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夸夸群”火了!这个互联网天堂只是空中楼阁?

谷河传媒 布谷岛 2020-09-03


卧底“夸夸群”



你还记得上一次被夸是什么时候吗?


你渴望一片没有杠精的网络净土吗?


你知道如何学习雷锋好精神,角度刁钻赞美人吗?



OK



作者 | 熊洁莹 、李钰  



三月初,“夸夸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国各大高校,一周之内,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纷纷“中招”,此群究竟有何魅力?


万物皆可夸,是“夸夸群”的核心要义。在群里,无论你说什么,都会收到脑洞清奇的“花式夸赞”:


  交叉学科夸.jpg


  引经据典夸.jpg


  转移目标夸.jpg


  一词多义夸.jpg


 整齐划一夸.jpg


  成语接龙夸.jpg



一句话总结:夸!就完事了。


走红:“沙雕彩虹屁”推波助澜


一夜之间,成立于3月6日的“中大夸夸群”人数已达500上限,而这股夸赞之风的开山鼻祖——“浙大夸夸群”,更是在一天内就衍生出了两个姐妹群。


就读于浙江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的大二学生苏嘉琦告诉记者,她建群的灵感来源于豆瓣的相互表扬小组。该组成立于2014年,但在今年2月份,凭着组员间的“沙雕彩虹屁”而走红微博,被网友戏称为“互联网中的天堂”。



  网络天堂.jpg




“彩虹屁”本是饭圈流行语,指粉丝对偶像天花乱坠的吹捧,就连偶像放的屁都能被吹成彩虹。在“夸夸群”里,它意味着人们能享受到偶像般的待遇——无论你做了什么,都能收获潮水般的夸赞。

 

爆火于2018年的“沙雕”一词是谐音梗,用来形容看上去很蠢,无力吐槽却又引人发笑的事物。它走红于表情包,并迅速以段子、短视频、app等形式席卷互联网。如今,这股“沙雕风”也吹进了“夸夸群”,成为大家的快乐源泉:


“口干舌燥都要吃瓜子是一种坚忍” 

“无聊却不去做坏事是一种自我的坚持”


快节奏的生活压力时常让人们“感觉身体被掏空”,在“沙雕”互夸中,渴望轻松的年轻人能获得片刻的愉悦。 “我自己也会看一些微博沙雕段子之类的放松,尤其是开始实习工作之后,每天接触的信息和人都很严肃,偶尔傻一傻也挺好的。”谈到建群的初衷,“中大夸夸群”的群主黄嘉琳表示,希望它能给大家带来欢乐。


“夸的人享受到创造娱乐的快乐,被夸的人享受到自我认同的快乐,大家各取所需,一笑了之。”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教授认为,大家在群里的“商业互吹”实质上不是真的互夸,而是在享受这种共同生产、共同互动且有超强即时性的娱乐文化。


走心:夸奖也是一种需求


“你会感觉原来被夸是这么美好的事情。”


几分钟前,中山大学传播系的陈炜还沉浸在外卖被偷的小确丧中,被夸之后,她感叹道:“突然一下子就心情特别好。”



  小确丧夸.jpg




尽管以娱乐为主的“沙雕”夸赞是群里的主流内容,这个社群也充当着年轻人负面情绪的宣泄口。


在黄嘉琳看来,匿名给人一种安全感,再加上群里的消息更新速度很快,通常情况下,不到一分钟,发布的内容就会被新信息所淹没,没有被置于焦点之下的社交压力,大家能以更加轻松的方式参与。


“教授委婉的diss了我的数学成绩,求夸”

“他diss你的数学成绩,说明了你的其他方面都很不错,瑕不掩瑜,你一定会成功的。”


“陌生人之间没有防备与竞争,人会非常放松,它的好处就在这里。”中山大学心理系的吴祥教授认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与人之间越来越难建立起亲密关系,许多时候,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合适的倾诉对象。而在几乎完全由陌生人构成的“夸夸群”里,群友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利益竞争关系,大家愿意在这里吐露心声,一定程度上是在弥补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社交需求。


此外,人们普遍对陌生人的期待值较低,在一个几百人的大群中,若自己的烦恼收到了陌生人的回应,会有一种“中彩票”的惊喜感。“群里面的人都不怎么认识啊,就算没有被理解也觉得是正常的,有人get到自己的点,就会很开心。”黄嘉琳说。

      

除了“沙雕”互夸、寻求安慰,也有同学认真地在群里“求表扬”:


“自己做了超好吃的草莓慕斯耶!求夸”

“仙女为什么还要洗手做羹汤?想必慕斯和小姐姐一样甜~”


“人本身就需要社会对他的认可,这是一个人的基本需求。” 中山大学心理系的邹智敏老师认为,同学们在群里积极主动地“求夸”,是为了满足自尊这种正常的心理需要。而“夸夸群”在高校之间走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较少获得夸赞的现状。


特别是在名校,按照主流的评判标准,学生们难以在高手如云的同龄人中继续保持“学霸”人设,这种落差感让大家更渴望从其他方面得到认可。“现在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并没有给大学生足够多元的认可渠道,去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中山大学心理学系的研究生钟同学说。


走向:昙花一现“夸夸群”?


有人乐在其中,有人寻求商机,有人从“求拉”到“屏蔽”。


3月8日,淘宝上一款名为“妇女节限定夸夸群”的服务迅速售罄。然而,商家“夸后即踢”的操作被网友调侃“过于真实”。


  淘宝卖家.jpg


  夸后即踢.jpg



没有利益瓜葛的“夸夸群”不会“踢人”,但大家的新鲜劲过后,群里开始自动“降温”——消息更新的速度慢了下来。有人抱着猎奇的心理入群,却发现这里的夸奖只能获得短暂的心理愉悦,对解决实际问题没有太大帮助。

 

“就跟过节一样,去这个活动不错,去那个party也成,对开心来说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实现的途径不一样而已。”在吴祥教授看来,以“商业互吹”为主的“夸夸群”归根结底只是年轻人“找乐子”的一种方式。

 

比起十年前,人与人在真实生活里的互动越来越少,物理空间上的隔绝促使大家转向互联网寻找快乐。再加上大学生正处于走向社会的过渡时期,对未来有更强的迷茫和焦虑感,从而成为“夸夸群”的主力军。不过,也因为虚拟空间里的夸奖缺少真实的基础,并不是一种特定的需求,这种追求快乐的方式很容易被新的东西所替代。

 

张志安教授也认为,所谓沙雕、夸夸都是一种以娱乐为包裹的网络文化meme(指一种流行的、以衍生方式复制传播的互联网文化基因),特别快地出现,又很快被模仿,扩散、繁殖,而且很容易被迭代。

 

无论这种网络娱乐文化如何迭代,人们对赞赏的渴望是不变的。我们能在“夸夸群”这个虚拟空间里毫不吝啬对陌生人的赞美,不妨也将“彩虹屁”的快乐带给现实世界的身边人。




- END -

夸夸群的报道写完了,求夸。


图片来源:知乎、微博、微信

排版 | 刘晓晓

审核 | 刘颂杰

终审 | 黄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