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择校的最高标准

2016-03-29 周泽怡 奴隶社会

题图:浦外校园,来自作者。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713篇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未经作者授权,不欢迎其他公众号转载。


——谨以此文纪念浦外建校二十周年

近几年, 常常有亲友来找我询问, 如何能让他们的孩子进入我曾经就读的中学。母校近些年声名鹊起。上海家长们都知道,有这么一所浦东外国语学校,建校时间不长,资源却很不弱。一个年级总共才百来个学生,自主招生和保送名额却不少于任何一个老牌名校。加上出国的人数,每一届大约都有半数学生不需要真刀实枪地参加高考——而不用参加高考,在当今中国的教育环境里有多么诱人,根本无需多言。

我自然是很为母校自豪的,然而每每被亲友们投以羡慕的眼光时也有点啼笑皆非。事实上,家长们今天以容易出国不用高考为择校标准,和几年前以本科率和一本率为择校标准,并没有本质区别——都是以结果为基准不看过程的择校

大家看到的,是我进了一所自带光环的好中学,因而一路顺风顺水进了复旦,去了美国,一毕业就留在了行业顶尖的公司工作。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当我父母与我选择了浦外的时候,这所学校还远远没有今天的风光无限。

我还清楚地记得,我入校那年,是浦外建成的第七个年头。学校刚刚送走了第一批高三毕业生。那时候高中毕业就出国远没有那么普遍,自主招生也没有真正展开, 第一届毕业生的高考成绩虽颇为喜人,实在证明不了什么。我父母把我送进浦外,看中的不是出国的机会和保送的名额。他们的动机很简单——第一,外语很重要,应该从小打基础;第二,浦外主打素质教育,而他们自己都是老牌名校毕业,深知题海战术之辛苦,故此不愿意我在最美好的年纪一头扎进数理化的深渊里。

至于我,我选择浦外的动机就更纯粹了——校门口那一片银杏林,在盛夏的日光里绿得熠熠生辉。教学楼前那两棵玉兰树,悠悠然舒展雪白的花瓣。矮墙上的爬山虎,花坛里的杜鹃,竹林掩映下小巧而精致的石桌石凳——这样美的校园,像是深夜里甜醉的梦境,见之难舍。我于是欢天喜地入了学。

当然了,没有人的中学生活会是十全十美的,哪怕在美如梦境的浦外也是一样。事实上,浦外吸引来的孩子,都是聪明且跳脱的。而连踢毽子都从来没能学会的我,藏在一群多才多艺爱玩也会玩的孩子里,委实有点羞怯和自卑。人到了陌生的环境,大多会有本能的从众心理——于是,大队部竞选,班里一大半人呼啦啦报了名,从来没有做过班干部的我也跟着填了申请表。学校大大小小的文艺活动,一大批乐器满级能歌善舞的同学报了节目,我硬着头皮跟风选了一个英语诗歌朗诵。

那时候的我并不知道,在很多学校,大队部初选需经过老师推荐,绝非想报名就可以参加。我当时没有显露任何过人之处,若论老师推荐,多半是轮不到我的。可是在浦外,我正正经经参加了面试,战战兢兢做了自我介绍,懵懵懂懂回答了一堆“假如你是文艺部长会组织什么活动”一类的问题。我已经全然不记得当时没有选上是否有过伤心失落,但我记得的是,经过了那一次,以及后来无数次的历练,我在高中就成功进入了学生会,而到大学找工作许多同学为了面试焦头烂额之时,我已经早早度过了那个战战兢兢懵懵懂懂的阶段。

那时候的我也不知道,在很多学校,参加才艺表演绝对算得上是一种特殊的荣耀——怎么也得三岁练琴五岁学舞,还要成绩优异不能因表演影响学习。可是浦外极富超前意识地选了一回秀。近百个申报的节目,经过初赛复赛决赛,才能最终在全校面前亮相。已经记不清我的诗歌朗诵到底倒在了哪一轮,但因为诗是我的原创,引起了英语老师的注意,从此在老师的鼓励下常在校报上发几篇豆腐干。更因此渐渐在校外的杂志报纸上发表铅字,而写作的习惯也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转眼,浦外建校二十周年了。银杏几度从嫩绿变成金黄再吐一枝新芽。玉兰树已经长得很高,仍然是年年花期时一树莹白的幽香。浦外也从一个在上海郊区少有人知的私立完中,成长到现在风头无两的全国重点,但在我心里,我深深怀念母校的原因,从来都不是她又被授予了多少光荣的头衔,或是新一届毕业生出国和高考成绩再创了怎样的辉煌。

我怀念浦外啊,那是因为,在一个孩子伸出稚嫩的触角,小心翼翼探查这个世界的时候,她用其特有的宽容把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送到了那个孩子眼前——机会,一个不带偏见,不带审视,让最平凡的孩子都得以抓住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浦外从来没让我觉得,这些机会有多么珍贵和难得。于是我肆意发挥,摔摔打打,失败了也不觉激愤——下次再来过就好了。

我的母校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绝不仅仅是因为它外语见长,容易出国,保送名额多。我的母校能在短短二十年间成长至此,是因为她的制度、她的人,对每一个孩子都抱有极大的信任和善意。所以,在她不长的历史中,我的校友里已经有人进入联合国任职,有人去肯尼亚支教,有人徒步进西藏,有人拿到全国导演大赛的金奖,有更多的人在各自的领域崭露头角。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浦外,我们都成长为了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我想,这才是择校的最高标准。


推荐阅读:

美国圈子 -- 来自作者

中式教育 vs. 西式教育之反思

运动第一,学习第二

留学美国这四年

留学读MBA的那些往事

我们一直在专注讲一些好故事,读更多故事,请关注我们以后发送“故事”。



你读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读经典老文章,发送 m 或者点下面的菜单。有感悟想和大家分享请回复「投稿」。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