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导师的鞭子
一眨眼,我老人家回国15年了。这些年一共指导了8个学生,其中6个博士、2个硕士。到目前为止留在本专业领域的6人,一个硕士去美国读金融了,杳无音讯;一个博士在国外做了两站博士后改行IT,给德国公司打工去了。其余6人,有的还在国外漂,有的根本没想出国,有的回国后拿到永久职位过上了幸福生活。
我的第8个学生YL马上就开始论文答辩了,然后毕业撒油纳拉,去英伦一个山清水秀的大学城做Research Associate,薪水贼高。“第8个是铜像”,这部阿尔巴尼亚电影一直深留在我的儿时记忆中。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士兵在街上买东西不给钱,而是打张白条,说革命胜利后拿着白条去换钱。当时我老人家都看傻了,对随便就能打白条吃雪糕的美好生活向往不已。
扯远了。YL在毕业论文的致谢部分说,我老人家是他的科研领路人。沉思良久,我在“领路人”后面加了“和鞭策者”。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然后我把致谢中有低级肉麻嫌疑的文字都删了。
每个导师原则上都是学生做科研的领路人,但是只有一部分导师同时还是学生的鞭策者。想象一下《一剪梅》,一个科研团队策马扬鞭,奔驰在草原上。导师的鞭子指向哪里,我们的队伍就冲向哪里;导师的鞭子在队伍后面呼啸的时候,学生们勇往直前,不再懈怠。
想起草原,你才能领会导师手中鞭子的含义。
做个领路人不容易,因为时常看到有的导师把自己的学生带到沟里,做一些莫名其妙的研究,然后毕业,找一个三流学校混日子。学生们会照样在毕业论文中言不由衷地表扬导师,导师会照样在学生身后言不由衷地唱着“前方的路虽然太凄迷,我在小雨里为你祝福,虽然迎着风,虽然下着雨,我在风雨之中恋着你....”
当然很多好的领路人,一下子就把学生带上最前沿、最热门、贼好发文章、毕业就有好出路的星光大道,让他们很快就看到一个光明的前程,在学术界出人头地。同样都是聪明的学生,跟了哪个导师,干了哪个专业,未来的发展会很不一样。
做个鞭策者更不容易,因为你要有随时和学生翻脸的勇气,以及一种虚张声势的气场,起码保证学生们不好意思大义凛然地指着你说:“放下你的鞭子!”
我老人家经常对想要投入本门的年轻人说:这几年对你很重要的人没几个,其中我老人家是一个。我年轻的时候喜欢千山独行,但始终感激导师的点睛指引;做博士后也是一样,有幸没有错过老板Harald看似不经意、不强求的点拨,才走进了一个今天依旧可以混饭吃的领域,建起自己的门派。你娃们有本事就证明给我看,让我服气,我就尊重你们;否则就得听我的,不听就随时滚蛋,因为我不需要只想混个毕业证、或者为我打工的学生。
娃们刚开始都觉得什么要求都不是问题,但是一旦进了队伍,发了几篇小文章,就难免不懈怠,甚至还有骄傲的。每当这个时候,导师的鞭子就起作用了。冷嘲热讽、指桑骂槐、威逼利诱、老虎凳辣椒水,反正你要让娃们知道,他们还差得远,今年的定量还没完成一半,再这样下去就死定了之类,把他们带回到蓝天白云、芳草萋萋之路,继续为自己的前程卖命。
我老人家的课题组,算是个严进严出的小门户,要不然以我的江湖地位,15年带8个学生,的确少了点。有些同龄人对此很不以为然,认为没必要对学生太过认真。但是号称中国国家队的中科院,如果培养的学生太一般的话,那和中国足球国家队就没什么区别了。
所以,我老人家还是那句话:超不过导师的学生,不算好学生(超没超过,主要由导师说了算)。
这里要澄清的是,“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师娘的女生不是好女生”绝非我老人家的原创。我当年是偶然在嵇少丞老师的一篇博文中看到的,其标题就是“不想当师娘的女生不是好女生”,可是该文很快就被博主删除,不知为何。内容是什么,我至今不得而知。
这里我还要指出,拿着鞭子的导师们也并非属于强势群体。虽然有的男导师确实把自己的女生变成了别的学生的师娘,但是在美利坚合众国圈中也确实发生过男学生把自己的师娘变成自己的新娘的危险事件。如果网友们强烈要求了解事实真相,可以联名上书科学网。
所以,导师也是弱势群体,尤其是那些不以玩命剥削学生为己任的导师,手里的鞭子只是一个符号。娃们不一定理解,娃们一定都会走弯路,这就是年轻的优势。但是你可以少走一些,走得远一些,那才是正道。
三年前差不多这个时候,我把作文“没有最好的导师,只有最好的学生-------你自己”贴上了科学网,但是它没有被推荐,很遗憾。即使今天来看,这篇作文也还是很不错的,所以我把它作为附件,如下。
附:没有最好的导师,只有最好的学生-----你自己
进入四月下旬,研究生笔试和复试都尘埃落定之后,被录取的男生和女生们正在开始选择导师的游戏。由于导师是关系到自己人生这几年的学习和生活质量的最关键、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慎重选择无疑是合情合理的。但是选导师如同装修房子,再好的精装修等住进去时间长了也会没有感觉。所以这世上其实不可能有最好的导师,只可能有最好的学生,那可能就是你自己。
1)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但是人生只给你有限的选择机会。
选导师这件事,其实和找对象也很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你无法证明你选择的就是最好的,因为你不可能同时选择几个导师。傻小子郭靖跟的导师不少,除了本科阶段师从江南七怪学的本领有限之外,后来读硕士、念博士、做博士后找的都是天下一等一的高人,最后成就了自己在武学上的登峰造极。其中哪个导师最好?不好说,只能说各有千秋,关键是自己能把导师们的真本事学到家。同样地,你怎么证明你的初恋就是你一生的最爱?你不可能有第二次初恋。即便你说在一百个适龄异性中她或他绝对是你的最爱,但我老人家可以保证在一万个适龄异性中起码有五十个适合做你的老婆或老公。所有这一切的一切,在你有限的、不可逆、不可重复的人生旅程中,都无法证明。
