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46%青年科研人员认为最大压力来自跑经费、争项目 | 国外青年科技人才的激励措施和制度调研

2017-05-31 战略前沿技术

来源: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在5月30日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向创新致敬、向梦想致敬、向全国8100万科技工作者致敬!


  54.5%的青年科研人员认为工作压力过大

  66.7%的人把科研或实验之外的时间花在争取项目(申报经费)上

  76.92%的人认为“待遇不高”是制约其创新、影响创新积极性的主要因素

  这个端午节假期,苏小铨逆着家里人“不要加班”的意愿,一头扎进实验室,埋头写起科研项目计划书——这,似乎是个“没有办法的办法”。

  对这位东北某研究所的副研究员来说,平日里上班,大多时间都要忙着搞科研做实验,但囿于科研项目申请的压力太大,只好从节假日“偷”些时间来写“本子”。“没拿到科研项目,接下来即使想继续搞科研做实验,都没得做了。”她说。

  这样的加班对苏小铨并非偶然,这种情况在科学界也非个案。在我国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中国青年报社联合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发起“青年科研人员生存发展状况调查”(以下称调查),其结果显示,54.5%的青年科研人员认为工作压力过大,已经影响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而在所有的“压力山大”之中,科研项目和基金的竞争最让他们“喘不过气来”。

  在路上的“消耗”:最大压力是“跑经费”“争项目”

  根据调查结果,有46.15%的青年科研人员认为,科研工作最大的压力来源于科研项目和基金竞争,也就是所谓的“跑经费”“争项目”。不少青年科研人员正因为项目争取难、压力大才自嘲为“青稞”。

  值得一提的是,青年科研人员的职称越高,其科研项目和基金竞争的压力越大。根据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交叉分析的结果,领导独立研究组的研究员、隶属某个研究组的研究员、领导独立研究组的副研究员、隶属某个研究组的副研究员以及助理研究员,他们认为科研项目和基金竞争压力最大的比例分别是:75%、60.13%、43.8%、40.71%、36.96%。

  相应地,在科研或实验工作之外,青年科研人员花在“跑项目”上的时间最多。调查显示,66.7%的人把科研或实验之外的时间花在了争取项目(申报经费)上,仅有17.45%和1.97%的人选择参加学术会议和科普活动。

  近些年,我国整体上的科研经费与日俱增,不过科研经费蛋糕切割到科学家个体,尤其是青年科研人员头上,则往往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根据此次调查结果,只有22.14%的青年科学家认为“自己科研经费充足,可以开展费用较高的实验”,而有20.64%的受访者认为“科研经费的缺乏已经严重影响其开展创新实验”。

  相应地,在“跑经费”“争项目”的过程中,有关科研经费分配和管理带来的种种问题受到诸多诟病:“科学家不是在写单子、争项目,就是在跑关系、争项目的路上”“科技界项目申报、课题汇报、成果评奖等名目繁多,导致科研人员的工作消耗在各类评审活动中”,等等。甚至一度有人呼吁:把时间还给科学家!

  在这次调查中,就有青年科研人员提出“管理制度要‘松绑’”的建议和希望:“简化报销手续,简化科研管理流程,减少无效的各种报表、文件”“允许项目雇佣秘书,减少行政财务等负担占用科研时间”,等等。

  “至于分配制度,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要让科研人员获得更多稳定的支持。”一位物理领域的青年科研人员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说,“跑经费”“争项目”耗时太多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竞争性经费太多,而稳定性、持续性的支持太少。

  一般来说,在基础研究领域,国际上稳定性与竞争性经费配置的比例一般为“七三开”甚至“八二开”,而我国科研经费采取以竞争性为主的分配方式,其比例明显偏高。

  这位青年科研人员说,这两三年尽管有关科研经费分配和管理制度方面的改革动作不少,不过真正“落地”一线科研机构似乎还需要一段时间,目前他尚未感到科研经费分配和管理“和以前有什么明显不同”。

  束缚创新的“柴米油盐”:月薪八千的何止复旦教授

  “应发一万五,到手八千元”,最近复旦大学一位教授晒出的工资条引发热议,也再次将高校、科研院所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工资待遇问题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这次调查中,就有青年科研人员主动提及“工资待遇”的问题:工作强度与收入不成比例,工资绩效发放的百分比太低,很难支付正常的科研所需。月薪8000元的何止复旦教授?

