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海军最新动态:四次撞船归因为诱骗式网络攻击、演习演示先进自主技术、开发舰载无人机未来指控系统、调研水面舰船光电态势感知技术……

2017-08-25 战略前沿技术

上期内容:

美海军最新动态:演示网络化无人系统、加速采用F/A-18E替代F/A-18C战斗机、3D打印迄今为止最大的潜艇艇体……


本期目录:

  • 美第七舰队今年四次撞船的新理由:诱骗式网络攻击

  • 美国海军调研水面舰船的光电态势感知技术

  • 美海军远程反舰导弹试验及采办进展

  • 美海军演习演示先进自主技术

  • 美海军开发舰载无人机未来的指控系统

  • 美海军将潜射核武器延寿升级至2080年

  • 美海军在美空军B-1B轰炸机上完成首次AGM-158C“远程反舰导弹”自由飞试验

  • 美海军新型潜艇发射管发射首枚“战斧”巡航导弹

  • 美海军发布新版MQ-25A无人加油机征求建议书草案

  • 美海军F-35B战机计划于2018年完成首次舰上部署



美第七舰队今年四次撞船的新理由:

诱骗式网络攻击

远望智库  乐天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第七舰队司令约瑟夫·奥库安将在23日被解除指挥权。主要原因就是该舰队自今年1月起已经发生了4起碰撞事故,其中有两起还导致了人员死亡。目前,美国海军方面拒绝对此作出回应。

据美国"麦克拉奇"网称,撞船事件可能是由网络攻击对美国海军的电子导航系统造成的。事故发生在一个非常繁忙的海域,运量占世界航运的25%。波士顿Wapack实验室的首席情报官杰夫•萨杜茨曼称,“当你要通过马六甲海峡,你不会告诉我,一个海军驱逐舰没有一个完整的导航团队……”



(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司令约瑟夫·奥库安)

法新社在23日的最新报道中称,一系列事故已经迫使美国海军考虑撞船的原因是否涉及网络攻击。

“麦凯恩”号驱逐舰于北京时间21日早上7点24分在新加坡东部和马六甲海峡附近与一艘商船Alnic MC发生碰撞。初步报告显示,“麦凯恩”号驱逐舰左舷受损。据悉,商船Alnic MC是一艘长约183米的石油和化学品运输船,总吨位3万吨。“麦凯恩”号依靠自身动力抵达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

近一段时间,美国海军的碰撞事故数量不断增加:今年1月31日,美国海军的“安提耶坦”号巡洋舰在日本横须贺附近海域发生碰撞;5月9日,美国“尚普兰湖”号巡洋舰与一艘韩国渔船相撞;6月17日,“菲茨杰拉德”号驱逐舰在日本横须贺港西南部海域与一艘菲律宾籍货船发生碰撞。对此,美国海军已经发布了新的训练指令,但第七舰队仍有可能继续使用未经过训练的海军士兵。

一些专家认为,尽管从现有的美国海军安全系统上讲,技术层面发生这样的碰撞不太可能。另一部分专家则表示,把这次事故归因于人为操作失误和巧合,同样证据不够。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美国海军正在寻找事故发生的所有可能性。21日,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海军上将约翰•理查德森称,不能排除外界干扰和网络攻击是这次碰撞的原因。他表示,并不想提前做出判断。他说:“我们正在排查所有的可能性,就像我们处理‘菲茨杰拉德’号事故时所做的一样。”

在同一区域连续发生四次碰撞事件会不会是一个巧合呢?就这是否由网络攻击引起的质疑,海军作战部长•理查德森指出,目前还没有理由相信这是一次网络攻击,但他们还是会对此展开调查。


同时,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斯科特•斯威夫特拒绝排除人为蓄意破坏的可能性。他认为,所有的可能性都应该被排查,以找出在装载有雷达和其他高科技传感器的美国军舰上受过训练的水兵没有避开普通商船的原因。

