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家长总是以圣人的标准要求孩子,以贱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2017-11-02 洞见 申报馆 申报馆

作者:洞见

来源:洞见(ID: DJ00123987)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卢梭《爱弥儿》


最近,微博上有这样暖心的一幕

等地铁的时候,小朋友问起为什么地上会有脚印,爸爸妈妈还有奶奶在耐心解释完脚印的用途后,还整齐地排了队给小朋友做了示范。

董卿在央视《面对面》的一期节目中曾说了一句话:

“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首先要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小朋友家长的做法,无疑给孩子上了一堂最好的教育课,再好的名校,也比不上父母的言传身教,可惜有的人并没有明白这个道理。

01

你是什么人

你的孩子就是什么人

看过一则故事:

早年丧偶的老父亲将儿子含辛茹苦养大成人,已经70岁倍感孤独的他,想去儿子家安享晚年。

老父亲来到儿子家,儿子在了解父亲的来意后,却支支吾吾不知怎么回复老父亲。

“你留下来和我们一起住?是的……当然……但是我不知道你在这里能否住的惯,你知道我们这里地方不大……我妻子比较……还有孩子们…”

老父亲知道自己让孩子为难了,转眼就说当自己什么都没有说过。

儿子又说:不,爸爸,我不是这个意思,只不过……我还没想好让你在那里睡……除非你不介意睡在院子里……

老父亲说不介意,儿子叫来12岁的孩子为爷爷拿来毯子,说让爷爷晚上睡觉盖。

孩子问爸爸,爷爷睡哪里呢?爸爸回答:院子里,因为不想让爷爷影响我们的舒适生活。

孩子进里屋去拿毯子,用剪子将毯子剪成两半,这时候孩子的父亲过来了,问孩子:“你在干什么?”

孩子:爸爸,我想把半张毯子给爷爷盖,剩下的半张等到你老了以后住在我家里时用……

童话大王郑渊洁说:“你是什么人,你的孩子就是什么人。”

你不孝顺父母,等待的将是孩子的不孝顺你;

你不遵守规则,等待的将是孩子的漠视规则;

你不文明守法,等待的将是孩子的贪赃枉法……

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说:“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 

但家长总是习惯性教育孩子,而不进行自我教育,甚至总是自相矛盾地——

让孩子长大后要孝顺自己,自己却对年老的父母不管不问;

让孩子不要到处扔垃圾,自己却嫌垃圾桶太远随处扔废纸;

让看电视的孩子赶紧去睡觉,自己却迟迟守着电视旁追剧;

让孩子不要乱发脾气,自己却对犯了错误的孩子大吼大叫……

可以说,中国家长正是以“圣人”的标准要求孩子,以“贱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可笑的是,以“贱人”标准要求自己的家长,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圣人”,而不知教育孩子的实质就是教育自己,孩子所经历的一切,可能就是你的真实写照。

02

只“言传”不“身教”

能养成好习惯是自欺欺人

之前看过一组漫画:

漫画中,父亲乱涂乱画,孩子也乱涂乱画;父亲说什么话,孩子也说什么话;父亲吃垃圾食品,孩子也吃垃圾食品;父亲玩游戏,孩子也玩游戏。

显然, 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已经潜移默化印在了孩子的脑海里。

如果孩子存在这样那样的缺失,那是父母折射下的影子,也就是俗话说的“上梁不正下梁歪”。

艾奥瓦州立大学的研究小组曾经做过一个调查,认为只靠“言传”,而不以身作则不可能让孩子养成好习惯,论证了“上梁不正下梁歪”的千真万确。

调研人员访问了330名美国中西部的白人青少年和他们的父母,了解他们在饮食、运动、吸烟、喝酒和睡觉等方面的习惯。

结果是,青少年不仅仿效父母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是仿效父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想到之前看过的一个小故事:

一个爱喝酒的人,每天工作前都会去喝两杯。有一天下大雪,他照例喝完酒再去工作,走在雪地里东倒西歪,回头不小心看见自己的儿子正踩着他留在雪地上的脚印,并学着爸爸东倒西歪的样子。

孩子的模仿让他心头一震,“要是我每天这样,孩子长大后一定也是个酒鬼”,从此他再也不喝酒。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父母是孩子模仿的样板,孩子是父母的缩影,父母的种种行为孩子都看在眼里,平时的一言一行都能成为模仿的可能。

