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战霾,光靠“初雪”远不行——今日关注|新华广播

2016-11-21 新华广播 新华之声



北方接二连三地、在“小雪”节气里准时飘起雪花。人们小心翼翼在路上蹒跚而行,口鼻却可以放心大胆地呼吸——因为降雪对成霾的颗粒有很好的压制作用,冰雪天气的到来,对空气质量是有极大利好作用的。  

战霾

光靠“初雪”远不行



有科技类报纸在头版发表了一篇关于雾霾的科普短文,该文援引一国际科研团队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的研究成果,指出“伦敦雾”不等于“中国霾”,二者空气化学过程相同但成分不同。


来自于国际专家的权威数据未能纠正民众对于雾霾人云亦云的认知偏差,相反,却激起了广泛的误读与嘲弄。很多网友有意无意地将这个结论“伦敦雾是强酸性,而中国霾基本上是中性”歪解为“中国霾更健康”。


这确实不是对待科研的理性态度,但从舆情分析的角度来看,这种情绪化的表达亦是一种普遍民意的体现,“嘲弄”背后隐含着的是民众对治霾现状的不满。

治霾不能靠下雪

更不能靠阿Q精神


几乎每一年,我们对治霾信誓旦旦也满怀希望,但是与雾霾对峙的形势却一直十分严峻。

在这种背景下,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公众对“伦敦雾不等于中国霾”这类冷知识不买账了。是科学失败了吗?显然不是。


120/s   f1.4

ISO 100


原因在于这些拗口的名词与化学术语并没有给情绪低迷的公众带来明确的指导与希望。或许没耐心或许看不懂的老百姓,不可能去细细地掌握这些专业的科研数据,只会跳过论证看结论,而基于日常经验的判定,“伦敦雾是强酸性,中国霾基本上是中性”的结论确有着在危害级别上的明显划等。这也就难怪呼吸着“辣眼呛嗓子”的空气的网友会质疑这一结论有为“中国霾”洗白之嫌了。


关于雾霾的应对方式及其折射的心态,正是阻碍治霾的另一种“霾”,和盼着“大风”“大雪”和不理智的“舆论”来除霾一样——这种治理之“霾”不根治,污染之“霾”就难以根除。



试想,如果连对雾霾来源都没有科学分析和相对共识,又如何展开有效的防治工作?这是因为雾霾形成机制太复杂,难以得出研究结论,还是有的地方依然遮遮掩掩,不想暴露问题所在?如果是前者,就难以解释洛杉矶等城市何以能成功治霾,若是后者的话,则说明一些地方治霾不力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地方政府不敢于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治霾。这既可能是因为畏难心理,也可能是出于政绩的考虑。所以,有些地方不重视重污染天气的预警工作,也就不奇怪了。



这种“鸵鸟”心态,不仅体现在雾霾来源分析、雾霾预警及应对方面,回到那篇“伦敦雾和中国霾”的舆论报道上。很显然,所谓的“中性”显然指的是化学定义中的较之于“酸、碱”的“中性”,而不是针对雾霾的“毒性”而言,但这却成了有的门户网站标题渲染的重点,颇有误导嫌疑。


往期链接


“丢书大作战”还是“丢书大作秀”

乌镇三载 当互联网成为习惯

大城市出行难,到底有多难?

火车站周边的魔术秀

前方高能!双十一网购诈骗套路深

川普当选:“权力的游戏”下集见

记者节特别节目:铿锵玫瑰勇闯非洲


• 文章底部已经开通评论功能哦 •


监制:刘宏伟

主编:赵艳

主播:孟畅

编辑:梁孟龙

编辑:董晋


新华网新华广播出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