  苏小铨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副研究员,她每个月平均工资不到一万元,一般到手也就9000元左右。不少“青稞”建议提高工资待遇,目前,产业界的待遇水平往往是科研院所的3~4倍。

  这些关乎“柴米油盐”的工资待遇问题,如今已经成了制约青年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最大“拦路虎”——

  此次调查显示,“科研人员待遇不高”是制约青年科研工作者创新、影响创新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有76.92%的青年科研人员支持了这一观点。针对现阶段的工资收入,仅有13.23%的受访者表示满意,不满意的占了46.81%。

  今年全国两会接近尾声之际,微信朋友圈流传一篇阅读量突破10万+的文章《一枚中科院科研人员的自白:我为什么选择离开》,文章讲述一位北大博士,毕业后到科研院所工作,后因买房、子女入学等现实问题无奈选择离开北京。

  在这次调查中有人提到,科研人员尤其是青年科研人员目前所面临的学术、生活压力太大,经常让人喘不过气来。应有相关激励政策,为其解决住房、子女教育等后顾之忧,否则难以静心专注科研。

  这位提建议的科研人员说:“科学研究本是一种对未知的探索,应当是包容,允许失败的,如果科学界沦为和企业界一样,强求科学家必须作出成绩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话,科学工作者很可能不得不作出一些创新性缺乏但成功很有保障的东西,这将严重制约科学家的创新。”

  董梁是一位研究材料的研究员,他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尽管不少人员之所以从事科研是因为兴趣和为祖国争光,不过,“买不起房”这样的现实问题有时很容易致使其科研轨迹乃至职业轨迹发生变化。

  他说,国内不少科研工作者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而且往往是“村里学习最好的优秀人才”,然而,当这些人“荣归故里”时却发现自己是“挣得最少的那一个”,不仅挫伤他个人的自信心,也有失知识群体的颜面。

  长在大环境的“青稞”:浮躁风气致不能专心科研

  此次调查中,有一个结果显得颇为有趣:针对自己的“工作能力”,有六成以上(65.95%)的青年科研人员自认为比较满意,但是,面对相应的“工作成果”,却有一半以上(53%)的青年科研人员表示“一般”甚至是“不满意”。

  相应地,面对所在研究领域的科研现状,以及我国总体科研现状,则是有63.51%和68.67%的青年科研人员表示“一般”甚至是“不满意”。

  苏小铨说,这组数据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当前国内科研体制和环境出了“大问题”。她举了一个例子:不少科研人员都知道要“啃硬骨头”,做一些能突破国际难题的科学研究,但这样的工作往往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才能有所进展。然而大环境追求的是“短平快”,在这种不良风气下,短时间内拿不出好成果,很可能就是“自掘坟墓”——不被认可,也很难获得更进一步的科研支持,也就失去了做科研的“资本”。

  事实上,对于任何一名科研人员来说,从开始投身科研工作起,到做出科研成果,并最终影响所在研究领域乃至整个国家总体的科研情况,似乎都很难离开微观层面“自身的学历和工作经验”“自身的科研天赋和水平”,中观层面“同研究组中学生或研究人员的能力”“课题组的机遇和硬件条件”“所在研究机构内部的政策或制度”,以及宏观层面 “国内的大背景下科研政策或制度”等因素。

