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大教授吐槽“学渣”女儿:我教她逆天,她教我认命!

阿怪 关注☞ 尹建莉父母学堂 2021-10-27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维馨27朗读音频

音乐:?Tord Gustavsen Trio-Draw Near 歌曲:声音碎片乐队-西南之南


最近,一段北大教授“吐槽”女儿不如自己的视频走红网络,在微博刷到的时候,瞬间被这位北大丁延庆教授豁达的态度乐翻。


这位从小被誉为“神童”、6岁能背新华字典、北大本硕毕业、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的丁教授,妻子也是位学霸,此时却无奈地笑着坦言:“女儿学习跟不上,焦虑到睡不着觉。”


采访中有人问他:

“你可以接受你的孩子,不如你,考不上北大吗?”

丁教授淡定“认命”:


“那完全可以接受,那必须接受,大概率她肯定上不了我这个学校,95%上不了。”



网友们直呼:双学霸家庭的孩子也会在“学渣”的路上越走越远,我终于平衡了!


这段视频后边还稍带了一个话题:如何看待孩子不如自己?


想起前阵子《小舍得》热播的时候,也有个类似的话题#你能接受孩子将来不如自己吗#挂在热搜上很长时间。



这些都从侧面说明:对于孩子“普通”这件事,生活中很多父母心里是不平衡的。


“我的孩子不优秀,证明我不行!”


安徽阜阳,一位本科毕业生刚进了一批矿泉水打算卖掉。


他的父亲看到儿子在街头卖水,直呼丢人,不够体面。



在这位父亲看来,自己辛苦努力,精心培养儿子读大学,年轻人就应该干一些体面的工作,而在街头卖水,真是不求上进!


这位父亲便和儿子当街大吵起来。


面对无法接受自己从事平凡工作的父亲,儿子也十分痛苦:


“爹,你饶了我吧!不要再说我没本事了,我知道我没本事!”



其实儿子想要自主创业,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送过外卖,干过销售,后来又开始卖水,都是在积累经验。


可这些工作,在父亲眼里都是非常让他没面子的工作。


这位父亲完全否定了儿子的努力,可站在那位父亲的角度上看,要求普通父母坦然接受“自己精心培养的孩子过上平庸甚至不如自己的人生”,这确实太难了。


因为这里面包含了巨大的自我价值投入。


想象中,仿佛只有金字塔顶端的人可以坦然接受孩子不如自己,因为他们有能力有底气为孩子兜底。


而没有伞的孩子就不得不拼命奔跑,这些孩子,可能就是一路努力到现在的我们自己——好不容易积累了一定财富,拥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却仍然不敢停下来,永远都在奋力爬向更高处。


这种心态投射在孩子身上,就是:“你不能不如我,你要优秀,让我有面子!”


我们就这样将自己的价值和孩子的成绩、成就挂钩,承认孩子“平庸、普通、没出息”,好像就是在否定自我的一部分,承认自己不行。


“孩子在我的精心培养之下,差点毁在我手上”


现实,也让普通家庭不敢“冒险”。推着孩子在同一标准流水线上奔跑,好像是最保险的生存方式。


结果,孩子们忙得没有时间探索自己,变得“空心”——虽然上了那么多年学,但不知道是为了什么,自己还很痛苦。



我高中的班主任老师,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一路苦学奋斗,终于在一所省重点高中当上了优秀教师。


和许多“鸡娃”家长一样,她为了自己的孩子少走弯路少吃苦,想着把自己走过的路“复制粘贴”一下,孩子未来至少过得不会比自己现在差。


于是从幼儿园到高中,她都在为孩子精打细算,找最好的学校、最优秀老师,自己也亲自上阵。


然而,她的孩子却不如她想象中那样“争气”,差点连高中都没考上,还是因为教职工子弟的缘故才能插班进入到重点班。


待在重点班里,成绩垫底,我的这位女同学非常自卑,还承受着来自母亲的高压,精神一度出现问题。



高考成绩下来后,果不其然,她没有考上,想到这位女同学的精神状况,我们都很为她捏一把汗,那个暑假,几个女生自发轮流去陪她。


班主任当然极其郁闷,难以面对这个现实。后来她跟我们分享:那天我出去在路上兜了三个小时,才说服自己去面对......”


班主任和她的女儿促膝长谈了一次:“那是她小学毕业以后,第一次在我面前痛哭,我才知道这么多年她被我逼得有多压抑,我甚至都不知道她原来那么喜欢画画......”


