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军进攻性网络空间作战新态势

2016-07-24 战略前沿技术

本文由现代军事(xiandaijunshi)授权转载,作者:陈森


自网络空间被美军宣示为新的“作战域”后,在先发制人的网络空间战略背景下,其进攻性网络空间作战相关动态倍增关注。网络空间具有“越发展、越依赖、越恐惧”的阶段性特征,为此,美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一直是刻意避谈网络攻击,以免招致“网络珍珠港”或“网络911”,其进攻性网络空间作战部署是只做不说,静水深流。而据2016年3月美国《国家利益》网站文章援引美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的话称,美军网络司令部已对“伊斯兰国”组织展开网络攻势,“标志着美国首度公开承认在武装冲突期间实施了网络攻击”。从一味遮遮掩掩到直言不讳“让网络参与战局”,预示着美军进攻性网络空间作战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崭新阶段。作为肇始者与领先者,其投射出的新动态值得关注和重视。

美军网络空间作战联合条令显示,遂行进攻性网络空间作战行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融入联合作战

美军网络空间作战联合条令显示,遂行进攻性网络空间作战行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最初论及进攻行动时,“懂网络空间的技术军官不懂联合作战,联合作战指挥和参谋军官不懂网络空间”,除了产生诸多误解(如认为“进攻性网络空间作战只是攻击对方网络的非致命手段”等)外,将其整合融入联合一体化作战更是存在攻击目标选定、指挥与控制、情报要求、作战评估以及跨机构协调等多个层面的挑战与障碍。

最显而易见的例证是,进攻性网络空间作战之前就需要扫描和研究攻击目标,探寻并利用目标系统“漏洞”,以达成攻击、控制目的。显然,这与采用传统联合打击手段时目标选定即转入待命状态不同,赋予网络空间攻击任务后,需即刻“与目标保持接触”,实时掌握目标系统升级或改变情况,确保“进入”权限不失效、攻击链路不中断。而在联合打击之前“与目标保持接触”不仅耗费资源,还存在风险。如果技术数据被“捕获”,对方即可“借鉴”分析进而设计和制造针对性的网络武器以反制攻击。更大的风险在于,网络攻击目标一旦提前暴露,依据军事理论或联合作战条令,窥一斑而知全豹,可反向推出其与联合作战计划甚至是战略战役企图的关系,则损失不可估量。此外,获取或开发实施联合作战的网络攻击武器也是一项复杂挑战。攻击微软视窗等常见系统目标的武器易得,而攻击类似“内部专用”目标系统的武器难求,通常需要全新开发。对于国防采办来说,软件项目比物理工程更为复杂、更具风险(必须保持持续的更新和升级,以避免在使用之前对方防护系统维护不会使之失效),堪为攻击武器级的软件背后往往是一个“国家”(受国家资助的高级团队)。据称,攻击伊朗核设施的“震网”病毒是“一个高级程序人员组成的团队,至少需要6个月的时间、花费300万美元才能开发出的产品”。

近年来,美军为能够发挥利用网络攻击潜在的巨大作战效益,实现进攻性网络空间作战力量与传统陆地、空中和海上力量的有机整合,一直保持着高烈度的攻关态势。具体的努力方向包括深化对进攻性网络空间作战属性的认知,优化与网络司令部的协调关系和机制,改善联合一体化打击目标确定以及优先级目标列表拟制的方法等。为此,美军联合职业军事教育第一阶段建议纳入基本的网络空间作战和条令教育,中级和高级军官应当通过第二阶段学习把战役和战略层面的网络空间作战纳入联合规划,顶层课程则囊括对进攻性网络空间作战能力的相关课程。2014年美军颁布《网络空间作战》联合条令,提出了网络空间作战在指挥控制、情报、火力、机动部署、保障、防护六个环节融入联合作战的措施,建立了网络空间联合作战规划与协调的方法与要点,预示着网络空间作战融入联合作战迈入正轨。2016年对“伊斯兰国”组织的武装斗争中,据美国《国家利益》网站的刊文称,美军网络司令部的网络空间攻击行动即是与空袭、特种部队和地面袭击协调进行的,则标志着美军联合一体化作战已初步完成了对网络攻击的有效整合,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美军各个层级和所有军事行动都将全面融入进攻性网络空间作战。