  根据此次调查显示,青年科研人员认为最影响其职业发展因素的,则是最为宏观的“国内的大背景下科研政策或制度”,有72.98%的受访者支持了这一观点,位居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则是“所在研究机构内部的政策或制度”和“课题组的机遇和硬件条件”,分别有68.29%和59.57%的人支持。

  提及学术氛围,学术环境,指挥棒的问题似乎难辞其咎。此次调查显示,有50.75%的受访者认为当前的“科研成果评价标准不合理”制约了他们的创新发展,而对于现阶段的学术评价体系,不满意的人占到43.16%。对于他们所在研究机构的职称评审制度的满意度,也仅有21.2%,认为“不太满意”或“完全不满意”的青年科研人员达到39.12%,与持“一般”态度的人数比例39.68%相当。

  在这次调查中,就有青年科研人员建议,希望给予更为宽松的评价周期,比如针对科研成果可以尝试每两年一次考评,而非当前的每年一次考评。这位科研人员说,“希望在不那么急功近利和浮躁的环境下,让我踏实地用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来研究一个问题”。

  但就当下来看,青年科研人员想要实现这一点,还要回答几个问题——

  “如果要想十年磨一剑,有没有可能会被不停来袭的论文考核‘打断’?”

  “如果屠呦呦老先生当年忙于发表论文,还能有今天的成绩吗?”

  “我认为,她很可能无法专注科研工作本身,并持续纵深。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苏小铨说。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苏小铨、董梁为化名)



国外青年科技人才的激励措施和制度调研


来源:科学青年(YIPACAS)

作者:应化所 卢宇源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掀起和全球科技文化的交融,优胜略汰的国际竞争环境逐渐形成,并成愈演愈烈之势。正如美国《科学与国家利益》报告中指出的那样:“科学既是无尽的前沿,也是无尽的资源,是国家利益中的一种关键性投资。”在这一轮经济、科技、文化革命中,科技人才显得尤为重要,从而世界各国普遍将科技人才视为重要的战略资源。青年科技人才作为科技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创新中最为活跃的核心资源。各国政府及组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激励和培养青年科技人才。


1.美国




为了激励中青年科技人才,美国政府设立了高额的科研奖励:

1.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在《美国基础研究:通过发现创造繁荣》报告中强调:“美国基础研究的成功不仅是钱的问题,更多的是来自于基础研究的独特组织。”美国政府各部门和组织非常注重有针对性的人才项目和培养计划设立,如美国海军设立了“青年研究员计划”,专门在一些大学和私人研究机构设立基金,培养最近5年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研究人员。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 (HowardHughes MedicalInstitute, HHMI)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非营利性生物医学研究组织之一,旨在推动生物医学研究和教育发展,造福人类健康。HHMI重点资助具有科学思想的领袖人物,崭露头角的新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以及有志成为科学创新先驱的学生。截至2016年,HHMI研究员群体中,有182名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65位成为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25位获得诺贝尔奖。目前有25位华人科学家为HHMI研究员。

2.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设立了“青年科学家与工程师总统奖”(THE PRESIDENTIALEARLY CAREER AWARD FOR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PECASE)),是美国政府奖励领先科学技术领域精英的,也是美国政府给予独立研究的青年科学家的最高荣誉。其奖励对象是目前在美国大学科学工程类学系研究成果丰硕的新生代,每位得奖人在未来五年内将分期获得国家科学基金会总额三十万美元的研究奖助金,每年颁发200个名额。

3.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设立了“沃特曼奖”(Alan T.WatermanAward)。该奖的主要对象是在高等院校任教或已受聘即将成为高等院校教师的青年学者和有志在高等院校工作的研究生、博士后或企业的青年研究人员。沃特曼奖的授奖学科包括数学、物理、医学、生物、工程、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并专门授予在各学科最前沿取得杰出成就的美国青年科学家,年龄最好不超过35岁。沃特曼奖的奖品包括一枚奖章及一笔奖金。奖金只能用于研究与学习,数额为每年5万美元,连续提供三年,获奖者可在任何学院或研究机构进行各学科的研究与深造。

