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压力山大的香港人,平均寿命又拿世界第一了!

2016-07-28 香港传真

点击上方香港传真一键获取港澳资讯


香港资讯·本期导读

香港人2015年的平均寿命达到新高度!


日本厚生劳动省7月27日公布数据显示,日本男女去年的平均寿命虽然创新高,然而连续3年全球居首的女性平均寿命,这次不及香港,屈居第2位;香港男性平均寿命则蝉联第一。




厚生劳动省公布“简易生命表”显示,香港人2015年的平均寿命,男性为81.24岁,女性为87.32岁,均比前一年度的81.17岁及86.75岁高。男女寿命之差为6.08岁,差距较前一年度拉远了0.5岁。(见下图,红框中为香港数据)




日本男女平均寿命同样创新高,女性为87.05岁,但不及香港,由之前的第1位跌至第2位;而男性为80.79岁,由之前的第3位跌至第4位。(见下图,红框中为最新数据)




其他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女性平均寿命,紧随香港及日本后有西班牙、韩国和瑞士;男性方面,紧随香港之后的分别为冰岛、瑞士。


除了2011年受东日本大地震影响排名落于香港,日本女性寿命从1985年至2014年均保持全球首位,去年再次落后。


相关阅读:压力山大的港人为何最长寿?


文/新浪财经香港站站长 彭琳


香港人生活工作“压力山大”、居住环境逼仄、老年贫困问题严峻,但人均寿命却击败日本升至世界第一。说起港人的长寿秘诀,高效而低价的公共医疗体系是公众健康的坚实保障,香港独具特色的饮食养生也功不可没。“同年纪的香港女性,比内地的女性看上去至少年轻10年”,一名中医如是说。


香港人享受公共医疗服务费用十分低廉,一次急诊只需100港元,重病住院每天也只交100元,其余全由政府补贴,无需保险偿付。(图片来源:路透社)


......


香港人大多只知道自己贫富差距世界第一、每周工作时长亚太区第一、高房价全球大城市第一。据顾问公司Mercer去年(本文指2012年)对全球大城市居住环境的调查,香港未进前50名,还被批评环境污染严重。与“长寿”更南辕北辙的是,香港老年贫困问题严峻,1/3的贫困人口是老人。七八十岁的老人在街上捡纸皮箱,租住木板隔出来的笼屋、“棺材房”,甚至食不果腹的现象并不少见。


高效低价的公共医疗


在此条件下港人寿命竟全球称冠,实在堪称奇迹。其中,当记首功的无疑是香港的公共医疗系统。


香港城市狭小拥挤,但小也有小的好处,例如急救非常高效,打电话叫救护车90%都能在12分钟内到达,大量心脏病和重伤者在“黄金时间”内得到抢救。香港的公共场所如地铁站、商场等人流密集,加上配置了心肺复苏器等设备,突发病患大多可得到及时救治。


香港的名医常被戏称“月球人”甚至“星球人”,意指他们月薪甚至周薪可高达百万(粤语俗称一百万港元为“一球”),甚至护士在香港也属高薪人士。医护人员顶尖的薪酬正对应着香港国际一流的医疗水平,这样的医疗体系无疑也是巨大的烧钱机器。然而令许多人想不到的是,香港普通市民的医疗费用却十分低廉。


香港人如果患上重病,在公立医院住院要用多少钱?答案是每天100港元,一切膳食、住院费、药物、手术费都包括在内,即便是大型的恶性肿瘤手术、心脑血管手术也一样。如果病人经济困难,甚至连这100元也可以减免。在日常保健方面,在公立医疗系统的例行儿童保健、学生保健、老人体检和慢性病治疗、疫苗注射等费用,则大多为免费。


笔者的儿子出生时曾患鹅口疮,刚发现时带到私人家庭医生处就诊,诊金和一瓶药水费用为340港元。由于尚未痊愈,笔者随后又曾到药店购买同种药物继续服用,费用为每瓶80港元。最后例行体检时在公立母婴健康院就医,医生一次处方就开了4瓶同一药水,费用为零。


