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场关于在香港推行简体字的争论又炸锅了......你怎么看?

2015-08-25 香港传真 香港传真

点击上方香港传真一键获取港澳资讯


香港资讯·本期导读

在香港,关于简体字的辩论从十几年前就开始了。


普通话在香港越来越被接受,会说普通话的香港人也越来越多,隔三差五还能遇上个带京腔的。不过,相比起普通话的逐渐普及,简体字在香港似乎一直不怎么受待见,也不知道是谁发明的那句“親不見,愛無心”,几乎成了反对接受认识简体字的人的盾牌。


说今天这个事儿之前,我们先来看看香港之前发生过的一起“简体字争论事件”。




这是哪里?


这是香港的一个地铁站:坚尼地城站(Kennedy Town Station),这片土地是由第七任港督坚尼地在任内填海填出来的,于是就叫做坚尼地城。


如果你是内地人,可能看半天都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但是对于一直在用繁体字的香港人而言,这张图贴出来一秒钟不到就炸锅了!


因为里面的“坚”看起来就是妥妥的简体字,而不是繁体的“堅”。


然后当时的香港各大社交网站、媒体就开始讨伐港铁,说你堂堂一个香港地铁站怎么用起简体了啊,这么用简直是不尊重香港人啊什么的......


直到后来文人墨客加入了这场争论后,才有了个让所有人都能冷却下来的结果:


这个“坚”不一定要被解读为简体字,因为它也可以是北宋诗人黄庭坚笔下的草书写法。而且,在被简化的汉字中,有不少是根据草书的写法而继承下来的,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简”也是一种艺术表达。




再后来港铁也出来说话了:西港岛线站名并无采用简体字样,三个新车站内的书法站名,是出自同一位前港铁建筑设计师手笔,字型设计融入了作者的个人书法艺术风格。为了让车站增添特色,港岛线最初启用时便采用书法字在月台显示车站名称,令车站添加中国传统文化气息。


于是,这场论战就过去了


但是,另一场争论又开始了




2015年8月24日,香港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公布了一份香港语言调查结果,这个结果指出当今20多岁的香港人里头,70%的人能讲普通话。研究为受访者进行语言测试后发现,香港人普通话达高阶水平的有近35%,而英语达到高阶水平的只有1.5%。


参与这项研究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陆镜光说,他相信香港新移民的增加不会让广东话在将来被普通话取代,因为新移民融入社会时会学习广东话。



香港各区五岁以上、能说普通话的人士的百分比,颜色越深代表能说普通话的人越多。资料来源 : 港大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而谈到简体字,港大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则建议政府推广简体字,他们认为简体字在全国沟通上发挥重要作用,但香港社会对简体字的熟练程度相对较低。他们建议考虑制定繁简字的读写能力框架,增加对简体字认识,但保持繁体字在文化上的重要,及加强为中文作第二语言人士提供课程,鼓励融入社会。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金斯利博尔顿教授则说,简体字在商业社会有重要效用,故建议香港特区政府应加强教育学生简体字的读写能力,但并非要取代繁体字,而是兼备两种书写能力。


研究还建议香港特区政府应继续推行“两文三语”政策(两文即中文和英文,三语即普通话、广东话及英语,香港传真注),更积极地推广简体中文书写的水平,但亦应保持繁体字在保存香港文化方面“极其重要的作用”不变。


是的,这个报告不是说要让简体字取代繁体字,而是想让更多人认识简体字、会写简体字。但是,这个建议一出,还是引起了一场对峙:


......


Ssssaaaa:广东话≠繁体字,香港同大陆交流了几十年都无问题,何必要对广东话赶尽杀绝呢...唉...


......



Tingchechang:其实简体字(在香港)都有广泛被利用,例如“体”字,抄写笔记当然会写这个而不写“體”,不然抄写太慢。又例如个“点”字,其实都相当受落(受欢迎),还有相当的简体写法仍然不被接受,譬如“災”字,因为简体的“灾”看上去没有没太多省略。


......


CheungJustin:现在大陆几亿人正学英文走向世界,为何香港开倒车!?我认识的大陆人中大多数识繁体字啦..何来沟通问题!?


......


Wu:有需要的话你不推广人家都会学, 何必hard sale。


......


Kali:相当反对推广简体字,简体字向来易混淆意思,比不上繁体字准确。


......



