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开始顶嘴了?别担心,这是好事!

馅饼 关注☞ 尹建莉父母学堂 2021-10-27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泥子朗读音频

音乐:Antonio Meneses&Maria Joao Pires-Pastorale in F Major, BWV 590 歌曲:《天桥上的魔术师》S01E09&10-SOUNDTRACK


跟孩子沟通,是很多家长头疼的“技术活”。


明明深爱彼此,却要么没话说,要么一开口就冲突,愁坏了不少“老母亲”。


幻想中“亲慈子孝”的美好画面怎么才能变成现实?


别急,看下去,你会很有收获。


“婴儿语”可能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一开始说到这个话题我就想起我小时候的一件事。


那时候我还是个小豆丁,没上幼儿园。


但我已经能看一些电视剧,有段时间我天天嘴里念叨一个名字“吴来福”。


小孩特有的不清晰的发音,加上方言的加成,让家里一众长辈摸不着头脑。


最后,我妈妈下班之后看着一圈大人疑惑地围着我。


她抱起我,小声询问:“宝儿,你说的这个‘吴来福’,他是哪里的人呀?”


我说:“就是《西游记》里最厉害的人。”


然后我妈淡定地对着一边傻眼的大人说:“妞妞说的应该是如来佛。”


一家人恍然大悟。



为什么我妈能快速地跟当时话都说不清的我达成理解呢?


主要还是因为小时候我一直都是妈妈带的,在我还包在襁褓里,完全听不懂话的时候,我妈妈就很喜欢对着我说话,我也会对她“咿咿呀呀”地回应。


也甭管互相能不能真的对话,反正就“硬说”。这就给我和妈妈的声音之间建立了一个非常熟悉的连接。


加上我小时候一直都是她带的比较多,所以我平时玩的什么、看的什么她都知道,这也能令她更快速地从不清晰的“婴儿语”发音中准确地捕捉到关键词。


又因为她熟悉我的“语言”,所以她可以找很多话题跟我聊天,比如,我最近看了一本童话故事,她就可以问我最喜欢谁呀,为什么呀等等。


很多时候,上小学前的孩子之所以不愿意跟大人聊天,就是因为大人不知道他们喜欢什么,找的话题对于他们来说太“无聊”了。


我知道这时候会有家长问了,那我们都忙,不仅要上班,还要出差,甚至有的家长工作在外地,不能总陪着孩子,这难道就没法子“听懂”孩子的语言了吗?


左右滑动查看神仙妈妈的做法↓↓↓




亲子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有心,总能挤出来的。


👆现在关注公众号,即可获得专业家庭教育辅导师

提供的【限时免费育儿咨询】服务


别总想着孩子要从你身上学到些什么


上了小学,孩子也会正常的使用语言了,而且小时候也一直陪着,为啥还是渐渐不愿意跟家长说话了呢?


那么请回想一下,是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愿意说话的呢?


是不是从“学习”这个“小妖精”突然“插足”的时候呢?


上了小学,学业逐渐变成了孩子的任务和压力,也变成了一些家长和孩子之间交流的唯一课题。

“作业写完了吗?”

“考试考多少分啊?”

“上课老师讲的都能听懂吗?”

“每天不好好学习,净关注些没用的!”


孩子本来在学校里就已经全然是学习、学习、学习了,回到家,面对爸妈,得到的却还是关于学习的话题。



大家试想,如果自己上了一天班,晚上回到家,孩子站在门口叉腰抱怀地问你:

“今天工作怎么样啊?”

“KPI都完成了吗?”

“这月奖金能拿到手吗?”

“你看看别家的爸爸都开车送孩子上学,你什么时候能买车呢?”


你会不会觉得窒息呢?会不会只想躲得远远的,不想跟孩子说话呢?