4.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设立了一系列的博后资助项目,详见:

 https://nsf.gov/funding/education.jsp?fund_type=3。

另外,为了吸引外国留学生,美国制定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基本政策,使之成为了美国招揽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美国从1946年开始实施“富布赖特计划”,每年通过提供奖学金接受各国学生及学者赴美学习。60年代,美国又先后推出《共同教育和文化交流》及《国际教育法》等,扩大与外国交换留学生计划。美国各大学也制定各自的留学教育政策,向留美学生提供奖学金。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调查,大部分在美攻读博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以“研究助理”身份获得大学的全额奖学金。他们不同程度地享受着美方资助。这些优秀的外国留学生也充实了美国“人才储备库”。


2.加拿大




1.隶属工业部的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理事会(Natural Sciences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NSERC)支持科研人才员的经费主要用于3个方面:人才(People),科学发现(Discovery)和创新(Innovation)。目前,这3部分经费占总经费比例大致相等。NSERC支持人才的经费主要用于本科以上学生和博士后开展研究。支持研究的经费主要用于首席教授(全国共19人)、讲席教授(约2000人)及青年科学家等开展研究。首席教授每年约120万加元,连续支持7年;讲席教授每年20万加元,连续支持7年;青年科学家每年10万加元,连续支持5年。支持创新的经费主要用于“卓越中心”(Centre ofExcellence)等建设,鼓励加拿大国立研究机构、研究型大学与企业建立伙伴关系,创造多学科、多部门的研究开发联合攻关,加快研究成果的市场化转移和应用。

2.2015年2月,NSERC公布了其下一个五年战略规划“NSERC 2020”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NSERC 2020草案中并未涉及科研人员的年龄分布问题,但在反馈意见中被广泛提及的一条是加拿大科研人员的年龄构成存在断层,应设立新的资助工具来支持处于事业早期的青年人员。未来应更多地资助跨学科研究,而青年人被视为从事跨学科研究的生力军。



3.德国



1.自1969年起,德国马普学会(MPG)采用有时限的“独立青年科学家小组”方式,支持优秀青年科学家开展科研活动,先后为100多位经过国际评审招聘到的优秀青年科学家提供了有时限,但却有保障的研究经费,使其在事业开创阶段独立开展科研活动。近一半的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在小组结题解散后,取得了C4教授职位,1/5的组长获得了C3教授职位,8位被任命为科学会员。

2.为改变德国学术界晋升制度过于严格曾经让不少感觉无用武之地的年轻人远走他乡(特别是美国)。为了避免该状况发生,促进青年学者的职业发展,设立了青年科研岗位(Junge Akademie)和青年教授席位(Junior prolessur)。其中:青年科研岗位设立于2000年,是德国历史最悠久的柏林-勃兰登堡州科学院和德国莱奥波蒂纳自然科学院为促进科研后备人才发展而设立的。青年科研岗位由联邦教研部拨专款,成员为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学者,每年选拔10名新成员,每人每年可获得25600欧元的研究经费,用于独立开展研究项目,成员资格最长为5年。青年教授席位设立于2002年,是德国学术界晋升制度改革的大胆尝试,目的在于让青年学者能够尽早开展独立教学、科研和指导博士生。青年教授期满后可申请终身教授,不必受原来规定的教授年龄不低于40岁的限制。

3.德意志研究联合会分别设立海恩茨·迈尔·莱布尼茨奖( HeinzMaier-Leibnit-Preis) 、阿尔伯特·毛舍奖( Albert Maucher-Preis) 、贝尔恩德·雷德尔奖( BerndRendel-Preis) 和欧洲青年研究者奖( European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以表彰科研领域有突出贡献的青年学者

