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宁波 | 家长们注意了,你高价报的培训班可能“无证驾驶”!查了6家仅一家正规!

2018-02-06 宁波舆情

祝贺“一句话新闻”登录东方热线官网首页

舆情报告定制及合作请联系:135-0574-9998

2月5日,宁波市教育局联合市场监管、民政、消防等部门整治培训机构违规办学行为,发现不少机构打着咨询公司的幌子违规做着教育培训的事,更为恶劣的是,有的还处在停办整改期,却依旧开门招生,又一次被责令停业!

事件影响

2018年2月6日,现代金报发表了《看到检查人员来了无证办法机构“吓”得关了门》一文,随即被宁波晚报、新蓝网、新浪新闻、新浪浙江、中国宁波网、腾讯大浙网等各大媒体网站转载报道79次。

现场:查了六家机构仅一家正规

        记者了解到,此次检查的重点对象为各类非法违规举办的社会培训机构。检查内容包括:无证(照)办学、超范围经营、虚假广告、在职教师参与有偿补课以及消防审验不合格等。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d054612kdad&width=500&height=375&auto=0

详戳视频↑


        昨天下午1点多,检查组一行首先来到位于百丈路88号的东城百汇。博纳教育培训机构(曾用名:魏老师教育)在该楼的4层、17层均设置了教室,内不少学生正在上课。在17层检查时,联合检查小组吃了“闭门羹”,十多人被堵在门外十几分钟,多次敲门都没人开。经交涉,终于有人开门,但不少教室里只留下了学生。检查组还发现了另外的通道。

        经检查,这家培训机构没有办学许可证,鄞州教育局对该机构下达“停止办学”的通知。博纳教育工作人员表示,该机构目前在工商注册的机构有5家(全市),其中镇海的已有办学许可证,而其他的正在一家家地办。然而,按照规定,但凡证照不全,就不能招生,不能办学。


        乐和教育逼仄的走道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该机构也没有办学许可证。教育部门立即对其下达了停办通知书。在这家培训机构门口,记者看到“乐和教育十四周年校庆月”的横幅。据了解,该机构也在海曙、江北等区也有教学点。

        记者了解到,去年暑期,教育局已对秋寒学舍等培训机构发出了整改通知书,然而,在此次“回头看”时,问题依然没解决。为此,教育也直接下发了停止办学通知书。

        随后,检查组一行又驱车前往位于雅戈尔大道100号的一栋办公楼,这栋楼也集中了十几家培训机构。其中抽检的正鼎教育、育成教育,也存在无证或证件失效的问题。所以,联合检查组一共检查了6家培训机构,仅有博达教育这一家是正规办学的,其余均下发了停止办学通知书。

官方建议

教育局民终处处长王大明提醒市民在选择教育培训机构里要“九看”:看“宁波民办教育网”查阅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资质、年检情况;看办学许可证,且许可证是否在有效期内;看是否超范围组织培训;看登记办学地址和实际办学场所是否一致;看辅导教师是否有教师资格证,且有固定合同;看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是否公示;看报名付费是否开“培训费”的正规发票;看是否签订培训合同;看办学场所是否有消防灭火器材等安全措施。

事件点评

巨大的市场需求,催生了一大批社会培训机构。这些机构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登记注册为教育咨询、文化传播等,却长期从事着培训活动。面对这样的境况,又该如何规范教育培训市场?如何约束培训机构经营活动?

首先,应从立法上明确解决教育培训机构的准入问题,将其纳入行政许可范围,加强对其的管理和规范;其次,对培训类学校做好分类,明确哪一类机构受制于哪一个部门,并在教育部门、人力社保部门、工商部门之间建立起联动机制;再次,形成可靠持久的监督保障制度,重点做好信息披露、风险防控,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引入“风险预警机制”和“紧急干预机制”。

此外,这些商务楼宇、住宅小区里的社会培训机构,还涉及学生餐饮安全、消防安全、卫生问题等各种隐患,机构师资队伍还可能面临鱼龙混杂状态。多部门应形成合力,建立联动机制,才能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治理。

最后,一旦发生纠纷,市民可通过以下四条途径维权:首先,消费者可直接同培训机构协商沟通,要求培训机构履行合同。消费者可向培训机构的行业主管部门和审批部门投诉。消费者可向消协投诉;教育培训机构教职工可向劳动仲裁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消费者可通过司法途径,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更多新闻

END


公众号:nbyq2015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每天21点,最新舆情资讯抢鲜看

准时等你回来!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舆情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