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前世界军事形势与发展特点

2017-02-23 战略前沿技术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王卫星

世界安全形势继续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与之密切关联的军事发展尤为活跃。世界主要国家军队在保障各自国家安全方面,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出于国家利益的需要,各主要国家在深入推进新军事变革的同时,确定新战略目标,建立新型指挥体制和力量构成,创新作战理论和大力发展新型作战力量,推动新质战斗力生成,世界军事发展呈现前所未有的新特点。

当前,国际安全环境总体保持稳定,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抑制战争的因素不断增多,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不大,但危险在提高;中东等局部地区战乱不止,一些热点问题持续升温,接近战争边缘;世界军事总体态势没有发生大的结构性变化,世界军事力量对比发生新变化,军事发展呈现新特点。


更加强调军事战略的进攻性

大国间军事对抗加剧


  

美国提出“一体化军事战略”。其战略目标是:以强化美全球联盟伙伴网络为基础,以威慑、拒止和击败国家对手,并扰乱、削弱和击败暴力极端组织。为此,美将采取推动体制改革、发展必要军备、实施全球一体化作战三大战略举措,以确保能同时应对国家间冲突、非国家冲突和混合冲突。在欧洲,美联合盟友沿波罗的海至黑海一线与俄展开军事对峙,强化威慑态势;在中东,加大增兵力度,在打击“伊斯兰国”的同时,与俄大打“代理人战争”;在亚太,推动“再平衡”战略军事部分进入到以巩固提升美在亚太军力优势、打造美主导的地区安全架构为重点的第三阶段,在加强高端战力部署的同时,着力编织以美日为核心,以韩、澳、菲、新等盟国为补充,以越南、印尼、印度等伙伴国为外围的“印亚太安全网络”。

俄罗斯战略取向更显主动性进取性。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首次将“非核遏制”纳入军事战略体系,充实完善“以核遏制为依托的机动战略”,积极调整各战略方向兵力部署,以确保有效慑控周边。在西北和北部方向,增强波罗的海和加里宁格勒地区驻军,加大在波罗的海和北大西洋的核潜艇巡航力度;在西部方向,新建3个陆军师,形成北、中、南3个集团互为犄角的战役布势;在南部方向,组建完成驻克里米亚军队集团,驻军规模和装备水平大幅提升;在东部方向,计划在千岛群岛以及与日有争议的国后和择捉岛上修建军事设施,恢复对日本—关岛—夏威夷三角地带的战略巡航;在叙利亚,强化与两伊和土耳其的反恐合作,宣布在叙开展一场无限期的作战行动,并建立永久性海、空军基地。

日本强调“联合机动防卫”。日本不断渲染中国和朝鲜军事威胁,借机扩张军力,企图从东海南海两个方向将中国军事影响力围堵在第一岛链以内。一是强化西南方向战场建设与兵力部署。加强那霸、福冈、与那国岛等地兵力部署,计划2020年前在日本至台湾沿线诸岛兵力增至约1万人,以构建防空反舰作战体系。二是积极构建“日美+”小多边军事同盟。借朝核问题改善与韩关系,谋求共享反导反潜情报;借南海问题提出协美巡航,帮助越、菲等国升级军备,并加强与澳、印等域外国家的军事交流合作,试图坐实“日美韩”“日美澳”“日美印”等军事联盟关系。

印度突出“惩戒威慑”,有针对性加强陆地边境和印度洋军事部署。总体目标为:以“两线作战”为指导,对内强化反恐维稳,对外力求西慑北遏、控制邻边弱国,巩固地区大国地位,加快向印度洋扩张。为此,印度采取以下举措:一是加强陆地边境的兵力部署和战场建设。在东部组建山地打击军,部署“布拉莫斯”超声速巡航导弹,在西部前沿地区部署或组建装甲部队;大量新建扩建前沿哨所、公路、机场等,扩大局部军事优势。二是加强印度洋地区军力部署,扩充安达曼—尼科巴群岛驻军规模,计划将陆军一个旅升级为一个师,并部署先进舰机,改造基础设施,强化对印太两洋进出门户——马六甲海峡的扼控能力。

欧洲国家加强地区军事存在,强化集体防卫,以应对多重安全挑战。欧洲同时面临俄欧对抗升级、恐怖主义威胁加剧和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减少对欧洲防务支持的窘境,寻求通过扩大防务责任和强化集体安全,有效应对多重安全挑战。为此,在欧洲,德国、英国和法国重点强化前沿威慑,联手比利时共同向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派驻约2000人的部队,以应对来自俄罗斯的威胁。在中东和北非地区,英、法、德等国继续派兵打击“伊斯兰国”等恐怖极端势力,培训当地军队。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优化体制机制和力量构成