那么孩子其实是一样的心情。


这种单一的、无趣的话题时间长了就会消磨孩子对“跟家长聊天”的耐心,也会制造一些“学习冲突”。


对于孩子来说,上小学正是TA第一次以个人身份进入到集体中,此时的他们正处于探索人际交往、在同龄人中寻找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时期,这时的他们已经开始会被“朋友圈子”影响,有自己独特的爱好和想法了。


如果此时的家长还抱有一颗“小孩儿懂什么”“他来找我说话一定是想从我身上学到点什么”的、高高在上的说教心态,枯燥而啰嗦地表达对学业的关心,而忽视甚至贬低孩子真正的喜好和情绪,必然会让孩子彻底失去跟家长交流的兴趣。


问题来了,如果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家长不懂,根本没办法给予“言之有物”的积极回应怎么办呢?


左右滑动查看学堂小妙招↓↓↓



最最有效的方法,当然是家长主动去了解、学习孩子感兴趣的东西,站在孩子的角度,换位思考,这样在跟孩子交流时,就能应对自如了。


可是家长如果实在没空呢?


其实,交流不光只有你一句我一句这样的形式,也可以是一方输出一方倾听的形式。


倾听才是交流中最重要的能力。


好的倾听者可以时刻给予输出者正面的反馈,让输出者知道倾听者在认真地听TA说话,比如,真诚的眼神交流,偶尔赞许地点点头,都能让输出者感受到持续的关注。


这个时期的孩子,在自己感兴趣的事上绝对是个非常棒的输出者。


学堂老师曾说过一件事,她和好友的孩子一起坐车出去玩的时候,她发现孩子认识路上见到的所有昆虫,名字、习性讲起来如数家珍。


“我一个都不认识,”老师笑着说,“但是看孩子认真讲述的样子,我觉得特别佩服、特别有趣。”


所以,如果无法参与到孩子的兴趣中,那就,做个很好的倾听者吧。


顶嘴不是造反

质疑不是吵架


进入青春期,家长普遍会开始觉得在聊天这件事上“力不从心”。

“这孩子每天脑子里都在想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啊?”

“哟!学会顶嘴了啊?下一步是不是要造反?”

“敢质疑到你老子头上?这个家还不是你说了算!”

“你跟谁学的这么叛逆!家长说你两句都不行?”


熟悉不熟悉?窒息不窒息?难受不难受?


难受就对啦,因为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情绪敏感的孩子们听着这些话更加难受。


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包括身体和心理。



急速的身体发育,全新的集体环境和压力,以及处于儿童到成人这一过渡期的尴尬处境,都让这时候的孩子敏感异常。


他们开始从自己的角度去重新认识和解读世界,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之后,他们会尝试用自己学到的新知识去和父母输出的“旧知识”碰撞。


这一时期的他们“中二病”(“中二”即初中二年级的意思。顾名思义,“中二病”指的是青春期少年特有的自以为是的思想、行动和价值观。)十足,喜欢用“我认为”“我觉得”“我想”“我要”来表达自己。


看起来是有些“狂妄”“幼稚”,但,他们并不是故意要找你麻烦,思辨,质疑,争论,探究,不向权威低头,正是他们认识这个世界的健康手段。


被“顶嘴”的家长千万不要把这些行为看成是“叛逆”,继而觉得自己是被轻视了。


毕竟,我们自己也是从“中二病”的年纪走过来的。


那面对这样一不留神就容易叫大人着急上火的“质疑小专家”,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左右滑动教你应对青春期孩子的挑战↓↓↓



有时候啊,爱,就是在这样你一言、我一语,有来有去的“battle”(争论)中,变得浓厚起来的。


👆现在关注公众号,即可获得专业家庭教育辅导师

提供的【限时免费育儿咨询】服务


修复,重点在于弥补


上面说了在孩子成年之前,所有时期的沟通小技巧。


那么,如果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完美错过”了所有正确做法,跟孩子之间已经产生了隔膜和裂痕,这时家长才幡然醒悟,但苦于无从下手,又该怎么办呢?


