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过小年,南北为何差一天?

2017-01-20 香港传真

点击上方香港传真一键获取港澳资讯


香港资讯·本期导读

过小年要送灶,不过在港澳地区,更多人称作“谢灶”,这是为什么?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晚,俗称小年夜,灶君上天向玉皇大帝述职,他忙碌了一整年,保佑各家各户灶火不断,饮食平安,人们为了表示感谢,给他饯行。这个传统叫做送灶”、“祭灶”。


而在港澳地区,更多被称作“谢灶”


每逢过小年,全国许多地方现还保存着吃糖、扫屋等相对简单的礼俗,而在中国南方,特别是港澳地区,“谢灶”这一传统仪式一直延续至今。


小年到底在二十三还是二十四?




关于谢灶,民间有一个说法,叫“官三民四疍五”,即为官之人,年二十三便要开始谢灶,而平民百姓年二十四开始,水上人家则于年二十五开始。论起源,有一说法清朝朝廷为了节省开支,皇帝会在每年腊月二十三祭神的时候,顺便把灶王爷也“谢”过,由于清朝的政治中心在北京,所以北方人多选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而南方很多地方仍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一天之差,便因此而来。


不说“送灶”说“谢灶”


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拜祭神衹不同,在港澳地区,灶神的仪式叫“谢灶”不说拜,不说祭,而说谢,意即是先行谢过他向玉帝美言几句。面对玉帝安插在家中的“卧底”,准备向玉皇大帝述职之前,平民临别欢送仪式当然少不免,送的东西当然也少不了。




在港澳地区的习俗中,人们会给灶神送甘蔗、麦芽糖、汤圆等甜食,让灶神吃了嘴甜舌滑,多向玉帝说些好话。在北方有句俗语叫做“二十三,糖瓜粘”,在这一天,人们会吃“糖瓜”或“关东糖”,但为的是糊住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说坏话。




而在中国传统上,人们也会用上纸马和黑纸袍、纸靴,给灶神代步和参见玉皇大帝时穿上。凡间人丁众多,为免灶神向玉帝汇报时讲漏讲错了话,有人会他准备一份“灶神疏文”当做“小抄”。这疏文既然由这家人代笔,自然是隐恶扬善,尽拣好话写。最后在拜祭时,将灶神衣纸内的疏文取出,写上户主姓名、地址、日期等。在化宝时祷告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更有意思的是,曾有人在澳门花街的一澳门人家的灶头见过一张圣诞老人像,圣诞老人像边贴着“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对联,这可真是港澳地区独有的“中西合璧”了吧。


灶神来自何方?




古代“五祀”中有土地神、井神、门神、厕神及灶神,据一些史料记叙,在中国的传统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其中一个传说指出,灶神实为玉皇大帝三子,很帅但很色,所以被贬民间,每年只可在年二十四重返天庭,汇报人间善恶。


而另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


从前,有一个叫张生的富翁,他的妻子丁香,生得容貌端庄,性情十分贤慧。开始,夫妻俩的感情还不错,日子也很和谐。


一天,张生在外做生意,看到一位漂亮女子叫海棠,立刻产生好感。海棠见张生很富有,也主动献殷勤。不久, 张生便把海棠娶到家中。海棠见丁香长得比她秀气,又是正式夫人,便产生了嫉妒,逼着张生休妻,把丁香赶出了家们。


从此,张生与李海棠终日吃喝玩乐,不到两年,就把富裕的家挥霍穷了。海棠见张生成了穷光蛋,也离开张生,另嫁他人去了。 张生孤独一人,又不会做事,只好沿街乞讨。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他又饿又冻,终于昏倒在一个富户人家的门前。这家女佣见地上躺着一个乞丐,告诉女主人,并把他扶进厨房。 不一会儿,女主人来看他,张生十分惊讶,原来这位女主人正是两年前被他抛弃的丁香,顿时,他感到羞愧万分,无地自容。


此时,他想躲藏,又找不到藏身的地方,灵机一动,一头钻进灶里了。 丁香到了厨房看不到人,感到很奇怪。后来发现灶堂口有一个东西堵在那儿 ,上前一拉,原来是张生。他已被烧死。丁香认出是自己的前夫,顿时悲愤交加,不久忧郁而死。 


玉皇大帝知道这件事后,觉得张生能勇于认识自己的错误,还是好的,便封他为灶王。后来,人们把丁香奉着灶王奶奶,同张生一起供奉在厨房里。


无论南北送灶、谢灶有何不同,正如一句港媒的评论所说,谢灶是中国传统习俗中最能反映中国人价值观的仪式,这个传统展现出了一种只可心领神会的处世哲学,展示了人际中淡淡而微妙的利益关系。


版权声明

香港传真整理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我们
香港传真订阅号提供最新香港时政要闻、热点事件、独家人物专访,全方位见识香港,读懂香港。(您也可以回复“政府部门”、“香港交通”、 “香港天气”、“香港旅游”、“大学”等获取更多资讯)。《香港传真》节目透过新华通讯社旗下CNC中文台首播,中国新华电视控股有限公司 (8356.HK)出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