美国聚焦体制、技术和人力,推进新一轮国防改革。一是加强参联会战略规划职能。明确参联会主席及联合参谋部在“跨地区、跨领域、跨职能”范围内的战略规划职能,以解决各地区和职能司令部缺乏全局视野等问题。二是调整领导指挥体制。将网络空间司令部升格为四星上将领导的联合作战司令部,加强其独立管建和指挥全球行动的能力;探讨以联合特遣部队司令部取代战区军种组成司令部,简化指挥程序。三是创新技术研发体制。在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之外新成立战略能力办公室,以突出前者的技术前瞻作用和后者的能力整合作用;组建由军、学、商界创新先驱组成的国防创新委员会,在“硅谷”和波士顿等地组建国防创新试验小组,加快利用民用创新技术速度。四是优化人事制度。提出“未来部队计划”,设置“人力分析办公室”,优化晋升考评机制,改革联合军官管理制度,将联合军官累积最低任职年限由3年压缩为2年等。

俄罗斯重组军事组织,完善国防体制和兵役制度。一是组建国民近卫军。以内务部原内卫军为基础,组建国民近卫军,由新成立的联邦国民近卫军总局负责指挥,以加强中央统管。二是酝酿对强力部门实施大规模重组。拟将紧急情况部部分职能并入国防部,形成国家安全部、国防部、内务部、国民近卫军联邦总局“四分天下”的强力部门新格局。三是完善战区军地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将军区在动员和地方防卫等问题上与辖区内联邦主体执行权力机关及地方自治机关的协同关系,改为隶属关系。战时,上述机构将与内务部、联邦安全总局和国民近卫军的部队一样,统一接受军区司令指挥。四是准备修改兵役法,招募短期士兵。考虑允许军队在紧急情况下与公民签订6个月以下兵役合同,并将紧急情况范围扩大至“镇压俄罗斯境外的国际恐怖活动”。

日本着力理顺指挥关系,继续推进自卫队改革。一是拟设立联合部队司令部,加强自卫队的联合运用。提出在统合幕僚长(联合参谋长)之下设置“统合司令部”,以减轻统合幕僚长的作战指挥职能、强化其规划计划职能。统合司令部设置专职司令部,战时接受首相、防卫大臣和统合幕僚长的命令,统一指挥调动陆海空各自卫队。二是拟成立“陆上总队”统一掌管陆上自卫队的作战指挥,并与海上自卫队的“联合舰队”和航空自卫队的“航空总队”位于同一指挥层级,以形成更为清晰的“联合参谋部—陆/海/空自卫队作战司令部—任务部队”三级作战指挥链。

印度改革国防决策和领导指挥体制,提升联合作战能力。为解决“文官治军、三级决策、三军分立”的国防体制导致责权分离、决策与执行脱节、决策失误、协同不力等弊端,印度试图对国防体制进行改革:一是将三军种参谋长吸收为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赋予其参与国家安全和国防决策的权力;二是将国防部和三军种司令部合并,增加国防部军官人数比例;三是设立国防参谋长,行使联合作战指挥权;四是将现有陆军军区和空、海军的地区司令部按地域编成战区联合司令部,统一指挥辖区内部队联合作战。

欧洲重点整合盟国力量,推进防务一体化。欧洲各国按照“框架国概念”,形成由发挥骨干作用的大国(即框架国)和起补充作用的小国共同组成的国防模式,以减少重复性军备建设、提高军费使用绩效。据此,北约已组建7支“特高战备级特遣部队”,分别由英、法、德、意、西、土等国担任框架国。北约在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部署的多国部队,也将分别由英、加、德、美任框架国。德国在国防军改革中还提出要创建指挥欧盟军事行动的联合司令部。


推进作战理论创新

谋求获取未来战争主动权


  

美军着眼提高战略和作战适应性,创新作战理论。美军认为,未来不仅将面临来自国家和非国家对手的威胁,还将更多面临三类混合冲突:一是国家军队以非国家行为体面目展开的行动,如俄军在克里米亚的行动;二是非国家行为体实施类似国家军队的初级联合作战行动,如“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行动;三是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开展的协同行动,如俄军与乌克兰东部地区民兵武装联合开展的行动。

为此,美军陆续提出“快速聚合”等支撑性联合概念,重点提高前30~45天的危机响应和力量集结速度,以推动跨领域、跨战区、跨机构乃至跨国作战资源与能力的深度有效融合,为实施“全球一体化作战”、有效应对复杂多变且形态各异的全球安全挑战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围绕深化“跨域作战”这一未来联合作战的核心思想,在“空海一体战”概念基础上,完成“全球公域进入与机动”联合概念修订工作,推动其进入概念执行阶段,以求集成陆上力量的能力,实现“陆、海、空、天、网所有5个作战领域的能力一体化”。以此为基础,美陆军、海军陆战队正式提出“多域作战”和“跨域机动”思想,海、空军加紧完善“分布式杀伤”概念和“空中远征队”作战模式等军种作战概念,以求“击败敌方的反进入与区域拒止能力”。