当被问及麦凯恩号事故背后的网络攻击可能性时,斯威夫特回应道,“所有的可能都会放在台面上讨论。”

(事发时“麦凯恩”号上的船员在打牌)

有专家指出,美国海军在2个月内二度发生撞船事故,并不纯粹是意外或人为疏失。美国海军官员透露,“麦凯恩”号在进入马六甲海峡后,突然无法控制仪表并失去转向功能,再加上当时船上备用的转向系统没有被实时启动,导致船舰失控而撞上商船,但事后转向功能又奇迹恢复正常。

德州大学教授汉弗莱斯表示,可能是导航系统遭到黑客攻击,就如同6月22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在黑海东部出现“诱骗式”攻击导航系统,导致20艘船只进入到错误位置,推测当时讯号应该是来自俄罗斯。据称,这种黑客入侵技术其实很容易,不需使用高昂的设备和软件就能执行。

汉弗莱斯称,这是“GPS欺骗或误导”的第一个例子,比干扰更为严重,计算机屏幕提供正常读数,所有一切看起来很正常,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美国军方使用的加密信号定位的船只,而不是商业GPS。汉弗莱斯说,没有迹象表明有故障的卫星通信在“麦凯恩”号事故的罪魁祸首。

汉弗莱斯表示,船员不断换岗,舰载登录程序往往非常简单,且广泛共享。此外,船员们经常在登船前下载大量的电影、书籍和音乐,以在海上对抗无聊,而这些通常与船上的网络相连,并将它们暴露在病毒中。

此前,6月27日的网络攻击曾对全球航运造成巨大损失。航运巨头马士基不得不用手动方式跟踪货船,其首席执行官索伦本月宣布损失达3亿美元。大多数船舶通过使用称为自动识别系统或AIS的全球协议避免碰撞。但AIS非常脆弱,“你可以发送AIS航标。你可以像一个幽灵船出现,”汉弗莱斯说,"不仅仅是货运航空公司,依靠GPS和AIS航标。"

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索恩伯里接受CNN采访时说,美军不得不“暂停全球行动”来审查安全程序,这是史无前例的。他表示:“我问过海军中的很多人,他们在海上的时间在增加,而军舰老化,资金被削减。这就是可能导致类似事故增加的原因。”


美国海军调研水面舰船的

光电态势感知技术

《据军事航空网站报道》美国海军研究人员正在行业内调研,寻找能够融合粗分辨率和高分辨率光电成像技术的公司,从而提高海军水面舰船的广域态势感知能力。

上周,海军研究办公室(ONR)官员为“态势感知和目标识别全景成像” 项目发布了一份来源寻求通知(N00014-17-RFI-0005)。

研究人员正在尝试将粗分辨率和高分辨率图像与被动传感器融合,被动传感器包括长、中、短波红外(SWIR)探测器——甚至包括被动毫米波技术,帮助船员快速探测、定位和摧毁地面和空中(如快速攻击艇和反舰导弹)的威胁。

海军专家不仅对融合粗和高分辨率图像感兴趣,而且对融合不同传感器数据感兴趣,以在云、灰尘、雾和雨环境下充分探测目标。

针对这一项目,海军专家关注的是舰船水面20度以下至水面以上30度的一个视场。目的是尽可能高效利用传感器和信号处理,满足海军对水面舰船态势感知的要求。

目前,海军进行舰船态势感知时使用两种光电传感器:中分辨率和粗分辨率传感器。

80微弧瞬时视场成像传感器的中分辨率可以观看水平线以上50度,并可提供360度覆盖。粗分辨率传感器的瞬时视场为100到200微弧,可以足够快的速度探测快速移动威胁。

