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游学归来是少年丨四海孔子书院谦和班孔庙泰山游学文集出来啦!

四海传播 四海孔子书院 2021-10-07

小编前言


《文心》曰,文之为德也大矣!盖天地之间动植皆文,仰观吐曜,俯察含章,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比类取象,慎思笃行,或可得圣人参赞天地之大旨。若夫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河图洛书,五岳三山,虽悟言一室之内,阅尽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亦有所闻,然则欲参赞天地,莫由行脚天下,远游以求之。

尝闻太史公足至八荒而有《史记》,传之后人,奉为圭臬;徐霞客跃踞山巅,猿挂蛇行,途穷不忧,行误不悔,瞑寝树石,饥啖木实,终成一代豪侠。游学之大,不可不知也。

先哲创典,后世则之,贤人树榜,后生效之。然则坟典之创,亦由面南之观也。蒇谋虽属乎覃思,格致亦资于训诂,然标格大道,亦必道器合一,形象文质,阴阳互显。是故探骊得珠必下九重,学以致用犹当远行。所谓游必有方、观其会通者,非齗齗于训故词章之末,姝姝守一先生之说,而见天下之赜不求甚解,其必曰循经述圣,知常达变,见微知显,触类旁通也。

古人云,学不可以已。游学致远,犹当黾勉加志,裒多益寡,诚敬谦和,以应对所处,时时为学也。三人之行,必有我师,身临圣庙,将升岱岳,亦必篚裳篚衣,儃僈弗持,克绍圣迹,肯堂肯构,朝夕闻道,不俟行之。

今四海孔子书院师生游学归来,述作累累,蔚为大观。虽未俦于文豪,亦有本真之妙。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彩;学堂蒙童,其无文欤?故列序所抄,以观其妙,有所不得,雅俗共析,而教孩童,华叶递荣,岂不懿与?


             匕

游泰山三孔诗文选


谦和班学生 | 文

           阝               

                              廴              匚

江房子玙作品


《游学泰山·出发》

 

 

京城灯火明如昼

欢喜飞身乘长龙

欲观泰山宏伟气

少年立志展国荣




《游泰山四首》


其一

 

千年天烛出灵龟

矫首东视目睥睨

背负苍穹接天地

以观沧海无齐鲁

 

其二

 

累累石海似长渊

清清山泉鸣如琴

千里岱宗通天河

绵绵草木之天边

 

其三


天烛雄峰似入云

飞鸟旋空乐鸣声

会当绝顶俯千尺

齐呼长啸泰神景

 

其四


日出东山起岱宗

拱北峭石挺身候

霞云千里露半日

欲留美景青年时

 

 

《游泰山记》并序

 

游山之乐。故作仿诗一首。此时正乃戊戌初夏。雄山之景。美不胜收。石碑林立四周。 行于圣路。心畅神怡。突口而唱小曲。其声呜呜然。众人和之。快哉。再行至十八盘。其阶陡且长。犹如飞龙直如云霄。行之艰而练吾心智。志哉。登顶。望远而去。群山小。壮哉。日暮沿天街而行至山之巅。日渐隐而末。美哉。游此而归。不亦乐哉。

 

远上寒山石径斜

霞云深处有酒家

行路千里山头览

夕阳红于二月花


 

《游三孔三首》

 

其一

 

日暮平川红

乐游三孔毕

松柏垂千年

圣人留清史

 

 

其二


弟子三千谁不识

一生清廉教天下

忠心本欲服君主

只恨世无谢将军

 

其三

 

君子一府千百亩

子孙皆侯世不绝

欲习先圣仁德品

敬乎服兮立志行

 

 

《观封禅大典三首》


其一

 

连山接海入雲間

千古聖王求国安

早聞欲觀圣王伟

雄哉大典任吾谈

 

其二


史上英雄皆兴男

独有則天霸江山

岱宗之顶衆臣拜

手举佛灯曰平身

 

其三


南征北戰平匈奴

汉盛武帝展国榮

欲报上天吉祥意

临云峰顶拜天仙


 

《泰山游记》

 

 

