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学术论文集的后记和序

(说明:昨天,江西高校出版社的毛静先生告诉我,我的论文集《畏此简书——战国楚简和训诂论集》已经印出来了,总共印了500册。众所周知,国内出版学术著作,都要申请出版基金或者自费,而我已经没有这个条件。但江西高校出版社慨然答应出版拙作,这是很不容易的,我自然要全力配合销售。因为印数少,所以书价略贵。但据我一个在出版社工作的学生说,其实也不算贵,综合字数、页码及编辑成本,也就是差不多够成本了。在此要专门感谢本书责编刘翔先生,本来我很担心,这本疑难字较多的书,编辑是否能够胜任。我以前帮北京著名出版社校过这类书,有的真是错误百出。但本书责编把校稿给我看,我只发现了一个小错误。另外,著名学者和书法家王家葵先生给本书题签,也让拙作增色不少,非常感激。下面是本书后记,以及我的导师李家浩先生专门给本书写的序,有感兴趣的网友可以识别文后二维码购买,谢谢大家!)



后记

 

截止去年七月为止,我在大学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正好二十年,本书就是我这段漫长时间工作的总结。除了几篇实在无暇改定的长文草稿未收入之外,本书基本收录了我二十年中所写的全部有关古文字、训诂学方面的论文,共43篇。作为一个大学教师来说,肯定不算多,这是应该羞愧的。这些文章,大部分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其中发表阵地最多的,是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编的《简帛》辑刊,还是因为同门宋华强先生的经常约稿,否则以我这种疏懒性格,恐怕那些文章不会诉诸屏幕。

在我们这个行当,文章写好后请同行挑毛病是传统。本书所录的论文,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曾请我以前的导师李家浩先生赐读。每次呈上去,过些天准会接到他的电话:“你那几篇论文我看过了,有些问题,有空来我家里,我们商讨商讨。”稿子上常有他铅笔批改的痕迹,很认真,连漏写的书名号和标点,都给我一一补上。浪费了李先生不少时间,非常抱歉,但不给他看看,我总不敢交出去发表;有几篇他虽不赞同,我依旧盲目自信,也拿出去发表了。李先生常常教导我,不要迷信权威。就算是我不揣愚陋,践行先生的教诲吧。

书中有些论文观点,由于新材料的出现,和整个学界研究的巨大进步,以及我本人对相关问题的认识更新,大都通过“编按”的形式,进行了补充说明。其他方面,除了对少数明显的引文失误加以改正,对少数实在啰嗦的句子进行精简,内容基本没有改动。文章按照发表时间顺序排列,没有发表过的,则按写作时间顺序排列。

作为一个硕士阶段学习古文字学,博士阶段学习训诂学的研究者,我的论文很多是用词源学的方法,研究古文字中的词汇词义。古文字学是从李家浩先生处学来的,词源学是从王宁先生处学来的。由于我资质驽钝,学艺不精,错误一定很多,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李家浩先生还慨允为本书写了序言,我知道除了一次例外,他从未答应给任何人写序,这回再次破例,真让我不胜喜忭,荣耀无比。

另外要感谢的是我以前的研究生宋专专同学,她为我整理文稿,调试版面,做了很多技术性的工作。

最后要提及江西高校出版社的毛静先生,是他主动提出,可以亲自为我编一个论文集。这在没有学术出版基金资助的情况下,是十分难得的,何况他还肯百忙之中亲力亲为,我对此表示十分的感谢!由于本人已经不在学术机构工作,为了谋生,无法挤出太多的时间用于本书校订,所以书中一定有不少字句方面的讹误,请大家见谅。

 

史杰鹏

2018年2月7日星期三



 

李家浩

 

史杰鹏君是我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在北京大学跟我学习古文字学,毕业论文研究包山楚简。后来分配到北京师范大学工作,在职跟随王宁先生学习训诂学,获得博士学位。这两个阶段的学习经历,使得他写的学术文章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古文字学的,一个是训诂学的。但是他的训诂学文章,也多是以出土文献为主,往往通过词源分析,来考证其中的词汇词义。现在,他把历年来写的大部分学术文章,总共四十三篇,编成论文集,将由他家乡江西的出版社岀版。我作为他的硕士学位指导老师,在这里说几句,谨向读者作一推荐。

训诂学的核心是词源学,如果不站在词源的角度看问题,训诂学很难做好。这是清代朴学大师王念孙和段玉裁等人都一再强调并且亲自实践过的。众所周知,清代朴学家之所以能取得远超前人的成就,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手段是“因声求义”;而要实践“因声求义”,必须精通古音韵学。古文字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古文字中有很多不见于字书的字和假借字,要想正确识读这些字,必须具备古音韵学的知识。杰鹏君很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他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就对古音韵学下了一番苦功,对古文献中每个字的上古音韵地位都非常熟悉,对古文字数据中的通假字感觉十分敏锐,他是我见到在古文字学界少数几个音韵学水平比较高的人之一;后来跟随王宁先生研读训诂学,专注词源学,又学会了从词族的角度看问题,对词和词之间的亲缘关系也有很高的敏感性。我一向认为,词源学研究是一个比较烦难的领域,多数学者都是通过主观感受去分析词源,不做具体考证,因此难免落入空谈,从而导致大家怀疑词源学研究的可靠性。而且很多研究词源学的学者,都不熟悉古文字和出土文献,仅仅运用传统训诂学的方法在传世文献中打转。杰鹏君的长处在于,他是学习古文字学出身的,对古文字学、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都比较熟悉,又能运用词源学这个工具,去考证那些数据中的疑难字词,这样就避免了凭主观感受而造成的空谈的毛病。只有对疑难字词考释结果的可靠,才可以验证词源分析的正确性,从而打消读者的疑虑。我认为杰鹏君运用词源学的方法,在字词考证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这就证明他关于词源的分析思路是正确的,甚至可以说是开拓性的。有些古文字学和古文献学的考据方法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词源分析,就会豁然开朗,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他独特的治学方法,值得称道。如果他能循着这条道路一直走下去,一定会有更突出的成就。

最后,我还说几句。杰鹏君在青少年时代,就酷爱文学。前几年,由于客观原因,他把主要精力放在文学作品的写作上,出版近十部小说和几本散文集,但是一直没有放弃学术研究,这本论文集就是他在这方面成果的结晶。我看到杰鹏君在不同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十分高兴。希望他再接再厉,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2018年2月10日,农历戊戌春节前夕

                

下面是购书二维码,长按即可识别购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