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谷议丨 报人查良镛的传媒江湖

谷河传媒 布谷岛 2020-09-03

2003年7月,金庸在央视《新闻夜话》中说,他的墓碑上将会写着:


这里躺着一个人,在20世纪、21世纪,他写过几十部武侠小说,这些小说为几亿人所喜欢。



文丨符文殊 全雨晴

编辑丨陈晶

排版丨彭才兴



始于报纸


1946年的战火中,《东南日报》招了一位新记者。


他叫查良镛,二十二岁。


那段充满枪炮声的岁月里,他无法控制国家命运和历史洪流。但在属于自己黄金时代中,他选择了报纸行业。


内战开始后,或是受到战火影响,或是不满足于在报社的翻译工作,查良镛于1947年离开《东南日报》,打败一众竞争者进入了《大公报》。在这里他结识了罗孚、梁羽生、陈凡等好友。那几年,金庸在报上撰写了大量内容丰富的文章,开始了武侠小说创作,和梁羽生、陈凡开了“三剑楼”专栏,后来,这些文章结集出版,书名就叫《三剑楼随笔》。


在接下来几年里,早些年理解了何为“新闻自由”的查良镛,对后来《大公报》里充斥的“假,大,空”感到无法忍受。1957年夏天起,内地形势骤变,不少知识分子陷入困境,并波及香港。《大公报》的言论尺度也随之变化。


“当时在中国它是最有地位(但销数不算多)的报纸,对舆论也很有影响力。我从学生时代起就很喜欢这样一份报纸。但后来它改变路线,和过去的传统完全断绝。” 查良镛后来回忆道。1957年,在他进入《大公报》的第十个年头,他选择了离开。


“金庸”出世


1953年,太极拳掌门吴功仪和白鹤拳师父陈克夫打擂比武,受此启发的香港《新晚报》请了副刊编辑陈文统和查良镛,开启武侠小说连载专栏。陈文统以梁羽生的笔名完结了《龙虎斗京华》后,查良镛接下了书写第二部的任务。执笔挥毫间,他杂糅史学与诗情,或虚或实,创作出了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


这是一个属于金庸的武侠江湖的开始。


小说的畅销带来了利润,也引来了各种盗版。文人查良镛以商人的敏锐感觉到,既然武侠小说如此赚钱,何不自己刊登盈利?借着《射雕英雄传》的畅销带来的资金,1959年他出资八万加上好友沈宝新的两万,二人一同创办了《明报》。“人创业要做自己熟悉的事情,不熟悉的事情做不好,我做过报馆里的所有的工作,我很熟悉,所以我要办报。”查良镛后来自己总结。


在《金庸传》的作者傅国涌看来,在查良镛心中,武侠是妙手偶得,报纸才是最重要的。


▲  明报1959年创刊号 / 图片来源网络


1959年6月6日《明报》他在社评写道:“拥护‘公正和善良’这五个字,就可以说是我们的立场。”“明辨是非”,“日月光明”,是查良镛对“明”寄托的希望。尽管《明报》在创办初期只是市民小报,但自由,公正已经是他们追求的标签。


可现实对这家有着宏大理想的青涩报社并不仁慈。


创刊的头几年,报社经济一直吃紧。为了招揽读者,查良镛用“金庸”这一笔名在《明报》上刊登武侠小说,又用本名撰写社评。总共才分四版的报纸,金庸连载的武侠小说其他小说占据了核心的第二三版。


纵然查良镛将写社评的评率从两三日一篇加到几乎每日一篇,其影响仍不足以与金庸的武侠小说相比,后来他不无得意地说,“我们的半张小报,经半年时间便收支平衡,我的武侠小说可有一定读者啊”



“逃亡潮”


