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梁惠王:关于读古书,我认为钱穆的拥趸多是傻叉

2016-12-28 猫爸 梁惠王的云梦之泽


我这人比较崇尚西方文化,倒也不是别的,主要因为西方的政治传统比较文明,争权夺位也有,一般不会你死我活,更不会像中国这样诛杀九族。这样的政治,对老百姓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其实我们中国的春秋时代,也有点这样的样子,可惜没有发展下去。但今天主要不谈这个,只谈对读古书的态度。

作为一个研究中国文字历史的人,自然对汉语还是很有感情的。有时我说些气愤的话,主要是对这个国家的历史和现实过于失望。对于读不读古书,我认为如果不沉浸进去,变成一个民族主义者,认为什么都是我中华的最好,那我认为还是应该读读的。学点典雅的古汉语,绝对对写作有帮助。有些不谙古汉语的文化人可能不这么看,但我也能理解。因为你不谙嘛,呵呵。

但古书哪些值得读呢?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秦汉古文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最值得读,其他就算了,包括唐宋八大家,啰里啰嗦,而且多数带点腐尸味。但读我上面说的这些,需要好老师,差的老师,是教不会你精髓的。现在中小学教师,这方面合格的,我敢说凤毛麟角。我的同学不少是中学教师,自从大学毕业后,有一些就基本束书不观,专心误人子弟了。所以,真正要让学生懂得这些传统文学作品的美,而且不受其腐朽思想的侵蚀,得找到像我这样的老师才行。嘻嘻。

有些所谓大儒,其实不能迷信,他们一样误人子弟。比如钱穆,是我最讨厌的一个。一天到晚就吹中国历史多么温情,说中国古代王朝不是专制王朝,批判西学,故步自封,夜郎自大。读了那么多书,却没什么见识。当然,他写了很多东西,在当今有很多拥趸。这不奇怪,傻叉多嘛!

钱穆指示别人读书,也经常透露出一股腐尸味。比如他致余英时信指示读经门径,说:“惟《尚书》《仪礼》不妨搁下不看。清人治经须读乾嘉以前,虽有未精,然元气淋漓。乾嘉以后便趋琐碎。”这简直是放屁嘛。清代最伟大的成绩,就是乾嘉考据,逻辑最缜密,简直可以和西方学术分庭抗礼。其他也不过发些陈腐的议论,国家啊,天下啊,民胞物与啊,发了几千年,有什么长进?我看乾嘉诸老,比如段玉裁、王念孙的书,简直怀疑他们在西方学堂受过严密的逻辑训练,或者身边有些传教士朋友,受了西学影响。他们特立于那个时代,因为在他们之后,俞樾、章太炎的著作,都没有那么缜密严谨。

有个历史文献学家,叫张舜徽的,也曾言:“《仪礼》一书,备载古代冠、婚、丧、祭、相见、饮酒、聘、觐等十七件礼仪,繁缛无以复加,早已成为陈迹,于后世复何所用?读之无得,不读何损。以不切于今用,虽早列在经,固犹可废也。”

我的一个同门就哂笑道:“此皆宏大叙事一路,自可不读,然须知学问尚有非宏大叙事者,宏大叙事亦不过学术大树上一枝上的一枝上的一枝上的一枝而已。若以于后世復何所用?读之无得,不读何损为标准,则古书多不必读矣。”

这是很对的。《仪礼》有没有用,看你从什么角度去读,如果研究先秦名物物质、冠丧嫁娶、文化心理、房屋构造、礼仪程序,那《仪礼》自然是有其价值,而且价值很大;如果你要空谈国家啊,天下啊,民胞物与啊,那当然没什么价值。在钱穆和张舜徽这类爱国大儒心目中,大概只有那些陈腐的思想有价值,其他都是狗屁。就好像一个学医的,认为六脉经络有价值,而解剖化验粪便体液没有价值。夏虫不可语冰,奈何。

我认为,读古书如果纯研究,什么书都有价值;不做研究,则秦汉古文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很有价值,其他就无所谓。如果以工程师式的有用无用来衡量,那当然都没有价值,包括全部的人文科学,都没有价值。如果非要剔除一部分没有价值的,那我反而认为钱穆等推崇的空谈国家啊,天下啊,民胞物与之类的书,是最没有价值的,对不谙世事的国人,会有麻痹作用,有极大的毒害。中国很多大一统的爱国脑残,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有人问,海外华人的孩子要不要学点汉语。有些愤激的朋友说,你都移民了,还学什么汉语,做奴隶没做够?这就有点偏激了。多学一种语言,没有什么坏处。语言自有其伟大的魅力!

长按指纹,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