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二十二》,是因为它把最感人的部分删掉了。
一个年轻人的聚集地
我从小是被奶奶带大的。身边和我一样的朋友,都有个共同点:关于老人,我们的泪点总是特别低。
看见地铁站里拉二胡乞讨的老爷爷,尽管他拉得很难听,但当我看到他瘦弱微驮的身板,下垂发皱的嘴巴,仍忍不住揪心。
选在今天——世界“慰安妇”纪念日上映的《二十二》,记录了 22 位国内慰安妇老人的生活。
看之前,我生怕自己会因这些捕捉老人的画面,而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但看完后,真实的感受却没有我想象的那样激烈。
之前就听朋友说过:“这部电影不建议带妆观看,会哭得卡粉。”
我猜测,那大概是一架冰冷的摄影机怼在老人面前,镜头后的人问一些尖锐的问题,然后对面的老人声泪俱下地回答。
如果是这样,我哭完后可能会冲出去,发一条朋友圈,提醒大家它可能会太沉重。
但幸好,这部影片的导演,是一个克制并且心软的创作者。
导演郭柯 2012 年拍摄过《三十二》,也是一部关于慰安妇的纪录片。
那部片子只有一个主人公,详细地展示了她的过去与现状。从影视角度讲,故事性比今天的《二十二》强,更感人。
但其实,对待这样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我的态度是非常偏激的。
我认为,生硬地割开老人们陈年的伤疤,将他们隐藏半辈子的苦痛再次揭开,而血淋淋地展示在大家面前的记录者,是有吃“人血馒头”的嫌疑的。
这些被侮辱、被伤害的回忆,不该变成她们身上的唯一标签,使一个个本该安享晚年的生命,成了素材范本,而忽略了他们本人的感受。
一个师姐曾在一家公益机构,做帮助女性的志愿工作。救助对象里有一些国外女性,她们都经历过一些很残酷的暴力侵犯。
有位老师透过她朋友圈的只言片语,感觉到这是值得报道的“选题”,找到她后,非常热情地希望采访受害者,说“曝光出来后,会有更多的人帮助他们啊。”
“这是个多好的素材啊!”老师如是说。
因为这句话,师姐拒绝了老师的要求,再没有和任何人说过关于工作的事情。我曾经也想把这件事写成报道,但她当时反问了我一句:
-“你真的关心她们吗?”
-“你真的关心,除了她们曾遭受的暴力侵犯之外的事情吗?”
我当时觉得非常羞愧,因为,我差一点就成了吃“人血馒头”的那种人。
《二十二》上映后,郭柯在接受一次采访时说,对于曾经在《三十二》里的一些摆拍片段,他感到非常的羞愧。
因为当时的他,曾经为了影片效果,让一位老人在镜头前走来走去。
而在五年后,郭柯终于明白,对于这一群老人,“用任何的手段,任何技术对待他们,都是一种不尊重。”*
在他看来,就算是感动也是需要克制的。
最终上映的片子里,大部分是无声地注视着老人的日常行动。但其实,郭柯曾经捕捉到一点“可看性强”的片段,老人对他描述了自己被侵犯的详细经过。
郭柯在知乎上讲过这么一句话,“把这些老人当做亲人去看待,你的拍摄就有了分寸,问题就有了底线。”
所以,最终当老人开始一边回忆一边哭的时候,他让摄影师关掉了机器:“我不拍了。不想拍,觉得没有必要。”
距离慰安妇们的痛苦,已经过去了 70 年,但直到这个世纪,才有越来越多人关注到她们的存在,为她们发声。其中,大多是希望日本官方给予道歉,甚至有通过起诉的方式来“夺回公道”的。
然而,我所看到的片中老妇们,都平静地生活在无风无浪的村庄里。
片中的一位志愿者提到,某位已去世的老人,曾见到老年日本军的照片。那个老奶奶笑着说:“这些日本人也老了,连胡子都没有了。”
没有任何咬牙切齿的仇恨,只是淡淡调侃了一句。
所以,出乎我意料的是,他们中的一些,把经历讲述出来,并非是为了讨伐什么。忽然想起柴静的一句话:“痛苦不是财富,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我奶奶曾向我回忆往事,她向我分享过一个年轻的时候十分痛苦的经历:“我有一次被倒挂着绑在树上,血液倒流,头晕眼花,差点就死了。”
一生善良的奶奶,也有着如此悲哀的遭遇,我顿生痛感,会想要追问,如何才能防止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浮出水面的真相,皆是为了使我们痛定思痛,不再愚蠢,也不再残忍。
结尾处,一个老人说了句朴实有力的话:“我希望不要再打仗了,因为打仗会死很多人。”
观影结束后,我从编辑许无那里,听到了一些不同角度的意见。
我们通过对慰安妇群体的发掘和报道,让人们了解到战争的残酷和残忍,让善的被记住,恶的被警惕,荧幕里的每一个镜头和座位上的每一秒沉默,都是在赋予历史一个意义。
但当我看到影片里一位老人说到“不想再说了,我说得心里不舒服”时,我对“意义”有了不同的感受。
既然意义都是人赋予的,那这些活生生的人,她们自身的意义又有谁来照顾?
很多老人隐姓埋名,远离家乡,她们惧怕镜头和曝光,惧怕好心人的善良。因为她们唯一的希望,就是平静地生活,就是没有人发现她曾是历史里的一笔。
无论那一笔有多重要,她都不愿再提起。况且,没有人必须承担“历史意义”的责任。
所以当我看到这部电影里,一个镜头在拍阿婆闲坐,一个镜头在拍儿媳炒菜,如果愿意说,便聊两句,若说不下去,就回归生活。
这些镜头都让我想对导演说一声谢谢。
因为,这是我能想到的,适合这个群体的唯一表达方式:平静。
郭柯很聪明,也很善良,这点很难得。而难得的结果便是,他巧妙地回避了道德上的困境,也真实地表达了对这个群体最深挚的同情、敬畏、关心和爱。
在他的眼里,阿婆的每一句话都不是素材,更不是渴望被关注的呐喊。那只是老人寻常的聊天和倾诉。
片尾的字幕里,有一句阿婆说的话,“你们常来看看阿婆,阿婆就很开心了。”
是啊,如今在她们之中有的人并不想再提起那些回忆,也并不想公示那个“慰安妇”的标签。
可是除了这些身份之外,一个老人,一个母亲,不都是她们最需要被满足被认同的吗?
郭柯把镜头盖打开,拍了这个群体日常的生活,然后在电影里,什么也没说。
*部分导演原话引用自 “贵圈” 腾讯娱乐专稿 “从22人到仅剩8人!《二十二》为中国‘慰安妇’留下最后影像”
编辑 / Suki 许无 半亩田
音乐 / cicada - 《漂浮在海上的岛屿 潜沉于水下的人们》
配图 / 《二十二》
今天
也分享一句特别的话,来自电影尾声:
—— 陈林桃 (山西幸存老人)
谢谢你关注我们
希望接下来能够一起面对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