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技专论】科技创新为实现中国梦注入原动力

2014-12-26 战略前沿技术

  科技创新无疑是近年来的高频词汇。当前,从国家大计到民间共识,无不贯彻着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回顾2014年,中国的科技成果喜人,中国科技正由“积跬步”而“致千里”,中国制造正逐步转向中国创造,“中国梦”的实现,也将从科技创新中获得绵延不绝的原动力。

  2014年,中国科技的各项成就,不断地刷新着中国高度:探月工程的推进,正一步步地接近萦绕千年的登月梦想;北斗工程的建成,为整个地球覆盖上“中国经纬”;天河二号计算机荣膺世界超级计算机“四连冠”,让“中国计算”在国际上一骑绝尘……在这些光彩熠熠成绩的背后,是实打实的国力在支撑。目前我国全社会在科技领域的研究与开发(R&D)经费投入已超过1万亿元,总量与日本相当,位列世界前三;R&D经费投入强度(与GDP之比)突破2%,超过了欧盟。

  科技创新的投入在发力,体制改革也在同步跟进。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分别对院士章程进行修订,完善院士的遴选、退出机制,尽可能地排除行政因素干扰;多地试点设立知识产权法院,对知识产权予以特别保护,巩固了我国专利申请数世界第一的位置;科技部出台规定,大型科技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让高精尖端科技成为全社会的共享资源……一系列制度改革,打破了过去阻碍科技创新的一道道藩篱,促成了中国科技的大步向前。

  回眸历史,殷鉴不远。中国,这个拥有四大发明的文明古国,在近代一度被抛掷到全球科技进步的边缘。随后,中国开启了在艰难崎岖中追赶西方科技的过程。然而,无论是打着“师夷长技”旗号的生硬模仿,还是引进“赛先生”的理想激荡,都没能根本改变科技落后的面貌。只有在新中国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科技创新才真正有了敢于和发达国家一决高下的底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真正成了全民共识。中国科技大踏步地迈进,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凝聚人力物力,实现跨越发展的制度优势,结出了丰硕的科学果实。

  瑞典科学家诺贝尔曾有句名言:“科学研究的进展及其日益扩充的领域,将唤起我们的希望。”尽管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科技水平仍有待提高,科技创新的体制壁垒仍有待打破,但中国科技已经彰显的无穷力量,正成为拉动国家发展的主力引擎。这足以令人相信,科技创新将令我们的国家充满希望,“中国梦”也会因为一次次的科技突破而变得更加清晰。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战略前沿技术】历史各期文章目录已上线,敬请关注!回复“目录”即可查看,回复列表中相应日期可查看历史各期内容!

2014年11月十篇精华文章(按阅读量排名)请关注后【战略前沿技术】后,点击历史信息查看,括号内为发布日期。


1、【科技评论】十大超越人类极限的未来技术(20141101)

2、【科技评论】德国已经进入制造4.0时代,中国还要泡沫多久?(20141109)

3、【特别推荐】30张PPT告诉你真正的“工业4.0” (20141125)

4、【热点推荐】审稿大牛给出的论文写作建议,超级实用(20141111)

5、【科技专论】人民日报:科技经费管理要尊重创新规律(20141108)

6、【特别推荐】2014年中国大学研究生教育排行榜揭晓,看看你的母校排名如何?(20141101)

7、【特别推荐】高等物理学家天才群(20141123)

8、【科技资讯】新科技成果转化法:教授可以离岗创业(20141122)

9、【科技专论】人民日报:改一改科技评价“指挥棒”(20141111)

10、【特别推荐】大学之殇,并非源自教授失德(2014111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