4.为了进一步加强科研后备人才的培养,德国科学基金会(DFG)负责联合博士研究生院项目的资助委员会在波恩举行的2014年度秋季会议上宣布,批准建立14个联合博士研究生院。在2015年起的4年半时间内,DFG将为其提供约6000万欧元(约4.2亿元人民币)的经费资助。14个新联合博士研究生院项目分别由柏林工业大学、柏林自由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弗赖堡大学(2个)、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海德堡大学、达姆施达特工业大学、耶拿大学、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2个)、慕尼黑大学、汉堡大学、萨尔大学等高校牵头实施。

5.高校外的科研机构,如德意志研究联合会、马普协会、霍尔姆兹研究联合会、弗劳恩霍夫联合会等,在专业研究领域拥有很强的实力,也是培养科研后备力量的重镇。在联邦政府的资助下,这些校外科研机构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后备人才培养的项目,为青年学者的成长提供了良好土壤。以德意志研究联合会为例,该机构将青年科研人员的培养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任务,并为此设立了内容丰富的资助计划和项目。

(1) 研究奖学金资助优秀青年学者在德国境内外从事专题研究,最长资助时间为2年。

(2) 艾米·诺特计划( Das Emmy Noether Programm) 该计划帮助取得博士学位的青年学者,通过自己领导的青年研究小组,进一步积累研究能力,以具备高校教师的工作能力,争取教授资格,尽早开启独立科学研究之门。资助期限一般为5 年。

(3) 海森贝格计划( Das Heisenberg Programm) 该计划主要资助已获得教授资格的杰出青年学者从事科学研究。资助期最长为5 年。

(4) 与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合作研究项目( NIH/DFG ResearchCareer Transition Awards Program) 两个机构共同支持德国青年学者分两个阶段开展科研工作: 第一阶段到美国各地的国家健康研究所,从事2~3 年的研究; 第二阶段返回德国,在德国境内的研究机构再进行2~ 3年的研究。

6.德国联邦教育与科研部(BMBF)自1997年以来所提供的面向德语国家的资助项目“利奥颇狄娜—博士后-奖学金”(Leopoldina-Postdoc-Stipendium)重点资助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优秀青年学者,申请者可来自德国、奥地利和瑞士。BMBF每年为此提供的资助经费是135万欧元,每年可资助60名获奖者。BMBF还提供对科技领域和基础研究领域的后备人才团队的资助,对每个项目的资助额度从100万欧元到1亿欧元不等。BMBF还设有“海因茨-迈耶尔-莱布尼茨奖(HeinzMaier-Leibnitz-Preis)”,用于奖励优秀的青年学者,每个奖项获得者可以得到16000欧元的奖金。

7.从2004年开始,德国洪堡基金会每两年会向35岁以下的优秀科学家颁发一次索菲亚·科瓦列夫斯卡娅奖,获奖者在4年内能够自由支配所获得的120万欧元的奖金,用于独立科学研究。



4.日本



日本政府将外国留学生作为高级人才后备军,吸引大量留学生来日学习,并积极争取让优秀者留日工作。接收留学生一贯被认为是引进高端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所以日本将此提升至“国家战略地位”。2007年,安倍晋三提出了“亚洲门户构想”,该构想中提出了一项旨在吸引亚洲高级人才进人日本社会在日本就业的留学生政策——亚洲人才资金构想。日本通过科技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来促进年轻科技人才的发展:

1.大幅增加面向年轻人的竞争性科研经费,鼓励民间机构设立博士后研究基金,为年轻人独立主持科研项目、独自做出优秀科研成果提供更多机会。

2.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拨款用于青年科学家培养,向社会公开招聘,采用任期制,聘用合同每年一签。设立青年研究伙伴制度,择优支持不满30 岁的在读后期博士研究生,在RIKEN主任研究员的指导下从事兼职的课题研究,2005 年支持了145名;并设立基础科学特别研究员制度,支持未满35 岁、拥有博士学位、有潜力和创见的年轻学者,在自由的研究环境下,自主进行有关课题研究; 2005年支持了192 名。早期得到支持的很多基础科学特别研究员,现已成为各大学的教授。三是独立主干研究员制度,择优支持不满40岁、取得博士学位并有3 年以上研究经历的优秀学者,为其配备相应的研究组,进行具有独创性的研究工作,目前有5个这样的研究组。

