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兵器丨中国新通用机枪亮相?能在高原吊打印军!和美军主力机枪师出同门

云小冰 云上经略 2022-05-18



本文共3200余字,27张配图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近日,互联网上出现了一张疑似“国产新通用机枪”的照片,只见一挺机枪架设在一张迷彩布射击垫上,旁边的脸盆里还有一串串黄澄澄的子弹,无数轻武器爱好者目定口呆:莫非国产新通用机枪就这么亮相了?


▲图片来自微博用户“籁yao”


结合之前中国军队为DJP201式7.62毫米机枪弹招标弹药箱,难道国内存在已久的“中口径机枪之争”画上了一个句号了?



一、中国中口径机枪的消亡


众所周知,相对于56冲、81和95步枪,中国的机枪一直乏善可陈,甚至一开始,都是从仿制起步的。
抗美援朝初期,由于志愿军急缺机枪火力,中国紧急从苏联进口了一批的DPM“捷格加廖夫”轻机枪和苏联SG43重型机枪。


▲英雄王成用的这把“捷格加廖夫”轻机枪伤害力爆表


这两种机枪简单可靠火力猛,因此战后中国对这两种枪械进行了仿制,命名为53式轻机枪和53式重机枪,这些机枪和53式步枪同样使用7.62*54R步机枪弹,可以说对装备杂械为主的中国来说有了巨大进步。


▲SG43重型机枪给美国人造成痛苦回忆


但是这种枪械配置毕竟是二战水平,已经不能跟上世界潮流,当时的潮流是搞通用机枪。
通用机枪,又称轻重两用机枪,是一种是可由单人携带、气冷设计、弹链供弹、可快速更换枪管、附有两脚架亦可装在三脚架上或车辆上的中型机枪。


▲MG42曾是早期通用机枪的优秀代表


通用机枪它既具有重机枪射程远、威力大,连续射击时间长的的优势,又兼备轻机枪携带方便、使用灵活,紧随步兵实施行进间火力支援的优点的一种机枪,是机枪家族中的后起之秀。
但是,中国有中国的国情。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军队的机械化水平非常差,而长久以来都在打造轻步兵之王,追求的都是轻便易携,能够让一个士兵拎着冲锋作为班组中坚火力的机枪,同时还要求机枪子弹要与步枪通用便于弹药补给。这一点,从56系列枪族和81系列枪族就能看出来。


▲中国建军思路受苏联影响很大,需要一挺轻便机枪


当遇到基层班组火力不足以覆盖远距离的目标时,就需要营连用机枪出马了(平时编制在营属机枪连,战时下放加强到普通班排),中国的连用机枪主要是仿制RP-46机枪的58式连用机枪和自研的67式通用机枪。

▲67式机枪


67式为了追求更远的射程和更好的弹道性能,没有使用56式步机枪弹,而是仍然采用7.62*54R 53式枪弹,作为轻机枪使用时,67式主要用于打击800米内的目标,或者是对空500米的目标;作为重机枪使用时,则可打击1000米内的集群目标或单个重要目标。


▲67式机枪在叙利亚内战中也有亮相


很快,世界小口径化的浪潮来了,中国也推出了5.8毫米的95步枪和95班用机枪,为了5.8弹药通用化和替代营连级的67系列机枪,中国又推出了88式通用机枪。中口径的67式机枪虽然仍然少量装备,但在国内已经不是主流了,中国中口径机枪正式消亡。


二、小口径机枪的尴尬


88式配发部队后,部队很快发现,使用小口径子弹的88式通用机枪的火力作为营连级机枪根本不够。
首先是地位尴尬,如果将88式机枪配备给战斗班组的话,首先88式通用机枪使用与95步枪不同的5.8毫米重弹,不便于后勤补给。如果将它装备到营连一级的话,它的5.8毫米重口径过小,营连的89式机枪的打击毁伤、压制效果,绝对不是88式通用机枪能比肩的。


▲88式机枪


其次是威力不足,即使使用5.8毫米重弹,88式通用机枪的威力、射程仍然无法和中口径通用机枪相提并论。在野外开阔环境(特别是重型车辆难以上去的高原山地),使用88式小口径通用机枪步兵在打击远距离目标时往往力不从心,而召唤营连机枪打击时,机枪排可能并不在步兵排身边或者不具备射击条件。


▲目前中印边境装备的清一色95班机,88通机不见踪影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实战中会把营属机枪连的89式12.7MM机枪作为支援火力,但89式虽然被称为最轻的重机枪,但仍然太沉。


▲89式机枪


尤其是中印边界往往海拔很高,士兵力量和耐力都显著低于低海拔地区。89式12.7MM机枪204发弹药就要4个弹链盒,重量达到36-37公斤;四人机枪组,一个专门背弹药,一个背枪身,一个背三脚架,一个背备用枪管,在平地都只能带这么多弹药,在高原必然还要进一步减少携弹量,仅靠人背肩扛难以跟上轻便的步兵,而且这么一点携弹量,火力持续性非常不足。


这种尴尬的情况,其实美苏都遇到过。
随着苏联机械化步兵建设完善和步兵战车、装甲车的大批装备,连一级配备的机枪排、营一级的机枪连产生的作用越来越小,因此PKM被撤装。