粗分辨率传感器通过窄视场视频帧成像传感器,引导高分辨率传感器,以识别、确认、跟踪和判断附近的威胁意图。

海军研究人员声称这两种方案都有缺点。中分辨率成像传感器降低了探测目标的重访速度,丢失跟踪的快速移动目标并产生太多的虚警。

同时,粗分辨率传感器能以足够快的帧速率保持态势感知,跟踪快速移动目标,处理杂波,降低虚警率,但跟踪几十或几百个目标时效果不佳。当高分辨率成像仪从一个触点旋转到另一个触点时,这种方法还存在延迟问题。

海军研究人员转变思路,要求工业界采用非传统方法,比如提供一种用于态势感知的粗分辨率凝视模式,同时在软件控制下提供100多个能得到高分辨率和视频帧速图像的区域。这些区域可以动态调节,不需机械运动就可以跟踪关注的目标。

据海军研究人员声称,系统只在关注区域提供高分辨率,将最大程度地减少数据传输带宽及整体系统的尺寸、重量、功耗和成本(SWAP-C)。

该项目还尝试确定一批成像系统,可以处理巡逻艇、护卫舰、驱逐舰和航空母舰等水面舰船的态势感知需求。

海军研究人员正在寻求的行业信息植根于物理原理,并与光学、焦平面阵列和图像处理硬件和算法技术研发路线图一致。

(来源:新光电(ID:eofrontiers),作者: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  王润荣    徐  航 )


美海军远程反舰导弹试验及采办进展

美国海军正投资于进攻性武器,作为“分布式杀伤”概念下水面舰队的威慑与作战工具。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空射型远程反舰导弹(LRASM)已被海军选为“进攻性反水面战”(OASuW)增量1列编项目(2014年2月启动)的快速研制与部署型号。继该导弹7月底正式投产以后,8月17日,洛·马公司又成功从一架美空军B-1B“枪骑兵”轰炸机上发射首枚战术配置型LRASM,使该导弹朝着2018年在B-1B轰炸机上实现部署的目标更近一步。

发展概况

LRASM是美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海军及空军联合设计的先进反舰导弹,能够从海军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及空军B-1B远程轰炸机上发射,是一种精确制导的防区外反舰导弹。它以洛·马公司“增程型联合防区外空对面导弹”(JASSM-ER)为基础,与其拥有88%的通用组件,如弹体、发动机、反干扰GPS接收机,以及重1000磅(约454千克)的弹头等;不过,远程反舰导弹拥有一个新的被动导引头,以及半自动舰船瞄准算法。按照设计,LRASM可以在电子战环境下发现并摧毁较远距离外敌方舰艇群中的特定目标。最终版LRASM也能从海军水面舰艇的垂直发射系统发射,而且美军还在考虑发展潜射型LRASM。

空射型近期试验及采办进展

2017年8月17日,洛·马公司成功从美空军一架B-1B“枪骑兵”轰炸机上发射首枚战术配置型LRASM。试验中,LRASM在从B-1B发射后,导航通过所有事先设置的路径点;然后转入中段制导,利用弹载多模传感器提供的数据,追踪移动海上目标;随后下降至低空飞行,抵近最终目标区域,准确识别并撞击目标。此前,洛·马公司已从空军B-1B轰炸机上开展了3次LRASM飞行试验。2017年7月25日,美空军埃格林空军基地生命周期管理中心授予洛·马公司首份生产合同(价值8650万美元),用于制造首批23套LRASM系统。按照计划,空射型LRASM将于2018年部署于B-1B 轰炸机、2019年部署于F/A-18E/F战斗机上。

舰射型试验情况

洛·马公司此前已分别于2013、2014、2016年先后3次开展从Mk 41垂直发射系统发射LRASM的试验。2017年7月26日,该公司首次从一部新设计的发射管发射了LRASM。试验期间,该导弹、其MK-114助推器及助推器适配器从发射管弹出,使用了与MK-41垂直发射系统相同的发射控制和发射定序器软件。

