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基础物理学五大发现

2017-11-04 远望智库 战略前沿技术

本文转载自新浪探索(ID:sinascience),作者:叶倾城


当你讲解科学方法时,你会考虑到使用最好的方法洞悉宇宙的一些自然现象。首先基于一些理论观点,然后进行相应的实验,实验结果可能验证了之前的理论观点,也有可能与理论观点相背。然而真实的世界将远比研究人员预想的更加复杂,有时你做的科学实验结果完全与预期不同,有时,正确的解释需要飞跃性思维,超出人们理性的逻辑观点。现今的宇宙物理学仍很难理解,但是科学家们的致力探索带来了一些惊喜,如果你希望进一步探索,会获得更多的发现。以下是令人惊奇的五项基础物理学发现:

  


迈克尔逊设计了一种干涉仪,用于测量地球穿过“以太(aether,是一种曾被假想的电磁波的传播媒质)”时的运动状况,而不是证实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


1.当增强光的来源时,光速并不会发生改变


想像一下,你以最快速度投掷一个球,球的速度取决于你运动速度。仅使用手臂投掷,球速可以达到100英里/小时(45米/秒);如果你在火车或者飞机上投掷球,球速会更快,达到300英里/小时(134米/秒)。如果在火车内以火车行进的相同方向投掷球,球速会达到多快呢?实验表明球速会在火车速度的基础上增加,达到400英里/小时(179米/秒)。目前,你想像一下,如果你不是投掷球,而是发射一束光,按照人们常规思维会认为,在火车内以火车行进的相同方向发射一束光,“真实光速”应该会提升。然而这将是一个完全错误的答案。

  

实际上你所做的实验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核心观点,这并不是爱因斯坦进行的实验发现,而是科学家阿尔伯特·迈克尔逊(Albert Michelson),他在19世纪80年代进行的实验中证实了这一情况。无论是保持地球运转相同方向、垂直方向、反平行方向,发射的光束速度都不会产生差异,光速始终保持相同速度:c=299792458米/秒,即:光波或电磁波在真空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迈克尔逊设计了一种干涉仪,用于测量地球穿过“以太(aether,是一种曾被假想的电磁波的传播媒质)”时的运动状况,而不是证实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因其设计精密光学仪器,以及借助该仪器在光谱学和度量学的研究工作中所做巨大贡献,迈克尔逊被授予190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研究成果也是科学史上一项最重要的发现。

  

欧内斯特-卢瑟福在超薄的金箔上放射性衰变发射高能带电粒子,之前他信心十足地期待所有粒子都会穿过,许多人都会这样认为,但是实验结果出乎意料。

  

2.原子99.9%质量集中在一个非常致密的原子核中


你听过关于原子的“葡萄干布丁模型”吗?现今这种理论观点听起来很奇特,但在20世纪是被人们普遍接受的,当时科学家认为原子是一个混合结构——负电荷(其特征像葡萄干)嵌入遍布太空环境的正电荷介质(其特征像布丁)。电子可以被剥离或者窃取,从而解释了静电现象。多年以来,J.J。汤姆森(J.J。 Thomson)提出的“葡萄干布丁”复合原子模型被人们所接受。直到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实验推翻了该模型理论,卢瑟福在超薄的金箔上放射性衰变发射高能带电粒子,之前他信心十足地期待所有粒子都会穿过,许多人都会这样认为,但是实验结果出乎意料。卢瑟福指出,这是我一生中遇到最不可思议的事情,这就像你发射一枚15英寸口径炮弹射击在一张纸上,炮弹却又朝向你反弹射过来。

  

卢瑟福所发现的是原子核,事实上包含一个原子的所有质量,限定在原子千万亿分之一的体积之中。这项研究代表着现代物理学的诞生,它为20世纪量子进化论奠定了基础。


中子转化为质子、电子和反电子中微子,是衰变过程中能量非守恒的“根源”。

  

3.“消失能量”导致发现极小、接近无形的微粒


在我们所看到所有粒子之间的交互作用中,能量总是处于守恒状态。它可以从一种类型转换至另一种类型——势能、动能、静止质量(狭义相对论中的质量)、化学能量、原子能、电能等,但是这些类型的能量从来不会制造或者毁灭。近百年来,科学家对此感到迷惑不解,他们发现一些放射性衰变会使总能量轻微减少。丹麦物理学家波尔假设能量始终保持守恒,除非当能量损失的时候,但是波尔的假设理论是错误的,理论物理学家泡利提出了其它理论观点。