3.1988年设立的“外国人特别研究员制度”是由独立行政法人日本学术振兴会管理并负责实施的一项资助获得博士学位5年以内的、35岁以下的外国学者来日本从事1 - 2 年博士后研究工作的项目。这一项目是在1964年建立的“外国人奖励研究员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5.法国




1.法国的科研等级相对较严,为吸引年轻人搞科研、防止优秀科研人员流失海外,法国政府首先采取的办法是给年轻人增加从事科研工作的机会,并提高他们的待遇。如2007年公共实验室增加了约200个新职位,在企业内增加了300个博士后研究位置,这些年轻人的研究津贴每年都会有提高。2009年,政府遴选出最具有潜力的130名年轻的教师或科研人员,提供为期5年的合同,配套相应的科研经费,并每年颁发奖金6000-15000欧元。

2.法国近些年采取一些支持年轻人才的优惠政策和新举措,积极推动“激励青年学者协作行动计划”。青年计划属于“激励协作行动计划”(ACI)的一个专项行动,法国政府非常关注,并增加青年学者的职位。在创建企业招标中支持年轻人创业,设立青年学者特别奖,以及开辟多种青年培训项目。

3.1999年启动实施的青年计划,以促进法国科技发展活力和改善科技人才的工作条件为目的,为青年科技人才开展研究工作提供科研经费资助。从2001年起开始实施的“2001-2010年科学招聘十年计划”的专项科技人才招聘计划,已培育出了大量的科技人才



6.新加坡




1.新加坡国家研究基金会针对不满35岁、有望成为研究领域领军人物的优秀青年科研学者设立了“P-RatedResearchers Award”(http://www.nrf.ac.za/nrf-awards/p-rated-researchers),并面向博后设立了“ResearchExcellence Award for Next Generation Researchers” 

(http://www.nrf.ac.za/nrf-awards/research-excellence-next-generation)。



7俄罗斯




1.为了吸引青年人投身于科技事业和支持青年科学家,俄罗斯科学院主席团青年工作委员会通过组织实施青年项目,支持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大学生开展科技研发活动。同时尽可能为青年科学家着想,帮助解决他们所关心的两个问题:在竞争性较强的科研集体中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争取获得足够养活家庭的工资收入。

2.俄联邦总统补贴按项目资助青年科学家;提供住房优惠;执行国家专项纲要“2001-2005年科学与高等教育一体化”等。

3.为了进一步支持青年科学家的科研活动,俄联邦科技部会同教育部和俄罗斯科学院正接受政府委托起草《国家支持有才华的青年科学家和发展俄罗斯科技干部潜力的构想》。该构想将规定加强和发展青年干部队伍和改善科技干部构成的目标和预期效果。分别就防止智力流失、改善科研人员的年龄结构和提高科研干部素质等确定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远战略目标。通过提高工资、增加科研人员就业机会、采取更适合青年专家的组织形式、加强业务培训和对高级人才确保高额退休金等措施 留住和吸引青年人投身于科技事业,同时逐步降低科研人员的平均年龄水平。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 创新教育 | 军工百强 |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预见未来:预见2016 |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站 |反卫星

领先国家: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专家专: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全文收录: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远望智库”聚焦前沿科技领域,着眼科技未来发展,围绕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安全、知识产权等主题,开展情报挖掘、发展战略研究、规划论证、评估评价、项目筛选,以及成果转化等工作,为管理决策、产业规划、企业发展、机构投资提供情报、咨询、培训等服务,为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