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敢教日月换新天 | 名家
文|董 阳
编辑|姬政鹏
国产科幻拓荒者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太阳即将发生氦闪而爆炸,人类为续命,给地球安装上千个巨型发动机,计划用100年时间,将地球推离太阳系,逃往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比邻星系。
“敢教日月换新天”常用来形容革命的豪情壮志,是一种修辞。在电影《流浪地球》里,“日月换新天”是实实在在的故事情节。
这个设定如此大胆,在114年的中国电影史上,还没有哪部作品敢于正面直攻这样庞大的命题。这个设定又如此直接,人类生存家园生存还是毁灭,始终就像一把利剑,悬在人类的头顶。
未知生焉知死,尽管知道地球早晚要毁灭,近代以前,因为完全无能为力和命运完全被主宰,人类只能逃避,或以神话、预言、祈祷等方式面对。只有进入工业和后工业时代,在载人航天技术实现“一小步”跨越之后,人们才开始以科学的态度想象地球和人类命运。
尽管如此,作为现代人的神话,科幻电影要在大银幕上呈现“流浪地球”这样的恢弘想象,仍然是有门槛的,这一领域至今仍然由美国独霸。不管是《星球大战》《变形金刚》,还是《后天》《2012》,好莱坞制霸末世拯救类科幻电影,一是建立在强大的电影工业制作能力基础上,二是独具世界唯一超级大国“舍我其谁”的底气。
在这个意义上,以中国视角和硬科幻视听语言讲述人类命运故事的《流浪地球》,至少在中国观众看来,是开天辟地头一遭,体验是前所未有的。有人说,2019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不为过。
视觉呈现够硬
看完点映场,北大教授戴锦华说“我是抱着被惊吓的心理准备来的,在观影过程中,电影抓住了我”。其实戴老师的担心科幻迷都有。
“科幻”作为一种元素,此前中国电影也不是没尝试过。近些年来给人留下印象的就有《长江七号》《宝葫芦的秘密》《未来警察》等。
但这些作品基本都是软科幻:其科学设定都比较浅显,重在趣味性;科幻元素往往仅限于人或未知生物的“超能力”,并不指向人类命运的必然性。还有一些类科幻或者玄幻、神话题材电影,常被诟病“五毛钱特效”:缺乏历史或科学依据,美学风格凌乱,视觉效果粗陋,也令人心生担忧。
因此无论从故事设定和视觉呈现上,中国科幻电影似乎都还没有过“很硬的”先例。
令人振奋的是,《流浪地球》有力化解了这些担忧。
制作团队并没有取巧回避恢弘的灾难和科技场景的直接呈现,没有满足于“在灾难背景下讲述人的故事”,而是径直表现人与天斗,因为自然才是末世拯救的大反派。
随时崩解的冻原,巨大甚至骇人、复杂又冰冷的地球推进器,厚重的隔离服,巨型的空间站,无论全景还是细节,都有足够的视觉说服力,全片两个多小时,特效场面比比皆是,但几乎看不到令人出戏的塑料质感道具和不符合重力规则的运动效果。
这对一部科幻片而言至关重要,因为一旦穿帮,苦心经营的未来感和临场感瞬间破功,影像叙事的基础就瓦解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是就底线而言。
作为原著作者和影片监制,刘慈欣说,好的科幻片拍得像历史片。我的理解是,历史也好,未来也好,都跟当下有时间的距离,科幻片要跟历史片一样,体现出与当下的时间距离感,有站在未来看现在的历史层次。
因此,要通过细节真实将现在与未来并列在一个空间。在这方面,团队下的功夫观众是有感的,北京某地标性建筑被冰封,北京市交通管理局温馨提示,卡式电视游戏机,毛笔书写的福字,这些精心选择的细节都与未来场景构成了有意味的冲突,观众在会心一笑中,对时间坐标有了直观的接受。
《流浪地球》美术风格偏向于写实,这也与刘慈欣的文学原著调性一致,并且与灾难片的气质相符,即硬,但不是漂亮。整篇不太有特别炫酷的画面、特别不同的视角。
