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陆军多域战构想与网络/电磁能力作战集成

2017-06-06 战略前沿技术

来源: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ID:knowfar2014),作者:武获山 助理研究员 网络空间战略分析与评估中心

多域战构想(Multi-Domain Battle Concept)代表着美国陆军对于未来战争场景设计的最新观点,尽管提出时间不长并且依然处于开发阶段,但由于其着眼于未来对抗“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的复杂战争局势,突出多种作战域能力的联合互补运用,这种作战理论受到美军联合部队以及其他军种单位的普遍支持,可能将超越单纯陆军作战理论并向更加广泛的领域扩展。值得关注的是,网络空间作战域能力发展和运用在多域战构想中被摆在重要位置,特别是网络/电磁作战能力作战融合与集成已经在陆军训练和演习中得到大量实验性部署并取得良好效果,将成为陆军落实多域战构想指导要求的关键突破点。


一、美国陆军开发多域战构想的背景及紧迫需求



美军认为,构建突破“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的作战力量是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需求,这也是多域战构想提出的核心驱动力。围绕解决该问题,美军联合部队及军种单位近年来提出各类作战理论,而强调集成多种作战域能力以实现更高水平的联合作战,普遍成为这些美军未来战争设计的显著特征。

(一)联合和军种层面作战理论为多域战构想的发展构建了基础

美军联合部队和陆军对于跨越多种作战域的联合作战问题已经展开了多年研究,很多结论都为多域战构想的基本观点提供了理论先导。2012年,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发布的《联合作战介入构想》(Joint Operational Access Concept)引入了跨域协同的概念,强调不同作战域能力不应仅仅进行简单叠加,而是实现互补运用,从而增强作战能力高效性并弥补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参联会在总结作战经验的“深刻见解与最佳实践”系列文件中,也专门讨论了跨域协同对于横向联合任务伙伴力量的重要作用。1美国陆军在2014年出台的《陆军作战构想2020-2040:在复杂的世界中赢得胜利》(Army Operating Concept 2020–2040: Winning in a Complex World)中第一次提出“跨域作战”的概念,2预想陆军未来需要从陆地向海洋、天空、太空和网络空间等作战域投射力量,从而确保其夺取机动和行动自由,并使敌人陷入多重困境。同年,参联会又发布《联合进入作战构想》(Joint Concept for Entry Operations),再次强调跨越作战域实现部队能力的全面集成是该理论的中心观点。在大量关于跨越多域联合作战理论的基础上,陆军多域战构想可以被视为针对未来作战环境联合理论发展的最新阶段性成果。

(二)潜在作战对手的变化促使美国陆军开发全新作战理论的直接诱因

根据预测,美军认为其未来作战对手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近似对等敌人、地区威胁以及非国家行为体。无论是主权国家还是潜在对手的代理人武装集团,甚至包括暴乱/恐怖组织,无人机、传感器以及网络空间技术等先进军事技术以及廉价军民两用技术的扩散都使其作战能力出现大幅跃升;与此同时,美军针对上述所有类型对手的相对优势水平却在下降。3在过去近20年的时间里,美国陆军处于高强度作战部署状态,陆军技战术能力发展主要围绕着反恐战争的需求展开。尽管高效完成了作战任务,但其产生效果又与未来作战行动特点存在显著差异。尤其在战术层面,美军在长期反恐/反暴乱行动中展现出的全谱作战能力给潜在对手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样本,对手可以深入分析美军的战术手段、任务指挥方式、武装装备性能、情报搜集和打击手段等,发现陆军作战能力的边际效应,发展和部署卓有成效地削弱其作战效能的武器装备和作战系统。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陆军迫切需要创新适应未来战争环境的军队建设指导理论,争取获取国会更大的预算经费支持,调整作战能力发展重点,从而以更加优化的方式融入美军未来联合部队力量体系。

(三)多域战构想的影响超越了陆军军种作战理论的范围

随着对于跨域能力运用以及进一步提高联合作战能力水平的讨论继续深入推进,陆军在2016年9月的美国陆军协会年度会议上首次推出了多域战构想。美国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司令大卫·珀金斯表示,陆军最初在进行这项理论开发时就将瞄准着发展联合作战构想的目标。4事实上,这种构想也非常罕见地得到其他军种单位以及联合部队的认可与支持。在这种尚处于发展阶段的作战理论中,通过联合作战行动对抗“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是其关注的核心,因此,面临同样挑战的其他军种单位也能够从中找到解决自身面临矛盾问题的契合点,并且投入资源进行相关作战理论和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目前,陆军与海军陆战队已经签署了共同开发相关能力的联合白皮书,并将组建联合任务小组推进相关战术理论的深入开发5;美国空军也推出了多域战指挥控制计划(Multi-Domain Command & Control),目的是发展连接未来部队的网络能力。62017年初,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则率先开始通过实兵演习活动验证相关作战观念的有效性。在得到普遍支持的情况下,美国陆军试图将多域战构想向更加广泛的层面进行扩展。