要是孩子还小,比如还没上小学,家长可以利用假期,好好地陪陪孩子,跟孩子重新建立情感联系。



我的一个朋友,刚生下宝宝的时候,为了事业,把孩子交给奶奶养。


每天白天送过去,晚上接回来,一开始她还觉得挺好,但是到了要上学的年纪,小孩的“分离焦虑症”就来了,一到妈妈来接他就哭,不肯离开奶奶,怎么哄都不行。


我这个朋友心里挺不是滋味儿的,但也不能逼着孩子。


于是她下定决心,休了一个长假,夫妻两个带着孩子好好地去海边玩了几天。


回来之后,孩子明显跟她亲多了。现在,在孩子心里,妈妈已经和奶奶同样重要了。


这对于“半路出家”才开始接手孩子的她来说,已经实属不易。


那如果孩子已经很大了,没法这么哄了呢?我们的一位学员妈妈就遇到过这样的事。


当时她的儿子已经上了高三,本来和爸妈的关系就比较紧张,后来在“走艺术生还是走文化生”这个问题上爆发了前所未有的冷战,不管怎么劝怎么哄,甚至骂他,不说话就是不说话。


这位妈妈实在没办法了,来到学堂求助,在学堂老师的建议下,给儿子写了一封长长的信。



写信是一个好办法,因为信件几乎相当于一篇小文章,人在写文章的时候,逻辑会更加清晰,心态也会更加平和。


在信中,妈妈先是诚恳地、为这么多年的忽略和控制对儿子道歉,然后温和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写完之后,妈妈怀着忐忑的心情,把这封信发给了儿子。


过了一会儿,从来没有在微信上跟她说过话,只是偶尔回她一个表情的儿子,发来了简简单单的一个词:“谢谢。”


那一瞬间,这位妈妈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


对于她来说,这简单的两个字,是从无到有的一次破冰,我想,也是他们关系修复的开始。


对于已经出现严重裂痕的亲子关系,想要修复,要靠爸妈放下作为权威的身段,蹲下身来真正看见孩子。


因为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父母对孩子长期的忽略、严厉、苛责造成的。


想要化了脓的伤口愈合,首先就要剃去腐肉,然后涂上伤药。


剃去腐肉,就是把从前没注意到的、没做好的事,没打开的结,没迈过去的坎儿,都翻出来,说清楚,讲明白,该解释的解释,该道歉的道歉。


涂上伤药,就是在今后的日子里,改变自己,改变家里的气氛和环境,重新唤起孩子对家庭的希望和安全感。



如果伤口至深,那么有可能即使你做全了上面这些,孩子还是不愿意说话,没关系,慢慢来,不要逼他。


毕竟这个伤,是一个经年累月、不断加深的伤,哪能强求一朝一夕的功夫就能愈合。


有句话说,父母一生都在等孩子一声感谢,孩子却用一生等父母一句抱歉。


别让孩子等得太久,也别让这个等待落空。


沟通是一种维护亲密关系不可或缺的能力。


好的亲密关系,是“疗愈圣地”、也是力量源泉。


敞开心扉,好好和孩子聊一聊吧。


愿我们都能成为孩子的疗愈之港、力量之源。


亲子沟通是门“技术活”

方法不对,越说越错

越错孩子越不听话!


不知道怎么跟孩子正确沟通?

问资深家庭教育辅导师

专业、靠谱、科学

限时免费,仅限3天


延伸阅读👇



作者介绍



馅饼,尹建莉父母学堂原创内容编辑,关注弱势群体,保持愤怒,永远热爱,永远自由。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尹建莉父母学堂ID:yinjianlifumuxuetang”,转载本文请在公众号发送“转载”。


主播介绍



泥子,尹建莉父母学堂家庭教育辅导师9期学员,爱与自由教育理念及儿童读经教育践行者,作为父母永远不要用有限的学识,去限制充满无限可能的孩子,我们要改变的只有自己,加油!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