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钱学森特辑 | “星”空下,回到年轻的模样

项贺兰 罗叶清 辽师大校报 2021-10-08

上帝需要一个主持人,

于是他带走了李咏。

上帝想看武侠小说,

于是他带走了金庸。


有人说我们九零后是面对告别的一代,但我们也是铭记的一代 。

当大家因为他们的离开而惋惜悲伤时,我们也希望你们仍然铭记九年前的今天,是钱学森先生离开的日子。


中国航天之父 

中国导弹之父 

火箭之王 

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 

中国绿色贡献终身成就奖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

居功至伟钱学森

开创祖国航天,

他是先行人,

劈荆斩棘,

把智慧锻造成阶梯,

留给后来的攀登者。

梦回一九三四年,

当卸下所有的名誉与荣光,

你会发现,

值此一生,

他都是那个骄傲而倔强的少年。

感回一九九一,

回信我校化学化工学院,

谆谆教诲,

铭记于心。


摄于化学化工学院



鸿鹄之志,横贯中外


也许,我们身边总会有这样一位“大神”级别的天才,每次上课的时候坐在最后一排,从不听课,仿佛从不用努力,便能扶摇直上,赢取佳绩。


据说钱老在学校里也是这样一位学神,每次上课的时候坐在最后一排,从不听课,到考试的时候,因为交大学风严谨,大部分同学通宵复习都未必能勉强及格,钱学森却常年平均分超过90分,他在毕业时还考取了“庚子赔款奖学金”中唯一的一个航空留学生。1934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1936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1938年获加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据说,师从被誉为“航空航天时代的科学奇才”冯·卡门,成为震惊航空界的一对天才师徒。一路走来,钱老仿佛开了“金手指”一般,名师名校,人生顺利的仿佛就像言情男主角一样。


可哪有一蹴而就的成功?

白日梦也不是人人都做得。


于世人眼中一骑绝尘的学神,其实只是一个认真到有些刻板的年轻人,天性羞涩,所有的时间都在不停地知识累积,专注于读晦涩难懂的学术专著,埋头读书的他几乎不大跟别人交际,冯•卡门在回忆录中写道:我抬起头来,看到一个个头不高、表情严肃的年轻人。他在回答我的问题时精准异常。他敏锐深邃的思路立即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于是我建议他来加州理工学院,进一步深造。“表情严肃、敏锐深邃”这是老顽童一般冯·卡门,给前来拜见的钱学森留下的总结。



智商过人情商捉急的钱学森就连求婚都是到了他要回美国的时候,他单刀直入地问未婚妻蒋英:“你跟我去美国吧!”钱学森教书每堂课前都会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在黑板上狂写板书,几个小时都不停下来。他的一名学生埃德加•基茨回忆“既没教科书,也没讲义,更没有实验室。我们所拥有的只是钱博士和挂在教室四壁的大黑板。钱博士大量地、充分地、迅速地使用着这些黑板,而我们尽可能跟上他的速度在后面狂抄。黑板上一个字都没有,全都是数学符号。”


以天下为己任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钱学森以己身诠释一名学者的风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所以当新中国刚刚成立局势莫测的时候,他毅然决然的选择归国,回到需要他的祖国,1950年,钱学森正登上港口准备回国时,被美国官员拦住,并将其关进监狱,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丹尼·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 个师的兵力。从此,钱学森在受到了美国政府迫害,同时也失去了宝贵的自由,他一个月内瘦了三十斤左右。移民局抄了他的家,在特米那岛上将他拘留14天,直到收到加州理工学院送去的1.5万美金巨额保释金后才释放了他。被逮捕、保释、被软禁、在无数的听证会中,这个倔强的青年这样留下这样一段对话。


“你效忠共产中国吗?”

“不。”

“你效忠谁?”

“我效忠中国人民。”

“在本国和红色中国发生冲突时,你是否会为了美国而与红色中国作战?”
“我现在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你现在不能回答还是不愿回答这个问题?”
“我现在能回答这个问题,我的回答如下:

我已说过我必然效忠中国人民,
而如果在美国和共产中国之间的战争是为了中国人民的利益,我认为这是非常可能的,那么我将站在美国这边作战。对此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你将先做决定?你将决定它是否是为了中国人民的利益?”
“是的,我将做这样的决定。”

“你不会允许美国政府为你做决定?”
“不,绝不会。”


“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

但决不能放弃我的祖国。”


钱老的这句话绝不仅仅是说说而已,我们大部分人只知道这个倔强的年轻人为了祖国放弃了在美国的优越生活,却很少有人了解细节,他在美国曾经拥有最高级别的安全通行证、参与绝密的军事项目研究、在五角大楼出入自由,时间达8年之久。34岁时,作为美军上校,赶赴德国提审纳粹科学家普朗特和“火箭之王”冯·布劳恩,正是布劳恩主持设计了二战时英国人闻之色变的德国V1和V2火箭。他年仅35岁就成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而大多数教授都要从事20年以上的教学、咨询和管理工作才能获得这样一个教职。25岁时加入加州理工大学的“火箭俱乐部”,是5位创始人之一。这个俱乐部就是如今NASA旗下著名的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前身。这个实验室主导了NASA包括月球和火星探索在内的诸多项目。这个实验室主导了NASA包括月球和火星探索在内的诸多项目。他还被五角大楼授予了一枚金质徽章,可以参与最高国防机密。



倾听时代的脉搏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阎肃,对钱学森这样评价:大千世界、浩瀚长空,全纳入赤子心胸。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尽凝铸中华豪情,霜鬓不坠青云志。寿至期颐回首望去,只付默默一笑中。


他始终记着自己肩上的责任。万里归国,开创祖国航天事业,终成“两弹一星”元勋。而当时中国航天事业是一穷二白,工业基础薄弱,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他亲自带着团队攻坚克难,组建起了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创下了零起步成就“两弹一星“奇迹。


“如果中国人民说我为国家民族做了贡献,

那就是最高的奖赏。”


羞涩而倔强青年不因时光改变最初的本心,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一心为民,不改其志,我们的国、我们人民都在为少年骄傲着。


天功开物者,不与圣贤殊。


摄于化学化工学院



图片:张琪 项贺兰

文字:项贺兰 罗叶清

编辑:王霏儿

责编:王澜钕

审核:马明菲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