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党支部书记赵卫防: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好电影理论评论工作

赵卫防 中国电影报 2023-12-30

   文 / 赵卫防

编辑 / 李佳蕾

制图 / 包   全

责编 / 杜思梦


党的二十大已胜利闭幕,全会发出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号召,这将是今后中国文艺工作的根本遵循。会议还提出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以及基本内涵,并进一步明确了文化强国建设的时间表。全会也对今后的文艺工作提出了明确指向和根本要求,如“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等。这些指导方针不但为包括电影在内的中国文艺创作指明了方面,也对中国文艺评论工作规划出了前景。


电影评论是文艺评论的重要组成,党的二十大所提出的文化发展目标和文艺方针也是电影评论工作的根本遵循。作为全国电影评论工作的组织、召集和服务机构的中国电影评论学会,更应担当起这一使命。中国电影评论学会是由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出版机构的专家以及媒体、互联网的影评人组成的全国性电影评论组织。主要职责为组织影评人对中国电影的创作、制作、产业进行分析、评论、研究,推介评选优秀国产影片,加强电影的国际学术交流,致力于大众观影水平的提高,促进中国电影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立足于电影评论的根本,做了一些工作。首先,引导电影评论工作的政治导向。通过基层党建推动学习、研讨等活动,使广大电影理论评论工作者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确保在电影理论研究、评论、影片推荐等工作中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确保网络影评方面意识形态导向上的正确,推动形成良好的网络影评生态,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做贡献。其次,进一步加深对电影评论事业是实现电影强国的重要路径的认识,繁荣发展电影理论评论工作,并发挥电影评论在中国电影转型发展时期的智囊智库作用。为此,中国电影评论学会联合重庆市江津区于2020年成立钟惦棐电影发展评论基金,并在江津举行首届中国电影评论高峰论坛,之后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又于2021年在青岛举办了“中国电影评论高峰论坛”;2022年与北京大学联合举办了“中国电影理论发展高峰论坛”;在第12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举办了“电影强国——新时代电影理论评论的创新与提升”论坛。此外还举办了“互联网与中国电影评论高峰论坛”、“新媒体时代的专业影评——纪念中国电影评论学会成立40周年研讨会”、“坚持文化自信,提升电影质量研讨会”等大型论坛。第三,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发挥行业协会中的评论者资源优势,组织召开了多部重要的国产新片研讨会,如为表现邓小平同志江西岁月的影片《邓小平小道》、扶贫题材的《你是我的一束光》、科幻类型的《外太空的莫扎特》,以及表现奋进新时代主题的《春天的马拉松》、《片警宝音》、《侗族大歌》等多部影片举行了研讨会,以此总结国产影片的美学成就和不足,为中国电影的健康发展问诊把脉,达到影响创作、启发创作、引导创作的目的。另外,指导各高校和地方科研机构、影评协会等进行了丰富多样的影评征文活动,提升观众的电影鉴赏力,推动电影文化的新繁荣。


中国电影评论的这些工作,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大局,巩固壮大了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在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中国电影学会今后要进一步推进电影理论评论的新发展。其一,加强政治学习,提升电影理论评论队伍的政治站位,助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通过增强会员的学习,引导电影学界和业界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报告中关于意识形态工作和文化工作的重要论述;举办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电影评论、推动电影强国建设的主题高峰论坛;在具体的电影评论实践中,除艺术标准外,还要增加社会标准、价值观标准和法规标准等更多的评论维度,确保电影评论工作的全方位价值导向。其二,围绕2035年电影强国的建设目标以及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的要求,进一步发挥对影评人引导、召集和服务的功能,继续开展论坛、研讨会等各种形式的评论活动。从专业的视角出发,以符合互联网语境的话语方式,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批评准则为电影发声;营造健康评论氛围,引导观众从优秀电影作品中感悟到更强的精神力量;发挥主流平台的作用,发挥电影评论作为电影资源智库的作用,积极构建中国电影评论的话语标准和理论体系,完善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设,推动中国电影理论批评进入一个新的黄金时代。其三,推进电影评论和业界的关系,使电影评论不仅影响创作,而且对全产业链都产生重要影响。电影评论的舆论导向要根据当下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格局,积极倡导、维护和保障制片、发行等各产业环节的基本利益,同时促成线上发行模式的规范化和体系化,达成线上线下的利益共同体,合理制订“窗口期”,有效实现双赢、共赢、多赢,为整个电影产业的结构优化发声。为此电影评论工作应做到前期介入,即在电影创作前期就介入影评。电影影评实践虽处于电影产业实践环节的末端,但需要在其前端介入。在电影的策划与创作阶段,评论就应开始介入,在其生产、营销等环节,评论也要相伴,以此来使得整个产业链具有相对明确的启示和引导,促进创作达到较高的完成度。第四,增强电影理论评论工作者对传播中华文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进中国电影“走出去”。电影评论是电影全产业链的重要链条,扭结着电影产品的生产与营销环节,对作品的海内外受众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电影理论评论工作者应当发挥评论的这一重要功能,在推进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方面有所作为;应当挖掘并推介国产电影中更多的中国审美旨趣、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和全人类共同价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实现文化强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转载授权 | 3117342843(微信)

商务合作 | 3117342843(微信)

投稿邮箱 | zgdybxmt@qq.com


MORE NEWS

往期推荐


© 中国电影报原创稿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