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美海军致力发展大型/超大型水下无人潜航器

2017-06-30 战略前沿技术

本文由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ID:knowfar2014)授权转载,作者:陈传明 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 海洋安全战略分析与评估中心


为进一步夺取和维持水下军事优势,美国海军正致力于发展大型水下无人潜航器(LDUUVLarge Displacement 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和超大型水下无人潜航器(LXUUV Extra Large 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2017年4月,代号为“蛇头”的大型水下无人潜航器已经被列入美国海军需加速采购的项目,力争于2019年建造出原型潜航器。2017年1月,美国海军宣布启动超大型无人潜航器项目。6月9日,美国波音公司和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宣布,将合作参与竞标美国海军超大型水下无人潜航器设计和建造项目。而此前,波音公司研制的超大型水下无人潜航器“回声旅行者(Echo Voyager)”已经在本土加利福尼亚州南部海岸开始海试,对美海军发展大型/超大型水下无人潜航器、夺取水下战场优势做出了积极的回应。


一、背景



水下无人潜航器(UUV 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是一种以潜艇或水面舰船为支援平台,能够在水下自主远程航行的新型作战平台。水下无人潜航器分为遥控无人潜航器(ROV)和自主无人潜航器(AUV),作战用途广、智能化程度高、隐身性能好、机动能力强、效费比值高,是一种独特的作战力量,一直以来受到美国海军的高度重视。早在1957年,美国海军研究局就支持研发最早的无人潜航器SPURV,可水下持续运行4个小时。20世纪80年代起,无人潜航器在海底勘探和研究领域开始逐步发挥作用。1990年的海湾战争期间,美海军舰船在波斯湾海域遇到了严重的水雷威胁,因此运用无人潜航器对付水雷成为重点课题。1994年美国海军制定《无人水下计划》,提出优先发展具有水雷探测能力的无人潜航器。2003年“伊拉克自由行动”期间,美国海军使用REMUS 100 无人潜航器在乌姆卡斯尔(Umm Qasr)港口附近实施水道清扫。这是无人潜航器的首次作战运用。2004年,美国海军发布《水下无人潜航器主体计划》,提出未来无人潜航器的九大优先任务领域:情报、监视与侦察;反水雷战;反潜战;水下检查与识别;海洋调查;通信/导航网络节点;负载投送;信息战和时敏目标打击。

总地来说,水下无人潜航器可以发挥类似于潜艇的功能,且因为无人化而具备特殊的优势。情报监视与侦察(包括水下目标监视、海底特征调查等多种任务)、反水雷作战、反潜作战以及支持特种作战是其基本作战应用领域。但战力如何受限于平台的诸多物理性能,例如可容纳各类设备和武器装备的量、下深的深度、续航的时间以及自主化程度等多个方面。

根据近期及未来战斗需求,以及续航力、指挥控制通信自动化、负载/传感器等技术发展情况,美国海军构想的水下无人系统家族包括小型、中型、大型和超大型水下无人潜航器,担负的任务包括情报监视与侦察、反潜战/水面战、水雷战、海军特种作战、海床作战、电子机动战以及军事欺骗等,主要目的是维持水下优势。美国海军目前已经在使用的水下无人潜航器包括:Mk18 Mod1、Mk18 Mod2、濒海战场传感用的滑翔机LBS-G(Glider)、自动水下载具(AUV);正在发展未来要装备的包括“刀鱼”无人潜航器、大型水下无人潜航器和超大型水下无人航潜器。


二、作战构想



根据美国海军目标的任务区分,中小型的水下无人潜航器主要担负的是基础性的情报、监视与侦察任务,具体包括:布设监视传感器及其阵列,例如布设监测敌军潜艇的声学基阵;海洋环境调查,以高续航力的滑翔机在恶劣的海况下搜集海洋地质、海洋水文和水声作战环境等要素,例如2016年12月16日中国海军在南海国际水域捕获的美军无人水下潜航器;检查水下军事设施,主要是维护和保养大量容易受到攻击的海底通信光缆、水下监视系统和水下测量系统等设施;检查和识别船体和码头的安全性和完好性。

大型水下无人潜航器和超大型水下无人潜航器是美国国防部和海军重点研发的新下一代水下无人潜航器。它们和现有的水下无人潜航器相比,尺寸更大,可以装载的负载更多,可以担负的任务也更多样化,持续执行任务的能力更强,在作战构想上更贴近有人驾驶的潜艇。除了具备基础性的情报、监视与侦察能力外,这些无人潜航器的能力将向作战领域扩展,主要包括水雷战、反潜战和其它方面。

