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选择留守美国

谷河传媒 布谷岛 2021-07-01

文 | 聂远格 袁一珠 陈晓蓓 陶子微


编者按

三月,新冠疫情在美国迅猛蔓延开来,二十余天的时间里,包括阿拉斯加在内的50个州无一幸免。截止美东时间23日下午,全美确诊新冠肺炎的人数至少达到43214例,包括死亡病例533例,当日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杰罗姆·亚当斯警告称,本周美国的情况会更糟糕,而全美民众对这一威胁的重视程度不够,同时已有多个州颁布“居家令”,至少已有三分之一的美国人被要求呆在家中,部分企业和学校也将继续关闭。快速增长的确诊病例让我们把关注目光从欧洲转向美国,谷河传媒联系了在美留学的四位校友为我们发回观察日记,她们分别在美东的纽约、波士顿和佛罗里达州的盖恩斯维尔,用她们的亲身经历讲述美国疫情期间的所见所闻。



纽约:“This is New York”,确诊人数跃居全美第一并不奇怪

??


截至美东时间3月23日下午1:42,纽约市的新冠肺炎确诊人数达到10764例,占据整个州16916例的半壁江山。纽约州的确诊病例数量也赶超最初爆发的华盛顿州和加州,跃升为全美之首。我不感到意外,“这是纽约”。当新冠肺炎开始全球大流行,“重疫区”已经开始转移到海外地区,脚下这片土地上的确诊病例不断攀升,使我并不能摆脱焦虑,但权衡利弊后,我决定就地留守熬过疫情。而这个决定是否正确,对我和所有选择留下的留学生们都是个未知数。


此时春假已经过半。遥想20天前,我还在为原定加州旅行的即将到来期待不已、朋友圈里大家还在纪念四年一度的2月29日、WhatsApp班群里有人祝福一位当天生日的同学还邀请大家晚上去曼哈顿下城的酒吧为她庆生。在那时,新冠病毒绝不是人们拒绝聚会活动的理由。回到1月22日春季学期开学的第二天课上,老师请全班同学挨个做自我介绍,当我介绍完自己,我提醒大家注意卫生保护好自己,一种叫做coronavirus的病毒在中国爆发了,不是开玩笑的。当时的我还不知道新冠病毒的英文,发言前还悄悄搜了一下。老师听后笑着说:“We’ll be fine!”


但哥大在发布最新消息、与学生保持联系这方面做得不错。从开学起,学校就以每周2到3封邮件的频率给学生发送新冠病毒的相关信息,但并没有对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生活实施有实质性影响的措施。3月7日,纽约州确诊76例,科莫州长宣布全州进入紧急状态,开展包括加快采购检测用品、允许医生和护士之外的专业人士实施检测、允许紧急医疗服务人员把患者送到医院之外的隔离点等举措。我开始有意识囤积粮食,不去图书馆,不乘坐公共交通,把自己的活动范围限制在家周围的两条街以内。


公寓四人将冰箱塞得满满当当


电影里,危机降临之际往往有乌云笼罩的情景渲染,可纽约的街头阳光明媚,街上的行人熙熙攘攘,一如既往没有任何防护地遛狗、跑步、通勤,学校图书馆里依旧满员。国内家人关心的紧张和眼前本地居民如常的轻松形成了巨大反差,认知失调使我一度十分焦虑,不知如何正确面对现状。


第二天晚上8:41,正在为期中考试复习的学生们接到校长邮件,下周一、二停课,为周三开始的网课做系统准备。病毒的影响终于实质性地波及到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自那天起,我和老师、同学的邮件往来都多了一句“Stay safe and healthy”的互相叮嘱。3月11日首次网课,除了老师拖堂10分钟外一切顺利,我的专业课本来就不需要板书或动手实验,所幸受影响不大。在下午和小组成员的线上讨论中,一位智利同学说她春假准备去德国玩,和我们会产生时差,原定下周的讨论需要换个时间。她仍把新冠肺炎称为“flu”。当晚,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欧洲到美国的30天旅行禁令次日开始生效,赴欧旅行有去不能回,小组讨论又回到原定时间。次日,哥大便决定将整个春季学期转移到线上,这也意味着春季学期线下的终止。


