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回回石头?
“回回石头”一词,首次出现于元末人陶宗仪撰写的《南村辍耕录》,即指经由回回商人于各地经销的,主产于西域等伊斯兰世界的各种、各色、各样的宝石。其用途有两方面:观赏性和药用性质。
观赏价值
入元以来,从西域来的回回人,多以经商坐贾为业,行迹遍布华夏。他们将各种回回石头贩运到中国,使中国人得见异域的奇珍异宝。朝野上下受到回回风俗的习染,不惜重金买这些来自远国异邦的回回石头,用于服饰佩戴。对此,《南村辍耕录》卷七言:“(元成宗铁木耳)大德间(1297-1307年)本土巨商中卖红剌一块于共,重一两三钱,估直中统钞十四万锭,用嵌帽顶上。自后累朝皇帝相承保重。凡正旦及天寿节大朝贺时则服用之。呼曰剌,亦方言也。”其中的“剌”,乃波斯语词——红宝石(لعل)的音译。从品质而言,“红剌”是红色的尖晶石(,بلخش,读作balekhash),是一种透明且色泽艳丽的红宝石。
医疗作用
与中医相比,在中古时期,回回医学重视各种宝石的医疗功效,并(且大量地用之入药。伊本·西那《医典》卷5载有“(红)宝石甜剂(معجون الیاقوت)”。此方剂译成汉文之后,就是《回回药方》目录卷之下的“牙古石膏子”和卷30第288页上的“马竹尼雅胡提方”,“牙古石”“雅胡提”均是波斯语词——刚玉(红宝石)的汉文音译。“马竹尼雅胡提方“内用的是研磨过的红宝石细粉,用量一钱二分。同一方剂中还加油其他种回回石头,即玉(یشب)、阿吉吉(عقیق回回红玛瑙)、金、银子、哈者里阿而马尼(حجرارمنی 天青石、亚美尼亚石)、金精石(لاجورد 青金石),以及象牙粉、你福提盐(含有挥发油的盐 ملح نفطی )、哈者卢黎野胡的(حجرا الیهود ,犹太人的石头——吉多果化石)。
回回石头自进入中国,就成了中医本草的重要组成——回回药物。比如,明代前期的《普济方》卷77的“红定眼药”方子,内有一味“回回地面上的像扁豆一样的红色石头”即“红色扁豆”,它是波斯人所言的血玉髓、血滴石、鸡血石、血石(شاذنج )。此血玉髓(红色扁豆)是治疗眼病的良药。
波斯珊瑚也是良药。《本草纲目》卷8言其主治:“去目中翳,消宿血,为末,吹鼻,止血衄”。
对回回石头之——阿吉吉(红玛瑙),, 《本草纲目》卷8云:“顾荐《负喧录》云:‘玛瑙品类甚多,出产有南、北,大者如斗,其质坚硬,碾造费工。南玛瑙产大食等国,色正红无暇,可作杯 ’。“该卷又言:”玛瑙主治:辟恶。熨目赤烂。目生障翳,为末,日点。“
《本草纲目》卷8的【宝石】——节言:“红者名”剌子“。碧者名‘靛子’。翠者名‘马价珠’。黄者名‘木难珠’。紫者名‘蜡子’。又有鸦鹘石、猫睛石、石榴子、红扁豆等名色,皆其类也。“又言此等宝石”主治:去翳明目,入点药用之。灰尘入目,以珠拭拂即去。“上述的宝石中,”剌子“,即红尖晶石,”靛子“即”甸子“,乃绿松石。鸦鹘石乃刚玉红宝石。猫睛石,即猫眼石。石榴子,即盛产于斯里兰卡的石榴子石。红扁豆,即血滴石、血玉髓。综上,这些药用石头,皆为来自西域的回回石头,波斯语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