▲PKM的重量可以轻松单人操作


但现实狠狠打了苏军的脸,在苏军入侵阿富汗战争中,面对崇山峻岭和超远的交战距离,5.45口径的AK74和RPK74很难给游击队造成威胁,于是在1983年,苏联又将改进过了的PKM,作战时加强到了步兵班里。


▲阿富汗的苏军使用PKM


美军的情况也差不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军连排机枪一直是M60的天下,奈何射速实在太慢,压制能力弱,因此就被M240取代了。


▲M240


但是在美国步兵班,使用的仍然是通用小口径子弹的M249,不过在阿富汗战场,这种小口径机枪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都不够,甚至无法对躲在土墙后的目标造成足够的威胁。


▲在这种环境下,小口径机枪确实有点力不从心

  

于是美军不得不和苏军一样重新拾起了中口径机枪M240。
在阿富汗,M240的射程,火力连续性都没的说,虽然稍重一些,但美国大多是都是吊打别人,对方都很少有迫击炮啥的,基本不用担心机枪太重转移不方便的问题。


▲阿富汗战场的M240


三、中国“中口径机枪回归”的尝试


小口径机枪威力不足的问题,要求中国开发一种能发射7.62毫米中口径子弹,能对800米-1000米集群目标射击、重量轻便能由步兵携带或安装在车辆上的中口径机枪。


▲仿制自PKM的80式机枪其实挺不错


对此,中国不是没有做过尝试,比如曾以缴获越南的PKM机枪为蓝本,仿制出了80式机枪。80式机枪重量小,子弹口径中等,适合快速机动作战,性能很不错,但由于随后掀起的小口径化浪潮,再加上80式通用机枪虽然威力足够,但其7.62*54R子弹实在太老且早已停产,凸缘设计又限制其供弹方式,这种本来潜力很大的80式机枪并没有大批装备。


▲海军陆战队有少量装备的80机枪


现在,美俄都唱起了“中口径机枪”回归的调子,中国自然也要跟上。不但要解决通用机枪的问题,还要“新枪配新弹”!
枪的问题很好解决,国外有不少试验成熟的方案,而且中国也不是没仿制过国外名枪。比如这次亮相的新通用机枪,就明显是比利时MAG 7.62m通用机枪的国产仿制品CQ通用机枪,这一点也没什么丢人的,毕竟美国也拿MAG仿制出了M240机枪不是?


▲MAG 7.62m通用机枪


CQ型7.62mm通用机枪由长庆厂仿制,自动方式为导气式,闭锁方式为闭锁杆起落式,采用弹链供弹,枪体结构十分简单,不需要任何工具即可将其进行不完全分解。枪管材料采用优质合金钢,线膛采用国内先进的精锻工艺加工,大大提高了枪管强度和精度。


▲CQ机枪


CQ机枪和FN MAG机枪外形基本一致,带缓冲器的铝合金枪托是与FN MAG外观上最大的区别,托底板上还有硫化软橡胶层。虽然价格便宜,但其性能并不低于MAG 机枪,而且可靠性、勤务性和经济性都有所提高。


▲国内西仪厂也有仿制MAG机枪的版本


新枪有了,新弹也要跟上。新弹同样可以“拿来主义”,费尽心思反复研究反复测试去搞一款7.62毫米的新弹完全没有必要,所谓DJP201 7.62毫米机枪弹,很可能就是美军已经使用多年、相当成熟的7.62x51的NATO弹。


▲7.62x51的NATO弹有成熟弹种,直接拿来用就行


虽然这是北约制式子弹,但其实在国内同样有生产和使用,比如我们的“26万”高精狙击步枪发射的就是这种子弹,不过一直没有编号。这次新的DJP201型7.62毫米子弹,可能说明7.62x51这个弹种在解放军装备序列中正式转正,将成为中国全新中口径全威力弹种。


▲此次亮相的金黄的新子弹,完全不同与其他国产的绿漆壳弹


这种子弹虽然古老,但经历了多场战争的检验,非常成熟可靠。与小口径武器相比,使用这种子弹的CQ机枪拥有更好的射程和更大的威力,对防弹衣的压力很大,比如在中东巷战中就有很多士兵选择7.62mm的SCAR而不是使用M16,尽管后坐力大而且总载弹量少,但依然挡不住士兵对7.62口径的热情,谁不希望自己的武器威力更大呢?


▲国产转管机枪发射的也是同款弹药


相信如果此次CQ机枪真的“转正”成为国产新式通用机枪,未来在中印边境,印军一定会发现,解放军步兵的轻武器射击范围一下子大大提高了,印军要想躲在解放军机枪打不到的距离上,怕是再也苟不下去了!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读得开心,不转发、收藏、点赞一下吗?

(完)


更多文章


图片来源:图片来自互联网撰       稿:石留风
      版:江畔月
转载请注明出处:“云上国防”(ID:YUNSHANGGUOFANG)

注:本文为“云上国防”公众号独家特约文章,未经允许请勿转载、洗稿,否则将追究当事人和单位法律责任。

点看+秒赞+分享,传播你的欢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