二、多域战构想反映出美国陆军对于

更加高效联合作战行动的理论认知



多域战构想是美国陆军对未来作战环境的重新审视,试图通过在21世纪作战环境中继续发展已经得到实战检验的合成兵种机动理论,使地面部队的战斗功能和效应在联合作战行动中进行高效集成。本质上,多域战构想要求美军建设更加灵活和富有弹性的地面作战力量,从而由陆地域向其他作战域投射作战效应,以确保实现联合部队的行动自由。7

(一)多域战构想试图补齐当前联合作战行动暴露出的短板

美军当前联合作战行动所处的对抗环境几乎都属于较低水平,在多个作战域轻易获取绝对优势使作战行动能够按计划有序展开,同时也容易使军种作战能力的短板弱项遭到忽视。在未来可能的全程高度对抗战争环境下,美军担心其当前的联合作战行动“缝隙”可能恶化为能够被敌人利用并形成威胁的严重漏洞。事实上,以美军为潜在对手的军事组织已经开发出大量针对美军联合部队弱点的武器装备和战术战法。例如,无人机系统当前已经大量运用于武装冲突之中,能够高效执行侦察、监视、射击指挥和电子攻击等任务,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东部武装冲突中就已经验证了这种作战手段的有效性。通过与乌克兰军队展开联合训练,美军陆军认识到这种威胁也将给其带来严重挑战:8冷战结束后,美国陆军大规模电子战能力发展就陷入停滞,9俄罗斯军队“多层级、不同高度、全部类型的无人机”系统未来将对其进行高效的电子攻击10;而按照传统联合作战理论,美军空军应该负责打击这种来自于空中作战域的威胁目标,但使用爱国者导弹打击无人机等廉价目标显然并不是一种合理选项。11面对这种作战域边界模糊造成的困境,未来美军联合指挥官从多域战构想的观点出发,能够绕过必须从防空作战角度理解这种威胁的障碍,可以按照跨域能力集成的要求发展网络/电磁作战能力,在传统动能打击手段的基础上运用电子干扰手段削弱对手无人机系统威胁,从而实现多种作战域能力的互补增效的目的。12

(二)多域战构想对于发展更加适应未来作战环境的联合部队具有指导作用

在近年的战争实践中,地面作战域是美军唯一面临激烈对抗环境的作战域,美军联合部队在其他作战域的绝对优势为地面部队创造了自由机动的条件。与这种作战环境对应的是,美军此前的作战理论强调打破潜在对手的“反介入/区域拒止”防御体系,将夺取并保持绝对作战域优势(制空权、制海权、制电磁权等)是作为追求实现的目标。然而,美军作战理论开发者经过多年工作提出了新的观点,他们认为实现这种作战目标不仅代价高昂,而且其似乎并不具备强烈的行动必要性。换言之,突破“反介入/区域拒止”防御体系不应该成为作战目标本身,而是应该为更高层面的作战需求服务。在任何时间都保持多个作战域的绝对优势并非实现作战目标的必要条件,而且美军联合部队在某一作战域实现完全行动自由的情况未来也几乎不可能实现;事实上,指挥官只需要在特定时间节点创造临机的优势窗口,从而确保其实现任务要求即可。13从寻求绝对优势,到强调创造临时优势窗口,作战理论的演变反映出美国陆军不仅在追求实现武器打击精确化,更强调作战过程和作战方式的精确化和集约化,这也是美国陆军追求实现更高水平联合作战能力的结果。