俄军检验完善“混合战争”和战略性战役理论。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等认为,混合战争在解决国际争端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现代战争规则发生重大变化,已由使用军事手段为主转向以非军事手段为主,二者之比为1∶4;鉴于混合战争在制胜机理、对抗形式、对抗力量等方面,与传统战争有着根本区别,俄既要应对美可能对俄发动的全球快速打击,更要应对美利用信息技术发动的混合战争。为此,近年俄军通过各类训练演习和战备突查,尤其是借出兵叙利亚打击“伊斯兰国”之机,检验运用前线航空兵、远程航空兵和海军舰艇、潜艇,对敌实施远程精确打击的“摧毁敌极其重要目标战略性战役”理论,以及综合运用政治、经济、信息、军事等传统与非传统手段,与敌展开智力—信息—心理对抗的“混合战争”理论。

日本自卫队发展“离岛防卫作战”理论。该理论强调“动态威慑”,要求通过提高装备运用水平和部队活动频度,增强平时对敌综合威慑;突出“海空优势”,要求在周边海域特别是冲突海区,夺取并保持局部海空优势;重在“岛屿攻防”,围绕西南诸岛实施“夺岛”“护岛”行动。其核心是以持续、强韧的防御态势,“代美”顶住敌初期打击,坚守西南岛链,将敌封闭于第一岛链之内,保障美军实施作战进入。

印军完善三军联合的“一体化战区作战”思想。强调有效整合战区内各军种资源,实现指挥控制、作战力量、作战行动和作战保障的一体化。其要义是将陆军编成若干更加机动、灵活、致命的“一体化作战群”,代替打击军作为主要突击力量,在海空军、常规导弹部队和特种作战力量的支援配合下,同时打击边境当面和纵深之敌。其核心是将战区建成一个透明的“一体化作战空间”,实现由“平台中心战”向“网络中心战”转变。

不断加大国防投入

新一轮军备竞赛渐露端倪



持续加大军费投入力度。美国2017财年军费为6180亿美元,比2016财年增长110亿美元。这是美国防预算在2013—2015财年连续三年下降后,恢复增长的第二个年度。俄罗斯2017财年国防预算总额为593亿美元,在俄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仍较2016财年增长4%。2016年12月22日,日本公布2017年防卫预算,总额为5.1251万亿日元(约合438亿美元),较2016年增长2.2%,是日本连续第5年增加防务预算,日本自卫队人均军费高达20多万美元。印度2017财年军费预算达500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印军费开支将上升到623亿美元。2016年,北约的欧洲成员国纷纷扩大军费开支,导致北约总体防务开支提高3%。其中,德国2016年军费预算为366.1亿欧元,比上年增加6.8%,增幅为联邦总预算增幅的2倍。英国2016年国防开支为351亿英镑,为6年来首次增加,并计划2020年增至约400亿英镑。

大力发展现代化武器装备。美国2017财年国防预算申请总额中,装备科研费和采办费合计1839亿美元,较2016财年预算增加64亿美元,增幅3.6%,其重点投向是:申请拨款85亿美元,完善导弹防御体系,提升应对空天威胁的能力;拨款71亿美元,保障重大太空项目投入,提升太空竞争优势;投入67亿美元,强化网络空间能力建设,支持网络空间行动。2016年,俄国防预算501.35亿美元,其中275亿美元用于国防采购和装备更新,占国防预算的55%。其投入重点:一是在改造现有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同时,加紧研制新装备。包括新型“巴尔古津”铁路机动导弹发射系统,设计完成新一代PAK-DA隐形战略轰炸机,开工建造第7和第8艘“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二是大力发展非核高精度打击武器。俄军计划2016年年底前使海陆空基的高精度武器数量提升至2013年的5倍,2020年前提升至20倍。三是加快研制和列装高新技术武器。2011年,俄军仅有182架无人机,到2016年已猛增至2000余架,与2011年相比增长了9倍。除美俄外,亚太国家也竞相采购先进武器装备。2016年2月,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发布军贸报告称,2011—2015年间亚洲及大洋洲地区武器进口量相比5年前增长了26%,占全球武器进口量的45%。在世界十大武器进口国中,亚洲及大洋洲地区的国家共有6个;其中印度武器进口量位居首位(占14%),沙特阿拉伯排第二(7.0%),韩国排名第十(2.6%)。而根据美国国务院2016年12月公布的《2016版世界军费支出与武器转移》报告,2004—2014年间,日本武器进口总额为2046亿美元,年均进口额为186亿美元,在全世界170个调查对象中排名第一。这里需要说明的是,SIPRI的报告和美国国务院的报告,在“谁是第一武器进口国”的认定上存在差异,主要缘于两个原因:一是SIPRI的军贸统计对象覆盖范围较小,只覆盖了50多个国家,通常不包括日本;二是SIPRI的军贸统计口径相对较小,只涉及普通的武器贸易,而不包括盟友间的武器转让与共同开发等。


