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别让盲目的“自尊心”毁了你的幸福

2017-05-02 读书无界

点击蓝色字体关注读书无界

文 | 小豆 

夜伴慢读原创首发


01


记得前些年,央视的一个节目“你幸福吗?”,被采访者基本都是回答“我很幸福”,有一位被采访者回答“我姓曾”。这听起来像一个段子,可是从深层次反映出当今社会幸福感的缺乏。


今年4月初联合国发布了一份“幸福国家”排行榜,中国排名第79,对比2016年排名83名,前进了4位。在这个总计7章的报告里,用了整整一个章节来分析,过去25年里(1990年~2015年)中国人的幸福感和物质变化。


报告称,中国人的物质水平、生活质量和人均寿命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就主观的幸福感而言,如今的中国人还不如25年前的中国人那么幸福。

 

幸福,这个甚至比爱情更加虚幻缥缈的词,却使我们乐此不疲的寻寻觅觅。这让我们趋之若鹜的幸福到底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没有房子的人,觉得有套房子就会幸福;

婚姻不幸的人,觉得有个爱你的人才是幸福;

疾病缠身的人会觉得健康即是幸福;

而三餐不接的乞丐觉得温饱即是最大的幸福。


人们总是习惯追逐于我们所得不到。它就在前方,只要我们得到了它,就是得到了幸福。然而在我们追逐的过程中,往往对在手的幸福视而不见。当它离我们而去,才去懊悔…这是不是有病?


狂热的追求自尊与完美,只有成功才能幸福?生活中太多痛苦都是心理造成的。


02

 

前些天,在一家面馆的午餐时间,在国贸附近这种公司云集地方,午饭基本都是需要排队,对于拼桌早已习以为常。没想到意外担任了倾听者的角色。


四人桌对面坐了一位“大姐”,说实话刚开始以为是一位“阿姨”。在这个生活快节奏的时代,即使同桌吃饭,一般也很少有多余的精力和陌生人发生交集。

 

虽然我不是一个健谈的人,但既然有人主动和你聊天,也只少要礼貌的回应。只是没想到起初的聊天,会从一些简单的附近哪一家饭便宜好吃,突然转变到了“倾诉”,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就被她那种无力的悲伤所淹没。


“大姐”是名校毕业的北漂,在老家家境优越,父母是大学教授,曾经有很多留在家里的选择,公务员,私企管理等工作试炼的机会。“名校”毕业的她,心怀梦想与骄傲,觉得家乡并不是她的未来。

 

信心满满的只身来到北京,目标进入500强企业大展宏图。然而现实却不尽人意,在这里奋斗过了青春年华,如今已年过35的她,一方面事业上未能如愿,一方面北京飙升的房价,不得不面临选择的问题。


作为曾经“优等生”的自己,最终过不了心中的骄傲,毅然的将老家父母准备给她的房子卖掉,准备在北京“扎根”下去。委托卖房到过户,断断续续三个月即将走完各种流程,房子款终于快要拿到了,然而在这期间北京房价一路飙升,夸张的地方甚至一周两千三千的上浮增长。继而各种政策出台,商住房禁止个人购买且必须全款,更是断了她在北京唯一“扎根”的希望。



绝望中转战北京周边,却已发现即使一两个小时车程的周边区县都已经两万多。首付款还没到手,也只能看着周边一涨再涨。讲述的过程几次忍不住泪崩。老家的房子是父母留给她结婚的房子,那是最后的避风港,卖掉它,本想换一处在北京可以栖身的小窝,现在却进退两难。


“骄傲的心”让她不能退步,虽然羡慕老家的同学朋友过着轻松自在的生活,可她早已无路可退,因为这是她认为最后的“自尊”。

 

城市那么大,我们那么小,却无处容身的既视感。我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因为这是如今在这个城市大部分人所要面临的现实问题。静静的听她倾诉,这是我唯一能为她做的。


可以想象一个柔弱的姑娘,只身在北京,即使面对如此大的“压力”,也只能和父母报平安,不想父母担忧。更不想被朋友看到自己“落魄”的样子,假装坚强。

 

我不知道一个人的压力到达什么状态的时候才会找一个陌生人当面倾诉?我只是再想,当我们感觉到不幸福的时候,我们“逃离”这里,换一个更适合自己的城市,这件事到底是有多难堪?


面对种种压力,是独自的坚强?还是放不下的自尊?为了麻醉自己,“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毒鸡汤,一碗接着一碗。


或许我们是不是该清醒一下?即便未来你会成功,然而我们如今如此不幸福,如此痛苦,换来的成功值得吗?或许这就是"追求自尊的代价"。


03

 

有病就吃药,不传染给别人是美德。

 

分享两个数据,第一个是《在喧闹的世界里清醒地活》一书中提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很具有说服力:据最新预测,精神疾病有增无减。自今至2020年,精神疾病有可能成为世界上紧随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二个残疾病因。世界卫生组织甚至预测,自今至2030年,抑郁症将成为世界上首要病因。

 

第二个,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抑郁症患者高达3.5亿人。仅在我国,就有9000万名抑郁症患者。每年抑郁症自杀的死亡人数高达100万,这是多么可怕的数字…,更可怕的是有人说:“抑郁,就像感冒一样普通”,甚至有人干脆说,抑郁就是“心灵感冒”。


近年来因为抑郁症自杀的新闻接连跳入我们的视线。你觉得它离我们有多远?

 

在这个“心灵感冒”高发的时代,各种丰富的心灵处方——书籍或培训和文章层出不穷。实际上,大多都是暂时的缓解了症状,却无法得到彻底的根治。


它们不会让你“痛”到醒过来,因为人本能的会躲避痛苦,只需要打上一剂麻醉药或强心剂,你又可以不惧痛苦和疲倦的奔跑,仿佛充满了能量,直到药效散尽,周而复始,在追求“梦想”“幸福”的路上跌跌撞撞,看似奋不顾身,其实你早已迷失了方向。如果想清醒下,也不妨读一读上面提到的《在喧闹的世界里清醒的活》直面使我们“痛苦”的根源,或许会很痛,但至少清醒后,不会轻易被毒鸡汤侵蚀。

 

前段时间,一篇《没房子,会死》的文章爆火,会死?确实会死,或许作者根本没有意识到如今商业社会下,高压之下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只为逞口舌之威,大肆宣扬不“成功”就会死,没房子就不会有幸福的论调。可曾想过多少徘徊在进退两难的人,你的一句话或将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极度的自尊其实是自卑的表现,极度的偏执是一种病态。你有病,不治疗那是你的自由,但请别传染给别人,因为你会害死别人。



  • 作者小豆, 感性的乐观派,独爱人间烟火却不知人间愁苦之味。夜伴慢读原创首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