(三)多域战构想强调战略资产向战术单位转移和集成

根据多域战构想理论,美国陆军认为联军和盟友国家的作战资产应该得到充分利用,尽管这些战略资源对于底层作战单位而言处于透明状态,但陆军应该通过任务指挥、作战编组和战术手段的变化,更加高效地促进多域作战力量在前沿作战单位集成,更加重要的是,赋予底层作战指挥官(通常是旅、营级指挥官)对这些资产实施指挥控制的能力,这本质上也是美国陆军任务式指挥更加扁平化的客观要求。美军近期在打击“伊斯兰国”的武装行动中就对这种构想进行了作战实验和行动验证。2016年,澳大利亚陆军军官罗杰·诺伯中将(Maj.Gen. Roger Noble)被派往伊拉克战场进行联军作战部署,结束作战任务后他在美国陆军战争学院发表演讲时暗示,以美军为主的联军营级部队可以得到“卫星和信号情报、电子战干扰力量、计算机网络攻击以及定向宣传信息作战力量的支持”,而且“伊拉克陆军营级部队可以得到联军国家战略资产的支援”。14虽然拒绝透露更多细节内容,但他明确告诉战争学院的听众,“执行进攻任务的营可以得到关于电子战、信息作战以及网络作战的说明材料”。他还进一步补充称,这些重要的作战资产甚至根本不是来自联军国家的军事单位,暗示跨机构、跨部门、民事机构力量也可能参与上述对底层作战单位的战术支援活动。因此,多域战构想的发展就解决了如何用统一的作战理论指导、协调和指挥此类能力的紧迫问题。

(四)多域战构想支持更加开放的军种联合模式

作为一种显示美国力量和意志的形式,美国地面作战力量的前沿存在具有更加强烈的象征性,而且作用效果持续时间更长。深知其在与潜在对手对抗时的特殊地位,美国陆军始终强调其在联合-跨机构-跨部门-多国行动中的重要作用,甚至是主导作用。但在处于开发完善过程的多域战构想中,美国陆军为其他军种提供了广阔的对接空间,并不强调特定军种力量的决定性作用;而是突出在未来联合作战场景中,每个军种单位都应该离开本军种作战域的“舒服区”,突破作战域的局限性,通过优化自身力量为其他作战域提供支援(例如,美国陆军正在积极发展防空力量、反舰力量以及网络电磁力量),从而使作战行动具备多域打击效果,改进军种联合行动出现的能力弱项,增强潜在对手面临局势的复杂性,造成其为对抗美军传统打击手段而构建力量系统的失效与失能。与空海一体战构想具有显著的排他性不同,这种开放的军种力量对接空间受到美军其他军种单位的热烈响应。


三、网络/电磁行动能力建设将成为

陆军实现多域战构想的重要突破口



美国陆军在多域战构想中高度强调网络空间对抗能力的作用,认为“没有网络就没有多域战,网络构成了跨越多种作战域实施机动的‘筋脉’”。15因此,为了同时在物理域和抽象域中投射作战效应,包括战略层面的网络空间攻击以及网络/电磁行动能力战术集成在内,网络空间作战能力将成为陆军建设的关键领域。

(一)网络空间作战域对抗能力构成了多域战构想假设成立的基础

陆军多域战构想试图继续深入发展已经得到实战检验的合成兵种作战理论,使其能够适应未来作战环境中物理作战域,同时更加强调太空、网络空间以及电磁频谱、信息环境和认知领域等战争对抗领域。为在未来战场上实现行动自由,美国陆军必须首先通过合成兵种机动跨越多种作战域(包括其他战争对抗领域)创造和利用临机优势窗口;由于网络作战、电子战以及电磁频谱行动呈现出作战融合的趋势,有观点认为其也构成了一种特殊形式的合成兵种行动。在这种预想的战争场景中,所谓的主要战场区域概念将消失,临机开放或者关闭的机遇/弱点窗口将以分布离散的方式出现在不同作战域,甚至传统的线性作战阶段划分构架都可能丧失有效性;16陆军试图通过创新的新一代支撑任务式指挥解决同步作战域窗口的复杂问题,毫无疑问所有的作战活动必须在网络支撑下完成。因此,网络空间域的对抗就成为地面作战部队实施高效任务式指挥、同步合成兵种行动、创造并把握作战优势窗口的关键因素;网络空间作战和电子战能力将对于联合地面作战的成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多域战构想的促进下,网络空间作战能力将成为陆军继续深入发展的重点领域。随着网络空间作战域相关概念进入条令体系,美军对于网络空间作战化的超前认知已经使其形成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成果。目前,网络空间和电子战行动能够利用现行的联合部队和陆军计划流程,比如情报流程、目标选定和军事决策流程(MDMP)等,17实质上已经成为美军联合作战能力的内在组成部分。