戊戌初夏。五月既望。吾与师友同游于齐鲁。风景秀丽。万紫千红。日光千射。万物复苏。如朱子之夏日。比知章之咏柳。美不胜收。

初日。游于三孔。孔庙之景。吾最爱。其气势宏伟。花草芬香。正是千年古木枯生花。百年鲁壁藏书众。各展荣美。可说至圣先师教天下。后世子孙亦为侯。

孔府。亦是壮丽。历经千年雨露。更是苍老。观慈禧三寿。大而不一。各有其美。殿上亦有大寿。多一点。以喻寿命多一点。真智也。

孔林。虽是墓地。但其排列有序。夹于深林之中。亦有阵阵阴风拂面而过。倍感幽谧。左右回顾。守墓石林立。如文武齐超。真乃壮哉。

次日。登泰山。山路崎岖又陡峭不易行。师友有一跃而上者。亦有举步维艰者。于众人吆喝声中。在其不懈奋进之下。最终众师友皆抵达白云居客栈。早起。行于拱北石而观日出。正是日月同辉分晨夕。雄峰入云而割齐鲁。下山。途经二奇峰。其一为天烛峰。另一为灵龟峰。天烛又分小天烛大天烛。小天烛峰顶生奇松。非雄而秀。亦是奇巧。大天烛则拔地而起直入云端。高大而雄伟。犹如天兵所降。壮美至哉。灵龟峰山似神龟背。面北。以观沧海。高耸直立。犹如负天立地。在此一览众山小而无齐鲁。雄哉。

再日。行于济南。此地真乃泉水之乡。大明湖风景秀丽。柳条垂湖。万紫千红。游者皆欢声笑语。飞鸟徘徊嬉戏。桥下鱼儿戏睡莲。岸上鸣蛙乐开颜。珍珠泉。因水底冒出如珠之泡而得名。奇之。其谁可造也。神也。趵突泉。乃天下第一泉。水清澈见底。鱼戏岸边。水中见一处水突如花。另有一亭。内可接泉水。其泉入口甘甜。遂盛满。贻父母。步行回栈。清澈小溪沿小巷环绕潺流。水声清耳。路旁植有草木丛。清风徐徐。亦有阵阵沁人心脾之悠香。门户皆有楹联镶饰。无不彰其书香之气。

夜宿旅社。卧之回想。登泰山之前。驱车至天烛峰之山脚。观封禅大典。其将一小山峰饰为台。雄而美。演以帝王封禅之形。秦王以武祭报平六国定天下。武帝以礼祭报平匈奴一统思想。真宗以问祭报增技艺文赋作。各式各样。各具风格。雄哉。又有曲阜开成仪式。为古城门开门时所舞。主以六艺展示。亦美哉。

此次游学以毕。吾叹而感之。山之壮。泉之珍。艺之丽。美哉。乐矣。

 


杨敏萱作品


《游泰山三首》


其一 


欲去泰山游

车停日照台

一日往曲阜

五辰孤舟来

田亩望邻树

卧车栏边宅

无阳升山陡

樵夫荷燃柴


其二


旭日东升时

云海玉盘无

辽辽天地外

漫漫四海中

 

 其三

 

登泰山之闊

观宇宙之大

山层草青青

水流波不兴



《观封禅大典》

 

曲阜只二日

将往阔泰山

欲再入三孔

悲恨万莫能

但至泰山何

雄雄几宏狮

孔夫多仁知

贡子悲泣植

 

《游三孔》

 

三孔树参天

夫子心圣贤

累累荒城连

独余石碑新

 


《泰山游记》

 

戊戌初夏。欲登五岳之巅。众乐之。至山门。余已累也。师曰。心应喜。莫应悲。而一止一动之议。对之。众应之。直至玉皇顶。观日落。宿一夜。四时起。至拱北石。观日升。初出之时。天边略有红霞。完全出现。万丈光芒。与天之蓝融为一体。又有孤鸿直入云霄。犹如长空流星一晃而没。其景甚玄。返客栈早膳。遂下山。古谚曰。登山容易。下山难。既吾而言。其不然。下山如踩实则无惧。唯有膝略为酸痛。回馆歇之。又辰起。乘车至济南。随即适珍珠泉。其水泡由沙地冉冉而冒。串连有致。升湖面而没。融水为一体。犹如珍珠而得名。旁另有小泉。泉中有鲤。红。黑。花。白。灰各色皆有。吾等投食喂养。其扑出水面而抢之。瞬间又潜入水中。甚为悠闲自得。