哥大的春季学期的结束对一些同学来说,却是留学生涯的戛然而止。


近期空旷的哥大广场


3月12日这天“本学期剩余课程全部改为网课”的消息传来,微信“跑路群”立马活跃起来:“飞不飞?飞哪里?什么时候飞?落地怎么隔离?隔离怎么上课考试?”春假开始后,计划回国的同学越来越多,各个留学生微信群里都是匆忙转租、甩卖囤货的信息。最早行动的同学,在3月15日学校出现第一例确诊时便买了当天的机票回国。一个月来,亚裔面孔在纽约地铁遭遇暴力的视频时不时传来,加上连续两周每天纠结是否戴口罩出门、上街免不了遭受白眼的经历,我初步打定主意回国,并开始浏览机票:直飞北上广?票价早已涨上万;东京转机?这么便宜但好像很危险的样子;韩国转机?中转15个小时也很危险;马尼拉听说封了城,莫斯科要停留过夜,新加坡和台北不允许持中国护照者入境……票价涨得越来越快,也卖得越来越快。刚刚刷出一张余票,火急火燎填写信息间就已售罄。


纽约回国机票交流群


纠结中抢到了飞往香港的机票,似乎是最稳定的选择。还没来得及松口气,香港政府却也出台新政策要求所有乘客落地隔离,无法像往常一样转机前往深圳。与此同时,国内对境外输入病例的敏感开始投射在所有归国人员身上。


但此时上街,戴口罩的人数依旧寥寥,纽约地铁依旧拥挤,商场依旧人满为患。结合当下纽约“引领全美”的确诊人数,“四月才是爆发高峰期”的专家言论更是搅得人心惶惶。父母的询问和叮嘱越来越频繁,提醒我要了解一下在美国的就医流程,未雨绸缪。我注意到,学校卫生中心声明保险会免除学生关于新冠病毒检测的费用。但什么情况下的学生需要且可以检测,还要由校医根据CDC的指导来决定。新增的人数像定时炸弹倒计时着;确认人数大幅上升加速了爆点,考虑到有限的检测人数,人们恐惧倍增。


但这“炸弹”真的存在吗?连续几个小时高度紧张地刷机票,和朋友们时刻关注各地最新地落地政策、讨论此时回国路途中的风险,无数不确定性在提醒我可能过度反应了,但危险又似乎真切地步步逼近——唯一确认的是炸弹会真切地引爆“美国梦”——暑期实习、毕业后的工作签证、“站在美国看中国”的自我成长构想……经此一跑,这些规划可能都会“凉凉”。经过多轮心理斗争和深思熟虑后,最终我还是决定留下。


19日下午,纽约市长白思豪表示医院将在几周内面临包括口罩、手套、防护服等的物资短缺,向总统特朗普呼吁动用军队确保物资运输。他提出的“shelter-in-place”,类似中国近两个月各地的出行管控,被科莫州长明确否定。特朗普连发推特称新冠病毒为“中国病毒”,也激怒了所有中国留学生。疫情的发展、政府的对应政策和自己的学习、前途三者的矛盾都在制造着焦虑、愤怒、麻木,复杂的情绪日日烦扰。网上有人戏称2020届的留学生是选择了地狱模式,但仔细想想自己还算是幸运,仍可以吃饱、正常地活着,便不该怨天尤人。州政府和学校在持续的坏消息里努力摆正对疫情的态度,但由于价值观和政治体制在根本上的不同,在这里对个人强制性的行动限制确实很难,我只能在飞速上升的确诊人数中等待防控力度的进一步升级。


盼望疫情快些过去,我能踏实完成学业,能换上短袖去中央公园踏青。



佛州:出现第1例死亡时,我们正在海滩度假



2月底的佛罗里达并没有什么异样,一如既往的热辣风情。3月1日,佛罗里达州卫生部宣布有两例新冠肺炎的可疑案例。当晚,佛洲宣布进入公共卫生紧急状态。美国的公共卫生紧急状态主要针对政府行动,包括但不限于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以及调动相关资金。然而,紧急状态并不会对公民的生活有实质性的影响。