(一)水雷战

水下无人潜航器能够在人员远离雷区的威胁,在敏感海域、争议海域或未来可能的海战场,水下无人潜航器可以出色地完成反水雷任务,成本效益很高。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水雷战一直是美国海军运水下无人潜航器的重点。美国海军目前的水下无人潜航器重点是猎雷。例如,作为濒海战斗舰反水雷任务包的关键组成部分的“刀鱼”无人潜航器是一种中型水下无人潜航器,能够成功定位并区分在不同深度和海底的水雷目标(沉底雷和锚雷),使海军现役的猎雷系统在精确度和清晰度方面得到巨大跃升,预计于2017年获得初始作战能力。在此基础之上,大型/超大型水下无人潜航器可以搭载更大更先进的载荷,无疑能够在水雷探测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反潜战

反潜战主要是在联合作战条件下, 由攻击型潜艇、水面舰船、海上巡逻飞机和监视系统统一行动。水下无人潜航器由于无法搭载有效的传感器和武器系统、且指挥控制和通信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尚不能发挥有人驾驭的潜艇所能发挥的作用。但随着大型和超大型无人潜航器的发展,水下无人潜航器将反潜战领域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例如,它们可以潜行到敌军港口附近,发现敌潜艇出港并跟踪其航行;可以在敌军潜艇可能出没的海域实施巡航及隐蔽监视,从而建立起更加高效的预警体系。目前超大型水下无人潜航器的任务仍然处理研发阶段,不排除在反潜战上可有更大的突破。

(三)其它方面

随着可携载任务模块复杂性的提升,大型和超大型水下无人潜航器可以作为联合作战中海战场的重要节点,在多种作战样式中发挥作用。最有可能的领域包括支持特种作战和反舰作战。它们可以为特种作战寻找安全的活动区域、及时预警以及掩护特战队员发起攻击;可以为反舰作战提供目标定位和数据支持等。当然,这些构想都要立足于水下通信和数据传输技术的发展,目前还比较困难。


三、发展动态



2017财年,美国海军计划投资 6760万美元研究大型水下无人潜航器,投资7860万美元研发超大型水下无人潜航器及相关技术。大型水下无人潜航器和超大型水下无人潜航器的区别在于,前者可以潜艇或水面舰船为母船进行投放,一次可以持续运行数周;而后者由于尺寸更大,只能从港口出发进行部署,可以持续运行数月。

(一)大型水下无人潜航器

早在2015年4月13日,美国海军研究局就在巴尔的摩举行的海洋-天空-太空展览会上展示了大型水下无人潜航器的原型机模型。目前,美国海军位于罗德岛的水下作战中心正在研发“蛇头(SnakeHead)”大型水下无人潜航器,并已将列入需要加速采购的项目。这个项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无人潜航器将专注于作战环境情报准备、情报监视与侦察;第二阶段将寻求扩展任务范围。未来可能增加的任务载荷包括电子战、水雷战、反潜战乃至反水面战。根据计划,大型水下无人潜航器原型机将于2019年下水。大型水下无人潜航器将能够由美国海军多种作战平台(包括濒海战斗舰、“弗吉尼亚”级潜艇和“俄亥俄”级导弹潜艇)部署、投放和回收。

(二)超大型水下无人潜航器

2016年9月6日,美国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发布了超大型水下无人潜航器信息需求书(RFI)。奥巴马政府的2017财年预算案曾提出要采购5艘超大型水下无人潜航器。2017年1月,美国海军宣布启动超大型无人潜航器项目,研发一种续航力强、不需母船保障、可搭载多种载荷且具备攻击能力的模块化无人潜航器。美国海军官员透露,计划于2017年底签署超大型水下无人潜航器合同。

根据美国海军的设想,超大型无人水下潜航器长达38米,模块化载荷舱长度不小于18米,容积不低于9.2立方米,航程远达2000海里,既可以搭载传感器载荷,进行海洋环境观测和情报收集,也可以搭载战斗载荷,进行布雷/反舰作战,甚至直接威胁到潜艇。同时还可以搭载通信设备,构建美军的水下传感器和通信网络,为水下战服务。波音公司的“回声旅行者”号无人潜航器长15米,可搭载10米长的模块化有效载荷舱,还不能完全达到美国海军的标准。(全文完)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 创新教育 | 军工百强 |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预见未来:预见2016 |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站 |反卫星

领先国家: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专家专: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

全文收录: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远望智库”聚焦前沿科技领域,着眼科技未来发展,围绕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安全、知识产权等主题,开展情报挖掘、发展战略研究、规划论证、评估评价、项目筛选,以及成果转化等工作,为管理决策、产业规划、企业发展、机构投资提供情报、咨询、培训等服务,为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