来源:国防科技要闻(ID:CDSTIC),编译:王璐菲


美海军演习演示先进自主技术

2017年8月14日至18日,美海军年度先进海军技术演习(ANTX)在位于佛罗里达州帕拿马市的海军水面战中心举行。在此期间,诺斯罗普·格鲁曼等业界领先的大公司展开合作,在多域海上竞争环境中演示先进的自主技术。

此次演示将展示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先进任务管理和控制系统,该系统与海军通用控制系统构想目标一致,凸显开放式体系架构的优势,演示快速将多种能力集成到一个相关任务场景中的能力。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表示,借助现有技术遂行水下打击,使用装备了联网的传感器和用于指挥控制的先进任务管理模块的多域自主平台,就能在海上环境中提供强大的防御和进攻能力。

演习中,多艘无人潜航器、无人水面舰艇及一架无人机将在竞争环境中开展协同海底战。自主系统将搜集、分析和综合大量传感器数据,以制定实时目标瞄准方案,使无人潜航器攻击敌人海底基础设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表示,新近出现的威胁正多方面加速改变水下战斗空间,集成该公司已经过验证的体系能力,可优化海军部队部署并为指挥官提供决策优势。

为期3天的年度演习聚集了政府、学术界和工业界等参与方,将在协同式、低风险环境中演示未来海军技术,展示新能力,推动复杂环境下可能实现的功能边界。

在去年的演习中,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演示了自主海域感知和反潜战能力,使用自主式潜艇、水面舰艇和空中平台验证了一系列传感器和系统。这些自主水面和水下平台搜集数据、验证通讯、处理实时数据并通过代理自主式飞机和卫星向地面操作员传输供其使用。最终水下目标被空投武器击中,演示验证了完整的从探测到交战的自主式反潜战能力。

(来源:防务快讯,作者:戴钰超)


美海军开发

舰载无人机未来的指控系统

美海军正在全面推行舰载无人机计划,美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的一个小组在海军帕图森河航空站演示舰载无人驾驶航空任务控制系统(UMCS)期间模拟了MQ-25未来作战的情形。

根据计划,MQ-25A将主要作为一个加油平台,并且能够执行一些情报任务。预计于2019年第一批无人驾驶飞机将部署到艾森豪威尔号航母和乔治·HW·布什号航母上。当前工作的重心是开发舰载无人驾驶航空任务控制系统。将该系统纳入现有的海军通信基础设施是确保计划成功的“第一步”。

项目设计人员今年春天进行了一次演示,成功地利用航空母舰上的任务控制系统来控制并将信息传输给无人机。舰载无人驾驶航空任务控制系统的持续发展是MQ-25A任务成功的关键。

该指控系统的硬件平台大部分来源于诸如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的通用显示系统和DDG-1000导弹驱逐舰和其他宙斯盾舰艇的通用处理系统等其他现有的海军系统。利用现有的系统,能确保该指控系统的可用性以及与海军其他系统的兼容性。

在设计舰载无人驾驶航空任务控制系统过程中,设计人员还采用了海军通用控制系统(CCS),这是由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打击规划执行系统办公室完成的一种软件架构,它提供了一种灵活且可扩展的开放软件架构,可支持不断变化的需求。该系统将主要为无人机提供任务控制、任务规划、动态空域、外部报文和通信以及传感器系统有效载荷等支持。

开发团队在利用现有的内部指挥与控制系统的同时,也开放了外部共享的窗口。虽然通用控制系统涵盖了大多数常用功能,但设计者希望集成第三方软件来实现特种飞行器功能。为了测试不断发展的系统功能,开发人员已经使用指挥系统来指挥移动航空互操作性实验室,实验室位于一辆已联网的卡车内,可模拟无人机的响应。该团队测试了模拟无人机系统和舰载网络系统之间的连通性。

该团队还验证了系统之间交换数据、分享动态任务规划以及操作光电/红外摄像机等能力。在向飞行系统供应商提供舰载无人驾驶航空任务控制系统并进行试验之前,先在实验室做演示可以大幅降低风险和成本。