加速发展新型作战力量

推动新质战斗力生成



积极发展网络空间力量。美军升格“网络空间司令部”,颁布JP3-12《网络空间作战》联合条令,建立网络战部队的指挥控制关系,并着手拟制作战实施方案。2016财年,美已全部建成133支网络战部队(约6000人)并具备初始作战能力,包括13支为国家基础设施提供网络防御的国家任务部队,27支对敌网络攻击的作战任务部队,68支网络防护部队,25支提供情报和地区情况分析的支援小组,2018财年将形成全面作战能力。目前,美已在数十个国家建立了上百个基地、1.5万个网络站。俄罗斯也将“网军”作为军队建设的重点,目前俄总参正积极筹建网络战司令部,以整合现有网络侦攻防管力量,未来拟编约3000人的“网络安全部队”,重点是加强网络攻击力量。日本已正式组建规模为100人的“网络空间防卫队”。印度已组建超过1.5万人的“网络部队”。韩国计划扩充网络战司令部兵力,在未来3年将网络兵力增加2~4倍。目前,有47个国家组建了网络作战部队,100多个国家具有开发网络武器的能力。

加强发展空天攻防力量。美国为提高全球快速打击能力,全面升级军用卫星系统,并成功测试了X-37B高超音速飞行器,可在1~2小时内打击全球任何地点;同时成功进行了60余次导弹拦截试验,目前正推动在韩部署“萨德”导弹,并计划在国内建立第三个陆基拦截基地。俄罗斯加紧研制空天飞行器,继续完善由70颗卫星组成的“眼睛”导弹预警网络。2015年8月,俄军合并原空军和空天防御兵,正式组建空天军这一新的军种,计划2020年前建成三级导弹防御体系。

争相发展极地力量。美国先后出台《北极地区国家战略》和《国防部北极战略》,并在北极地区建立永久军事基地。美海军制定了《北极路线图》,向北冰洋派遣“应对气候变化特遣部队”,其新型巡逻艇已展开极地军事行动,并计划扩大潜艇在北极的巡逻范围。美政府还授权相关企业研发专用卫星,为在北极地区的军事行动提供支持。俄新版《军事学说》首次将“确保北极利益”纳入武装力量任务清单。2015年7月,俄新版《海洋学说》再次强调,北极是俄海军“优先发展方向”。目前,俄罗斯已成立北部联合战略司令部,组建了3个北极旅,建成了14个机场、10个搜救站、16个深水港、14个机场和10个防空雷达站,并计划组建一支拥有破冰战舰的“冰上舰队”。北约和欧盟多国也加入北极争夺行列。在北半球,未来有可能形成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三角海战场”,这个铁三角将成为“全球战场的黄金支点”,谁控制了这个地区,谁就可能在未来军事竞争中占据主动。

持续发展无人系统。目前,全球已有32个国家先后研制出150余种型号的无人机,55个国家装备了80余种无人机;10多个国家装备或正在研制无人舰艇和无人作战车辆。美军地面无人作战系统已达1.5万余台,列装无人机数量超过1万架,空军无人机操作员已超过现役飞行员,计划未来10年将大、中型多功能无人机的装备数量再增加1倍,到2025年90%飞机都将是无人机,将构建起一个涵盖远中近程、多任务领域的完整空中作战力量体系。俄军斥资4000亿卢布(约合133亿美元),计划在2020年前构建远、中、近程结合,侦察、打击、运输一体的无人机作战体系,2016—2018年将进入全面列装期。2015年俄军在叙利亚出动由两种10部机器人构成的地面突击群参加地面反恐作战,这是世界上首次战斗机器人集群作战。日本正在加速研发长航时无人机。

西方军事专家预测:到2025年左右,无人机及地面、水下机器人部队将得到广泛运用。一旦机器人在战场的应用成为现实,必将改变未来战争的模式,也将带来军事领域的真正革命。未来战争将成为有人与无人系统协同作战的无人化战争,多领域、大规模使用无人自主系统有可能同步降低人员风险和冲突门槛。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 创新教育 | 军工百强 |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预见未来:预见2016 |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站 |反卫星

领先国家: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专家专: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全文收录: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远望智库”聚焦前沿科技领域,着眼科技未来发展,围绕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安全、知识产权等主题,开展情报挖掘、发展战略研究、规划论证、评估评价、项目筛选,以及成果转化等工作,为管理决策、产业规划、企业发展、机构投资提供情报、咨询、培训等服务,为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