 



周鼎宸作品



游泰山三首》


其一

  

禾苗青青秀

星夜漫漫行

野望一无边

何时能至境

 

其二

 

多王攀登于泰山

高耸入云峰南天

行路陡峭不易行

真不为五岳独尊


其三


旭日缓缓出东方

云海绵绵连天际

泰山脚下学子行

出口成章名四海



《游三孔》

 

 

圣人之墓不为壤

生出千年九莖灵

后世人心必牢记

一去万载知先贤


《泰山行》

 

今日行于泰山。过红门而入。行至一天门。树叶成荫。一路延绵。见有一木倒之。不由叹之其状之奇。继而路亦坎坷不平。行之艰难。吾等战战兢兢。却不畏其难。行至中天门。远眺可见十八盘。十八盘高而陡。亦行之。见碑书不计其数。书体各异。大则每字有米长。小则如寸。有一碑文刻于直削陡壁。乃清乾隆御文。思其何以刻之。带有叹为观止而行之。偶遇一夫肩挑麻袋装有山上遗弃之物。健步而下。随见手中瓶装水。不禁感慨。山之美。行之乐。如无此夫山之美何有。


《游泰山后记》

 

 

归燕京。游学终。思一路行。收获颇多。登泰山之不易。有感于师友一路鼓气而登顶。望其日落日出犹如国之上下五千年而兴盛与衰败一览其中。游三孔。知孔夫子为何可称至圣先师之殊荣。其一脉为何可相传之久远。其子孙之繁多。游趵突泉。饮其泉之水。可叹其天下第一泉之名不虚传。此水味之之甘甜清凉爽口。思此可言。呜呼。此行路之艰而人不惧。此乃吾学子之风采。

 



许瀚匀作品


《游泰山两首》

 

其一

 

寅登东岱顶

东首待羲和

始皇初封禅

吾辈再赋诗

 

其二


清晨鸟鸣勤

登入泰山林

胜日照古柏

忆有坚定心


《观封禅大典》

 

舞台多变化

光照六琴弦

封禅震一国

又观清至轩

 

《游三孔》

 

古柏长千尺

群庙忆先贤

夫子怀远志

只为礼多年



《泰山游记》

 

戊戌四月日。谦和至山东一游。直游三孔。

孔庙有千年古柏围亭。亦有朱红之门。灰清砖瓦。青蓝井泉。拜夫子。其像庄严貌正。凹凸精萃。鲁壁为一古井旁。壁已残断。何能藏万卷论语。

孔府内有各样庭室。为夫子所居。各有其名。后府有戏。观之甚欢。

孔林吾等乘览车而游之。有多姿古柏。万石千松。孔氏之子孙皆葬于此。至夫子墓。先拜之。子贡临墓处在其侧。鲤之墓。在其侧前处。其孙子思之墓。亦在前。

又日。適论语碑苑。竖各式石碑。或独立于苑内空旷之地。或镶嵌于连廊墙壁之上。皆刻论语章句。亦有各方大家所书。风格各异。甚是精彩。

再日。登于泰山。酉时行至南天门。心胸舒畅。意似立于天境。

后日。皆下泰山。羊肠小道。其两旁古松林立。松香散漫。清流潺潺。髣髴于仙端。直至泰安。不日而归矣。



罗得一作品


《游泰山记》


戊戌。四月日。下泰山之峰。路经碧霞庙。遂拜之。复下。而又观三景。天烛峰。风魔峪。灵龟岩。天烛峰为一大一小。两山相隔又相映。风魔峪为其风不正。乃为风魔也。灵龟岩则为一山似龟。吸天地之灵而得名。途偶遇一路人。曰。何处是个头。路人遥指一清湖。

 

 



《登泰山游记》


 

戊戌四月日。吾与众师生登于泰山。吾经中天南天等。延绵不绝。景美矣。

其景甚高。远不知处。只见百花之盛。又见夕落。吾叹曰。美哉美哉。不知故乡亦何处。进天门犹如仙界矣。

 

《游三孔》


 

