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现场 | 中大这堂“新闻采写”第一课,不一样!

谷河传媒 布谷岛 2021-07-01


文 | 吴浩旖


第一节《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生动的现场互动,让同学们深深体会到了“观察-提问-呈现-洞察”的专业魅力。


9月2日下午,中山大学广州校区东校园公共教学楼的E404一片寂静,36位来自传播与设计学院19新闻班的同学们翘首以盼,等待《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一课的开始。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让同学们暂别了一个学期的课堂。这门课是新闻学子必修的核心基础课,也是同学们升入大二之后的第一门新闻实践课程。


这时候,张志安教授快步走进教室,连接电脑,打开投影,放出一页画面:漂浮在海上的一座冰山,海面上只露出冰山一角,而水面之下还隐藏着巨大的冰体。


为什么选择新闻学专业


“大二选专业,同学们为什么会选择新闻学?”正当同学们琢磨着投影图片,张志安先发问:“让我猜一猜吧,高中时就爱写作、立志成为记者,对生活有好奇心,或者是想用文字或图像的表达去影响和服务社会?”



同学们纷纷开始作答:

“想更好地了解世界、认识世界”

“希望走向现实,扎根现实”

“想成为一个有公共服务精神的人”

……


坐在第一排的袁浩同学,被老师点到后郑重其事地回答道:“因为我热爱新闻学,我有一个朴素的新闻理想,希望未来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人。”

他的回答引起了全班同学的一阵笑声。


“你知道大家为什么会笑吗?”张志安问。

袁浩不解地摇摇头。

“你说得挺好,但你在回答的时候语气显得过于严肃正经了。有时候,我们在认真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由于语气太正式,反而可能会引人发笑。大家是不是因为这个才发笑的呢?”同学们点头表示赞同。


张志安补充道,“作为新闻学子,在与他人的沟通过程中,我们要敏锐地感知到特定环境当中对话气氛的变化,思考背后的原因并快速做出应对。”这种对周围环境、对他人反应敏锐的感受能力,是采访中必备的素养。



随后,他走近坐在第一排的宋小玉同学。


“你为什么选择读新闻学?”

“我想成为一名记者。”

“你选择新闻专业,是因为有一位很崇拜的职业偶像,还是你想用文字记录社会变化,写出一些能沉淀下来、能留得住的作品?”


宋小玉感到很惊讶,张老师怎么会猜出她的想法——选择新闻学专业的初衷,确实是希望自己能够通过文字记录这个时代。


“因为我刚才打量了你的衣着,还有你工整摆放文具的细节,加上过去对一些同学的观察,从你的气质上判断你想做一个特稿或深度记者。”张志安解释道。


课堂上,张志安一次次猜中了教室里同学们的个人喜好、想法甚至性格特点,引起一阵阵惊叹声。“这是新闻采写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观察。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受访者的打扮、动作、站姿和手势等。提问的时候也要根据对方回答的节奏来调整自己话语的策略,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拉近与受访对象之间的距离。”


传播与设计学院


表达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


“你们中间,有没有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同学?”张志安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坐在后排的丹珍同学举手示意。她来自西藏那曲,十一岁那年,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到发达省份的中学学习。


“你的家乡是哪里?”“西藏拉萨的那曲。”

“你在哪里念的初中?”

“在江苏。”

“你是内地西藏班的学生?”

“嗯。”

“高中呢?”

“我高中就因为自己的一些原因回到拉萨了。”

“那你们在西藏班就读的费用由谁来承担呢?”

“由政府出资承担的。”

……


快节奏的一问一答过后,张志安转向其他同学:“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问她这些问题吗?”


一些同学有点疑惑,并不知道老师是何用意。


“因为我知道内地西藏班,所以她一说在江苏读初中,我就猜她参加的是这个项目。” 张老师缓缓向大家揭晓谜底,“在和丹珍同学的对话中,我本人也对内地西藏班项目也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刚才的问答,我是想给大家展示在采访中如何提问,如何从看似简单的生活现象入手,从个人成长来了解群体状况。”


他希望同学们能从这个现场互动中感受新闻采写的方法论,懂得透过个体视角切入来关照群体,并洞察社会的复杂性。


紧接着,张志安引导大家回到“农村生”的主题。自2013年以来,就有不少媒体曾报道,“一些重点大学寒门学子的比例越来越小。”课堂上的36名学生中,仅有三名同学来自农村地区。


张老师继续与来自北京、上海和西藏的三位同学展开对谈,带领大家思考这个现象是否普遍,如果是普遍存在的话,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


这时,张志安指着投影屏上的“冰山一角”说:“在采访中,我们能触及到的、能表达出来的,只是现实中的冰山一角。现实社会并非显而易见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感知到水面以下庞大的冰体。”