此时,正值春假,学生们都兴致勃勃地准备自己的旅行计划,没有人觉得这两例案例会是一个隐藏的定时炸弹。佛州著名的度假城市迈阿密、奥兰多正在等待着来自全州、全美甚至全世界的游客。迪士尼、环球影城、迈阿密海滩人山人海。推特上还都是关于美国大选的热搜,总统特朗普也似乎忙着为自己造势,关于covid-19病毒的推特也不多。


在度假之前,我去找了课程教授讨论我的课程论文,柴尔德教授的研究领域即为健康传播。在讨论快结束的时候,我们聊到了新冠病毒。他跟我透露,学校正在开会讨论网上教学的事宜,以应对可能爆发的疫情。然而,他并不认为学校做好了应对的准备,并对美国医疗系统、经济系统的承受能力表示担忧。如果像中国一样关停各种市场,很多人会瞬间失去工作,失去收入。而这意味着,这群人的温饱成为问题。


彭萨科拉海滩


3月5日我前往彭萨科拉度假,彭萨科拉海滩上聚集着数不胜数的游客。现在回想起来,值得庆幸的是海滩的面积比较大,人们都能保持一定的距离。3月6日,在彭萨科拉附近的圣罗莎出现佛州新冠肺炎的第一例死亡案例。讨论codiv-19的人越来越多了,在餐馆和加油站的便利店,我都听到了这种声音。然而,还是没有人戴口罩,美国疾控中心至今也没有建议普通人戴口罩。疾控中心认为,如果普通人不能正确使用口罩,口罩带来的危害会更大。同时,口罩表面有大量细菌,如果不小心触碰到口罩表面,潜在危险反而更大。


春假的这周内,佛州的确诊病例缓慢上升,每天确诊的病例稳定在个位数。这个时候,已经有当地居民在州长和佛罗里达卫生部的推特下质疑佛州的检测标准——如果没有旅行经历,卫生部门不给予检查。此时,口罩和洗手液已经成为了紧俏商品。


3月9日,我同往常一样坐公交车去上学。公车上,仅仅只有我和另一个中国人戴口罩。不过,人们表现出了对亚裔的恐慌。朋友告诉我,在公车上没有人愿意坐在亚裔旁边。甚至有店铺挂出了带有不恰当言论的招牌,佛大的中国留学生将其汇报给学校,在佛大工作人员的协调下,商家撤下了招牌。佛大尊重协会(respect team)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会支持中国留学生走过这个艰难的时刻。我的外国同学向我透露,由于店主是个保守派,这家店经常会挂出一些开“种族歧视”和“厌女”玩笑的招牌;不过他认为,无论如何,这个店主的做法都是错误的、麻木不仁的。






这天上午,我们收到了来自学校的邮件。学校建议老师们将线下课程转移到线上。周二课上,我们和教授讨论研究生们的课程问题,因为研究生们大多是讨论课,通过线上很难完成;而研究生们人数也比较少,病毒传染风险比较低。因此,我们还是决定维持线下上课。


一周之后,未曾预料到疫情会在佛州迅猛地蔓延开来。这一周内,佛州确诊病例达到二百多人。3月13日,学校发邮件要求全部课程转移到线上。同日,迈阿密市长新冠病毒测试呈现阳性。3月7日该市长在佛州海湖庄园陪同特朗普会见巴西总统。随后,巴西总统助理新冠病毒测试呈现阳性。佛州宣布全州停课至3月30日。



甘村是一个大学镇,住在这里的主要是佛罗里达大学的学生和教职工。与日益紧张的疫情氛围相比,大学生们的防范意识似乎比较薄弱。周末的酒吧、夜店还是人满为患;还有的学生乘着学校放假,在小区的泳池边开起了派对。