古树枝过头

诗书传至今

焉闻清翠湖

戏女悲唱曲

子贡守穷庐

威圣大成殿

贤人亦何处




赵舍利作品



游泰山两首》


其一

 

平明待日出

曦和接一子

昔有神后羿

今有勇谦和

 

其二

 

泰山海棠万里香

室外槐对千分翠

明日清晨看日出

吾將把那风景绘

 

《观封禅大典》

 

清晨早起去泰安

开城唱戏城人欢

独坐高铁二十分

今晚夜里看封禅

 

 

《游三孔》


昔人已随祥云去

百松千岁传至今

灵芝九莖深入土

嫡子无名孙成侯

 



杨子贤作品


《游泰山三首》


其一


斜阳一抹弄朝晖

岁月蹉跎几度回

念祖辟佛佛不语

尘埃处处遇风飞

 

其二

 

红日出泰山

山路归途难

不知过千里

妄想一步达

但不应可求


其三

 

飞云过尽千帆远

莫信归虹亿万言

翩然至此翩然去

但看苍茫转瞬间

 

《游三孔》

 

烟雨苍茫山初润

离云千里思故乡

霞光微露罩春芽

玉指飞花花无定

欲绿含羞草未央

有瑕还似璧无瑕

夕阳散落满庭芳

淡淡幽香使人静


姜杉作品

《游泰山》


晨登东岳顶

遥望琅琊郡

银弓月未落

拱北日初生

 

《观封禅大典》


泰山萬年曆史多

帝王千年上山祭

冒出武后政治變

臣子有心不能奏


《游三孔》

 

圣人已化麒麟去

此地空余千年桧

麒麟一去不复返

未见夫子使人忧


刘子源作品

《游泰山两首》


其一 


今日清晨观日出

观日之后之下山

山上又有好风景

怪石嶙峋天烛峰

 

其二


今日徒步游泰山

爬到半路直落对

时快时慢脚亦崴

可叹依然登至顶

 

《游三孔》

 

月出东山上

三孔游已毕

虽吾不如圣

必求立志行

 


王習深作品


《游泰山两首》

 

其一


日出月落泰山明

夕阳高照归原处

物丢心悲亦是愁

晚到客舍深心眠

 

其二

 

晨起岱庙鱼而欢

路经石碑其各异

山路崎岖不畏行

登顶只见人欢喜

 

 

《游三孔》


清晨车动静如空

站台就到人涌出

三孔故人已乘天

墓地之下圣永存

此处只剩学与识

回归之心永不返


杨京轩作品

《游泰山两首》

 

其一

 

日出拱北石

观望玉皇顶

海棠缤纷时

归途亦何难

 

 其二


泰山海棠千万里

十八盘外土楼梯

明日清晨看日出

吾将日出把照下


魏诗颖作品

《游泰山》

 

拱北人压压

金乌跃树梢

摩崖石刻上

千年墨迹留

 

《观封禅大典》

 

曲阜孔子鄕

遂从去泰山

可忴皇帝泪

驱车回酒店


龙俊良作品

《游泰山》

 

晨起观红日

眼明重星月

不知路长短

天晚归宾舍

 

《游三孔》


夏日游三孔

子贡守孔墓

夫子自植树

烟盛大成殿



老师点评与后记


随着谦和班学生年龄增长,所诵读的典籍越来越多,量亦越来大,而他们所见识所接触的又有一定的局限,所以就有了本次游学初心。希望通过本次游学,学生们亲近夫子,感受夫子,对夫子有更深的认知,同时感受祖国江山的雄壮多娇。

登泰山历经六个半小时,个别同学在体力透支下还能一步一步坚持到最后,这股毅力韧劲,值得全体师生敬佩学习;还有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相互鼓励,也非常值得点赞。

最后通过这一次游学,学生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能体现出谦和班集体的力量。老师之间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学生之间互助互帮,遇到困难不畏惧,而是携手迎难而上。


——谦和班季茂源老师

四海孔子书院夏令营欢迎您:

第十五届四海国学夏令营!

第三届“四海一心”两岸亲子游学营!

第一届四海国学夏令营家长营!

四海孔子书院咨询方式


四海孔子书院欢迎您


咨询电话

曲老师:18910060352

冯老师:13910709427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

白家疃村四海孔子书院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