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前沿播报 | 液体太赫兹辐射源、可反复加密解密的隐形墨水、导电蛋白质、可以存储数据的“智能织物”…

2017-11-02 远望技术预警中心 战略前沿技术

整编 | 谌为   主播 | Helen


上海交大研制新型隐形墨水,可反复加密解密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特别研究院力量实验室最新的一项研究获得了一种“新版隐形墨水”,最大特点在于可实现反复加密、解密。研究人员采用本身无荧光也不吸收光的MOFs,加了无毒常见的卤盐之后能变成可以发光的钙钛矿纳米晶,钙钛矿纳米晶又很不稳定,喷点甲醇或者乙醇等极性溶剂,荧光就淬灭了。继续喷卤盐,还会显色,可以反复循环。


印度研究人员制备出液体太赫兹辐射源


长期以来,研究人员认为,液体不能发出显著的太赫兹辐射,因为它们会有效地吸收其所产生的所有辐射。近日,印度塔塔基础研究所通过使用液体制备出电磁波谱的太赫兹(THz)波段的高功率辐射源。研究人员用中等能量的飞秒激光脉冲照射常用的实验室液体,如甲醇、丙酮、二氯乙烷、二硫化碳甚至水,使液体离子化并形成等离子体长通道。研究人员测得的能量高达50微焦,比大多数现有光源发射的能量高出数千倍。研究人员同时提出了促进大辐射能量产出的机制模型,该模型的本质是飞秒激光脉冲引起液体中的二次发射,然后将其与入射的激光脉冲相结合以产生了太赫兹辐射。


瑞典研制新型石墨烯基柔性太赫兹探测器


最近,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首个具有机械柔性的石墨烯基太赫兹探测器。在室温条件下,它可以检测的频率范围是330 GHz 到 500 GHz。这项技术有诸多应用领域,例如太赫兹领域的成像(太赫兹摄像头),分辨不同的物质(传感器),太赫兹波检查癌症,车辆使用的图像传感器或者无线通信系统等。


美国科学家发现一种可以导电的蛋白质



蛋白质通常被认为是一团惰性的有机物。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近日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可以导电的alphaVbeta3蛋白质。研究人员认为,电流波动可以使蛋白质成为导体或绝缘体,通过超级计算机的建模模拟研究,研究人员能够将这种蛋白质区域与量子临界状态相匹配。而在进一步的实验中,他们利用一个更精细的装置,可以开关蛋白质的导电性。这项研究成果有望用于医疗用途诊断工具,来识别单个的蛋白分子。


中国科学家研发智能水凝胶,一分钟实现96%的自修复


合肥工业大学近日成功设计出一种新型材料,能在1分钟内实现96%的自修复。科研人员将单分散的金纳米颗粒作为水凝胶三维网络结构的交联剂,利用金纳米颗粒优异的光热性能和配位键在高温下的动态不稳定性,成功实现了纳米复合水凝胶自修复性能的大幅提升。实验结果表明,在波长808纳米的近红外光诱导下,该新型材料在1分钟内即可实现96%的自修复。


美国研究发现用电刺激大脑可增强记忆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近日发现,使用一定方式精确刺激大脑的特定区域可以增强人类的记忆。研究结果显示,大脑内嗅区右侧区域接受刺激的9人中,有8人识别特定人群面孔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而大脑内嗅区左侧区域接受刺激的4人,记忆没有明显改善。


“量子纠缠”原子数量再创纪录


瑞士日内瓦大学的科学家在最新研究中,展示了1600万个原子在一个1厘米见方晶体内的量子纠缠。此前,科学家曾展示了2900个原子的量子纠缠现象。他们让一个光子通过一个量子中继器——被冷却到零下270℃的富含稀土原子的晶体。当单个光子渗入这个小晶块时,其内的原子会发生纠缠;而当晶体再次释放单个光子但没有阅读它接收的信息时,纠缠再次发生。他们研究了晶体重新释放出来的光的属性,同时分析了其统计特性等,成功展示了1600万个原子之间的纠缠现象。


美国研制“智能织物”,未来或可在衣物中存储数据



美国华盛顿大学近日正在研究“智能织物”磁化纺织品。这种纺织品可以存储能被磁力仪读取的少量数据。研究人员在织物上绣上导电线,并用磁铁将0和1的短串数据编码成正极和负极。然后,他们可以将智能手机放置在这个磁化的、充满数据的织物附近,然后利用特别设计的应用读取内容。这种技术将有多种用途,人们可以在物品不显眼的地方贴上标签,或者用衬衫或手镯代替密码和钥匙卡。


新型“纳米胶囊”衣服让人冬暖夏凉


葡萄牙纳米技术和智能材料中心的科学家近日研制出一种可永久附着在衣物上的纳米胶囊,随着人体温度的变化,胶囊会随之吸热融化或放热凝固,从而平衡人体温度,未来更可能会应用于治疗皮肤病。这种纳米胶囊是一种由淀粉制成并内含微量蜡状物质的颗粒,设计原理是模仿人体汗液,当人体温度升高,胶囊内的蜡状物质吸收多余热量融化为液态,使人体降温;当人体温度降低,蜡状物质凝固放热,使人体升温,从而保持人体温度在一个舒适的范围内。


IARPA正式启动“奥丁”项目,发展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IARPA近日宣布正式启动“奥丁”项目。该项目旨在研发和评估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检测与应对生物特征欺骗。项目提出将构建生物特征采集系统,检测已知的和未知的生物特征欺骗,并将三个主要的生物特征形态——脸、手指和虹膜作为检测重点。


来源:《电子生命》、《自然·通信》、《每日邮报》等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 创新教育 | 军工百强 |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预见未来:预见2016 |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站 |反卫星

领先国家: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专家专: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

全文收录: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远望智库”聚焦前沿科技领域,着眼科技未来发展,围绕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安全、知识产权等主题,开展情报挖掘、发展战略研究、规划论证、评估评价、项目筛选,以及成果转化等工作,为管理决策、产业规划、企业发展、机构投资提供情报、咨询、培训等服务,为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