(二)多域战构想要求陆军改善当前网络/电磁行动能力不足的现状

陆军训练和条令司令部在《多域战构想白皮书》中指出,重塑联合部队作战能力平衡是实现多域战构想的支柱之一,18这反映出陆军在总体上结束反恐/反暴乱战争任务后的现实需求。尤其在全新的网络空间作战域,尽管美国陆军认为在地面战场实施网络空间行动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19但其网络/电磁行动能力发展与未来战场需求相比仍然较为滞后。在战略层面,陆军根据国防部要求承担了41支网络任务部队的建设任务,并在2016年末实现了初始作战能力,但联合训练和演习中存在的问题是网络任务部队融入联合力量体系面临的最大挑战。即使处于建设阶段,这些力量依然需要担负国防部信息网络的日常运维和防御职责,而且打击恐怖组织的作战任务也使其保持着高强度部署节奏,20因此其参与联合部队演习的规模和次数都非常有限,降低了传统部队指挥官理解并在联合计划流程中运用网络作战能力的效率。此外,陆军网络部队在人员招募、培训和保留,装备开发和配备、训练场地及设施建设方面也存在着差距。21在战术层面,陆军已经意识到其网络/电磁能力建设已经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并且开始投入大量资源建设电子战部队、采办作战效能更高的先进装备以及加大战术单位网络/电磁行动能力训练。但由于其在冷战结束后逐渐削弱了电子战能力发展力度,长年积累的能力差距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在功率电子干扰装备需要较长的采办周期,例如,能够大幅改进陆军电子战能力的“多功能电子战系统”(Multi-Function Electronic Warfare)预计要2027年才能达到全面作战能力。22从2017财年起,陆军将开始承担由网络司令部转交的网络任务部队训练支持职责,23需要继续投入更多关注和资源提高相关力量的训练和建设水平。

(三)陆军网络/电磁行动能力融合发展符合向其他作战域投射效应的观点

在可以预见在未来战争中,网络/电磁对抗将在所有动能作战行动开始前展开,而且将在其他作战域的战斗行动结束后继续进行。为了在多域战构想明确的未来作战环境中夺取胜利,美国陆军和联合部队不仅需要积极防御网络空间安全,而且要向对手投射网络空间打击效应并在所有作战域集成网络空间能力。24由于网络空间与电磁频谱领域之间存在的相互依赖关系,美国陆军非常重视两种能力融合发展,甚至还将部分信息作战能力进行统筹建设。从美国陆军当前力量结构特点以及美军其他作战域力量建设现状出发,网络空间也是陆军向其他作战域投射力量的合理选项,而网络/电磁行动能力的战术集成则是跨域投射作战效应的理想平台。2014年以来,陆军在多场演习中开展了大规模作战实验,研究网络/电磁行动作战编组的问题,并且初步形成了“远征网络电磁行动队”(Expeditionary Cyber Electromagnetic Activity Teams)的概念。这是一种综合编组的网络/电磁作战分队,任务范围涉及网络进攻、网络防御、信息作战和电子战等领域,目前设计员额为15名作战人员。25根据目标任务的不同,这种作战单位可编组为不同规模的战斗小队加强到各类陆军部队之中。这种作战单位功能和装备一旦确定下来,未来可能成为美国陆军网络/电磁部队的基本作战单位。


四、美国陆军在战术层面集成网络

电磁行动能力的主要措施



在多域战尚未正式提出之前,陆军已经投入大量资源对网络/电磁作战能力开展理论研究、组织构建、联合训练以及作战实验等工作,重点发展战术层面的网络空间与电磁融合作战能力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果,从而为多域战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现实能力基础。

(一)通过评估确定网络/电磁行动能力融合发展趋势并促进相关条令开发

2012年,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完成了网络/电磁对抗基于能力评估(C/EMCBA),目的是确定全谱作战行动中的网络/电磁需求,从而对陆军所需的能力做出全面检验,评估能力差距并提供潜在的解决方案。评估结论指出,网络空间作战和电磁频谱作战在技术上已经实现融合,因而也必须在作战层实现战术集成;赢得网络/电磁对抗将对陆军作战行动产生极大促进作用,反之将会使其会受到严重影响。在融合发展趋势的指导下,负责作战理论开发工作的陆军网络卓越中心试图整合原有信号和电子战部队条令,并根据陆军“2015条令体系”的相关要求,开发全新的网络空间作战、电子战以及信号部队条令。目前,陆军已经发布了野战条令FM6-02《信号部队支持作战行动》,指导信号部队向网络部队进行职能转型;并在2017年4月中旬更新了野战手册FM3-12《网络空间和电子战行动》,使其能够“提供协调和集成陆军网络空间和电子战行动的战术和程序,从而为统一地面行动和联合作战提供支持”。26以上述条令文件为主体,陆军网络卓越中心将继续完善数十种相关条令出版物(ATP)的编撰发布工作,构建完整的陆军网络空间作战技术、战术和规程体系,为陆军网络/电磁行动能力建设提供全面理论指导。