你只能证明你自己可以做到最好,把握住有限的选择机会。
2)导师名气大、人品好还是学问好?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某名校的推免生在父亲的护送下进京选导师。到我们这儿咨询,我老人家热心地介绍了理论物理专业各位导师的门派和武功修为,其中不乏几个很对这位小同学专业兴趣的名导。可惜他走马看花,最后去另一单位选了一个具有最高学术头衔的人做导师。后来在网上看到这孩子的那一点工作,觉得这博士真是读废了。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奔“江湖名号”去,说实话,不一定靠谱,因为中国目前的很多商标,免检的还是不免检的,都有点缺乏信誉。
大谈师德的人不少,弄得我总是一头雾水,而且头上经常冒出仨问号。人品这东西,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说,有的导师是个老色鬼,有的爱占小便宜,有的为了追求名利低三下四,有的还有不小的经济问题,等等等等。跟这样的导师混在一起,你要不觉得别扭,别人肯定觉得你别扭。
学问当然最重要,也要看你的运气。有的导师赖以成名的专业,可能现在已经过时了;再进入的话,可能不利于年轻人的成长。有的导师是原教旨主义者,总是相信自己做的那一套才是最前沿的、最有前途的,不愿意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开辟新领域。
3)导师是身先士卒型的还是蒋委员长型的?
有些导师,特别是年纪较轻、干劲十足的青年俊才,喜欢自己动手,和学生一起干。这是非常可贵的。很多学生不情愿选副教授、副研究员,总认为他们名气不够,但是其实他们的水平可能很够。跟这样的导师一起干活,可以全方位地学习科研的真本事。有的导师喜欢单干,能不求学生的就都自己做了。这样的导师也值得表扬,因为学生最终也要学会独立,可以从这样的导师身上学到不少东西。当然,你一定要让喜欢单干的导师带着你干,让他(她)确信你会给他(她)加分的。
现在蒋委员长型的导师很多,麾下雄兵百万,手中经费无数,每天大会小会满天飞,科研主要靠嘴皮子。我曾经说过,一个导师要想自己省事,那就多带学生、多开组会,把学生的想法归纳成自己的想法,然后理直气壮地在文章上挂名。在这样的团队生存,你要是脸皮薄的话,必死无疑。
4)你想做大师兄(姐)还是小师弟(妹)?
我老人家经常劝想要投奔我门下的学生去投奔叉叉叉,其中一个重要理由是叉叉叉很优秀但还没有学生,你去了就是老大,导师肯定可以全心全意地带你。为了他(她)自己和课题组的荣誉,他(她)通常一定会把自己的大弟子带出个模样来。有些学生这时候总是一头雾水,不得要领,甚至油盐不近,令人着急。
人们常说在一个家庭里面最小的孩子最受宠,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老大出生的时候,全家只有一个娃,毫无疑问得到父母百分之百的爱。老二出生以后,父母会更关注老二,甚至给他(她)百分之八十的爱,这合情合理,但是老大依然会得到百分之二十。以此类推,最小的孩子得到的父母之爱的真实百分比,肯定是递降的。千万别以为最小就最受宠,要历史地、纵向地同时横向地看问题。同样的道理,在一个大课题组作小师弟(妹),除非你不想有出息,否则出人头地费的力气会很大很大。虽然师兄师姐会带着你学习,但是别忘了你首先应该向导师学习。只能或只靠跟师兄师姐学本事的孩子,前途堪忧啊。
5)也许一切都是天意!
有的人很幸运,初恋就是自己一生的伴侣。有的人很不幸,初恋就是自己一生的伴侣,连换换的机会都没有。同一件事情,看你怎么看,反正无法严格证明人生的好坏。选导师也是一样,有的孩子宁愿在读本科的大学一直干到博士毕业然后留校任教,老死在一块地方;有的孩子更喜欢接触外边的世界,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永久职位都在不同的地方做。这一切都看你自己,别被父母、恋人等外部因素所左右,按自己的真实想法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你最终跟了什么样的导师、学了什么样的专业、做出多大成绩,也许都是天意。
你爱的人也许很多,爱你的人也许很少,生活总有很多缺憾,这可能也是天意。
所以你只能做最好的自己,给自己一个最好的交代,这不是天意,不尽天意尽人意,人生也会很有趣。
(来源:科学网博客,作者:邢志忠)
请关注后【战略前沿技术】后,点击历史信息或回复201504查看。
2015年3月、2月、1日精华文章,请回复201503、201502、201501查看。
日期
标题
20150409
美国高端产业:定义、布局及重要性
20150410
科研必备的软件神器,果断收藏!
20150406
学者能否从科研经费中获利?
20150416
“十三五”规划思路的十大转变
20150404
科研经费见物不见人,“最大受益者”是设备商
20150408
科研岗位怎么成了“风险岗位”
20150410
颠覆未来作战的前沿技术系列——微系统技术
20150406
中国制造2025》:是什么?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干?
20150423
国务院: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和离岗创业
20150424
NATURE发表“科研评价十原则莱顿宣言”
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阅历史文章,请点击右下角“评论”进行评论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