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坦克盔“软硬之争”,中国坦克兵可能最有发言权

胖兵本兵 云上经略 2022-05-17


本文共3500余字、35张配图,预计需要12分钟阅读时间


长时间以来,小伙伴们都有一个疑问:

汽车有安全气囊,坦克有吗?

坦克要是撞了,坦克兵靠什么防撞击?

1

有人可能会觉得,坦克兵相对步兵,可是相当安全的兵种,厚厚的装甲能够防御绝大多数的枪弹打击。

不过,坦克兵面临的威胁,往往来自于坦克本身。

坦克虽然大多有几十吨重,但其内部空间可比几吨重的轿车小多了。

▲狭小的坦克空间

最早的大游民坦克还稍微好一点,这个菱形的怪物没有悬挂,没有炮塔座圈,再加上为了度过堑壕而设计的长达8米的车身,让其内部还算宽敞,人甚至可以在里面弯腰走路。

而沙俄的门捷列夫坦克更为夸张,它由门捷列夫(没错,就是我们所有人都背过的化学元素周期表的门捷列夫)的儿子瓦西里·门捷列夫设计,只是这货与其说是坦克,不如说是个房车,简直就是个集装箱加了一根炮管子。

这个坦克可谓内部空间最大的坦克了,十几米的车长,将近5米的车高,里面足够人站着走来走去了。

可是,这些非主流坦克最后都被淘汰了,坦克都不约而同统一了标准:可转动的炮塔、悬挂系统、履带行走。

这一下子就让坦克内部空间岌岌可危,小小的空间内要塞进四、五个人。

而为了装填手能站立装弹,其他几个人甚至只能被牢牢束缚在自己的位置上。

再加上欧美人往往身材高大,而且欧美坦克大多没有装备自动装弹机,因此还要给装填手一个空间,所以只能把坦克设计得大一些。

而苏系坦克显然走了另一条路线,为了减小投影面积来降低被击中的概率,往往都比美系坦克小很多。

比如美国的M60坦克车高高达3.2米,而同时期的59坦克却只有2.4米高,而且炮塔的座圈直径也小。

▲美俄坦克大小对比

再加上苏系坦克卵型炮塔设计,空间就更小了,更不要说中间还要加个主炮的装填装置,炮塔周围的炮壁上还要装瞄准镜、各种开关、电台、手柄等等各种设备,内部空间非常狭小,所以苏联往往会找一些小个子士兵来当坦克手。

▲这就是坦克兵的工作环境

这就导致坦克静止状态下,一个人勉强有几十厘米的空间来活动,但一旦在野外遇到路况不好,前后颠簸左摇右晃,坦克炮有稳定器,可是坦克手是没有的,这时坦克手就要注意固定自己的身体,防止被颠起来脑袋撞到四周设备。

▲坦克颠簸,请您扶稳坐好

不过固定身体也有个限度,如果颠簸太厉害或者撞击到什么东西,就很可能固定不住,导致脑袋撞上瞄准镜、手柄、舱门……不说头破血流,至少也是个鼻青脸肿。

▲《狂怒》中的坦克兵就被撞过

另外,尽管坦克兵一般都在封闭的环境中,有坦克装甲的保护,但随着众多反坦克武器的出现,坦克装甲被击穿的概率越来越高,由此导致坦克内部元部件碎裂崩落或引发的大火,都会对坦克兵产生巨大威胁。

▲崩裂装甲杀伤乘员

这个时候,给坦克兵配备一个防撞的设备,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只是汽车安全气囊就完全不合适了,这玩意没法重复使用啊,总不能撞一下就换气囊吧?

最简单而且最便宜的手段,莫过于直接发个坦克帽了。

2

最早期的坦克帽其实就是一个皮帽,外部为皮质,内部以棉毛填充,也能起到一些防护作用,比如日本坦克帽。

德军的坦克帽则洋气得多,内部是一个毛毡或橡胶海绵轧制成型的防撞头盔,外部还搞了一层贝雷帽样式的盔罩。

不过这种坦克帽则被德国坦克兵深恶痛绝,很讨厌它又宽又大的样子,感觉戴起来很滑稽。

而且正是因为它太宽大,在坦克中戴着它很难将耳机戴稳,结果装甲兵们经常用船型帽或者带帽舌的野战帽来取代黑色贝雷帽,由于这两种帽比较软,可以轻易戴上耳机,当然,这么一整、防护性就杯具了。

而美国和苏联的坦克帽则走上了完全不同的路线,并在几十年的时间中成为坦克帽的两大流派。

苏式坦克帽一般都是那种海绵防撞条的皮质坦克帽,并嵌入战车驾驶用的耳麦,坦克帽顶部设有三条纵向和两条横向海绵帽棱,用于防止碰撞,用于坦克乘员间通话的是紧贴喉部的送话器(乘员互相讲话用,因为噪音车里直接讲话是听不清的)。

这种坦克帽轻便,能折叠,不占地方,而且比较透气。

但同时缺点也明显,虽然可以有效防护一般的撞击,但在乘员头部在撞击到尖锐棱角时,仍然会造成比较严重的伤害。

另外,这种皮质坦克帽,在面对战时打进车体内的射流或弹片时,也不具备防护能力,而且,这种传统坦克帽隔音效果不是很好,送话器拾取语音信号的能力也不足。

▲俄罗斯的T14坦克已经液晶化了

坦克兵仍然带着软式坦克帽

而美式坦克帽则走的是坦克盔路线,比如美军经典的M1938坦克头盔。

这种头盔其实源自橄榄球头盔,由一家体育器材公司体育用品企业——罗林斯公司用纤维树脂材料制作,拥有相当良好的抗震作用,下方固定皮质护耳,内部集成了R14型扩音器、BC606声讯控制器以及T30喉头送话器。