1962年发生的“五月人潮”改变了金庸和《明报》的命运。


1959年到1962年内地爆发大饥荒,每天都有大量老百姓从广东偷渡来香港,最多时一天就有八千多人。突如其来的逃亡潮让香港这块弹丸之地手足无措,交通医疗用水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面对这样的敏感的大新闻,《大公报》选择了沉默。从边境回来的《明报》记者目睹了偷渡入境的难民被遣送的悲凉场景后,强烈要求采访和报道,拒绝保持沉默。对于是否要报道这件事,金庸内心也顾虑很多,《明报》创立初期就是一个政治中立的报纸,如果对此事进行报道,金庸担心被视为异端,被以各种方式报复。思虑良久,金庸最终还是决定大篇幅如实报道,并发表了《巨大的痛苦和不幸》《协助警方、共渡难关》《巨大的定时炸弹》等社评。


《明报》还接收了读者捐款以救助难民,安排记者到边境救助灾民,被认为“凸显了人道主义和个性”。在此期间,香港的其他报纸虽然也有相关报道,但是影响力度远不如《明报》。自此之后,《明报》在香港市民中的认可度显著提高,并被评为“公信第一”的报纸,《明报》的日发行量也由2万多份升到了4万多份。


到了1969年,《明报》创刊十周年,此时早已摆脱初创时的拮据和艰难,在香港日销10万份以上,俨然已经成为了一张大报。稳定的发行量使报纸无需再为生存担忧。


金庸在《创刊十年,亦喜亦忧》社评中说:十年后,《明报》已不怎么小了。然而,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这十年来却历尽了苦难。我们企图报道整个世界、中国(内地)和香港的进步和幸福,但不幸的是,十年来报纸的篇幅之中,充满了国家的危难和人民的眼泪。


此后的《明报》越来越关心民生和国家事务,也办的越来越好,并成为香港销量排名前三的报纸。



金庸的“退隐”梦


在古人中,金庸最仰慕的是范蠡和张良,还将范蠡作为他短篇小说《越女剑》的主角。范蠡本为越王勾践所用的军事家,后功成身退隐居于世,而作为开国功臣,张良也在汉王朝建立后全身而退。金庸曾在《明报》中发表过这样的言论:“张良的结局怎样?范蠡的结局怎样?因为大家不知道,就容易引起各种有趣的想象。”


80年代后期,香港的政治体制的未来几经波折和讨论,金庸在《明报》上也发表了很多社评,和邓小平、江泽民共同商讨过香港问题,但在当时看来,未来仍充满了不确定性。


▲  1981年,邓小平和金庸的首次见面 / 图片来源网络


1989年,正逢《明报》创刊三十周年,金庸在聚会时表示自己年事已高,辞去社长职务,在此之前,《明报》几乎是由金庸一人进行家长式管理。两年后,明报企业在香港上市,此时,明报集团年盈利已经冲破了1亿港币,而金庸的个人资产估计也超过了6亿。后来,金庸将《明报》出售给了33岁的商人于品海,并表示对这个接任人非常满意。


金庸在后来的一次采访中提到,他预测到了香港的回归,担心失去新闻自由,因此选择出售《明报》。至此,他已经在《明报》呆了三十三年。在这三十三年间,金庸亲笔撰写的社评有七千多篇,相当于每两天就会发表一篇社评,无论是否在报社内,始终笔耕不辍。


而此时的《明报》,也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报纸发展成香港销量前三位的大报。香港的文化人,多少都和《明报》有过关系。女作家亦舒曾经是《明报》的娱乐记者,现《苹果日报》社长董桥、《东方日报》主笔陶杰也曾在《明报》工作过。


▲  1989年金庸在明报大厦办公室 / 图片来源网络


此后的金庸,大部分时间选择在家中读书和研习佛经,后来去牛津访学去剑桥读博,很是自在。虽没有机会像范蠡那样成为“帝王师”,但是在报纸和小说中成就了一番帝国。


2003年7月,金庸在央视《新闻夜话》中说,他的墓碑上将会写着:


这里躺着一个人,在20世纪、21世纪,他写过几十部武侠小说,这些小说为几亿人所喜欢。


如今,金庸先生已经千古,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江湖依然生动。



- END -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