网络空间作战力量难以像传统作战力量那样依据兵力人数、武器性能参数等进行量化评估

混编作战力量

网络空间作战力量难以像传统作战力量那样依据兵力人数、武器性能参数等进行量化评估,原因就在于网络空间作战往往不是军队与军队之间的对抗,而是技术人员、工程师之间的对抗。支撑网络空间作战的人才队伍,已不仅是身着制式军服、佩戴耀眼军衔、操纵现代武器的职业军人,还包括“满脸粉刺、不修边幅、带眼镜的传统黑客”,以及“虽然不能背着背包跑完3英里,但知道如何关闭工业控制网络”的年轻人。

网络空间作战力量的兵民界限逐渐模糊,人才属性不断丰富,政府、企业及科研机构的各类人才均可以一技之长参战助战。早在1995年,一些熟练掌握网络技能的“黑客”和具有广博计算机知识的专才就被五角大楼组织起来,美国网络战士初露端倪。外媒称,美军网络司令部旗下网络、软件以及密码专家组成的附属部队中,非现役人员亦占据一席之地。美国2016举行的两场国家级网络演习均由国民警卫队、陆军、预备役以及海军陆战队网络作战人员的共同参与,同时引入各级州政府及地方当局作为合作成员。其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称“国家警卫队与预备役部队” 是“一种非常可观但却尚未被充分开发以及充分利用的资源”,“平民参与者们的技能储备已经成为执行各类网络任务时的重要助益(帮助军方更好地勾勒网络空间态势并实现概念化分析)。”因此,“是时候将这股力量汇聚起来并对其进行培训,从而实现更为可观的应对灵活性了。”美军网络司令部司令迈克尔·罗杰斯在题为《建立之后:通过网络空间交付成果》的报告中更称“军方(包括现役与预备役)、平民及承包商”人员建立而成的力量是该司令部的“最强资源”。

以乌克兰危机和叙利亚内战为代表的信息化“混合战争”具有鲜明的“兵民一体、军地协同”特征,某种程度上也成为美军网络空间领域混编作战力量、深化军民融合的诱因之一。美国宣布的133支网络任务分队目前已经组建完成40支,其成员平均年龄仅为24岁,80%来自军方,20%为平民,其中一些已经开始参与具体作战,“刚刚于今年一月份初步建立并仍在完善当中的队伍已经参与了七次作战行动”,联合部队司令部指挥官兼国防信息系统局主管称,“而且取得了巨大成功。”此外,五角大楼近期透露,国防部即将在旧金山湾区成立一个由现役军人、平民和预备役军人组成的全日制机构,研究涉及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的前瞻性技术,并与相关信息技术企业保持密切关系。显然,在美国看似自由的市场环境里,信息技术企业并非“野生”,为了满足融合所需要的格局,培育扶助目标“潜力股”,美国军方往往伸出“无形之手”。

未来战争中战术层级进攻性网络空间作战,可能不会伤害大量人员,也不会破坏工业系统、关键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但却能给军事系统造成致命瘫痪

聚力战术层

美国知名防务智库兰德公司将进攻性网络空间作战划分为两个层级,即战略网络空间作战和战术网络空间作战。前者的打击目标包括政府甚至民间设施,目的在于有效遏制敌方的进攻意图,后者的打击目标为军事系统,目的在于有效削弱敌方的战斗力。同时指出,由于网络攻击溯源的复杂性,对进攻意图、目的产生误判的可能性较大,战略层级的网络空间作战由于误判而导致战争升级的可能性也较大,后果不可预见,“美国不会轻易实施”。

任何战略层级的作战力量运用都会受到包括国际法、道德以及国内政治等因素的制约,相比之下,战术层级网络攻击行动无需总统、参联会等授权,回旋余地充足,作战运用灵活,而且,美军深谙“如果缺少了网络功能作为防御及进攻行动的引导,那么现代军事体系根本没有成功运作的可能”,战术层级网络攻击行动以其较高的效费比吸引着美军方投入更多的精力、更深的运用以谋求作战优势。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于2012年启动的“X计划”(将于2017年移交至美国国防部和网络司令部)就曾提出网络空间作战常规化的概念,其意图就是欲将网络空间力量视同海、陆、空作战力量一样参加常规军事行动,从而把网络空间作战运用由战略层级降到战术层级,以充分发挥其作战效能。目前,美军已基本确立了“战场预置、抵近召唤、远程操控”三环衔接的网络进攻样式以及分散配置、集中使用、混合配置三种战术配置方式。其中,网络战场预置主要通过网络战场情报采集分析、软硬件供应链污染、人力情报后门预留、远程物理隔离网漏洞植入等方式,累积网络战场漏洞知识库,预先开发针对性网络武器。2016年美国宣称对“伊斯兰国”组织展开网络进攻而且表示能够通过网络进攻作战削弱其大本营和统治占领区的能力,可以认为,美军用于进攻作战的网络资源早已部署到了“伊斯兰国”组织占领区的关键要点。