波尔主张能量必须保持守恒,所以他在1930年提出存在一种新粒子——中微子。这种“微小的中性粒子”不会产生电磁交互作用,而是会有一个极小质量,并携带动能。然而许多人对此持怀疑态度,上世纪50-60年代核反应产物的实验最终探测到中微子和反中微子,这将帮助物理学家们建立标准模型和弱核交互作用模型。这是一个惊人的例子,一旦研制适当的实验技术,理论预测有时会产生巨大的进步。

  

1912年,科学家维克多-赫斯(Victor Hess)进行了气球运载实验,其目的是搜寻高能量宇宙粒子,在实验中他很快发现了大量的粒子,并成为了“宇宙射线之父”。

 

4.我们接触的所有粒子有高能量、不稳定“近亲”


如果你对一个验电器充电,它的两个传导金属叶片会连接至另一个导体,两个叶片将获得相同的电荷,最终会排斥对方。如果你将验电器放置在真空中,金属叶片将不会放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会电荷流失。我们对这种放电的最好理解是,高能量粒子从外太空、宇宙射线释放碰撞地球,碰撞的产物导致验电器放电。

  

1912年,科学家维克多·赫斯(Victor Hess)进行了气球运载实验,其目的是搜寻高能量宇宙粒子,在实验中他很快发现了大量的粒子,并成为了“宇宙射线之父”。通过构造一个带有磁场的探测室,你可以依据粒子轨道曲线测量速度和质量比率,质子、电子,甚至是反物质的第一个粒子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被探测到。1933年,科学家保罗·库泽(Paul Kunze)在实验中获得了最大发现,他在研究宇宙射线的时候发现了粒子的轨道就像电子一样……并且比预期的重数百倍!

  

μ介子的寿命仅2.2微秒,之后是由卡尔·安德逊(Carl Anderson)和他的学生赛斯·内德梅耶(Seth Neddermeyer)在实验中证实和探测到的。物理学家I.I。拉比因发现核磁共振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发现了μ介子的存在。后期科学家们陆续发现了复合粒子(例如:质子和中子),以及基础粒子(例如:夸克、电子和中微子),这些粒子的质量都较重,μ介子成为迄今发现首个“第二代粒子”。


宇宙诞生于大爆炸,但是发现大爆炸完全是偶然事件


5.宇宙诞生于大爆炸,但发现大爆炸是偶然事件


上世纪40年代,物理学家乔治·伽莫夫(George Gamow)和他的合作者提出了一项激进观点:现今宇宙膨胀和冷却并非是由于过去炽热和密集,而是反复无常的结果。如果你大胆追溯推测,你会发现足够炽热的宇宙能够电离其内部所有物质,而在更遥远的区域还会分裂原子核,这是他提出的“大爆炸”理论,该观点还形成两个重要预测:一是我们的宇宙最初并不仅是由质子和电子组成的物质,而是由混合的光元素构成,在高能量早期宇宙中融合在一起;二是当宇宙冷却至足以形成中性原子的时候,高能辐射就会被释放出来,并沿着一条直线永恒传播,直至它与某些物体发生碰撞,随着宇宙的膨胀而发生红移和失去能量。

 

“宇宙微波背景(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是在绝对零度之上的几度条件下预测其存在的,1964年,科学家阿诺·彭齐亚斯(Arno Penzias)和鲍勃·威尔逊(Bob Wilson)偶然间发现大爆炸余辉,他们在贝尔实验室里用无线电研究雷达,发现天空中遍布均匀的噪音,这些噪音并非来自于太阳、地球大气层以及银河系,对此他们感到十分困惑。因此他们用拖把清除了实验室内部的天线,消除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杂波,但是噪音仍然存在。直到将研究结果送至他们熟悉的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小组(迪克、皮布尔斯、威尔逊等科学家组成),他们使用辐射计对这种类型的信号进行精确勘测,识别发现这些噪音的重要性,这是首次证实我们宇宙的起源。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 创新教育 | 军工百强 |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预见未来:预见2016 |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站 |反卫星

领先国家: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专家专: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

全文收录: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远望智库”聚焦前沿科技领域,着眼科技未来发展,围绕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安全、知识产权等主题,开展情报挖掘、发展战略研究、规划论证、评估评价、项目筛选,以及成果转化等工作,为管理决策、产业规划、企业发展、机构投资提供情报、咨询、培训等服务,为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