撇开争论

简体字在香港有活路吗


在香港该不该用简体字一直以来就是个无休止的话题。早在三年前,香港将军澳新开幕商场某餐厅餐牌只有英文和简体中文,加上那个时候香港的“双非”孕妇跨境产子问题严重,简体字的出现就成了各种两地矛盾的导火索。



2012年,香港某餐厅的招牌因为被发现使用了简体中文及普通话表述,被舆论围攻,最后更改了餐牌。


不仅如此,香港上水及粉岭也曾出现“国庆”简体字展板;汇丰银行卓越理财中心指示牌以简体中文为先;社交网站Facebook程式设定“中文(香港)”出现简体中文;港铁马鞍山线第一城站出现“严禁进入路轨”简体字警告牌等等简体字迹出没的地方,都容易触动香港人的神经。更有人将“简体字”硬说成是“残体字”而将此问题政治化,用三年前内地《环球时报》的评论的话说,推行简体字在一些政治人物和学者眼里,是“政府对民众思维的集权化控制。”


但撇开政治层面,在香港现实生活中,简体字还是有一定生存空间的。就跟不少内地人认识甚至会写繁体字一样,不少香港人也是懂得看懂得写简体字,甚至在一些场合也在被使用。


第一,在学校。比如说,香港英基学校协会下的14间香港国际中丶小学校,都是在采用拼音及简体字教中文,校方认为,简体字是中国语言,通用于全球,无论在日常教学或各种国际性考试中,简体字皆被认可。而对于繁字体,学校只是说“新课程标准规定,学生在五丶六年级应该接触繁体字”,而不是强制推行。


第二,政府部门、机构、企业。至于有多少香港的网站上存在“简体”版本我们不去统计了,这个很常见。不过,如果你到香港特区政府去办事,填写的表格中除了姓名等涉及到跟身份证明统一的部分需要按要求填写外,其它部分并没有强制要求你要用繁体字来书写,相信在香港念书工作办过IANG签注的朋友们都有些印象。


第三,茶餐厅记账。在香港生活久了,你会发现不少香港茶餐厅的服务生或者老板娘记餐的时候,只用简体不用繁体,原因很简单——节约时间。不仅如此,茶餐厅老板娘的简体字有时候比简体还要简体,比如“餐”就写成“歺”,“蛋”直接写个“O”。当然,你也可以认为与其说老板娘是在用简体字,不如说他们只是将自己工作上要用的字眼符号化罢了。


第四,旅游指示。这个不多费口舌,全世界通行的做法,简体、繁体、英文、日语、韩语,在旅游大都会一齐出现的概率还是很高的,就跟你在曼谷也能看到简体字一样。


第五,阅读。实际上早在十年前,香港的一些书展上就有内地展商参展,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价格低廉、内容丰富、印着简体中文的内地图书开始逐渐被香港人所接受,而这些人在之前对简体书籍几乎碰都不碰。时至今日,阅读简体中文小说的香港人在地铁上时常能看见,而一些海外视频网站上带有简体中文字幕的影视作品也受到欢迎(不过也有别的原因......你懂的)。


内地出版商出版的简体书籍,在香港也常常能购买到。


可以说简体字在香港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就跟繁体字在内地也时常被使用一样(比如对联、商品招牌,甚至很多人的输入法特意调整为繁体,认为这“很拉风”)。


早在两年前,香港杰出青年领袖朱家健就撰文说过,“学会简体字便是掌握了一门谋生技能......熟习祖国文化及简体字才有更多的发展机遇”,他还强调,“简体字已是全球华人的沟通工具之一,除了内地,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华人亦是以简体字作书写工具”。


当然,也有香港学者认为,应当理性地尊重繁体字,于文化传承,于香港人的生活习惯,繁体字的价值不容忽视。


曾经接受过香港传真专访的香港行政会议成员陈智思早前也说过,“繁体字并没有灭绝,或者被禁止,简体字也不会消逝,我们应当认识并接受这一点。”


是简是繁,一直争论不休,你怎么看?



关于我们
香港传真订阅号提供最新香港时政要闻、热点事件、独家人物专访,全方位见识香港,读懂香港。(您也可以回复“政府部门”、“香港交通”、 “香港天气”、“香港旅游”、“大学”等获取更多资讯)。《香港传真》节目透过新华通讯社旗下CNC中文台首播,中国新华电视控股有限公司(8356.HK)出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