不是每一个父母都能遇上下雪天的早上,不是每一个父母都能及时发现自己给孩子带来的错误认知。

只靠“言传”,不以身作则,就想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父母是自欺欺人。

03

以身教者从

以言教者讼

教育专家成墨初说过一个孩子的故事。

孩子叫柳丁杰,有一次,妈妈和他一起逛街,恰好遇上了邻居刘叔叔,他不但没有主动和刘叔叔打招呼,甚至连刘叔叔和柳丁杰说话的时候,他也是爱理不理,一副不耐烦的样子,催着妈妈赶紧走,非常没有礼貌。

回家后,妈妈把柳丁杰拉到身边,质问他为什么没有主动和刘叔叔打招呼,为什么刘叔叔和他说话他爱理不理,跟他说过多少次了,怎么就记不住要礼貌待人? 

孩子的一句话,让这位妈妈哑口无言。 

“妈妈你不能怪我,虽然你总是教我要尊老爱幼,可你从来没有尊重过我奶奶!我都记得!”

 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孩子因为不信服妈妈对待奶奶的方式,所以也对尊重他人置若罔闻。

若你总是嫌弃你的孩子没有温文尔雅,没有博学多才,不妨做一个“你是孩子的好榜样吗”的自测:

  1. 孩子在看书写作业的时候,你是不是在忙着看电视、玩游戏?

  2. 当你找不到垃圾桶时,你会不会在马路上随处乱扔垃圾?

  3. 你有没有在孩子的面前骂人或对他人表示出不友善的情绪?

  4. 你是不是一个动辄就发火甚至打骂孩子的父母?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作为家长的你,请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让孩子看到你每一天都在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你。

《后汉书》上有一句话:以言教者讼,以身教者从。

如果父母只会要求孩子,却不给孩子做出好榜样,孩子又怎么会心悦诚服地养成好习惯呢? 

04

言传身教者

无声胜有声

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说道: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

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当前,很多人注重的是看得到的教育——送孩子去名校、给孩子报各种天价辅导班、给孩子买各种高档学习用品,却不注重看不到的教育:

把孩子送到名校就行了,老师能管好一切,然后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自己边玩手机;

自己这一辈子就这样了,拼命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然后自己连五线谱都分不清楚。

他们拼命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投资更好的环境,却忽略了父母才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言传身教,甚至有时候连言语都不需要。

古时候一对宰相夫妻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截然不同。

宰相妻子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是:苦口婆心的教育孩子要努力读书,要诚实守信,要礼貌待人,要忠于国家。

而宰相做到的仅仅是——早起上朝,晚回读书,待人接物有礼有节,从不对儿子多说半句。

有天妻子忍不住说“你别只顾你的公事和看书本,你也该好好地管教管教你的儿子啊!”

这宰相眼不离书地说:“我时时刻刻都在教育儿子啊!”

两种教育方式,哪一种效果好,看到央视的公益广告,答案不言而喻。

广告中,年轻妈妈为自己洗脚,又为婆婆洗脚,小男孩看见妈妈的举动,费力地端了一盆水,朝着妈妈走来……

这位妈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了孩子怎么孝敬父母,尊敬老人,此时妈妈的言行,胜过千言万语。

正如一位著名儿童教育家说的,“如果想好好教育你的孩子,那么先请闭起你的嘴巴,用实际行动做给孩子看吧。”

“言传”不如“身教”,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就得成为什么样的人。

高素质孩子的背后是高素质的父母,以“贱人”标准来要求自己的父母难以养育出圣人,做到以身作则,你的孩子定会变得优秀。

作者:洞见,来源: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数百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


点击「写留言」    说两句再走?


申报馆“经典回顾”

航母齐聚,军演在即,南海最新局势怎么看?

揭秘“金拱门”:麦当劳中国更名是玩了一手好套路?

刚刚,世界又多了一个国家!可怜一小时后就被镇压了

这两张相隔五年的挥手照片,为何会在朋友圈刷屏?

就是靠这封密信,钱学森才能逃出美国的软禁...

23张历史合影,全都是永不再来!

长按关注,更多资讯!

微信号:shen-bg


Forwarded from Official Account

洞见
洞见
Learn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