对于这一点,当然萝卜青菜见仁见智。但作为“虚拟现实”,“写实”是一切“表现”的基础,只要细节有说服力,能够取得观众感官的信任,就能维持“怀疑暂停状态”,实现沉浸感和临场感。
物境营造这个科幻电影最基础部分,是《流浪地球》最硬气的所在。
在原著基础上点一把火
对电影《流浪地球》的关注,显然跟刘慈欣以及由他所引发的科幻热有关。相比于《三体》的妇孺皆知,中篇《流浪地球》是刘慈欣早期作品。比之于电影,正如刘慈欣本人所说,更像是一个创意蓝本和故事架构。
比如设定了太阳即将氦闪,给地球装上发动机,逃往比邻星,这个过程中地球和人类生活将会发生的变化,以至生存环境变化将给人类社会伦理带来的冲击等。但说实话,阅读起来不太能感受到故事的曲折、情感的动人,如果不是科幻迷,我猜很多人大概不太会被这样质野的叙事所吸引。
想来与刘慈欣的出身有关,这个水电站工程师出身的科幻作家,其基本出发点还是科学和真实,语言的精致和情感的饱满并不是他最重要的诉求。或者说,我们用故事的曲折和情感的动人来要求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并不公平。
不过,作为电影原著,这个创意和设定足够结实,也给电影叙事留下了发挥的空间。
你会发现,如果原著胜在文字和情感,电影改编反倒难以实现,原著的优势成了视觉叙事的羁绊。被当简单抽象的文字退隐为“后台程序”,转化为故事设定、人物关系、恢弘场景时,科幻小说蕴藉的冲击力才完全释放出来。也难怪科幻小说与科幻电影总是如此紧密地捆绑在一起。
电影《流浪地球》故事在原著基础上做了这样几个改动和延展:一是把故事里极为简单的人物设置理出关系,赋予形象和性格特征,以父子分别、祖孙相依的人物关系构架整个故事,赋予了亲情的温度;
二是把百十年后的科幻场景与今天的北京城、与具体的现实世界缝合在一起,强化观众的情感代入和情感认同;
三是强化了中国视角,以中国人作为拯救地球的主要群体,体现了大国的自信,呈现不同国家人民共同面对人类灾难的场景,营造了人类命运一体感;四是影片最后,增加宇航员刘培强驾驶空间站“点火”土星的情节,把整个故事推向戏剧和情感的高点。
对比起来,阅读小说和观看电影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体验,但电影又是在原著基础上进行自然而合理的生发,实现了新的创造。
有待打通最后一公里
观看《流浪地球》,有一种被强大视觉推着走的感觉,视觉呈现有足够说服力,也会被紧张的命运感所牵引,被鲜有的“中国带领人类拯救地球”画面所感动,总之看完仍久久不能平复。但要说余味,可能并不强烈。
一是情感线还可以更突出,比如男主角爷爷和妈妈之死,并没有足够渲染,该有的情感还没被生出发来,父子关系的转化还欠铺垫;
二是一些台词和细节还不精当,为真实而真实因而显得琐碎,没有起到点睛的效果;
三是价值观还不够有冲击力,人类命运一体、相互协作的意味还没有展现通透;
四是,原著所展现的,生存现实的巨变其实也会改变人类的伦理,会有负面效果,这些内容影片还没有呈现。
当然,这可能是苛求,如果面面俱到,影像的力量可能被分散。总之,遗憾主要是体现在人物故事以及思想的穿透力上。
流行文化最能看出社会的心态和国家的气象,《流浪地球》展现出来的强大工业制作能力、中国人走进世界舞台中心的心气、实力不容小觑但还有待于贯通精进的状态,都令我们充满自豪感。对中国观众而言,观看《流浪地球》远比看一部“完美无瑕”的好莱坞炫酷大片更有意义。
(作者为人民日报文艺评论版主编)
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获取授权请点击“阅读原文”
商务合作微信:21474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