(二)组建和调整网络/电磁行动能力训练教育及指导机构

2014年3月,美国陆军网络司令部合并了原网络作战、信息作战和信号部队的力量,并在原信号卓越中心的基础上整合其他相关专业力量元素,组建了陆军网络卓越中心(Army Cyber Center of Excellence),目标使其具备指导网络、信号和电子战部队训练的全面能力,从而促使网络/电磁行动能力在“条令-组织-训练-资源-领导力和教育-人员-设施”模型基础上取得更高水平的发展。网络司令部下属的网络空间支持机构办公室也被合并入网络卓越中心,从而进一步增强网络卓越中心在总结网络部队建设经验教训方面的优势27。随着陆军网络兵种(“17-系列”职业管理领域)的设立,陆军开始按照其他常规兵种训练模式,要求网络部队新任职或者从信号、情报和信息作战部队等单位转岗的军官、准尉和士官在军事教育机构接受技能训练。因此在陆军网络卓越中心组建的同时,陆军网络学校(Army Cyber School)作为其下属机构也在原电子战学校的基础上成立,陆军信号学校也在网络卓越中心的建制下继续得以保留,并且开始实施诸如军官领导力基础训练课程等训练项目。此外,战术级网络/电磁行动能力建设也始终是美国陆军关注的重点领域。为了解决陆军网络司令部需要执行联合和国家层面网络任务,从而导致领导力不足的问题,陆军特别在主管作战、计划和训练事务副参谋长办公室(Deputy Chief of Staff, G-3/5/7 office)下开设了一个新型机构,专门负责网络/电磁行动能力开发。28

(三)利用基地化演训活动探索和实验网络/电磁力量的运用模式

在各类兵种部队年度基地化演训活动中,美国陆军已经开始着手探索在传统部队中集成网络/电磁行动力量的方法,为作战理论的开发提供了大量实际行动效果依据。陆军网络司令部在2014年就开展实施“集团军及以下单位网络支援”项目(Cyber Support to Corps & Below),目的是通过作战实验摸索如何编组、加强和协调网络/电磁行动部队,为相关条令、编制以及装备等领域的发展积累数据。在持续近2年的基地轮换演习和训练活动中,美国陆军尝试在重型装甲部队、8×8轮式部队、步兵旅、空中突击部队以及特种部队的战术单位中整合网络/电磁行动力量。29尽管网络/电磁行动集成战术依然带有强烈的实验性质,但是在实际加强到作战单位过程中,美国陆军网络作战人员采取了相对固定的编组模式。根据陆军网络司令部“集团军及以下单位网络支援”项目主要负责人乔纳森·本纳特中校(Col.Jonathan Burnett)提供的信息,在陆军第1装甲旅的演习行动中,网络作战部队加强了40-45名网络/电磁行动人员。其任务类型和范围也得到明确:旅参谋机构中加强4-5名网络作战人员,执行旅本级网络防御支援行动;编组4支网络/电磁行动“武器队”,每支队伍由2-3名网络士兵组成,主要加强到一线作战部队以执行攻击任务;由2名士兵组成的电子战元素携带具备“下车作战能力”的装备,实施电子攻击行动;此外,旅作战队参谋机构中还集成信息作战计划人员等网络/电磁相关专业力量。30


五、结语



经过多年发展,美国陆军网络空间作战能力从战略到战术层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如何更好地将网络/电磁行动能力融入传统联合作战体系,实现网络空间作战化的目标成为当前其面临的主要挑战。从跨域协同的角度出发,陆军多域战构想对于网络/电磁行动能力的强调为其创造出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将促使其更加深入地融入联合作战计划程序,并且实现更加优化的战术应用集成。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 创新教育 | 军工百强 |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预见未来:预见2016 |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站 |反卫星

领先国家: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专家专: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全文收录: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远望智库”聚焦前沿科技领域,着眼科技未来发展,围绕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安全、知识产权等主题,开展情报挖掘、发展战略研究、规划论证、评估评价、项目筛选,以及成果转化等工作,为管理决策、产业规划、企业发展、机构投资提供情报、咨询、培训等服务,为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