海军计划到2021年将提供超过20亿美元的无人加油平台开发费用。MQ-25是为海军现代化而努力的“先锋”。海军已经签署多个合同以支持该计划。去年秋天,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与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签订了3570万美元的合同。通用原子公司获得了4370万美元的合同;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Ÿ马丁公司都签署了4300万美元的合同来支持该计划。舰载无人驾驶航空任务控制系统最终将会装备到尼米兹级航母和福特级航母上以支持无人机任务。

(来源:防务快讯,作者: 赵锋)


美海军将潜射核武器

延寿升级至2080年

美国海军战略系统领导者们近期强调,需要长期维持三位一体战略中的海基力量,将潜射核武器通过升级延寿至2080年。美国海军已正在对现有的潜射三叉戟II D5型核导弹进行技术升级,以防止过时,并确保导弹系统在未来几十年内仍然可行。

首先,美三叉戟II-D5导弹已经非常先进,近期对其加快升级,令所有国家望尘莫及,我需留意其进展并跟近相关技术动向。其次,美始终将潜射弹道导弹看作最主要、最安全的战略力量,不惜投入巨资进行升级换代。美国在削减陆基战略武器方面兴趣浓厚,而在涉及潜射弹道导弹时则表现得相当消极。我需警惕美国通过全球核禁谈判,先削减陆基核力量,这将对我国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来源:核讯天下,原文来源:《战士》(美军官方杂志)


美海军在美空军B-1B轰炸机上完成

首次AGM-158C“远程反舰导弹”自由飞试验


2017年8月17日,美海军和洛马公司在美国加利福利亚州的穆谷角海上靶场完成了从美空军B-1B轰炸机投放AGM-158C“远程反舰导弹”(LRASM)的首次自由飞行发射试验。

2017年8月17日,美海军和洛马公司在美国加利福利亚州的穆谷角海上靶场完成了从美空军B-1B轰炸机投放AGM-158C“远程反舰导弹”(LRASM)的首次自由飞行发射试验(美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图片)

这是AGM-158C型号发展过程中的首次“端到端”的功能试验,武器识别并捕捉一个海上移动目标的能力得到了证实。在试验中,来自美空军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B-1B机组成员发射了1枚AGM-158C,导弹飞越了所有规划好的导航航路点,成功转向中段制导,并利用来自弹载多模传感器的输入飞向移动的海上目标。随后该导弹在末段下降到低空,主动识别了目标并在一群舰船中撞击了目标。

试验中,B-1B轰炸机从前弹舱投放了1枚AGM-158C导弹。每架B-1B最大可内埋24枚该型导弹,在超过600千米之外对大型战舰目标进行打击(美国洛马公司图片)

美海军LRASM项目主任托德·胡贝尔(Capt. Todd Huber)上校表示:本次试验代表了LRASM项目的一次重要成就,政府方的专门小组和工业界的专家们致力于加速该导弹的采办,本次试验标志着项目朝着在2018年为作战部队提供跃升性的关键水面战能力迈进了一大步。美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指出,该导弹服役后,由于它具有在更远的距离上更好地辨识目标和执行战术交战的能力,将在确保美军介入海上公域和近海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按计划,AGM-158C导弹将在2018年配装美空军B-1B轰炸机、2019年配装美海军F/A-18E/F战斗机形成初步作战能力。有关该导弹发展和特点的详情,可参见王晓鹤先生于2017年3月10日在本号发表的专栏文章:“美军加快部署适应强对抗环境远程反舰导弹”(点击题名可直接访问)。

来源:空天防务观察(ID:AerospaceWatch),作者: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  张洋


