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与香港形成强烈对比:2016内地高考状元们再度“抛弃”医学

2016-07-27 香港传真

点击上方香港传真一键获取港澳资讯


香港资讯·本期导读

在香港,状元报读医学叫“正常”;在内地,状元报读医学叫“爆冷”。


2016高考状元调查:最爱经济、管理类专业,医学无人选


根据澎湃新闻“2016高考状元调查问卷”(全国22个省份36位状元填写了有效问卷)数据显示,61.11%的状元倾向于报考经济类专业(多选),33.33%倾向于报考管理类专业,选择哲学的为8.33%,历史学和教育学同为2.78%,农学、医学、军事学类专业均无人选择。



同样,据中国校友会网发布2000-2010年内地“高考状元”就读专业调查,选择了经济管理专业就读的状元约占总数的40.87%,遥遥领先其它专业,位居第二的是数理化基础类专业,电子信息类、生命科学类、法学、计算机类、土木建筑、自动化、外语类、中文专业紧随其后。


对于 “将来希望从事的行业”,30.56%的状元偏好银行、证券、基金类行业,19.44%选择了教育、科研类行业,11.11%选择了法律行业,5.56%选择了互联网行业,媒体行业、汽车设计、会计行业选择率均为2.78%,22.22%的状元选择了“其他行业”。


医、商两科最受香港状元亲睐




香港考评局介绍,今年有74131名考生报考文凭试,2.4万名考生本达到本地学士学位课程基本入学要求(即“33222”),占考生人数40.3% ,与去年持平。

其中,11位考生获得7科5**的成绩成为“状元”,在放榜当日的采访中,逾六成“状元”表示了报读医学的愿望。

事实上,香港“状元”热衷于医学专业并非2015年特例。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的文凭试中,12人获7科5**全优成绩,5人升入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就读。

香港媒体大公网2014年8月报道,香港本地各院校医科均最受文凭试尖子生青睐,除5名7科5**学生选报港大内外全科医学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的5科5**成绩或以上的考生,也是主要入读医学(环球医学领袖培训专修)、医学、药剂学等医科专业。

2012年,首届文凭试诞生的5名7科5**状元全数入读港大,其中两名入读医科。

另外,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00-2010年香港高考“最优状元”就读专业调查中,医学专业有6名状元就读,位居第二。这一时期,共有17名高考状元选择就读工商管理、会计学和环球商业等经济类专业,约占状元总数的37.78%,高居榜首;法律和新闻专业各有5人,并列第三。

商、医两科作为热门学科,一直是香港高分考生的首选,按比例计算,近年来就读医科的状元学生人数基本呈上升趋势。


香港中文大学方面介绍,从近年大学的联招收生情况来看,中大收生成绩最高的课程、专修范围除了医学专业,还包括环球商业学和计量金融学及风险管理学等。其他学科如中文系、音乐系等,也曾取录文凭试六科或七科5**尖子。


李嘉诚医学院的大一学生马国鸣是香港2014年的文凭试状元之一,他告诉澎湃新闻,自己立志学医有两个原因,一是特别喜欢生物,学医能延续他的兴趣;另一个就是为了理想,“我自小的梦想就是帮助有需要的人,而我觉得医生是一个特别的行业,你可以直接帮助最有需要的人,不单单是治他们的病,还能提供有效的心理辅导,我选这个学科也是受到香港SARS的影响,医护人员的勇敢给我很大的启发,所以跟随他们的步伐。”


2015年,江苏理科状元“爆冷”学医


此前,在2015年内地高考分数陆续出炉后,各省区状元们的选择亦成为关注焦点。在江苏,理科最高分考生蒋婧煜立志学医,最终成功加入清华医学实验班的消息,浓缩为“理科状元爆冷学医”一句被制为标题。“爆冷”现象让不少医务工作者感慨万千,祝福有之,更多的是对行业的担忧。

  

在蒋婧煜看来,对于医生这个职业,大家应该将心比心。就医时我们都希望能碰到好医生,但好医生不会凭空产生,所以必须有人愿意投身这个领域。另外,她认为,清华医学实验班所影响的,是医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这比仅仅影响一个医生更有意义。

  

“如果我在医学科学领域表现平平,但我至少可以做一个好医生,用我所长、倾我所能来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也许不能每次都成功,但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力,就一定能问心无悔。”


为什么香港状元们偏爱医科?


“因为医生这个职业受人尊敬、收入较高并且工作稳定,愿意去学的都是考生中的佼佼者。不论中外,医学教育均被视为精英教育。”港媒这样分析。




在香港,学生进入医学院之后,需先读学位6年,再加1年实习,共7年才有资格获聘为驻院医生,但毕业之后就能得到每月5万港元的薪金。有公立医院驻院医生表示,30岁薪金约可达7万港元。若任职私家医院及诊所医生,薪金可能更高。对比普通大学毕业生每月大概一万港元的薪金,就不难理解为何这么多状元想从医了。


内地:投入多 压力大 风险高 成为“从医”的三大阻力


单从投档线高低来说“学医爆冷”,多少有点以偏概全。目前,医科专业的招生总体还是稳定的。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投入多、压力大、风险高正成为“从医”的三大阻力,医生行业也确实期待社会更多的认可和理解。

    