截止目前,全州共有1227人确诊新冠肺炎,州内的疫情加重。上周周二,我上课的朋友获得美国疾控中心内部消息,称运送食物的火车有可能会被中断线路。



下课后,我冲向了超市。超市已经采取限购政策,牛奶和鸡蛋等生鲜商品每人限购两份,一些货架已经空了。超市门口的手推车也有专人在旁边消毒。



目前,两个大型超市宣布缩短营业时间。原本二十四小时营业的沃尔玛改为上午6:30至晚上8:30营业。从连锁店星巴克、麦当劳到各个小的餐饮店只允许打包不能堂食。佛罗里达大学目前有4个确诊病例。春季学期将会以网课形式完成,学校对受到疫情影响的同学提供经济帮助和心理咨询援助。然而,即便是这样,由于疫情的关系,依然有同学选择退学。如果柴尔德博士预言成真,疫情会使很多人瞬间丢了工作,那么一些需要靠打工获得生活费或者学费的同学们不得不面临休学或退学。我的同学克里斯同时担任本科生讲师,他的一个学生决定退学。他告诉我,这个学生也许能够在疫情结束后回到学校,不过她更可能忙于在一个被疫情影响得不稳定的市场里寻找工作。



波士顿的一周:停课,抢纸,深陷“重灾区”



截止美东时间3月19日下午4点,马塞诸塞州累计确诊新冠肺炎328例,此时距州长宣布麻省进入紧急状态不到十天。据麻省公共卫生部数据,确诊案例中的 97人与生物技术公司 Biogen于2月底在波士顿召开的国际会议有关。


同日,波士顿政府宣布共计61名波士顿市民确诊,其中10人已经痊愈。包括哈佛、MIT在内,波士顿地区得众多大学纷纷停课,改为网络教学并同时要求学生搬离宿舍。波士顿所有公共学校将停课至四月底,公共交通减少运营、商超暂停营业或缩短营业时间。


检测慢、检测少仍是在波士顿排查新冠病毒的主要难题。3月14日,麻省尝试放宽检测条例以加快病毒检测,对于符合疑似病例条件的患者,临床医生无需获得州实验室的批准便可对患者进行检测。但对于症状较轻者,政府仍然推荐在家隔离,情况较重者则应首先联系家庭医生或保险公司的远程医疗服务医生会指示需要检测新冠病毒的患者前往医院检测,目前波士顿地区已开设个别Drive-Thru的检测地点。波士顿多切斯特地区的Carney Hospital于3月17日成为全美首家专门接收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确诊患者送至隔离区进行治疗。


Carney Hospital 为新冠患者设立治理专区  

(图片源于Boston Globe)


早在今年一二月份,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的爆发给正在波士顿留学的中国学生们敲响了警钟,不少同学开始囤起了医用口罩、免洗洗手液、酒精等防护用品,或是将这些用品寄回当时物资紧缺的中国,以至于CVS药店、亚马逊等零售商的现货早早就被一抢而空。


从病毒潜伏蔓延至出现大爆发苗头的一个多月时间里,美国人民没有意识到新冠病毒的严重性,中国同学则天天盯着新闻,焦虑着是否要取消春假行程或是纠结着是否要冒着可能会被歧视的风险戴口罩出门。


为了避免在飞机上被传染,我与同学取消了前往圣地亚哥和芝加哥游玩的春假行程,身边的中国同学们也纷纷放弃了他们远至伦敦近至纽约的旅行,选择了留在波士顿的家中。


3月7日,我所在的波士顿大学迎来了大家原本期盼已久的9天春假。春假前的最后几节课,一位教授在课上开玩笑似地告诉大家,学校让老师们做好可能要上网课的准备,但当时大家都以为疫情离我们还很远。春假的第5天,我们便收到了校长发来的关于取消所有在校课程与活动的通知,线上课程将从春假结束上至4月13日。3月18日,学校通知我们线上课程将上至这学期结束。


网课开始的第一周,老师和学生们都在摸索着门路,我们普遍使用一款叫做Zoom的视频会议软件,Zoom能够通过共享页面进行教学,并且基本能够满足与老师面对面交流的需求。但由于课程变化突然,课程的整体进度在一定程度上被打乱了。虽然线上教学自然降低了传播病毒的风险,但是教学质量与内容大打折扣,着实令人有些心疼高额的学费。