美海军新型潜艇发射管发射

首枚“战斧”巡航导弹

美海军“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北达科他”号(SSN 784)搭载最新的“弗吉尼亚负载发射管”(VPT)发射了两枚雷声公司研制的“战斧”巡航导弹,验证了新型潜艇发射管装载和发射“战斧”导弹的能力。此外,美海军还在研发新的“弗吉尼亚负载模块”(VPM),其能使该级艇的“战斧”导弹搭载量达到现役型号的3倍。

图1  “北达科他”号发射“战斧”巡航导弹

为弥补“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退役所造成的水下常规打击力量缺失问题,美海军提出了16.77亿美元的预算,用于研发“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有效载荷单元。“弗吉尼亚负载模块”(VPM)安装在第五批(Block Ⅴ)“弗吉尼亚”级潜艇艇体中段,配备4具多功能大直径“弗吉尼亚负载发射管”(VPT),每具发射管可以容纳7套“战斧”巡航导弹垂直发射装置,也可用于发射其它装备,如无人水下航行器(UUV)、传感器等。

装备VPM模块后,潜艇总共可携带28枚导弹,艇体也因此被延长80英尺,打击能力提升230%,而费用涨幅不超过15%。VPM模块将允许潜艇指挥官打击多个目标,并显著增强潜艇特种部队投送能力。

图2  前四批次“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2具垂直发射管

图3  弗吉尼亚负载模块(VPM)

美国似乎对“战斧”情有独钟,该导弹于1983年服役至今,几乎参与了美国近年来所有的军事行动。纵观自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美国都是使用“战斧”打响第一枪,它也是美国在全球推行军事霸权的“急先锋”。它先后参加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空袭利比亚和最近的叙利亚空袭。

“战斧”导弹服役至今已有34年,已然发展成为一个大家族,拥有海基、陆基、空基、常规和核战斗部等各式各样的成员。为跟上时代的脚步,美海军将对“战斧”导弹进行升级,并植入更先进的技术,以替代过时的作战能力。

此外,美海军还在开发“海上打击战斧”能力,使其可执行远程反舰作战任务。2015年初,海军成功测试了一种改进型的反舰用途“战斧”导弹,可抗击海面上移动的水面舰艇,美国防部副部长将其称之为“规则改变者”。

2016年底消息显示,新型反舰“战斧”导弹已升级了新版本软件、运算计算机和主动引导头,该技术使得导弹的引导和跟踪速度更快。升级后的“战斧”计划于2019年服役,服役期限将延长15年,直至本世纪40年代中后期。

图4  “战斧”巡航导弹

图5  “战斧”导弹参数配置情况

“北达科他”号(SSN 784)是美海军“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的第11艘,该级艇长114.9米,宽10.4米,水下排水量7925吨,水下航速34节,是美海军在建的最新一级多用途攻击型核潜艇,它将逐步取代已在美海军服役多年的“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成为美海军21世纪近海作战的主要力量,同时也保留了远洋反潜能力。

该级潜艇可执行包括反潜作战、水面战、打击战、特别行动支持、情报收集、监视、侦察、非常规作战以及水雷战在内的多种任务。

图6  “北达科他”号(SSN 784)核潜艇

图7  美海军“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示意图

来源:中国舰船研究(ID:zgjcyj),作者:郭雨橙


美海军发布新版

MQ-25A无人加油机

征求建议书草案

7月19日,美海军向诺·格公司、洛·马公司、波音公司和通用原子公司发布新版MQ-25A无人加油机征求建议书(RFP)草案,指导4家企业开展MQ-25A快速原型机研发工作。正式的建议书将于2017年秋季发布,该项目将于2018年进入工程和制造研发阶段(EMD)。

MQ-25A由美海军舰载无人机项目办公室(PMA-268)负责采购,它也是该办公室负责的第一个采办项目。作为一个持久的多任务舰载无人空中加油平台,MQ-25A将成为美海军航空联队的关键部分,并显著增强航母和联合部队的能力,其3个关键部分包括无人机、控制系统和数据链。

