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红色工运】创生与成长——中国工会的红色足迹(一)

云岭职工 2024-01-19

中国工会史是中国近现代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缩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折射了近现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和发展。

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组织动员工人阶级为争取民族解放、人民幸福、国家富强而英勇奋斗,谱写了中国工人阶级团结奋斗的历史华章。

即日起,我们为您带来长篇小说连载《创生与成长——中国工会的红色足迹》,让我们一起重温中国工会波澜壮阔的工运史。



先 声


2020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95周年。95年来,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工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

中国工人阶级萌芽于清季,发端于民国,成长壮大于新中国,奋发进取于新时代。中国工会随着工人阶级产生,经历了自发阶段,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工人运动有了全新的奋斗目标,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成立,工人阶级有了坚强组织。95年潮涨潮落,中国工会一直不改初心,在共产党领导下不断进取、不断开拓,奋勇前行。

以史为鉴,可明得失。重温历史,可以让我们知道从哪里来,为什么出发,回顾中国工会诞生的摇篮期、成长期,可以提醒我们不忘来时的路,也激励我们更好地走向未来。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工会故事,是工会工作者的责任。通过回忆往昔岁月,回味苦难辉煌的历程,有助于我们珍惜今日荣光,牢记肩头使命,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坚船利炮列强侵入 
悲风苦雨工人诞生

1840年6月,一支由48艘舰船、4000名士兵的英国舰队从印度启航到达中国,列阵于广州海面,炫耀着一个号称“日不落”的工业强国的武力。

舰队司令乔治·懿律下令“汉华丽”号军舰向虎门开炮,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开始了。

乔治·懿律是奉了英国女王的命令,前来帮他堂弟查理·义律“撑场子”的。这两兄弟是中国近代史上不能忽略的人物,他们都姓义律(Elliot),起初中国人分别叫他们为“乔懿律”和“查义律”, 一个姓乔、一个姓查,很有中国味。后来为省事,渐称他们为“懿律”和“义律”。 

担任驻华商务监督的堂弟查义律,如今正在为他的生意发愁。此前一年,1839年6月,林则徐销毁了英国商人走私的鸦片19187箱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此前半年,1840年1月5日,林则徐奉道光皇帝旨意,宣布正式封港,断绝和英国贸易。

▲虎门销烟场景复原

这一决定惹恼了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国,于是英国政府以“受到侮辱”“生命安全受威胁”和“财产受损”为名,任命懿律和义律为正副全权代表,对清廷开战。大约他们自己也觉得这一场“武装贩毒”性质的战争实在有些摆不上台面,于是在国内一直闪烁其辞,称其为“第一次中英战争”或“通商战争”。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竭力向中国推销工业产品,企图用商品贸易打开中国的大门。但无奈长期以来,中国出产的茶叶、丝绸、瓷器在欧洲市场十分受欢迎,英国出口的羊毛、呢绒等工业制品在中国却不受青睐。直到19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对英贸易每年仍保持出超二三百万两白银的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遂采取了卑劣的手段,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鸦片贸易给英国鸦片贩子带来了惊人的暴利,迅速使中国由二百多年来的出超国变成入超国。

但是于中国而言,“鸦烟流毒,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祸”。鸦片大量输入,使中国每年白银外流达600万两,中国国内发生严重的银荒,造成财政枯竭,国库空虚。“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也是清廷下令强力禁烟的原因。

战端一开,林则徐便被革职查办,流放新疆。不过那两位狼狈兄弟义律也没有什么好结果,乔懿律当年11月因病回国,查义律被伦敦政府以“未有坚持英国政府的全部诉求”的理由罢免。英方认为在他手里签订的条款过于宽松,得益太小,香港岛更被批评为“鸟不生蛋之地,一间房屋也建不成”。维多利亚女王曾指责义律是“一位完全不遵指令而努力争取最短任期的人”。

这次战争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两年之后,在“汉华丽”号上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割让了香港,直到1997年才收回。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

马克思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代表的是道义原则,而最现代的社会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的确是一种悲剧,甚至诗人的幻想也永远不敢创造出这种离奇的悲剧题材。”

百余年后,中美贸易也出现了类似的局面,美国人也同样举起了贸易战的大棒,只是时移势易,中国早已不是当年的清朝,正如彭德怀元帅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所说:“西方殖民者在东方架起几门大炮,就想叫亚洲人民屈服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类似的劳师远征,英国人在1982年的马尔维纳斯群岛还干过一票,不过从那以后,这样的耀武扬威似乎越来越难了。可能这就是所谓国运,更是世界的潮流与大势吧。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资本主义。炮声打破了大清王朝“天朝上国”的闭关锁国梦,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给中国带来了一个此前闻所未闻的名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的六十年中,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入侵,欧美列强更番来去,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相继签订,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瓦解,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孕育并缓慢发展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冲击,中华民族进入一个苦难深重的时期。

我们现在看那时的中国,简直就像是后世的某支运动队,不管与谁对阵,一打就输、一输即降,一降就割地、赔款。这里有一份沉重的统计数据: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起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止,外国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不平等条约共计1182个;自鸦片战争到清政府垮台的70年中,中国仅赔偿一项连本带利总数达16亿两白银,平均每年负担对外赔款2285.7万两。

马克思在考察了中国的国情后曾经这样说过:“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战斗中被打垮……

中国之所以没有完全变成殖民地,是因为这个国家实在太大了,《时局图》里那几只猛兽再大的胃口也不可能把它一口吞下。也不排除列强通盘算计之后,觉得留下一个封建政权替他们压榨百姓,或许可以获得更高的投入产出比。但是更重要的,是中国人民,特别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不屈抗争,使得帝国主义终究无法彻底征服这个东方文明古国。

清朝的“老大帝国”可以被打垮,但中国不会亡。在这个“老大帝国”的废墟上,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中,催生了一个全新的阶级——工人阶级,这个阶级和他的先锋队,创造了一个“少年中国”,通过百年奋斗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来       源:劳动午报责任编辑:毕    燕  校       对:吕六花编       审:黄    敏 投稿邮箱:ylzgrmt@126.com

延伸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红色工运】创生与成长——中国工会的红色足迹(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