重新花时间证明自己,赢得信任。快乐的是想法终于可以大声说出来,虽然还是有质疑和挑战,但至少没有人让我闭嘴了! 

可是,随着以往熟悉的理念和工作方式被调整,相熟的同事们也在一轮轮组织架构变动中被波及。变革的风浪越来越大,带来的波折也开始和设计的初衷有些背离。努力地想去平衡,但在某些伤害造成的时候,所有的安抚和解释都变得如此苍白无力。有些变革是必须要发生的,但是可不可以设计的更完整、执行的更细致? 内心开始煎熬,不断地问自己:我是不是做错了,这么做值得吗? 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悔当初的坚持留下。想纠正一切回到原点,希望这样可以找到内心的平静。

选择暂别

从战略咨询的云端投身到建设中国企业的全球梦,这一路是兴奋而自豪的。当圆梦后,却发现周遭的环境早已面目全非,领导层战略保守,文化僵化。恨铁不成钢,不得不黯然离场。 

做决定的时候,非常纠结。我刻意地去疏忽那些曾经获得的荣耀,放大那些没有得到的回报。但是心是不会骗人的,越来越多的不舍。于是,不断推迟离职日子,不断拖延内部沟通的节奏。 L公司,这个曾给了我太多温暖的地方。她没有华丽的外表,没有高大上的格调,但她真诚、正直、踏实。她可能生病了,有各种的不合时宜,但绝不是讳疾忌医。但是我真的累了,身心俱乏,也没有自信能把她医好。 

所以亲爱的,对不起,我还是选择离开。原谅我,原谅我不能在困难的时候陪伴你。 或许我出去看看,放下心里的负担,学些新本领,我还会再回来。希望再相逢的时候,你是一个更健康的你,我是一个更自信更有能力的我。


推荐阅读:

L 是哪家公司,估计明眼人早就看出来了。华章认为,和国际化的挑战相比,互联网公司带来的冲击更大。互联网在中国发展了不到20年,估计有不少人认为已经进入了后期厮杀甚至是收官阶段,但我认为,互联网真正带来的是彻底颠覆性的玩法,这么多行业,这么多服务都还如此落后,估计好戏才刚刚开始。以后的江湖,永无宁日。有志进入这个江湖的朋友,沉下心来,认真学习新本领,不断思考,积累资源,抓住机会,创造属于你的新世界。

生命在于折腾 - 猎头如是说

我的六次重启:中石化,药企,麦肯锡,民企,国企,投资,创业...

别处找不到 - 麦肯锡到底招什么样的人

最接地气立马能用的职场建议

办公室里的新猴子

我们一直在专注讲一些好故事,读更多故事,请关注我们以后发送“故事”。



你读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读经典老文章,发送 m 或者点下面的菜单。有感悟想和大家分享请回复「投稿」。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