未来战争中战术层级进攻性网络空间作战,可能不会伤害大量人员,也不会破坏工业系统、关键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但却能给军事系统造成致命瘫痪。美军网络司令部司令、海军上将迈克•罗杰斯2016年4月在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听证会上表示,将加快推动成立133支营级规模的网络任务分队(具体包括13支国家任务分队、68支网络保护分队、27支作战任务分队和25支技术支援分队。虽然五类分队的名称、任务不同,但无论是从技术角度还是从战术角度上分析,均可归为进攻性作战力量)的工作,并在2018年9月30日前建成并投入使用,以完成战术层面支援联合作战使命。分析指出,这将是2009年网络司令部组建以来,美军推动网络空间作战走向战场进程中的“重大里程碑式事件”。

美军进一步认为,进攻性网络空间作战不仅要瞄准“服务器和重要计算机”,而且要从网络空间出发,跨域打击破坏敌方陆、海、空、天多维作战体系的正常运行

拓展任务目标

在美军内部,进攻性网络空间作战一度被认为只是攻击对手网络的非致命手段,“很少产生物理效应”。2007年的爱沙尼亚事件被认为是第一次针对国家的网络空间攻击行动:爱沙尼亚政府怀疑俄罗斯针对其数字基础设施、政府指挥和控制系统、金融机构和媒体网络进行了网络攻击。大规模的攻击一度关闭了政府机构的电子邮件,严重限制了互联网的访问,致使汉莎银行的在线服务瘫痪了一个多小时。对政府、媒体和金融网络的攻击造成了混淆和混乱,但是,并没有造成物理毁伤。

美军这种认知很快被其秘而不宣的网络空间攻击行动彻底扭转。2011年1月《纽约时报》以“伊朗核计划和网络战新时代”为题,详细揭秘了伊朗核电站遭受网络(“震网”病毒)攻击事件,千台离心机报废,刚封顶的布什尔核电站不得不取出核燃料,核发展计划被迫搁置,开创了通过网络控制并摧毁实体的先河。随后,更多网络空间“暗战”被密集披露,充分证实了网络攻击可以通过独立运用或与其它武器配合,关闭防空系统或指挥控制节点、打开或关闭水坝的闸门,与传统杀伤武器无异,可以作为“联合部队指挥官的箭”。2011年开始的利比亚战争中,美军在战争爆发前侵入利比亚的互联网和通讯网,给其高级将领的手机发送策反短信,并以卡扎菲父子直接统领的第9旅和第32旅为目标,实施了电子渗透和网络攻击。美军甚至还研制了一种病毒,能使对方的显示屏出现难以觉察的闪烁,造成操作人员发生视觉疲劳和莫名的头痛,堪比生理战武器。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进攻性网络空间作战任务目标将全面拓展。2016年美军网络司令部对“伊斯兰国”组织的网络攻击中,两大目标之一是其对社交媒体的使用,而这并不在网络司令部成立之初时的任务目标之列。发动网络空间攻击来对付敌方对社交媒体的使用是前所未有和意料之外的,但也在情理之中。数年来,“伊斯兰国”组织成功地利用了社交媒体等各种互联网工具在全球进行战略传播,吸引了大量直接参战的“圣战者”和支持群体。美军进一步认为,进攻性网络空间作战不仅要瞄准“服务器和重要计算机”,而且要从网络空间出发,跨域打击破坏敌方陆、海、空、天多维作战体系的正常运行。网络空间除了作为新的一维作战空间单独发挥作用以外,将充分发挥其与四大传统作战域的黏合作用,借助各类作战平台,不断提升传统作战的效能,拓展网络空间对抗样式。如同战斗机在歼灭敌方的飞机并夺取空中优势后,就会把打击地面(海上)目标作为自身任务一样,拓展进攻性网络空间行动任务目标,是大势所趋。

在“未来战争都可能先从网络空间开始”已成为基本共识的情况下,可以预见,美军进攻性网络空间作战将进入“新常态”