今年6月26日,第五个中国医师协会医师节前,新京报联合国家计生委网站、中国校友网、国家统计局等单位作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去年一年,全国347人严重涉医违法犯罪;2010年—2014年获得执业资格医师约60万,选择从医者占1/6;历届高考状元最爱专业排行榜分别为:1、工商管理2、经济学3、电子信息工程……17、医学,学医者占状元总数的1.2%。

    

据中国医师协会调查:不愿意让子女从医的医师,2002年为53.96%,2011年为78.1%。

   

据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就业蓝皮书: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临床医学类专业学得久挣得却不多,本科5-6年,本硕连读7年;2014届部分专业本科生月薪为游戏策划5273元、互联网开发师5174元、建筑师4778元、外科医生3066元、内科医生2713元……

    

周琪是医科大学硕士毕业生,她坦言,如果可以重新选择,可能不会选临床专业了。“医科专业读书时间长,本科要比其他专业多读一年,而且本科毕业不可能被三甲医院录用,到大医院工作几乎都要求博士学位。本科后考研读博,前后十年,投入太大了。”

    

某高校医学部童老师也表示,一名医学院学生,经过5至8年的学历教育后,还要经过大量临床实践,才能成长为一名医生。相比美国和香港特区等地,中国内地医生的收入并没有达到一个“社会认可”的标准,和暴力伤医事件一样,收入和付出不对等也是影响学生报考医科积极性的原因之一。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医生收入对比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曾表示,在一个社会中,医生和律师的劳动报酬应该比较高,因为我们把健康委托于医生,而把财产委托于律师。因此,香港医生这么高的薪水,其实是很正常的,况且医生的工作压力也摆在那!


那么除了香港,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医生收入如何?


英国:收入超过首相


据最新报道,不少英国家庭医生都抱怨工作时间过长、占用休息时间等,但最新数据显示,虽然辛苦,他们之中有不少人收入骄人,而且甚至几乎达到首相薪酬的两倍,其付出是与收入成正比的。


英国卫生与社会护理信息中心(Health and Social Care Information Centre)根据报税表等资料统计的最新数据显示,在2011~2012年度中,年收入超过15万英镑(约合147万元人民币)的家庭医生共有3620人,比较前一年的3920人有所下降。但是其中有670人的年收入超过20万英镑(约合196万元人民币),比较前一年的530人出现了上升,而且其中160人的收入更是超过了25万英镑(约合246万元人民币)。


美国医生:医生成为最高薪职业


美国薪酬调查机构Payscale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医生成为美国最高薪职业。


在这项名为“最有意义的25种高薪工作”的调查中,包括兽医在内的医疗从业者占据了12个席位。其中神经外科医生以38.15万美元(约合233万人民币)的年薪,以及97%的从业者自我满意度,成为最有意义的高薪工作。胸外科医生、麻醉科医生、皮肤科医生和妇产科医生的从业者自我满意度位居2-5位。


而传统意义上备受青睐的“白领”和“公务员”自我满意度却并不高。调查显示,首席执行官一职仅以每年15.5万美元的薪酬和82%的从业者自我满意度排在第7位。


加拿大:医生高收入,涨得还不够


在加拿大,一些专科医生的年薪轻而易举地超过50万加元,而收入最高的群体,也就是大约10%的专科医生,年收入达到将近一百万加元(约合594万人民币)。


根据一项最新的研究报告,把家庭医生和专科医生都加在一起,加拿大医生一年的平均净收入差不多高达25万。


他们的研究发现,在过去十年的时间里,加拿大医生的薪酬平均每年增长大约5%,在2010年,加拿大医生的平均净收入达到每年248,113加元,是普通加拿大人的五倍之多。


医生的报酬不但高,而且每年都在以不小的幅度增长,与此同时,加拿大各省政府却在为医疗经费不够而头疼挣扎。于是,社会又开始辩论一个老问题:医生的薪水为什么这么高?


其他:


台湾地区:台湾医生收入不光来源于看病,还来源于教学、行政业绩。一个普通的内科医生的月收入平均为10万人民币。事实上,由服务量多少决定的业绩收入,只占医生收入的三分之一。大陆医生奖金和工资收入占总医疗支出的5%,而在台湾则达到20%。


日本:中年医生平均年收入可达10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60多万元),比国民平均收入高一倍多。医生在日本很受尊敬,要用“先生”来称呼。


新加坡:新加坡医生平均收入7千多新币,也属于高收入群体。尤其是资深专科医生,月收入超过2万新币(约合人民币10万),是当地收入最高也最受尊敬的职业。


古巴:医生的月收入约为500多比索(合人民币100多元),比人均收入高2/3,与律师工资处于同一水平线。


印度:大型医院集团中医生的月薪为8万~15万卢比不等(合人民币1万~2万元);但也有很多医生放弃优厚的物质条件,在为穷人服务的医院供职,他们的月薪仅为2.5万~3.5万卢比(合人民币3000~4000元)


越南:医生每月的工资收入大概是1,600,000多越南盾(合人民币不足600元)。但据报道,红包等灰色收入可达当地医生透明收入的10~20倍,这也使医生跻身高收入群体。


推荐阅读


版权声明

香港传真整理中国青年报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我们
香港传真订阅号提供最新香港时政要闻、热点事件、独家人物专访,全方位见识香港,读懂香港。(您也可以回复“政府部门”、“香港交通”、 “香港天气”、“香港旅游”、“大学”等获取更多资讯)。《香港传真》节目透过新华通讯社旗下CNC中文台首播,中国新华电视控股有限公司 (8356.HK)出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