香港沿袭英国式的全民健康服务制度,卫生署一方面奉行“不容因经济困难而得不到适当医疗服务”的宗旨,另一方面也不向高收入人士收取更多费用。因此,医疗一向是政府开支的重头。2013-2014年度财政预算案显示,港府医疗支出预计为537亿万港元,占政府经常性开支近20%,这还不包括老人和残疾人长期照护等费用(列入“福利支出”)。数据显示,每一名港人住院时政府对医院的补贴额,每日平均高达3190港元,病人自付的100元仅占医疗成本的3%。


重养生让港人“更年轻”


除了医疗救助得力,长寿自然离不开注重保健,虽然在繁重工作压力下,有运动习惯的港人不到5%,但健康的饮食是他们保健的核心。“同年纪的香港女性,比内地的女性看上去就至少年轻10年”,对于港人寿命全球最长,香港中医学会会长汪慧敏表示并不意外。她认为,跟其它地区相比,港人更愿意花钱去购买人参、灵芝等名贵药材用于日常饮食,因此获取营养更丰富。


中医药在香港的普及程度远超过内地,除了孕产妇、中年妇女、老年人是中医常客之外,越来越多年轻人也喜欢选择不同的药材和季节调理进补。(图片来源:路透社)


不少人来到香港,常常会在街旁小药店中看到正冒着泡煲中药的药煲。中医药在香港的普及程度,也远超过内地,与内地医院常给病人开中成药不同,香港医院并不开中成药。本地逾6500个注册中医师多在各个社区的药店中驻诊看症,或在街道旁自营小型诊所,望闻问切,对症下药。


有中医表示,除了孕产妇、中年妇女、老年人是常客之外,现在越来越多30岁以下的年轻人也定期看中医,选择不同的药材和季节调理进补。


中医药早已深深融入了大众的生活。笔者多年前刚来港时发现一种奇特的“药铺”,店中遍地是一筐筐的瓜果根茎,看起来倒更像是蔬果店——它们就是“生草药铺”,售卖的是新鲜未经炮制的中药材。人们常常听说的港人爱煲“老火靓汤”和凉茶、糖水等,就多来自生草药铺。


“我们的很多客人家里天天煲汤,工作忙的可能一周煲两次。


药材加上具有某些功效的食物来烹调,就是中医推崇的‘寓医于食’的药膳”,继承家族生草药铺的医生梁海强,对港人日常调理用的药材如数家珍。“香港天气潮湿,煲汤也讲究清热去湿”,他举例称,现在晚春时节,“不少人买新鲜土茯苓、牛大力、地老鼠,跟猪尾巴一起煲汤,能预防腰痛和皮肤过敏。”


在中西融合的香港,保健养生也是百家争鸣。除了许多人爱用人参、花胶、燕窝等名贵补品进补,以及生草药材煲汤水外,不少西式食疗也有大量追随者。例如以亚麻籽油加茅屋芝士以及素食来调养身体的“布纬食疗”就正当红,成功案例时时见诸媒体。


根据港府《香港人口推算2012至2041》文件推算,到2041年香港女性的平均寿命将高达90.8岁,男性则为84.4岁。据此推断,当笔者进入高龄老人阶段,香港女性寿命恐怕突破百岁,这一结论颇让人沾沾自喜。


不过这番得意马上就被泼了盆冷水。笔者父母听说这条新闻后,齐齐对在港养老表示不以为然,认为老人在香港日常居住、活动都不便,甚至在小区公园跳个健身操,都要向管理处申请,小心翼翼不可有声浪扰民,“这么压抑地活很长,又有什么意思?”


显然,“长寿”与高质量的晚年生活之间,远不能划上等号,如何才是高质量的生活,实在是个见仁见智的选择。


版权声明

香港传真整理自日本厚生劳动省官网、东网、新浪财经等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我们
香港传真订阅号提供最新香港时政要闻、热点事件、独家人物专访,全方位见识香港,读懂香港。(您也可以回复“政府部门”、“香港交通”、 “香港天气”、“香港旅游”、“大学”等获取更多资讯)。《香港传真》节目透过新华通讯社旗下CNC中文台首播,中国新华电视控股有限公司 (8356.HK)出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