这件事后来的走向就积极多了,这位女同学接受了心理治疗,复读考上了一所不错的艺术院校。


如果班主任那天没有劝说自己接受现实,而是给女儿一通“狂风暴雨”,大概,她永远不会知道女儿喜欢画画这个小秘密,可能还会有更严重的后果,难以想象。


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限制性条件下,大多数孩子,很可能冲不到前面,这是事实。对于这些“大多数”来说,比考好成绩更重要,应该是找到自己的独特性,才更能获得竞争优势。


接受,不代表“躺平”


在#你能接受孩子将来不如自己吗#这个话题下,有人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放过他,社会能放过他吗?”



很多人都在劝这位家长:如果社会真的不放过你的孩子,求求你放过他。


“孩子长大不如我”,仔细算起来应该是个伪命题,当我们问出这个问题时,更多是站在物质、经济、名誉这些角度去思考和回答的。可一个人的成就与幸福,不仅仅由这些东西决定。


我们也不需要强迫自己承认孩子“不如我”或是“不优秀”,他们只是与我们预先在脑海里设定好的不同——想法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特长特点不同、成长轨迹不同......


接受了这一点,才能不困于单一衡量标准带来的焦虑中,不在控制孩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就像北大丁教授,本想教孩子“逆天改命”,孩子却告诉他什么叫“学会认命”。


“认命”的丁教授也没有就此“躺平”,放弃治疗。


他在接受了孩子学习不好这个现实后,戒除了各种攀比心理,不再鸡娃。


原本丁教授女儿上学的方式有很多,可以坐地铁、坐校车、甚至坐教师班车。


但是丁教授却选择了骑自行车送女儿上学,借单独相处的路上时光去了解自己的孩子,摸索适应孩子自身水平的教育方法,陪着孩子慢慢成长。



美国作家RayBenntt的著作《及格家宣言》里,有这么一句话:

“看开和认命之间存在很大的空间,我们不是应该放弃努力,而是应该放弃过于努力。


人生的目的并不是越高、越快、越多,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一位普通的妈妈在看开孩子成绩不好这件事后,分享了一个让自己不那么焦虑的小方法:



这位妈妈话虽说得有些粗糙,其实她想表达的是,小学初中的知识,并不需要孩子非得有多高的智商,只要给足耐心,不急躁、不逼迫,孩子总能学会的。


放低期待和要求,但不放弃努力!


父母把期待放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幸福感就增加了,孩子考不到100分也不会那么焦虑了。


享受和孩子一起努力的过程,也淡定地接受结果,才能真正理解孩子、活在当下。


而亲子关系一旦不因学习成绩而剑拔弩张,更多两代人之间头疼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孩子在没有压迫的环境下自然能焕发成长的内动力。


生孩子得认命,养孩子可“逆天”


养过娃的父母都清楚,生孩子就像抽盲盒,生个孩子聪不聪明、颜值高不高、性格怎么样、有没有艺术“细菌”......更多的要看基因和运气。



但养娃的过程,却是一个可以“逆天改命”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仍得基于现实,强行要求一棵小草长成大树就是不现实。


父母的生活状态、学习意识、努力程度、对于单一评价标准的批判性思考,都直接影响着小草是长成一棵“空心歪脖树”,还是长成最茁壮美好的小草。


帮助孩子顺应TA的天性,更好地实现自我,就是教育最大的成功。


直播抽奖!
















傲德


北大硕士 尹建莉唯一推荐数学老师

创始数学辅导机构扭麦思,已帮助数百万孩子爱上数学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数学家”,

如果数学成为孩子的困扰,

那只是还没遇到能开启孩子数学思维的老师


让孩子认识傲德,一切会变得不一样!


今晚20:00

傲德老师领衔扭麦思一年一度大型班会庆典


蹲直播,听故事,抽大奖

让家长相信孩子,孩子相信自己!


话题互动

关于“孩子不如自己”这件事,您有怎样的独到见解?欢迎评论区与大家一起讨论分享,一起成为好妈妈。


延伸阅读👇


作者介绍



阿怪,尹建莉父母学堂原创内容编辑,育儿工作者,不断学习和传播育儿知识。养娃路上,我们一起成长。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尹建莉父母学堂ID:yinjianlifumuxuetang”,转载本文请在公众号发送“转载”。


主播介绍



维馨27,新手主播,试图用有温度的声音,还原那些有爱、有力量的文字。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抽奖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