张志安教授在一次全国教学研讨会上提出,新闻实务教学应该培养新闻学子的三项核心能力:融合叙事能力,社会连接意识和公共服务精神。


新媒介生态下的变与不变


很快,新学期的“新闻采写”第一课也到了后半段。张志安提出,让同学们尝试着挖掘这次课的新闻点,以此来构思一篇新闻稿的报道角度。大家畅所欲言,气氛更加活跃。


袁浩同学巧妙地另辟蹊径,根据老师上课谈及的过往经历,创作了一个新媒体爆款标题,引起了一阵欢笑。陈子河同学则从消息稿的形式出发,有条理地阐述新闻稿的写作思路,还对这节课的细节进行了还原。


在肯定同学们想法的同时,张志安也引导大家思考如何让报道文章摆脱套路,找到更有重要性的主题,“比如疫情之后的第一课”。


 “与众不同、眼前一亮、印象深刻”,宾宇轩同学用三个词概括这次的上课感受。下课后,他还依然沉浸在这节别开生面的第一课当中,“我期盼以后的每节新闻采写课都能像第一课这么有趣,希望通过对新闻采写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新闻专业能力。也希望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未来能拥有张志安院长那样的采写能力和新闻素养。”


在课堂上表现积极的袁浩同学说:“回答提问的时候,我还是有些紧张的,但是更多的是兴奋。院长幽默风趣,课堂氛围轻松,大家的参与度也很高。”


与过去的“新闻采写”第一课有所不同,这节课并不是以传统的知识点讲授为内容,而是一次互动式的教学课堂。作为省级教学团队“新闻采写”课的负责人,张志安每年都会参与这门课的教学。


今年的“新闻采写”第一课,他对课堂情境和互动环节进行了重新设计,希望同学们能回望自己选择新闻专业的初心,通过第一课感受到新闻采写实践的魅力,激发大家对新闻采写课的兴趣,“我想告诉大家,媒介生态在变化,采写课希望培养的核心媒介素养没有变”。


与线上课堂相比,线下课堂更有亲密性与互动性。“因为疫情,上学期大家都是在家里上网课,再次回归教室,师生们都倍加珍惜共处同一空间的交往。”张志安说,这一次选择创新的形式来开展“新闻采写”第一课,是因为随着媒介环境的改变,网络平台和公共传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对传统的新闻实务教学产生了误解。


中山大学邀请业界导师走入中山大学新闻采写课堂


他希望通过“新闻采写”第一课,帮助初入新闻专业的同学们感受新闻专业内在的魅力,认识到新闻学子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在他看来,新闻实务教育必须回应媒介生态的巨变。创新和重构之后的“新闻采写”课程,能带给同学们的,除了观察-提问-呈现-洞察等新闻操作策略,更重要的是培养大家认识复杂世界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END-


排版 | 宋小玉


编辑 | 张田


初审 | 刘颂杰


复审 | 张志安


终审 | 黄毅




向下滑动图片查看疫情系列报道




谷河疫情系列报道

#Coronavirus

向下滑动


2019年底至今,新型冠状病毒所引发的疫情在世界范围内肆虐。无论身居何处,我们的生活都已深深受到影响。

处在风暴当中,即使是你我身边的普通个体,也正或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了这场“战疫”之中。身处焦点中心的湖北籍大学生、报道最新疫情的实习学生记者、社区抗疫一线的志愿者……他们如何看待与记录当下,又以何种姿态面对现实,继续生活?中山大学谷河传媒希望在此时刻,记录下这段特殊的历史。从今天起,我们将陆续推出疫情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谢谢阅读

The End







谷河财经

#Financial news


向下滑动





财经视角看世界






谢谢阅读

The End






往期精选

火爆的居家健身:“美丽芭蕾”还是“美丽扒雷”?

跨界自救抗疫情,影视行业如何度“寒冬”?

以史为鉴,地摊经济如何发展长久?

To B模式的十字路口,丰巢面临“两难选择”

阅文风波:相爱相杀何时了?!宠物也有专业殡葬:“毛孩子”的身后事如何操办?被疫情改变的电竞生态链:冰火两重天从练习生到网红:熬得住就出众,熬不住就出局

“非主流”电商主播:请别带着偏见看我们!

老总们直播“带货”,真的能带旺销售吗?

英国强推“数字税”引争议,中国未来是否会开征?

《法证先锋4》遇冷:TVB黄金时代,已成90后回忆杀?

付费内推实习泛滥,谁在割大学生的“韭菜”?

老年也疯狂 | 抖音网红“大叔大妈”为何能圈粉九零后?

漫画 | 体测那个月,是我一年中运动最多的时候



亲切、好看、有温度、有力度

扫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