这种头盔非常成功,伴随美军走过了二战和朝鲜战争,因为两片大大的皮质护耳很像迪士尼动画中的大狗“高菲”,所以得了个“大狗帽”的外号。

不过这种头盔虽然轻便,但也仅仅有防磕碰作用,并不防弹,所以坦克兵下车后,还要在外面套上一顶M1头盔,这一点在电影《狂怒》中4辆谢尔曼平推小树林里的德军反坦克炮那一段就有体现。

▲电影《狂怒》中主角车长

在探出头指挥的时候会戴上一个M1头盔

战后,为了解决防弹问题,美军在M1938基础上,推出了DH132头盔。

这种头盔采取了模块化设计,分内盔和外衬,外盔由凯夫拉纤维防弹材料制成,不但轻便,而且防弹。

内衬是一层软质衬层,紧贴坦克兵头部,可以很好地起到缓冲作用,有效避免坦克兵在颠簸状态下受到内部撞击造成损伤。

在此后近半个世纪里,DH132型头盔以其轻便灵巧、舒适透气、防护性强的特点,成为了美军坦克兵的最爱,一直到现在仍有部分DH132在服役。

3

那么,中国坦克兵戴啥呢?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国坦克兵一直戴的是苏式坦克帽,但其实中国坦克兵的坦克帽也是种类繁多的。

在建国初期,解放军坦克兵戴的是二战的日式“坦克战斗帽”。

朝鲜战争爆发后,解放军告别了乱七八糟的坦克,开始迎来苏联的T34和IS-2坦克,苏式坦克帽也一并被引进了。

这种坦克帽虽然不防弹,但成本低,戴着舒服,不用时还能叠着放进车里,受到了官兵们的好评。

随后,中国仿制T54坦克成功,坦克帽也一并国产化,被命名为TMT-2型坦克帽,这是我军的首代国产坦克帽。

TMT-2型坦克工作帽根据使用环境,有四种样式,分别为北方冬季型号(外皮内毛)、北方夏季型(布面)、南方冬季型(单皮)和南方夏季型(尼龙纱网)。

▲这种坦克帽也成为中国唯一参加过战争的国产坦克帽

由于装备量大,使用时间长,这种额头有厚垫,头顶带棱条的软帽就成了中国坦克兵的标志性形象。甚至就连早期的空降兵,在没有头盔装备的情况下,跳伞时也要戴上这种坦克帽防落地撞击。

但这种软质坦克帽的缺点很明显,前面说了,不防弹、隔音效果差,所以80年代中西蜜月期时,就曾考虑引进西方的硬质坦克盔。

但当时的英国要价高得离谱,竟然一顶要1万英镑一顶,一顶头盔都能买门炮了,最后中国只能少量引进了美国的CVC硬质坦克盔。

但是这种坦克盔试用后,坦克兵们纷纷表示……这货坑爹!好看不好用!

别的不说,苏式坦克帽平时不戴时顺手往座位上一扔,由于坦克帽本身是扁的,什么都不碍事。但是美式坦克盔就傻了,由于国产坦克内部空间相对狭小,几个西瓜一样的头盔,坦克里哪都没地搁……还碍事。在狭窄的坦克内部戴这个头盔更是一件挺让人头疼的事。

另外,当年坦克内部没有空调,成员长时间戴着非常闷热,另外还有最重要的缺点,贵!

不过,实事求是地讲,这并不是盔的缺点,而是中国坦克的缺点,苏系坦克配美系盔,水土不服很正常。

从各国军队的实践看,硬质头盔优点更多,是大势所趋,就连软质坦克帽的原产地俄罗斯,坦克兵现在也换上硬盔了。

所以中国决定还是跟上世界潮流,研发出了TMT98头盔,这种头盔比CVC头盔小了一圈,取消了喉头送话器,采用了为神舟飞船开发的降噪通信技术麦克风,最终和99早期型坦克在1999年的国庆阅兵中亮相。

不过,可能因为旧式坦克帽生产量巨大,本着勤俭建军的原则,坦克兵仍然大量使用苏式坦克帽,而这种坦克盔一般在国庆阅兵中才能见到。

▲2009年国庆阅兵中,仍然有坦克兵戴着软帽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坦克兵的装备有了质的提高,96/99坦克大量列装,由于采用了焊接炮塔,坦克内部空间大大增加,戴头盔再也不是什么难事了,于是中国坦克兵开始了用坦克盔替代坦克帽的进程。

4

以往,我们总是嘲笑解放军“土”,甚至有了“不土战五”的调侃。

但是这些年来,我们欣喜地发现,解放军不但不土了,而且直接向美军看齐,洋得我们都快不认识了。

▲2019年国庆阅兵中亮相的新式坦克盔

告别了苏式坦克帽,中国坦克兵的形象也开始焕然一新。

如果你实在怀旧喜欢这种老式坦克帽也不要紧,让你的女朋友帮你用毛线织一个吧,当然,首先,你要有个女朋友......


(完)

更多文章


图片来源:图片来自互联网撰       稿:坐标纵线
排      版:云小冰
转载请注明出处:“云上国防”(ID:YUNSHANGGUOFANG)

注:本文为“云上国防”公众号独家特约文章,未经允许请勿转载、洗稿,否则将追究当事人和单位法律责任。

点看+秒赞+分享,传播你的欢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