在“宇宙”上课的教授 作者朋友陈同学截图


在刚刚宣布紧急状态的几天内,美国人民对于疫情的重视终于从囤货行为上体现出来了,波士顿各大超市涌现了一波卫生纸的抢购潮,一些规模较小的超市中食品货架也被抢空。


超市被抢空的冷冻食品区  作者朋友沈同学摄


幸好,超市补货较为积极,除了一些热门消毒用品,居家隔离所需的生活物资并不紧张,亚马逊上两小时送货上门的whole food超市也成为了不少同学的采购首选。


近期物资丰富的超市


但消毒与防护用具仍然供不应求,原本13刀一盒50个CVS药店的医用口罩已经断货接近一个半月, 沃尔玛等零售商也始终难以补货,网络交易平台ebay上的医用口罩不少已竞拍超过50刀一盒。我家附近的6家CVS药店,只有一家在每周四早上会新进少量洗手液、酒精、手套等消毒与防护用品,同时每样商品每人限购1个。但周围大部分居民也并不知道,每周会有短暂的几个小时能够在这里买到消毒与防护用品。


结账柜台后的限购货架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疫情重视程度的提升,对于戴口罩行为的看法也有了一定改善。之前有不少同学表示,在地铁上有人不愿意坐在戴了口罩的中国学生旁边,或是对使用免洗洗手液的行为投来异样的眼光。我的一位同班同学,甚至因为戴口罩在路上受到了严重的语言恐吓。而现在我与同学戴好口罩、手套出门,在药店和超市里有几名美国人友好地询问我们在哪里可以买到酒精和洗手液。


在未来疫情可能继续扩散的情况下,我身边较少部分同学已经回到了祖国,还有一部分同学已经买好了四月初的机票准备回国,有些课程的教授会为这些回国有时差的同学们录下上课的视频,以确保同学在不同地区都能跟上学习的进度。另有一些同学则打算留守波士顿,等到五月初学期结束或是暑假疫情好转再选择出行。

 

 - END -



作者:

聂远格 现为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生,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2019届毕业生

袁一珠 现为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生,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2019届毕业生

陈晓蓓 现为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生,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2019届毕业生

陶子薇 现为波士顿大学研究生,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2019届毕业生


排版|潘雨

编辑 | 郑植文

初审 | 刘颂杰

复审|张志安

终审 | 黄毅




向下滑动图片查看疫情系列报道



谷河疫情系列报道

#Coronavirus



向下滑动


2019年底至今,新型冠状病毒所引发的疫情在世界范围内肆虐。无论身居何处,我们的生活都已深深受到影响。

处在风暴当中,即使是你我身边的普通个体,也正或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了这场“战疫”之中。身处焦点中心的湖北籍大学生、报道最新疫情的实习学生记者、社区抗疫一线的志愿者……他们如何看待与记录当下,又以何种姿态面对现实,继续生活?中山大学谷河传媒希望在此时刻,记录下这段特殊的历史。从今天起,我们将陆续推出疫情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谢谢阅读

The End







往期精选

付费内推实习泛滥,谁在割大学生的“韭菜”?

老年也疯狂 | 抖音网红“大叔大妈”为何能圈粉九零后?

漫画 | 体测那个月,是我一年中运动最多的时候

炒鞋退潮后,炒鞋者怎么样了?

高以翔去世:电视综艺安全边界何在

广州大学城“围墙史”: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从“垃圾桶分类”到“垃圾分类”,我们还有多远?

双十一狂欢结束,天猫“盖楼”让你薅了多少羊毛

昔日“大眼萌仔”旺旺,如今你还好吗?

“失眠救星”褪黑素,真的能拯救你的睡眠吗

韩国“雪莉法”在路上:个案如何推动立法改革?

半夜十二点,我在垃圾桶里翻食物

工地“水鬼”:那些在泥浆里拿命换钱的年轻人

“夸夸群”火了!这个互联网天堂只是空中楼阁?

亲切、好看、有温度、有力度


扫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