MQ-25A项目三分之二的工作集中在控制系统和数据链。此前,该项目历经多次变迁,由无人作战飞机(UCAS)到舰载无人空中监视与打击飞机(UCLASS)再到目前的舰载无人加油机(CBARS),无人机概念变化较大,但控制系统和数据链基本没有改变,UCLASS项目发展的控制站可能被快速应用到MQ-25A。

美《2017财年国防授权法案》指出,为减少项目关键性能参数以便于项目快速推进,允许指定1个项目作为试点项目。MQ-25A项目组通过向国防办公室申请成为试点项目,仅设置了2项关键性能参数:舰机适配性和海上加油性能。

舰机适配性方面,MQ-25A需具备在航母上起降的能力,所涉及的弹射器、现有发射回收设备均应与航母实现集成;海上加油性能方面,MQ-25A需具备为舰载机联队远程加油的能力,以扩展舰载机联队作战距离和任务灵活性。

尽管目前MQ-25A还未决定生产厂商和规格细节,但目前各厂商间已经有概念设计的图片,例如通用原子公司与波音公司采用的是较传统的机身尾设计(Wing-Body-Tail),而洛·马公司和诺·格公司则是较前卫的飞翼设计,例如B-2和X-47B。

图1  洛·马公司的MQ-25A无人加油机概念图 

图2  诺·格公司的X-47B无人机


MQ-25A项目经理杜华德表示,为降低研发成本和加快项目进度,MQ-25A必须采用F/A-18战斗机和S-3反潜机的空中加油系统,但空中加油系统如何配置到MQ-25A由竞标企业自主决定。他强调,MQ-25A无人机目前的重点不是发展新技术,而是集成和匹配现有的系统,实现无人机上舰。杜华德和无人机与打击武器项目执行官马克·达拉赫均未透露MQ-25A的成本和航程范围。

来源:中国舰船研究(ID:zgjcyj),作者:郭雨橙


美海军F-35B战机计划于

2018年完成首次舰上部署

近期,美太平洋舰队与海军陆战队在珍珠港联合举办F-35B部署支持峰会,以支持F-35B在2018年上舰部署。

据太平洋舰队后勤、舰队补给及弹药指挥官约翰·帕尔默透露,此次峰会的主要内容是落实F-35B上舰部署的相关准备工作,包括资金支持、维修设备支援、信息系统支援、甲板部署方案及相关培训等。2017年1月,10架F-35B已交付日本岩国基地,等待后续上舰部署。

图1  F-35B战机

F-35“闪电II”是新一代战斗机,结合先进隐身与动力技术,拥有较高飞行速度与机动性,装备了先进任务系统,具有传感器信息融合、网络化作战等能力。目前,F-35联合攻击战斗机包括3种型号:F-35A、F-35B和F-35C。

F-35A为英国与美国空军使用型号,属常规起降型(CTOL);F-35B为美海军陆战队及英国海军采用的型号,属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型(STOVL);F-35C为美海军使用的型号,属于弹射起飞/阻拦着舰的舰载型(CV)。

F-35B可在严酷环境的陆基基地及两栖攻击舰上起飞和降落,不过部署在两栖攻击舰上时,其自身尺寸以及发动机等大型配件对战斗机的后勤保障、舰上停放等构成挑战。

图2  F-35联合攻击战斗机三种型号对比图,注:从左到右依次为F-35A、F-35B和F-35C

来源:中国舰船研究(ID:zgjcyj),作者: 饶亦楠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 创新教育 | 军工百强 |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预见未来:预见2016 |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站 |反卫星

领先国家: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专家专: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

全文收录: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远望智库”聚焦前沿科技领域,着眼科技未来发展,围绕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安全、知识产权等主题,开展情报挖掘、发展战略研究、规划论证、评估评价、项目筛选,以及成果转化等工作,为管理决策、产业规划、企业发展、机构投资提供情报、咨询、培训等服务,为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