蜕变战争常态

为避免公开宣称主动网络攻击引发不测,美国公布网络空间相关战略、政策和政令时往往有所遮掩,进攻性网络空间作战的相关筹谋与行动,一直是暗流涌动。美国担心其日益依赖的信息系统在带来不对称优势的同时也可能成为其“阿喀琉斯之踵”。前国防部长帕内塔称,美国可能面临一场“网络珍珠港”事件,“网络攻击破坏火车运行、污染供水或关闭电力供应,造成实体破坏与人员伤亡,日常运作瘫痪,民众陷入震惊、恐慌”。前国家情报总监迈克·麦克奈尔认为,“恐怖组织迟早会掌握复杂的网络技术,就像核扩散一样,只是它更容易。”

随着美国网络空间力量“羽翼渐丰”,称霸野心和信心持续高涨,在网络空间要采取主动攻击的调门不断升高。事实上,在克林顿政府时期,军方情报机构就己开始筹划提升网络攻击能力,小布什政府时期加紧开发网络作战武器,奥巴马政府时期进一步强化网络空间力量的组织、训练和装备。不同时期,网络空间战略内容与侧重点不同,恰恰是一个“从全面防御到攻防结合再到主动进攻”的演进过程。2011年,美国国防部《网络空间行动战略》对网络攻击的性质及如何应对进行了明确解释。2012年,英国《卫报》披露,奥巴马签署最高机密指令《美国网络作战政策》中指出,进攻性网络行动是促进美国国家目标实现的“一种独特的非传统能力方式”,可在事先不警告的情况下实施。而且,网络攻击的目的可不受限于报复,模糊地扩展为了“旨在促进遍布全球的美国国家战略目标”。《纽约时报》2013年载文称,如果美国遭遇重大网络攻击后并取得可靠证据,总统有权下令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即便是近年来,在面临自动减赤的预算压力下,美军对于网络空间仍然是持续加大经费投入。2014年10月公开其首部《网络空间作战》联合条令,更是填补网络空间作战没有顶层联合条令的空白。2015年4月发布的《网络空间战略》中,公然表示要把网络空间作战作为今后军事冲突的战术选项之一,明确提出要提高美军在网络空间的威慑和进攻能力,表明美国已经完成了发动网络进攻作战的全部准备。

在“未来战争都可能先从网络空间开始”已成为基本共识的情况下,可以预见,美军进攻性网络空间作战将进入“新常态”。美军已承认网络司令部开始执行进攻任务,“给网络司令部布置了第一次真正的作战任务”,意味着其“已经解决了之前不会在武装冲突中使用网络攻击的问题”。2016年4月美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在美国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的演讲中更是透露,要将现网络司令部升格为一级联合作战司令部,与六大战区司令部及三大职能司令部同列。“一旦网络司令部升格为作战司令部,其行动速度将加快……在预算排序、战略和政策制定流程中,直接的作战司令部司令是有发言权的。”目前升格网络司令部在美国国会和国防部内部虽然存在一些质疑声音,但是,如同美军愈加重视进攻性网络作战且已具有进攻能力是防务界心知肚明的事实一样,升格只是时间问题。羁绊和阻隔进一步消弭,那么,进攻性网络空间作战渐成寻常战事,不再引人瞠目,也是时间问题。

网络空间作战似乎没有硝烟,没有面对面厮杀和流血,但网络空间的夺控与争锋,只是作战手段和形式发生了变化,其暴力对抗的本质并没有改变。西方军事家认为,网络空间作战在几秒钟甚至更短时间内造成的破坏不亚于核弹。俄罗斯军事学说已将网络攻击手段定性为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并保留了运用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或核武器反击的权利。由此看来,外媒称“美军已跨入战争史上的未知领域”,可谓意味深长。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协同创新 | 产学研 | 预见2016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中国武器 | 电磁炮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装备采办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轰炸机 | 预警机 | 战斗机 | 运输机 | 六代机 | 能源 | 电池 | 云计算 | 大学排名 | 博士 | 导师 | 凯文凯利 | 钱学森 | 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马斯克 | 纳米 | 基金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无人机 | 俄罗斯 | 日本 | 英国 | 印度 | 以色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谷歌 | 工业4.0 | 颠覆性技术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硅谷 | 石墨烯 | 北斗 | 通信 | 智能制造 | 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激光 | 智库 | 商业航天 | 量子 | 基因 | 基因编辑 | 未来战争 | 网络空间战 | 网络武器 | 成果转化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MIT技术评论 | 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